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胎膜早破孕妇,以及60例未发生胎膜早破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胎膜早破设为观察组,未发生胎膜早破的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的难产率,以及在产妇感染、胎儿内窘迫、新生儿感染方面的几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难产的几率更大,对比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在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等并发症上进行比较,观察组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产妇难产与胎膜早破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为了避免危及到产妇与新生儿的健康,医院在这方面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李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中精细化护理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63例住院患者,给予患者精细化护理管理,设为观察组.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63例条件相似的患者,对其常规观察及临床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率对比,组间差异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进行精细化护理管理,有利于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宁蒙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柔性管理理论对于急诊护理管理的优化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5年12月40例急诊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管理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临床管理,观察组进行柔性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自我满意度高,急诊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好。结论:柔性管理理论能够优化急诊护理管理,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刘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观察其临床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来本院接受诊治的72例小儿心脏外科手术病人作为研究的案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探究组和比较组,每组各36例,比较组病人实施常规方式的护理服务,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疗效.结果:探究组病人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模式进行护理后,其在住院用时、拔管时间,及满意度等方面,相较于比较组病人都明显要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心脏外科手术护理中,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具有良好的疗效,能够极大的提升病人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有效改善病人临床症状.
作者:郭俊晓;姜淑娟;付晓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资料收集我院自2014年1月以来所收治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按照不透光密封信封法将患者分为组1和组2.组1采取常规护理对策;组2采取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对策.评价:(1)护理服务态度和技巧满意率;(2)焦虑抑郁发生率.(3)护理前后老年患者血压水平.结果:(1)组2患者护理服务态度和技巧满意率显著比组1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2焦虑抑郁发生率显著比组1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2护理后老年患者血压水平显著比组1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护理的效果确切,可舒缓患者不良情绪,对降低血压水平有益,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和技巧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李静;王凤卿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用于 ICU 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两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对ICU 患者失禁性皮炎护理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本次研究中,建立品管圈活动后 ICU 患者失禁性皮炎整体护理效果显著,经过该护理程序后,观察组失禁性皮炎的发生率为32.7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9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81.82%,对照组的满意率为52.73%.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品管圈可以对 ICU患者起到很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于产科的护理效果.方法:300例产妇依照实施护理措施进行分组,A 组实施循证护理模式(150例),B 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150例).结果:A 组满意度明显高于 B 组(P<0.05).结论:通过循证护理,产妇满意度能够得以提高,因而,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世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作者:袁新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异位妊娠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12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治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崔艳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临床药物管理对骨肿瘤患者手术的护理影响及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10例骨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药物管理,观察组在常规药物管理的基础上行临床药物管理,观察并对比管理情况对手术护理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肿瘤患者手术护理中应用临床药物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护理人员合理用药意识、降低患者的焦虑度,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仝欢欢;何玮;李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通过精益管理对转科交接流程的整体优化,消除无效劳动与浪费,有效利用资源,减低成本、改善质量,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服务。方法:采取精益管理思想,使用自行设计的患者转科交接单进行护理交接。结果:简化流程,缩短交接时间及管理水平较之前有很大提高;转科交接流程更加便捷,护士及患者满意度提升。结论:在转科交接流程优化中,取得了明显的改善效果,转科护理交接过程更加便捷、规范,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
作者:张淑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异常妊娠产妇分娩前后的心理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9月我医院收治的异常妊娠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产妇.对照组使用普通护理手段进行护理,观察组在进行普通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分娩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对其进行区别护理工作后观察组的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94.44%,75.0%,可明显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评价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分析,对异常妊娠患者分娩前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将其广泛的应用在临床护理中.
作者:高洁;李孟媛;胡俊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经胸微创室间隔修补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我院选取40例2010年1月—2010年12月在院内进行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患者,对其实施胸微创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结合护理方法,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患者心脏未出现杂音,也没有手术残余分流.整个手术的全程时间为2.5h 左右,患者的带管时间为4个小时左右,术后住院时间为4—6d,手术后患者无不良并发症现象.结论:熟练的护理配合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 VSD)行胸微创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姜淑娟;付晓可;郭俊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6S 管理方法应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3年8月到2014年8月对我院收治的80例进行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用6S 管理方法.分析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6S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讨论:6S 管理方法应用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护理质量,增加了护理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郭瑾洁;翟芳会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总结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护理体会,为相关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78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所有患者在行冠脉造影术的前后及术中进行相关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术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观察患者行冠脉造影术成功率.结果:观察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血糖升高,1例患者出现血糖降低,3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所有患者行冠脉造影术成功,对照组患者中8例出现血糖升高,5例出现血糖降低,10例出现相关并发症,行冠脉造影术未成功3例,两组患者结果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全面护理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行冠脉造影术的成功率有促进作用,并能有效避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 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发生 ICU 综合征的39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设为研究组,将未发生 ICU 综合征的40例重症监护室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根据相关因素制定护理对策.结果:重症监护室患者 ICU 综合征的发生与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医患信息沟通、付费方式存在明显相关性( P<0.05),其中年龄、医患信息沟通、付费方式、家庭收入为独立诱发因素(P<0.05),在护理对策方面临床应加强对无意识障碍患者的健康宣教,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诱发重症监护室患者发生ICU 综合征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应积极分析相关因素,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来预防 ICU 综合征的发生.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在支气管扩张治疗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所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对4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经过2~3次肺灌洗治疗后检验患者相关的生理指标。结果:经过2~3次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后,所有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痰液量明显减少,并且呼吸困难状况明显改善, X 胸片明显好转,减少住院时间。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灌洗治疗对于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治疗有显著的作用,在医疗发展过程中值得推广。
作者:温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讨论优质护理在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妊高症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产后出血率、子痫发病率、胎儿体质量以及 Apgar 评分上和对照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应用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能够明显改善产妇预后,减少出血率,临床应用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借鉴.
作者:邹雪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提高综合性 ICU 护理实习生带教质量的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来我院实习的94名护理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7名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方法,另47名为研究组给予改进带教方法,比较两组实习生的带教质量.结果:研究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文件书写、病情观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的考核优秀率与带教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 ICU 采用改进方法,保证了带教质量,提高了护理实习生的综合能力.
作者:潘瑛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妇产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管理圈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品质管理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及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服务中应用品质管理圈,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海燕;滕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在小儿高热惊厥中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患有高热惊厥小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分组随机,观察组用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使用传统方法护理,得出2组护理效果的差异.结果:对照组(P<0.05)患儿住院期间高热惊厥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而且患儿家长了解疾病原理和知识的优良率和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均<0.05).结论:护理干预的确可以明显改善小儿惊厥的预后,而且家长对疾病的认识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也明显提高,是一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的技术手段.
作者:马芳;李霞;周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和探讨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术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84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成两组———A 组和 B 组,每组患者均为42例.对于 A 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对于B 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方法.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不良症状反应率,B 组患者均要明显高于 A 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中,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作者:付晓可;郭俊晓;姜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于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1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治疗.结果:观察组护理后 SAS、SDS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GQOLI-74评分、ADL 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6.49%,对照组为82.46%(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许春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01月期间诊治的80例老年慢性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舒适护理,观察患者的SF-36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再对两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得分、健康指数、生活质量满意度、一般感情指数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慢性咳嗽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提高病人生活、生存质量,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
作者:纪桂芝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心肺疾病患者实施无痛肠镜方案诊断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并总结其护理方案.方法:筛选人民医院2014年07月-2015年05月接收、患有心肺疾病且进入消化内科胃镜室实施无痛肠镜方案诊断的57例老年患者,无痛肠镜诊断流程中施以综合性的干预措施,观察老年患者检查情况.结果:所有入选对象均已完成肠镜检查工作,操作时长为(19.55±3.33)分钟,麻醉清醒时长(5.11±0.75)分钟.结论:对于患者心肺疾病的老年患者,接受无痛肠镜方案诊断时,配合展开综合性的干预措施,有助于提升操作流程安全性.
作者:孔芬;万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90例静脉留置针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间,将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患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护理,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效果评分.结果:①观察组的健康宣教、输液情况、穿刺技术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5.56%,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方式,有利于对患儿穿刺频率进行有效控制,将患儿心中的恐惧感消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为了避免在有效防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各种异常反应,提高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在接种过程中我们采取综合的预防处置和护理干预措施,避免或减少疫苗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方法:对前来我中心计划免疫门诊接受疫苗接种儿童,严格按疫苗接种规范的要求,在全面掌握疫苗接种禁忌症的基础上,结合受种对象的身体等综合健康状况,采取科学规范的预防接种处置和护理。结果:自开展扩大免疫规划接种工作以来,为了有效防止儿童在预防接种的过程中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提高预防接种的安全性,我中心免疫接种门诊在预防接种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实践证明,在疫苗接种工作中只要采取科学规范的预防处置和护理,完全可以大限度减少甚至避免疫苗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因素和护理对策进行分析,为减少手术室切口感染提供借鉴.方法:选取我院8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6月期间,给予其中40例患者常规预防感染护理,设为常规组,2015年6月~12月,给予另40例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设为干预组,对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可知,对切口感染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人员流动情况、引流管放置情况、手术室环境污染、年龄、病史、消毒措施、基础疾病、医务人员素质等.其中高危因素:手术室环境污染、消毒措施不严格、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医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干预组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X2=5.556,P<0.05.结论:导致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因素包括手术室环境污染、消毒措施不严格、患者存在基础性疾病、医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等.针对手术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
作者:池凤姬;韩玉顺;牛铁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探讨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观察记录在我院接受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过程,对比分析治疗结果.102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前身体状况基本类似,具有可比性,实验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入系统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康复指导和饮食指导等等,对比分析护理结果.结果:干预组症状缓解明显快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患儿恢复情况良好.结论:对病毒性脑炎患儿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儿康复,可使患儿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李霞;周丽丽;任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应用综合护理措施的价值.方法:对316例溃疡者以根除和防止幽门螺旋杆菌(HP)为重点的综合护理.结果:治愈率为93.35%,复发率为5.38%.结论:根除和防止 HP传播是治愈和降低溃疡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陶立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农村老年人用药护理指导的需求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邵阳市65岁以上300名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对老年人的用药护理指导需求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并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法。结果:老年人的用药护理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状态,并且老年人的年龄越大,用药护理需求越大。结论:对农村老年人进行用药护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要根据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对其进行指导。
作者:李芬;刘素云;吴凤霞;唐丽华;黄雅文;李爱琼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策略在提升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住院患儿根据住院先后分为实验组2952例和对照组27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行个性化护理策略.结果:实验组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不同患儿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方案可提升患儿佩戴腕带依从性,提高护士及其他部门核对腕带的依从性,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确保住院患儿安全.
作者:杨婷;候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彩色普勒超声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成和斑块稳定性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复发脑梗死和初发脑梗死患者人数均为48例,将其定为本次研究额观察组;从我院同期进行健康体检患者中,选取80例患者为本次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患者均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对每组受检对象的双侧颈动脉彩超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脑梗死患者的斑块形成比例明显比对照组受检人员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受检人员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有着非常直接的关联,色彩多普勒超声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具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临床预防脑梗死方面上具有着很大价值.
作者:许道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在本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8例,对其实施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出院。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死胎或流产等不良事件。结论:在中晚期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实施合理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保证治疗效果的发挥,并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顺利恢复。
作者:李佑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护士人文素质对护患纠纷发生的影响以及相关对策.根据对策来提升本院护士的人文素质.方法:使用张敬蕾编制的临床护士人文素质调查问卷对本院50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1].结果:发生过护患纠纷的护士总体人文素质都比没有发生过护患纠纷的护士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或者离异的护士在总体人文素质都比已婚者为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学历为中专或者专科的护士在文化素质维度上都比学历为本科或者硕士的护士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称为护士者在总体人文素质都比职称为护师及以上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年龄及护龄与护士总体人文素质呈正比例关系.结论:不仅护士自身要认识到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医院和学校等也应充分认识到培养护士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应从多种途径去不断提升护士的人文素质,全力去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金美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有效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我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5年9月收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具体情况,总结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结果:一共有60例(1.82%)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其中39例(65%)为下呼吸道感染;10例(16.67%)为泌尿系统感染;3例(5%)为上呼吸道感染;4例(6.67%)为胃肠道感染;2例(3.33%)为手术切口感染;2例(3.33%)为其他部位感染.结论:医院应该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加强对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减少甚至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张维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中心收治的70例稳定期 COPD 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及噻托溴铵,对照组仅吸入噻托溴铵,比较分析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对照组为82.9%(P<0.05).结论: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王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次主要分析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旨在为临床有效治疗提供可靠方案,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的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实验组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纯给予口服胰岛素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血糖控制总优良率为93.33%,对照组血糖控制总优良率为80.00%,P<0.05,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的患者首选胰岛素强化治疗,此方法的治疗效果较明显,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皮下注射胰岛素,观察组联合沙格列汀,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 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清 C 肽、餐后2h 血清 C 肽值、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 FBG、2h PG、HbA1c 水平、胰岛素用量均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且观察组空腹血清 C 肽、餐后2h 血清 C 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可有效控制血糖、减轻胰岛素抵抗、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作者:热比古丽·卡得尔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应用于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全院22个病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进行两种形式的护理行政查房,观察两组中科室护理项目评分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追踪法护理查房,科室护理项目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追踪法护理行政查房方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田淑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了解布依族汉族糖尿病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987名布依族和3013名汉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 SPSS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汉族和布依族居民糖尿病的患病率分别为6.2%和2.7%,汉族高于布依族糖尿病患病率(X2=42.983,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45岁及以上人群、男性、有糖尿病家族史人群为汉族和布依族糖尿病的共同不可改变危险因素,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汉族人群糖尿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高血压和腹部肥胖是布依族人群糖尿病的可改变危险因素.结论:汉族糖尿病以干预高甘油三酯血症和高血压为主;布依族以干预腹部肥胖和高血压为主.
作者:余杨文;刘涛;王定明;单广良;李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肾功能、血流变、24小时尿蛋白定量及脲酶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含量、全血还原粘度、K 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早期应用化痰活血通络法治疗糖尿病肾病,可延缓病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降低死亡率.
作者:杨森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信息化绩效管理对手术室护士出勤率的影响。方法:利用手术麻醉临床系统、绩效考核软件以及结合护士年资、岗位、能级等,建立手术室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结果:信息化绩效管理使护士配合排班意识增强,年请假天数由885天下降至,221天。结论:手术室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使护士配合排班意识增强,出勤率大幅提高。
作者:陆海霞;张锐;杜海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针对运用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分别对患有痴呆症的老年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做以对照探究.方法:随机择取我院在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接诊的患有老年性痴呆症的患者100名,将其随机分成 A 组和 B 组两组(n=50),对 B 组行以常规性西药治疗,对A 组则行以中药对症方来进行治疗.对照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使用 MMSE 量表以及 ADL 量表来进行衡量.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干预方式,两组的 MMSE 以及 ADL 的评分都有一定的改善,其中 A 组明显优于 B 组,对照存在 P<0.05;在治疗效果上, A 组明显地优于 B 组(A82%、B64%),差异存在 P<0.05.结论:在临床当中对患有老年性痴呆的患者行以中医疗法的效果更加理想,可以改善其认知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促进更快的康复.
作者:周有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西药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水煎剂治疗.均治疗4周,比较2组抑郁量表评分( HAMD)及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PBG)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FBG、PBG 水平及 HAMD 评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可改善其临床症状及抑郁症状,降低血糖指标,疗效显著.
作者:何跃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布鲁菌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资料,总结布鲁菌病在湘潭市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6年5月在本院确诊的17例布鲁菌病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牛羊相关接触史占70.6%,临床特点:发热占100%,肌肉关节痛占88.2%,其中腰背痛占52.9%,肝脾肿大占47.0%,白细胞正常占94.1%,转氨酶升高占64.7%,曾用抗生素无效占88.2%.结论:布鲁菌病患者常有牛羊相关接触史,发热、身痛、抗感染无效、白细胞不高等临床特点及血培养阳性等明确诊断,布鲁菌病患者对常用的细胞内抗菌素联合治疗敏感性较好.
作者:黄求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分析消痔灵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重度痔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4年1月到2015年2月来我院治疗重度痔疮患者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9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联合消痔灵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消痔灵注射联合PPH 治疗.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并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痔灵注射结合手术治疗重度痔疮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相关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李韶银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80例接受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统一标准采集所有患者的尿液标本,分别采用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对这80例患者的尿液标本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结果:传统手工镜检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0.0%、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6.3%、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6.3%;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的尿蛋白阳性检出率为23.8%、红细胞阳性检出率为13.8%、白细胞阳性检出率为22.5%;两种检验方法的尿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传统手工镜检法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检测法两种临床尿常规检验方法各有优势,其结果差异不明显,临床上可联合两种方法共同对患者进行尿检,从而提高尿检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阿拉腾托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早期阴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治方法。方法:选择我院52例妇科妊娠早期阴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选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健康孕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导致早期阴道出血的因素依次为先兆流产、宫颈息肉、宫颈糜烂、阴道炎,通过治疗38例保胎成功。结论:先兆流产是早期阴道出血常见的因素,针对病因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妇婴健康的保障。
作者:朱孔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郑州市婴幼儿过敏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郑州市辖区内0~3岁的婴幼儿共1200例进行调查,其中男740例,女460例,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是否患有哮喘、过敏性鼻炎等.结果:本组1200例儿童,调查出过敏史儿童496例,过敏发生率为41.3%,其中男288例,占58.1%,女208例,占41.9%.Logistic 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父母过敏史、剖宫产、孕期使用抗生素、第一口吃母乳、母乳喂养和食物过敏是婴幼儿过敏危险因素.结论:为减少婴幼儿过敏的发生,应加强第一口吃母乳、母乳喂养管理,减少剖宫产率,孕期尽量不使用抗生素.
作者:孟晶;焦喜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8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 A 组和 B 组各43例,A 组患者口服蒙脱石散,B 组患者饭前冲服胃炎通降颗,比较 A、B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结果:B 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 A 组的76.7%(P<0.05);A、B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痛、纳呆、便秘、呕吐等症状评分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炎通降颗粒治疗浅表性胃炎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作者:童国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狂犬病的疫苗针对人被动物咬伤后进行接种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的一种预防感染的主要方法之一。狂犬病是一种急性的传染病,流行性非常广泛,死亡率极高,是对公众生命的一种致命威胁。虽然现在对于狂犬病有了有效的防疫控制,但是依旧没有研制出即时生效的治疗方法,无法对极高的病死率进行控制。本文针对于近几年的相关狂犬病疫苗接种案例的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有效的防控依据。
作者:周艳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采用内镜下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顺序编码法.85例患者分为保守组和内镜组两个组别.保守组给予内科常规止血治疗;内镜组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观察指标:①止血有效率;②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①内镜组相比于保守组止血有效率更高,P<0.05;②内镜组相比于保守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可快速止血,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作者:邹燕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特罗凯作用于晚期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2010年-2015年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化疗,观察组行特罗凯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特罗凯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作者:魏新玲;王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2015年喀什地区甲肝流行病学状况,希望为合理防治甲肝提供参考.方法:调查2015年喀什地区的甲肝流行病学资料,其中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相关人口学资料来自喀什地区统计年鉴.结果:2015年喀什地区甲肝报告发病数1191例,报告发病率高于全地区发病率的县市有巴楚县、伽师县、岳普湖县、喀什市、麦盖提县;甲肝报告发病率高的为巴楚县,发病率接近60.0/10万.而在2015年喀什地区甲肝发病人群的统计中,散居儿童与农民的发病数高,分别为751例与206例,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散居儿童缺乏有效的家庭管理与教育和农民文化知识薄弱,对疾病认识程度不深以及所生活的环境落后等因素有关.结论:2015年喀什地区甲肝的流行病学状况不容乐观,巴楚县、伽师县、喀什市的发病数与发病率都比较高,在预防和管理上应从疫苗接种,食品的卫生管理,不同人群的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知识等方面进行实施,从而降低甲肝的发病率.
作者:胥丽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特点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5年盐城大丰人民医院结直肠息肉患者病理诊断及临床表现结果.结果:258例检出息肉患者病理结果中腺瘤174例(67.68%),非腺瘤82例(32.31%);腺瘤组平均年龄、便血、息肉直径1cm、数量3个、分叶、腺瘤上皮内瘤变、癌变的发生比例均高于非腺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恶变与患者便血、年龄、息肉大小、发生部位、癌变状况等情况有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临床上应尽早完善全结肠镜检查及时发现息肉并给予摘除,同时应注重监测及随访预防癌变。
作者:林鑫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针对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 D2根治术对预后的影响展开讨论,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09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设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老年胃癌患未合并腹水患者7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 D2根治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存活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5年术后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胃癌合并腹水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病理特点表现为疾病恶化速度快、并发症多等,针对患者实施D2根治术后,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降低疾病带来的痛苦.建议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将D2根治术推广应用.
作者:顾书安;张志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的现状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为后期的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调查提供相应的借鉴.方法:本次研究选取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3年01月-2015年10月管辖区域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将所有重要的数据均记录下来备用,同时注重数据的完整性以及真实性.结果:共调查1个市级疾控中心、4个县级疾控中心、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个乡镇生院.某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均有慢病防治科,并为独立科室,工作人员共有14人,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占21.4%,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占71.4%以上,职称以中、初级为主,占64.3%,数据之间对比有差异,其中 P 值小于0.05,X2值为0.0126,t 值为0.0137;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无专人管理慢病工作,工作人员以中专学历、初级职称为主,占80%以上.结论:在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还处于薄弱阶段,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以及完善,主要根据上述研究调查结果给出相应的建议的策略,期望在本次研究的基础上促使慢性病预防控制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作者:魏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2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给予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多潘立酮给予临床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4.19%,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P<0.05);观察组症状积分在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慢性浅表性胃炎采用多潘立酮联合奥美拉唑进行临床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48例,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进行治疗;观察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王东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并探讨对肾结石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作为研究对象的90例患者,是我院泌尿外科于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所有患者均经 CT、尿常规、X 线片以及 B 超等临床检查确诊为肾结石,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遵循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45例患者.研究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的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取石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结果:在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患者采取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术进行治疗,有效减少了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由此可见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朱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宫外孕患者应用腹腔镜及开腹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宫外孕患者87例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导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腹腔镜较开腹手术对宫外孕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创伤小,恢复快,值得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非手术方式临床识别.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1例作为对照组,再选取同期收治的继发性痛经患者61例作为观察组.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痛经特征,对比两组疼痛特点.结果:观察组初潮出现痛经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痛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痛经加重比例、合并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非甾体类抗炎药疼痛缓解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均会在初潮出现疼痛加重、痛经加重,有伴随症状以及非甾体类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应高度重视继发性痛经的识别.
作者:殷鸿雁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对于西药房药学服务质量进行提升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我院西药房工作的时间分为两个阶段,2014年度和2015年度,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仍按照传统的药房管理制度运行;而2015年度我院西药房以药物服务质量的全面提升为中心进行相关的工作,对两个阶段西药房的整体药房服务质量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014年度我院西药房工作中发生20例差错事件明显高于2015年度工作中仅发生1例差错事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阶段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阶段的患者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提高西药房的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不但能够显著降低工作中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而且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改善医患关系也有着十分积极重要的意义.
作者:段沛涛;董洪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方法与效果.方法:2012年9月到2015年2月选择在我院进行急诊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患者13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急诊治疗,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结果:130例患者中死亡3例,死亡率为2.31%,其余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与 ICU 住院时间分别为(4.29±1.45)d 和(12.19±4.20)d.经过测定,治疗后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分别为(79.47±8.32)次/min 和(81.44±2.76)mmHg,都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基于无创通气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致呼吸衰竭的临床急诊能保持血气状况稳定,提高急诊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张志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慢性宫颈炎的治疗中采用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接受的129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个小组,其中研究组65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治糜灵栓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将两组患者的各项身体健康情况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糜烂面积以及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卡波姆宫颈凝胶治疗的方式,可有效加快患者的恢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应予大力推广支持.
作者:张明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对母儿结局的影响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1月会阴切侧开的300例产妇,同时收集同期经阴道分娩的30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对照组产妇经阴道顺产,观察组经经阴道分娩时进行会阴侧切.结果:观察组第一产程(8.0±3.9)h,第二产程(47.9±30.5)min,产后出血量(182.3±63.5)ml,对照组第一产程(6.1±3.4)h,第二产程(35.5±25.7)min,产后出血量(186.1±68.8)ml,两组比较第一产程和第二产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Apgar 评分、转新生儿科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新生儿5minApgar 评分、新生儿死亡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对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 Apgar评分1min评分影响较大.
作者:向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迷路震荡的法医临床学鉴定问题。方法:针对11例患者15耳迷路震荡者法医临床学诊断记录资料实施回顾性系统分析。结果:11例患者受伤后短期存在耳鸣和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提示感音神经性耳聋和混合耳聋,客观听阈检测提示具有听力损伤,以高频听力损伤为主,鉴定时间在受伤后2-3个月。结论:头外伤者短期内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常规检查无异常,听力学检查提示为感音神经性耳聋或者是混合性耳聋,可以鉴定为迷路震荡,伤情鉴定应当在受伤后2--3月实施。
作者:许照高;邢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药物流产联合负压吸宫术终止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1年6月-2015年6月治疗的瘢痕子宫早期妊娠患者中选取12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负压吸宫术,研究组与此同时进行药物干预,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β-HCG 恢复时间、术后阴道流血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2.63±1.06)、术中出血量为(21.19±4.09)、β-HCG 恢复时间为(13.08±2.45)、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9.42±1.69);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3.77±1.45)、术中出血量为(29.39±5.88)、β-HCG 恢复时间为(29.39±5.88)、术后阴道流血时间为(11.89±1.35),研究组的各项数据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瘢痕子宫早期妊娠的临床治疗中,配合使用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加快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等特点,值得大力推广支持.
作者:孟文莉;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析优思明由于人工流产术后妇女100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10例行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研究资料,按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分两组,每组55例.在所有患者中,予以对照组术后不服用任何避孕药物,予以观察组术后服用优思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月经恢复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子宫内膜恢复情况相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对行人工流产术后妇女给予优思明药物治疗,既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能减少阴道出血量,促进术后子宫内膜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同期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13年7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1例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心功能状况及病症程度采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结合实际联合采取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双瓣膜置换术进行同期治疗,术后随访观察半年,分析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效果,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均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结合实际联合采取二尖瓣置换术、二尖瓣成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双瓣膜置换术进行同期治疗,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患者症状均有一定改善,其中心功能状况改善良好;仅2例患者因术后低心排血诱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非缺血性心脏瓣膜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取同期手术治疗,其操作难度虽有所提升,不过全面掌握患者病症情况,准确评估手术指证,加强操作中心肌保护,即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减少死亡率,为患者后期生存提供良好保障。
作者:郭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临床诊治的9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差异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莫西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白细胞恢复时间、湿罗音恢复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结论: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今后治疗中继续推广使用.
作者:李玉;陈苗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重症哮喘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改变情况,并对两组患者症状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pH 值、氧分压(PaO 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和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改善重症哮喘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鹿庆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1摘要评估方法:1.1资料收集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性病艾滋病防治专报等网络信息系统,结合评估指标和内容,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和收集,对网络信息系统收集不到的已有资料,结合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门诊等相关机构收集,包括保障措施情况、不同人群的知晓率调查结果等。
作者:张瑞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研究阴道与腹部 B 超对异位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0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24例疑似异位妊娠的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观察组采用阴道 B 超检查,对照组采用腹部 B 超检查,并与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阴道B 超检查阳性确认率为96.77%,漏诊1例,概率为1.61%,误诊1例,概率为1.61%.经腹部 B 超检查的阳性确诊率为83.87%,漏诊3例,概率为4.84%,误诊7例,概率为11.29%,两组检查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 B 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高于腹部B 超检查的临床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即刻种植与常规种植在牙齿缺失修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牙齿缺失修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种植法,观察组行即刻种植法,将两组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修复后1、3、6个月时,两组患者种植体的稳定系数相比差异不具有显著性( P>0.05).在修复后1年后观察组患者种植体的稳定系数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与使用常规种植法相比,使用即刻种植法进行牙齿修复可取得更好的远期效果.因此,即刻种植法可作为临床上进行牙齿修复的优选方法.
作者:秦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加用欣母沛治疗和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后出血量均有所减少,其中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3.7%);经欣母沛治疗后,研究组阴道分娩产妇治疗有效率(96.4%)高于剖宫产(91.7%),但比较差异并不显著(P>0.05).结论:欣母沛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适用于不同分娩方式,可在短时间内控制出血,且安全性较高,推荐临床应用.
作者:宋秀云;刘雪;王占晖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在高血压病人的效果.方法:从本社区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集的高血压病人资料中选取100例进行健康档案管不了,比较实施管理前后高血压病人症状自评评分.结果:所有病人管理后血压情况以及症状自评评分均显著优于管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社区健康档案管理模式应用到社区高血压病人的日常管理中,可以有效控制病人血压及疾病症状,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明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总结探讨乳糜胸的诊断及 VATS 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0年12月21例乳糜胸病例的临床治疗资料,总结其确诊方法,评价 VATS 手术治疗乳糜胸的效果.结果:21例 VATS 手术均成功,于术后3周内出院,.结论:VATS手术治疗乳糜胸疗效良好,淋巴管造影对诊断手术治疗有重要价值.
作者:胡举;袁智恒;李林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个性化约束在清醒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ICU 清醒危重患者2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20例,采用个性化约束护理,对照组120例不行约束处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清醒危重患者实施个性化约束护理可有效的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并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任娇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与开服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对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1000例胆囊结石患者以随机数表抽取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500例,腹腔镜组腹腔镜切除术,开腹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指征术后和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组, P<0.05;术后24h,腹腔镜组胃动素、胃泌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胆囊收缩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较小,患者愈合速度快,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杜强;杜俊凯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胆总管结石患者不同手术方式选择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腔镜组30例和开腹组30例,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治疗,对开腹组患者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残石率以及发症情况.结果:腔镜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开腹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开腹组患者、残石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均可有效治疗胆总管结石,总体来说虽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手术时间较长,但优点在于术中出血量少、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短、残石率低、不易出现并发症,因此更加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左日克太;魏福仓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妊娠反复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治疗中,达克宁栓联合乳酸菌胶囊阴道给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选取64例妊娠反复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组32例,对照组行达克宁栓给药,观察组达克宁栓联合乳酸菌胶囊给药,观测两组治疗7d 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88%,不良反应率为6.2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4.38%,不良反应率为3.13%.结论:达克宁栓联合乳酸菌胶囊阴道给药方案在妊娠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治疗中,效果确切,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万洁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一次法根管治疗牙隐裂伴牙髓病变80例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5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各有4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一次法根管治疗.结果:患者的总成功率是95.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总成功率40.00%(P<0.05).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牙隐裂伴牙髓病变患者在一次法根管治疗之后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参考.
作者:李文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消化道溃疡患者疗效.方法:纳入消化道溃疡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采用埃索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方案对观察组进行治疗治疗,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方案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HP 根除比例为95.24%,高于对照组90.48%,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②观察组治疗后痊愈比例为高于对照组(P<0.05),但是总体有效率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能明显改善消化道溃疡患者症状,提高溃疡愈合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作者:肖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低渗性口服补液盐(即 ORS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102例确诊为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婴幼儿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在调整饮食、补锌、回避过敏食物及可疑过敏食物等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口服低渗性口服补液盐(即ORSⅢ),对照组给予住院静脉输液,观察两组呕吐、腹泻症状改善及脱水纠正情况,并监测24h、48h、72h 电解质(包括钾、钠、氯)及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的纠正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48例,无效4例,对照组有效48例,无效2例。监测两组24h、48h、72h 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差异不大。结论:低渗性口服补液盐Ⅲ临床上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轻中、度脱水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且在缩短病程上不差于住院静脉输液,值得推广。
作者:何晓娜;贾圆圆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并发症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21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有无发生手术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可能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发生有关的各种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在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粘连、Calot 三角粘连、合并症及局部解剖变异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讨论:胆囊壁厚度、胆囊与周围粘连、Calot 三角粘连、合并症及局部解剖变异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有关,应针对这些因素采取预防措施.
作者:李晓军;胡庆华;鲁少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分析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这段时期内收治的152例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76例和对照组7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热程、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情况、血清 IgG、IgM 水平等.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热程、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等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血清 IgG、IgM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难治性支原体肺炎安全有效,值得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赵继民;陈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研究分析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才用呢多层螺旋 CT 扫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接收的经过手术取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73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多层螺旋CT 检查,分析总结其诊断率.结果:通过多层螺旋 CT 扫描对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度为90.41%.结论:多层螺旋 CT 扫描用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存在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作者:杜万瑞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肺结核大咯血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总结并分析.方法:我院采取回顾性分析,于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在急诊手术时按照麻醉中的处理方法进行分组,其中2011年2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30例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观察2组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术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的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的患者采取规范的、优质的麻醉措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术后情况,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马云贵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老年慢性心衰治疗的过程中利用运动康复辅助治疗的效果探讨.方法:选择2014年一月到2016年一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均分两组,每组50例,两组人员分别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对症治疗,治疗过程中康复运动组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配合运动康复进行辅助治疗,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治疗护理.结果:康复运动护理治疗前,康复组与对照组的 BNP、6MWD、LVEF、LVEDD 以及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康复运动治疗后,康复运动组 BNP、6MWD、LVEF、LVEDD 的各项指标均得到改善,偏于正常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联合运动康复辅助治疗比单一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更加显著,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应予以推广.
作者:陈君侠;黄双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李培旭主任医师是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专家,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李培旭名医工作室”指导专家。李师是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药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对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均有独到之处,笔者作为李师的继承人,有幸跟师侍诊,获益颇多,现将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总结汇总如下。
作者:郭泉滢;唐桂军;付丽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经鼻间歇性正压通气(NIPPV)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情况.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我院78例 NRDS 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及实验组39例,分别应用 NCPAP 及 NIPPV;对比两组动脉血气分析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12h 后,实验组患儿的 pH 值、PaO2、PaCO2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95%,明显低于对照组46.15%(P<0.05).结论:与 NCPAP相比,采用 NIPPV治疗 NRDS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更佳.
作者:旷粮芬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中药敷脐配合耳穴压豆干预美施康定所致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例口服美施康定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常规服药,观察组则以中药敷脐配合耳穴压豆.比较两组患者的便秘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77.5%,对照组总有效率27.5%,患者干预后首次排便时的大便干结、需使用缓泻剂、排便费时、有残留感等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敷脐配合耳穴压豆能有效解除美施康定所致的便秘.
作者:李雪兰;张翠梅;马晓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老年性白内障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通过非超声乳化术治疗,对照组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1w、1个月,两组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1d,两组角膜散光度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治疗,临床效果均较好,需结合患者核硬度实行合理的选择.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患儿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与肌肉注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分成观察组(干扰素雾化吸入)与对照组(干扰素肌肉注射),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住院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咳痰咳嗽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72.00%,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相对于干扰素肌肉注射来说,小儿病毒性感染采用干扰素雾化吸入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作者:王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评价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 组60例予以药物治疗,B 组60例予以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B 组总有效率的88.3%高于 A 组的70.0%,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过敏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郑书希 刊期: 2016年第16期
闭经可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闭经在临床上以西医称为卵巢早衰者多见,主要有不同程度的雌孕激素缺乏、高促性腺激素症状。中医主要由于肾虚,冲任功能早衰引起。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性闭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梁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引起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336例行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情况以及切口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发现,急诊手术(P=0.008)、手术时间>3h(P=0.013)、非层流室手术(P=0.017)、术时有人员参观(P=0.011)、接台手术(P=0.009)是引起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引起手术室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比较多,需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措施以规避这些危险因素带来的影响,大化控制手术室切口感染.
作者:冯永贤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经全身亚低温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联合全身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脑内血肿和血肿四周体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脑部血肿体积、血肿四周水肿体积、神经功能评分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0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全身亚低温对老年重型高血压脑出血治疗,可有效缩小患者脑部血肿、血肿四周水肿的面积,并能促使患者及早恢复脑部神经损伤.
作者:努尔买买提·亚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政工工作在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它能够有效体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价值,决定了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方向,是促进当代的医院规范化建设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统一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
作者:尚皖萍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的过敏反应不易判断,早期症状不典型,主要靠麻醉医生在手术间内的仔细观察发现.患者,男性,53岁,50 kg ,因“胃幽门部腺癌”拟在全麻下行Billoth 2式根治术.否认食物和药物过敏史,入院行头孢皮试为阳性结果.术前血常规、凝血功能及肝肾功能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入手术室监测生命体征稳定,术前30min 地塞米松10mg 和长托宁0.5mg 静脉注射.常规麻醉诱导完成,气管插管,机控呼吸,气道压为10cmH2O.手术进行45min 时医生发现术野渗血多,嘱维生素 K12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经中心静脉缓慢滴注,30滴/分.约5min 后出现血压下降(140/80mmHg 降至92/54mmHg),心率加快(75bpm 升至93bpm),考虑为术野出血所致,给予快速补液和减少麻醉泵注药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剂量,血压未见回升,心率降低至86bpm,考虑为补液的效果.约10min 出现面部皮肤潮红,胸部、手、足皮肤颜色正常,气道压上升至13cmH2O,此时立即停止中心静脉的用药,回抽中心静脉导管内液体,更换输液器及液体.静脉予以氢化可的松50mg 加入生理盐水100ml 静脉快速滴注.3min 后血压回升112/75mmHg,面部潮红颜色变浅,5min 后 血 压 回 升至140/85mmHg.此时皮肤颜色恢复至正常.调回麻醉泵内药物至正常剂量.该例患者术前查血化验:PT 14.4s,APTT 24.5s,HB 125g/l,plt 272×109,Alb 34.3g/l,K3.59mmol/l,Ca 2.04mmol/l.为减少术野渗血,我们用静脉输注血浆400ml.术后情况,患者恢复良好。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针灸对孤独症儿童语言沟通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从2010年2月-2016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112例孤独症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成采用智康口服液及吡拉西坦口服液治疗的对照组(56例),以及采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56例).两组均经过4个月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儿的语言智商及语言沟通能力改善情况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通过图片词汇量表对两组患儿语言智商情况进行统计,采用针灸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语言智商评分为(73.1±11.6)分,对照组(59.2±3.7)分.以 S-S 语言发育迟缓改善评估法分别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语言沟通能力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显效17例,有效20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66.07%.对照组显效1例,有效17例,无效38例,总有效率32.14%.观察组患者在语言智商以及语言沟通能力改善方面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的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对于孤独症患儿的语言沟通能力及智力提高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牛学霞;王迪;赵艳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本文就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探究。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脑血栓患者62例,依据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平均分为参照组(n=31)和实验组(n=31)。参照组患者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后比对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 FuGL-meyer 评分较比参照组也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后差异显著。结论:在脑血栓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同时可以使其生活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具有较高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作者:张亿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总结35例股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分别用松质骨螺钉,空心加压螺纹钉、L 型角钢板、T 型支持钢板固定35例.结果:随访半年.33例骨科治愈良好无移位.膝关节位置和间隙正常.按 merchnt 评分标准:优22例,良9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85??7%,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应早期手术治疗,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形,可靠的内固定,植骨解决防止平台塌陷,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早日恢复.
作者:张彦博;刘琨;徐崇宏;石鹏飞;周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 CT 机房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放射防护,并且评价 CT 机房的安全防护设计,更好地对建设项目中潜在的或者是存在的职业病危害进行消除、控制以及预防,这样才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护好工作人员的安全以及健康,有能够提供给相关卫生部门更多的项目建设科学防范危害的建议和依据。方法:评价 CT 机房的安全防护设计的主要方法就是经验法、类比法以及综合评价法。结果:用综合评价法、类比法与经验法进行评价。结果:研究中新建cT 机房的辅助用室设置、放射防护设施设计、设备安装、选址与总体布局以及在使用设备的时候都有射线以及电离辐射产生,并且处于辐射场中会和空气发生作用产生氮氧化物以及射解产物臭氧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在类比单位以及实际检测这个项目的结果和相关的国家放射防护规定一致。结论:cT 机房的建设项目属于放射性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在使用设备的时候会出现放射性职业病危害,然而却可以进行预防,按照相关的防护放射卫生标准比并且执行后,这个新建额 cT机房项目变为可行项目。
作者:李文波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 MC+融合器在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前路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28例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颈椎前路椎管减压 MC+融合器手术治疗方法.结果:随访时间为16-24月,平均19.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双侧上肢疼痛及麻木未加重,并逐渐缓解.结论:采用此融合器,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又减少了医疗耗材及费用,而且术后可获得较好的稳定性,是治疗创伤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选择之一.
作者:曹珺;母心灵;刘纪恩;勾瑞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比较磺达肝癸钠与低分子肝素在治疗肺栓塞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3月来我院治疗肺栓塞的患者96例,随机将其分成磺达肝癸钠组和低分子肝素组,每组各48例.磺达肝癸钠组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低分子肝素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磺达肝癸钠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低分子肝素组,住院时间短于低分子肝素组,住院费用低于低分子肝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栓塞患者采用磺达肝癸钠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的提高总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可推广应用.
作者:徐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作为研究对象,评价全面质量管理应用效果,总结围手术期患者管理及评价经验.方法:2015年逐步将全面质量评价纳入围手术期护理质量管理,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314例,组建专家组,经过三轮讨论,对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内容,进行权重评分,建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每月进行护理质量反馈,指导改进工作.结果:第二、三、四季度术前护理、术后护理、总分高于第一季度,下半年延迟出院、护理不良事件、不良事件合计例次率低于上半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患者评价需要依赖于科学的评价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依据评分变化,可指导护理质量改进活动.
作者:魏逸馨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应用神经刺激器辅助定位观察相同容量的局麻药单点法高位肌间沟或双点法颈丛+臂丛神经阻滞用于锁骨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57例择期行锁骨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对照组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中位肌间沟+颈丛神经阻滞。分别记录穿刺操作、切皮、骨膜上操作的 VAS 评分;完成穿刺所需时间。结果:穿刺时患者的 VAS 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完成穿刺所需时间实验组短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切皮和骨膜上操作时两组 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疼痛相对减少,是锁骨手术有效、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唐春蓉;曾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孕中期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时间荧光免疫分辨法对2014年8月~2016年2月间来我院产检的1764例孕中期(15~20+6周)孕妇的血清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及游离绒毛膜促性腺激素(freeβ-hCG)水平进行联合检测,结果应用 LifeCycle 和 Elipse 软件计算唐氏综合征风险,孕20~24周高危孕妇行羊膜腔穿刺,对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1764例孕妇唐氏筛查发现高风险者105例,高风险率为5.95%,其中唐氏综合征阳性76例,18-三体阳性6例,NTD 阳性23例.105例高危孕妇中有73例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检测胎儿染色体异常10例,异常率为13.7%,所有孕妇均行中期引产.结论:孕中期唐氏筛查在产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配合羊膜腔穿刺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以便早期对高危产妇进行干预.
作者:万守明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抗菌肽 LL-37水平变化情况与支气管哮喘患者炎症表型及治疗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32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患者抗菌肽 LL-37水平,对比不同炎症表型哮喘患者治疗前后的抗菌肽LL-37水平.结果:治疗前,EOS 型哮喘患者与非 EOS 型哮喘患者血浆抗菌肽 LL-37水平及痰液上清抗菌肽 LL-3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EOS 型哮喘患者与非 EOS 型哮喘患者血浆抗菌肽 LL-37水平及痰液上清抗菌肽 LL-37水平均显著增高,且EOS 型哮喘患者高于非 EOS 型哮喘患者.结论:支气管哮喘经过治疗后,EOS 型患者的抗菌肽 LL-37水平出现明显升高.
作者:王辉;管洁;韩文慧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磷酸肌酸钠及常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变化等方面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可以有效地缓解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可以更好地恢复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水平、改善心电图,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尹桂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改良方法应用于患儿腕带磨损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方法加强腕带二维码扫描处的清晰度及柔韧度。结果:采用改良方法后腕带使用寿命延长,重新打印次数、消耗费用均降低。结论:采用改良方法可以延长腕带使用寿命,降低不必要的开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郭楠;齐琦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幼女阴道检查及异物取出中的应用。方法:对疑有阴道异物的幼女15例,在静脉全麻行宫腔镜检查。结果:15例患儿均发现阴道异物,塑料小玩具5例、水蛭4例、稻谷粒4例、纸团2例,均顺利取出,无一例损伤。结论:应用宫腔镜诊治幼女阴道异物,微创、安全有效。
作者:罗小琴;伍小敏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在有出血倾向患者 CRRT 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在我院行 CRRT 的有出血倾向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分子肝素抗凝)和实验组(枸橼酸抗凝),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透析器凝血分级0-1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治疗后肌酐、尿素氮、APACHEII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有出血倾向患者CRRT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李小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2720张,统计处理医院中西药物联合应用情况,对处方中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法.结果:收集的2720张中西药联合应用处方中,216张为不合理处方,占7.94%;不合理处方情况包括无遵循辨证施治、重复用药及用药与疗程不合理及中西药联用不合理,其中无遵循辨证施治比例较大;不合理中西药配伍处方中,同西药发生相互作用的中药成分即丹参、大黄、黄酮等;216张不合理处方中,56.94%降低疗效,43.06%增加不良反应,22.22%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结论:当中成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时,需熟悉中成药成分,了解两者间的理化性质及配伍规律,发挥联合应用的优势,以防不合理用药.此外还需提高医生与药师对中西药相互作用的研究,以整体提高中西院药学工作水平.
作者:许立春;崔保菊;吕宪波;刘秀峰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观察八珍汤联合 TP 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9例.对照组仅采用化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药八珍汤配合治疗.连续治疗4个周期后,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改善、外周血象、免疫功能改善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出现外周血象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免疫指标较治疗前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改善( 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加减方联合化疗药物治疗晚期卵巢癌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两者起到协同增效减毒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安斌;赵淑霞;王芳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收治3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疾病组;选取同期30例体检人员作为健康组,分别采取生化检验,比较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体检者的生化检验标指情况.结果:疾病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显著高于健康组,疾病组患者的白蛋白、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比健康组比值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诊断肝硬化疾病的过程中,采取生化检验指标检测能够提升患者的疾病诊断效果,可以将其作为诊断肝硬化的重要依据,对肝硬化患者的早期治疗有积极作用,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地推广及运用.
作者:李维;李兆杭;胡权利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贫血患者以及同期接受血液检验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 A 组(缺铁性贫血患者)78例、观察 B 组(地中海贫血患者)72例和对照组(健康体检者)8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血液常规各项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 A 组和 B 组患者的 RBC、Hb、MCV、MCH 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低,对比差异显著.其中观察 A 组患者的 RDW 指标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高(P<0.05),而观察B 组患者的 RDW 指标水平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RBC、Hb、RDW、MCV 以及 MCH 等血液常规各项指标可以作为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参考,其中根据 RDW 指标水平差异能够对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加以区分,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提高贫血的治疗效果,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得以凸显出来.
作者:蒋爱英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探究某地区桶装饮用水卫生细菌检测指标的分析及安全性.方法:依据国家标准化方法,测定桶装饮用水的酵母菌计数、霉菌、大肠菌群及菌落总数,对临近保质期些许样品再次测试.结果:所抽选的141份桶装饮用水合格率为78.72%,主要超标物为酵母菌、霉菌及菌落总数,而于保质期予以再次测试,则其合格率仅为54.61%,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产桶装饮用水具有较低的合格率,尤其临近保质期的合格率则更低,2015年地产桶装饮用水合格率相比于2014年,明显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 P<0.05),至此可知,生产企业已显著提高桶装饮用水卫生质量.但某地区桶装饮用水在开展生产等过程中,存在诸如再污染、霉菌处理不当及细菌等状况,存在不乐观的卫生质量,相关厂家及部门需对其高度重视,且在管理及监督方面给予强化,与此同时,需提醒该地区居民及时饮用所购水.
作者:张笑稚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