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止咳平喘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军

关键词:止咳平喘汤,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分析止咳平喘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资料,分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及孟鲁司特配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止咳平喘汤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症状消失、缓解时间.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及缓解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使用止咳平喘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对危重症患者的相关治疗,探讨其在危重症患者康复阶段的作用.方法:50例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EEN)组(25例)、肠外营养(PN)组(25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EEN 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均明显高于PN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索春秀;王艳和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口腔炎及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64例白血病患者(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64例白血病患者均接受化疗,并对64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的口腔炎发生率为18.75%,显著低于对照组(43.75%),P<0.05;两组白血病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降低,P<0.05,但实验组32例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化疗期间,对白血病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发生口腔炎的机率,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唐红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而静脉炎则是静脉输液常见的不良反应,静脉炎的发生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同时也不利于疾病的恢复.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则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现国内外对于静脉炎的治疗及护理的研究众多,现将其整理分析,综述如下.

    作者:张红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现状及改善

    文章主要分析了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来改善玉山县农村卫生队伍的人员构成,促进玉山县农村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作者:董武春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3月接收的颈腰椎盘突出症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借助等离子刀髓核消融术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 VAS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 VAS评分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JO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良率90.91%高于对照组78.79%(P<0.05).结论:臭氧髓核消融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好,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推广应用.

    作者:刘素云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病率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慢性盆腔炎发病率以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并分析2015年5月到2016年4月前来我院治疗的200例盆腔炎、宫颈炎的患者的发病率及发病诱因,探讨慢性宫颈炎、盆腔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慢性宫颈炎发病率高达52.76%,位居众多妇科病中发病率之首,慢性盆腔炎的发病率为28%,发病率位居妇科疾病第三.这是因为具有众多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大、孕产次数多、性生活史长、机械强度大的职业、人工流产等.结论:慢性宫颈炎、盆腔炎在妇科疾病中发病率高、相关危险因素多,给患者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应该强化其安全健康教育,并且采取一定预防措施,能够有效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风琴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舒适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观察和分析舒适护理在慢阻肺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慢阻肺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疾病症状,生活质量活动能力疾病影响部分及住院天数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各项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各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为慢阻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可提高其住院期间的舒适感,改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心脑血管病诊治中血脂检验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心脑血管组,同时选取9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血脂检查,并比较两组患者血脂情况.结果:心脑血管组患者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以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等血脂情况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类代谢紊乱是临床心脑血管疾病重要预测因素,血脂检验对诊断心脑血管类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需加强患者血脂水平的常规监测.

    作者:刘晶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护理急救技能培训方法及效果

    护理是保证治疗效果重要影响因素,急救护理比较特殊,对病人的护理难度大,病人情况比较复杂,不确定性大.及时提供科学合理的急救护理是保证急救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急救护理技能培训可以有效提高急救护理水平.本文通过对医护人员培训方法、情景演练和培训考核进行分析,以期提高急救护理技巧培训效果,提高急救护理水平.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针灸结合现代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寻改善脑卒中患者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入针刺配合康复训练组(A组)46例、康复训练组(B组)46例2个研究组.用 Fugl Meyer(FMA)评分系统评估患者运动能力,用改良Barthel指数(巴氏)评定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并研究其治疗前后变化.结果:各组治疗后 FMA、巴氏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均 P<0. 05);各组之间治疗后比较,A组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极大改善脑卒中患者的机能恢复,是目前治疗脑卒中的高效率治疗途径之一.

    作者:王彩凤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诊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患者80例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包块消失时间以及出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给予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可有效提高预后,在此病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刘丽英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分析

    目的:观察分析影响胎盘早剥的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5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出现胎盘早剥的因素以及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本组45例患者中,妊娠高血压患者有25例,出现胎膜早破的患者有10例,妊娠期间有过性生活的患者有6例,羊水过多的患者有3例,孕期有外伤的患者有1例.剖宫产患者有36例,占80.0%,自然阴道分娩有9例,占20.0%.其中有6例患者因病情严重,受医院设施限制转入上级医院,有4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经过及时抢救后治愈出院,有31例新生儿出现窒息情况.结论:孕期外伤、妊娠高血压、羊水过多等是导致出现胎盘早剥的因素,对胎盘早剥的患者需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及时进行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

    作者:董艳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

    目的:讨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制定出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合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重症肺炎的临床表现不够典型,通常伴有基础疾病和并发症,容易导致患者器官功能下降及衰竭的情况.48例患者中,治愈21例,好转12例,无效及死亡15例.结论:早期诊断、根据临床特点进行个体化的优化治疗、细心的观察病情、准确的评估、保护好主要器官的功能是提升老年重症肺炎痊愈的关键.

    作者:王艳艳;王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非梅毒螺旋体(TRUST)试验前带现象分析

    目的:为探讨非梅毒螺旋体试验的前带现象,为患者的及时诊治提供依据.方法:梅毒螺旋体试验阳性,非梅毒螺旋体试验阴性血清92份,进行TRUST试验.结果:92份血清中,发生前带现象有4例,其中2例稀释到1:16才出现阳性结果,2例稀释到1:64才出现阳性结果.结论:非梅毒螺旋体前带现象的存在容易造成梅毒的漏检,为避免非梅毒螺旋体试验前带现象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加强培训,普及梅毒相关知识,建立和完善梅毒归口诊疗和转会诊制度,加强沟通,提高警惕性,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实际临床工作中对前带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姜建芳;曲恒永;张华丽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茵栀黄联合短时多次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黄疸新生儿中选取100例,分别采用蓝光照射和联合茵栀黄颗粒进行治疗,对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脘腹痞满、身目俱黄、口干、发热等症状的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茵栀黄颗粒联合短时多次蓝光照射方案治疗新生儿黄疸,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其临床症状的改善.

    作者:魏会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

    目的:比较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耗时、肛门排气时间均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出血量比对照组少,术后疼痛评分比对照组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0%,观察组未发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胃穿孔患者安全性更高,更具推广价值.

    作者:李印虎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产科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共2848例中的45例(1.58%)新生儿脐部出现不同程度的感染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脐部感染与脐粗大、脐带结扎位置太高、剪脐不净、脐断端处理及护理不当有关,又加之新生儿抵抗力低,缺乏抗细菌定植能力,个别护理人员对脐部处理重视不够,使细菌经脐部残端侵入繁殖而引起脐炎.结论:正确掌握断脐的方法和技巧,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加强脐部的观察、护理和宣教,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并针对脐端不同临床表现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这是避免脐部感染、预防新生儿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媛;王婷婷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某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调查

    目的:探讨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状况,并分析问题可能产生的原因,以促进工程场所卫生质量.方法:本文对2016年广饶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卫生状况进行抽样调查及检测,调查的主要公共场所为公共浴室、娱乐场所、客房以及理发美容室用品用具,并以?公共场所卫生标准?对结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在860份检验样品中合格率为93.84%,合格率高为住宿场所,低为娱乐场所;公共浴室、娱乐场所、理发及美容室合格率明显低于住宿场所,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总数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为85.0%,其次为大肠杆菌不合格项目构成比为15.0%.结论:广饶县公共场所用品用具卫生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今后应该加强对公共场所用品用具的监督及检测力度.

    作者:李元亮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散光型人工晶体在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并对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眼科收治的10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球面人工晶体(IOL)植入手术的方式,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散光型人工晶体(Toric intraocular lens,Toric IOL)植入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6月的复诊随访检查,对两组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手术治疗6月后,视力均有所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改善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散光型人工晶体治疗合并角膜散光的白内障患者,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来说能够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有效矫正患者的规则角膜散光,从而使得患者的视觉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并且该种方法具有非常好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在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尹江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

    目的:讨论分析神经外科术后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和护理中的安全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病人,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给予气管插管一般护理的同时增加定时定量向管内注入生理盐水的方法,痰痂的形成得到控制,对照组的患者只给予气管插管一般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内壁形成痰痂的情况和并发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痰痂形成率和肺部感染率明显比对照组小,观察组痰痂形成率为6.67%,肺部感染率为1.67%.对照组痰痂形成率为63.34%;肺部感染率为8.33% (均 p<0.05).讨论:神经外科手术后的患者,大多处在昏迷状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加强临床护理,进行预防干预要急时,防止发生意外.护理过程中预防与控制痰液附着气管壁形成痰痂,对神经外科手术后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王晶彦;程桂萍;白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中国农村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农村卫生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