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丰收
目的:通过对比常规管理,探究分层次管理理念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女性护士60名,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和管理组,对比两组护士经过不同管理模式后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护理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结果: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工作积极性、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管理组的数据优于参照组.结论:建议临床护理中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
作者:李吉花;李燕;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并探讨金属接骨板固定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治疗后功能恢复不良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且随访成功的80例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金属接骨板固定治疗,且在术后接受随访,观察其治疗效果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对影响其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发现,80例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6.25%,其腕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对影响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年龄、骨折分型是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不良的主要原因.结论 金属接骨板固定治疗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较好,但在手术后还需对患者的康复治疗方案进行完善,以促进其腕关节功能恢复.
作者:闫永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泌尿系结石属于临床泌尿系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可以在各个年龄段的群体中发病,而且男性群体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在对泌尿系结石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时,在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辅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检测的准确率,从而为其治疗及康复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作者:贾瑾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法术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4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人数均等,各6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法,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情绪差异存在显著意义;对照组患者总体舒适度79%,观察组患者总体舒适度为90.3%(P<0.05);对照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83.9%,观察组患者总体为96.8%(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3%,观察组6.5%(P<0.05).结论:术后采用舒适护理法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使用.
作者:徐秀玲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孕期营养干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200例孕妇,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00例.参照组100例孕妇只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100例孕妇进行孕期营养护理.对两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及不良结局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孕妇应用孕期营养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对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进行降低,对其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降低,对其分娩结局进行改善,有效且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朱玉茹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 在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方法选择105例ICU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实验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ICNSS,对各班护理工作量进行统计,然后对护理小组内的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按常规分配护理需求及病人.对比两组患者于ICU住院期间产生的医疗费用,住院时间,护理资源分配以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在ICU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病人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资源分配的满意度较高,P<0.05,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ICNSS配置护理,既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又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崔玉萍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析湿润烧伤膏治疗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34例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清创、外用莫匹罗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以湿润烧伤膏治疗,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率为85.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1%,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在疼痛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深度烧伤后期残余创面治疗中应用湿润烧伤膏的效果更好,创面愈合率更高,疼痛程度更轻,是一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的治疗药物.
作者:毕所峰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究DC-CIK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的免疫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2年4月至2016年4月100例恶性肿瘤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化疗方式治疗,观察组采取DC-CIK细胞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变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DC-CIK细胞联合治疗恶性肿瘤患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且降低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应用.
作者:杨怡;吴海霞;王瑞芳;卢志顺;曾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和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98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接受股骨近端锁定解剖钢板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接受PFNA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后对两组老年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和参照组经比对后未产生统计学意义,比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下地负重时间,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予以上述两种手术效果类似,但是PFNA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具有较小的创伤.
作者:张君伟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应用疏肝清热,镇静安神法治疗不寐证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不寐证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的差异性进行平均分组,予以常规治疗的患者设为参照组,予以疏肝清热,镇静安神法治疗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后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后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不寐证应用疏肝清热,镇静安神法治疗,疗效确切,可进一步在临床上实践.
作者:杨亚波;韩田生;于殿宏;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刘强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对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情况下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药使用量、疼痛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镇痛药物用量和疼痛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老年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疼痛评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李英;刘静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诊断中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方法: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本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60例非糖尿病血糖升高(对照组)、6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人员进行研究,对所有人员均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监测,并分析糖尿病组不同血红蛋白水平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对照组、健康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糖尿病组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0%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9.0%患者相比明显较高,P<0.05.结论:糖尿病诊断中实施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价值显著.
作者:陈文忠;赵山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析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总结患者诊治效果.结果:40例患者中,治愈3例,好转35例,无效2例,死因为心源性休克致死1例,心律失常致死1例.结论:脑出血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临床治疗比较麻烦,必须加强心功能保护与护理干预,以此减少恶性心源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刘文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索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的优质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优质护理,然后观察经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分别为(16.9±2.8)h、(5.9±1.9)d和(8115±956)元,对照组则为(19.2±4.9)h、(9.1±4.5)d和(9752±1305)元,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腔镜行胃穿孔修补术患者进行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减轻其疼痛,值得推广.
作者:雷新慧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的危险因素及防御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ICU实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相关性肺炎诱发危险因素及制定防御对策.结果: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VAP)与自身的意识状态、年龄、机器通气时间等有着重要的联系,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部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较多,如气管切开,年龄大于60岁(包含60岁),机械通气时间在3 d以上(包含3 d).结论:通过对 VAP 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监测并进行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 VAP 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常丰收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及处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96例PICC导管肿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对296例PICC导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分析结果,26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对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进行分析及处理,分析296例PICC导管肿瘤患者发生导管异位的原因情况.结果:296例PICC导管肿瘤患者发生导管异位为26例,占比8.78,原因为年龄、疾病类型、并发症、操作经验,其中,年龄>60岁与≤60岁的异位分别为18例、8例;肺癌患者异位22例,非胃癌患者异位4例;腹腔积液患者异位16例,剧烈咳嗽患者异位6例,恶心患者异位4例;操作≥2年异位为12例,<2年异位为14例,疾病类型、操作经验内部异位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肿瘤患者PICC导管异位于颈内静脉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对于的处理措施和预防对策,降低导管异位的发生率.
作者:陈雪荣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医药,造福人类健康.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基层医疗机构面临着中医药人才匮乏、中医药服务网络建设缓慢、相关医疗设施仍较落后等问题.
作者:张景祖 刊期: 2017年第19期
一、实施绩效考核的背景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作为全国基层卫生体制综合改革重点联系区,为深化本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根据西宁市人民政府和城北区人民政府有关文件、通知的要求,我院废止了以前简单、粗放的绩效考核制度,成立了绩效考核办公室,制定了新的考核方案及标准、员工奖惩细则等一系列绩效管理制度.新方案体现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专业骨干人才的积极性,逐步改变了以往消极怠工、推诿病人、投诉频发、纪律涣散、吃大锅饭的局面.
作者:郑磷挺;余静;李一良 刊期: 201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在妊娠高血压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从2013年1月到2015年12月进入我院接受妊娠高血压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的妊娠高血压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引入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孕妇出现宫缩乏力、孕妇出现胎儿窘迫,总不良妊娠反应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临床路径管理的健康教育能够优化妊娠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指标,同时,还能够降低总不良妊娠反应率提高母婴的安全性.
作者:徐士云 刊期: 201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