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用于初产妇降低会阴侧切率的效果观察

谢绘玲

关键词:初产妇, 会阴侧切,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
摘要:目的::探究在初产妇分娩中无保护会阴接生法的会阴侧切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100例,其中对照组初产妇采取传统接生,观察组初产妇则进行无保护会阴接生,对比两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31.9%,对照组产妇的会阴侧切率为55.0%,观察组初产妇的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在初产妇的分娩过程中应用五保户会阴接生能够降低会阴侧切率,有利于产妇的产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病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开展无缝隙护理.于护理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护士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100%,较对照组的66.67%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相关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缝隙护理模式对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效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侯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米非司酮治疗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12月收治的妇产科疾病患者80例进行探究,并针对所有的患者均实施米非司酮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治疗后,终止妊娠疾病患者中,治疗有效人数为20例,总有效率为95.24%,紧急避孕疾病患者中,11例为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异常子宫出血疾病有效治疗人数为28例,总有效率为89.29%,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疾病患者治疗有效人数为12例,总有效率为91.67%,而其他疾病的治疗有效患者人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针对妇产科疾病患者实施有效的米非司酮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的效果,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可以尽快的恢复健康,这在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崔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剖析给予血液透析病人运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的价值,并探讨相关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1月-1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病人82例,分为普通组和低分子组,普通组抗凝使用普通肝素,低分子组用低分子肝素,分析两组的抗凝效果.结果:统计两组病人的血脂浓度改善情况发现,两组之间、透析前和透析1年后进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低分子组在血脂浓度改善方面优于普通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病人低分子肝素,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脂质代谢.同时,需要对病人实施综合护理,进而确保透析的顺利完成.

    作者:崔银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肝炎的效果评估及研究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慢性肝炎患者时使用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91例,根据患者入院日期的单双号数分为45例对照组和46例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治疗药物为恩替卡韦,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α-干扰素,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病毒( HBV-DNA)不可检测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乙肝病毒(HBV-DNA)不可检测率、乙型肝炎 E 抗原(HBeAg)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均<0.05.结论: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α-干扰素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桂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不合理配伍研究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临床各科静脉药物配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有用药医嘱的120000份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3200份,医嘱合格率为97.33%(116800/120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药品剂量超量、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多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应用时间安排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剂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可及时纠正药物配置中出现的不合理配伍现象,有效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作者:梁永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把7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改善不良反应,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梅;崔超;田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两种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比较

    目的::分析重组酿酒酵母乙肝疫苗与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2月间接受乙肝疫苗接种的人群120例,根据接受疫苗不同分为 A 组及 B 组各60例.A 组接受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B 组患者接受酿酒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对比两组患者的疫苗接种后滴度、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A 组患者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的阳转、保护水平比例、GMT 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A 组患者接受乙肝疫苗后的局部红肿硬结,全身发热、倦怠、厌食等概率均低于 B 组患者(P<0.05).结论: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用于健康人群接种后可以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是更为理想的乙型肝炎疫苗.

    作者:苏文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甲状腺手术出血的预防附105例报告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甲状腺大部切除及甲状腺叶切除术105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甲状腺瘤90例,甲状腺癌15例.15例甲状腺癌病人有9例再次手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出血1例,术后出血1例.结论甲状腺手术有一定的出血发生率需仔细操作加以预防.

    作者:王红杰;王八定;于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无功能肾积水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对无功能肾积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无功能肾积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4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开放性肾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后腹腔镜肾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帮助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而且治疗无功能肾积水临床治疗安全可靠,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汪永清;章欣;卢建路;冀强;刘涛;王天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09年1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3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17例),对照组给予西地那非治疗,观察组则给予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88.9%,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SPAP、TRV-max 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西地那非治疗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

    作者:高乐;张棠;何国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在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临床路径在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98例猩红热患儿临床资料,按诊疗护理所用不同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行传统工作流程诊疗护理,观察组(54例)行临床路径工作流程诊疗护理,比较两组诊疗护理后临床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诊疗护理后各症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诊疗护理后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路径应用于猩红热患者诊疗护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张晓静;李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封市农村家庭储水现状及风险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目前农村家庭储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开封市农村900个家庭,调查其储水器卫生状况、储水后的水质变化及储水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结果:23.1%的家庭储水器周围存在污染源;饮用水在经过存储后,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和耐热大肠菌群超标率明显增加,可能成为影响储水菌落总数超标的危险性因素.结论:本地区农村家庭储水卫生现状存在较严重问题,饮用水菌群严重超标,为保证农村居民饮水卫生安全,相关部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卫生管理,为农户选择合适的储水器,并定时做好卫生检查.

    作者:焦文志;邱富芝;赵腾林;黄靓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影响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塞康复期患者 P300的影响.方法:90例脑梗塞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补阳还五汤治疗.结果:两组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可显著改善脑梗塞康复期患者的认知功能.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针对性护理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种护理方法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护理后,所有患者全部痊愈,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96.67%(29/30)明显优于对照组80.0%(24/30),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2.14±3.59)d,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9.26±2.45)d(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气肿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绳继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分析心脏彩超诊断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心脏彩超诊断,测量患者 LVEF、LVDd、LAD,按照 LVEF 值将患者分为正常组和降低组,分析患者治疗前后 LVEF 值变化.结果:降低组治疗后LVEF 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治疗前后 LVEF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病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不能进行单纯心脏彩超诊断,但能够作为治疗的可信监测指标.

    作者: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7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8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97例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44例、43例,给予对照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9.5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提升患者视力,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尚祥岭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传统补液法和亚休克疗法用于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和传统补液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创伤性休克患者122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患者采用传统补液法进行抢救,观察组62例患者采用亚休克疗法进行抢救,对两组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72h 病死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9.35%(12/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5.16%(28/62)(P<0.05).观察组救治成功51例,对照组救治成功37例.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为17.74%(11/6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32%(25/62)(P<0.05).结论:院前急救治疗创伤性休克应用亚休克疗法的效果优于传统补液法,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传统补液法.

    作者:徐强;于晓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用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主要使用 FOLFOX4化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主要使用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的总缓解率为36.54%,对照组的总缓解率为30.21%,两组患者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的 CEA 总缓解率为75.2%,与对照组的60.2%相比,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的 Karnofsky 评分总有效率为70.54%,比对照组的47.87%更显著,P<0.05.治疗组的疼痛总缓解率为67.87%,对照组的疼痛总缓解率为30.76%(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用康莱特注射液与化疗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田坤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探讨

    目的::探讨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应用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把72例患儿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丁胺醇与布地奈德为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并配合临床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总有效率77.8%,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哮喘患儿应用雾化吸入治疗配合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玉英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8例,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每39例为1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方法,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与常规组相比,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差异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护理干预应用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中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陈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