学术投稿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阿拉腾托娅

关键词:临床, 尿常规检验, 手工镜检,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 检验方法, 对比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对这8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结果: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两种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各有优势,其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对患者进行尿检,从而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下维生素 K1过敏1例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的过敏反应不易判断,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靠麻醉医生在手术间内的仔细观察发现.患者,男性,53岁,50 kg ,因“胃幽门部腺癌”拟在全麻下行Billoth 2式根治术.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行头孢皮试为阳性结果.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入手术室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术前30min 地塞米松10mg 和长托宁0.5mg 静脉注射.常规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气道压为10cmH2O.手术进行45min 时医生发现术野渗血多,嘱维生素 K12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经中心静脉缓慢滴注,30滴/分.约5min 后出现血压下降(140/80mmHg 降至92/54mmHg),心率加快(75bpm 升至93bpm),考虑为术野出血所致,给予快速补液和减少麻醉泵注药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血压未见回升,心率降低至86bpm,考虑为补液的效果.约10min 出现面部皮肤潮红,胸部、手、足皮肤颜色正常,气道压上升至13cmH2O,此时立即停止中心静脉的用药,回抽中心静脉导管内液体,更换输液器及液体.静脉予以氢化可的松5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快速滴注.3min 后血压回升112/75mmHg,面部潮红颜色变浅,5min 后 血 压 回 升至140/85mmHg.此时皮肤颜色恢复至正常.调回麻醉泵内药物至正常剂量.该例患者术前查血化验:PT 14.4s,APTT 24.5s,HB 125g/l,plt 272×109,Alb 34.3g/l,K3.59mmol/l,Ca 2.04mmol/l.为减少术野渗血,我们用静脉输注血浆400ml.术后情况,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究农村老年人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情况及应对措施

    目的::研究农村老年人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邵阳市65岁以上300名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老年人的用药护理指导需求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老年人的用药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状态,并且老年人的年龄越大,用药护理需求越大。结论:对农村老年人进行用药护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

    作者:李芬;刘素云;吴凤霞;唐丽华;黄雅文;李爱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9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急诊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1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治疗,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130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2.31%,其余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4.29±1.45)d 和(12.19±4.20)d.经过测定,治疗后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9.47±8.32)次/min 和(81.44±2.76)mmHg,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基于无创通气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能保持血气状况稳定,提高急诊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贫血患者以及同期接受血液检验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 A 组(缺铁性贫血患者)78例、观察 B 组(地中海贫血患者)72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8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常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 A 组和 B 组患者的 RBC、Hb、MCV、MCH 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显著.其中观察 A 组患者的 RDW 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而观察B 组患者的 RDW 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RBC、Hb、RDW、MCV 以及 MCH 等血液常规各项指标可以作为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其中根据 RDW 指标水平差异能够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加以区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贫血的治疗效果,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凸显出来.

    作者:蒋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八珍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 TP 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对照组仅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八珍汤配合治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外周血象、免疫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外周血象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指标较治疗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卵巢癌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两者起到协同增效减毒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安斌;赵淑霞;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单点法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对锁骨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观察相同容量的局麻药单点法高位肌间沟或双点法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择期行锁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对照组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中位肌间沟+颈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穿刺操作、切皮、骨膜上操作的 VAS 评分;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结果:穿刺时患者的 VAS 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完成穿刺所需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和骨膜上操作时两组 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疼痛相对减少,是锁骨手术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枸橼酸抗凝在有出血倾向患者 CRRT 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探讨在有出血倾向患者 CRRT 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 CRRT 的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和实验组(枸橼酸抗凝),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透析器凝血分级0-1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APACHEII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有出血倾向患者CRRT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60例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牙齿缺失修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种植法,观察组行即刻种植法,将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修复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种植体的稳定系数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在修复后1年后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的稳定系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使用常规种植法相比,使用即刻种植法进行牙齿修复可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因此,即刻种植法可作为临床上进行牙齿修复的优选方法.

    作者:秦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精细化管理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精细化护理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63例住院患者,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63例条件相似的患者,对其常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对比,组间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宁蒙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对比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对这8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结果: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两种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各有优势,其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对患者进行尿检,从而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阿拉腾托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政工工作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政工工作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有效体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决定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向,是促进当代的医院规范化建设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统一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尚皖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运用

    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6例,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在住院用时、拔管时间,及满意度等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极大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作者:郭俊晓;姜淑娟;付晓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残石率以及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残石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均可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总体来说虽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时间较长,但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残石率低、不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更加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左日克太;魏福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术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A 组和 B 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对于 A 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B 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症状反应率,B 组患者均要明显高于 A 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作者:付晓可;郭俊晓;姜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一共有60例(1.82%)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39例(65%)为下呼吸道感染;10例(16.67%)为泌尿系统感染;3例(5%)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6.67%)为胃肠道感染;2例(3.33%)为手术切口感染;2例(3.33%)为其他部位感染.结论:医院应该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减少甚至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维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应用综合护理的体会

    目的::探讨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对316例溃疡者以根除和防止幽门螺旋杆菌(HP)为重点的综合护理.结果:治愈率为93.35%,复发率为5.38%.结论:根除和防止 HP传播是治愈和降低溃疡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立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医院收治的异常妊娠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产妇.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对其进行区别护理工作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44%,75.0%,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分析,对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作者:高洁;李孟媛;胡俊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中晚期妊娠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围术期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例,对其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死胎或流产等不良事件。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的发挥,并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李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MC+融合器在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 MC+融合器在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 MC+融合器手术治疗方法.结果:随访时间为16-24月,平均19.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双侧上肢疼痛及麻木未加重,并逐渐缓解.结论:采用此融合器,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医疗耗材及费用,而且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稳定性,是治疗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选择之一.

    作者:曹珺;母心灵;刘纪恩;勾瑞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 探讨经胸微创室间隔修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配合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室间隔修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我院选取40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对其实施胸微创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合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心脏未出现杂音,也没有手术残余分流.整个手术的全程时间为2.5h 左右,患者的带管时间为4个小时左右,术后住院时间为4—6d,手术后患者无不良并发症现象.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行胸微创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淑娟;付晓可;郭俊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