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卒中后抑郁大鼠血清同型半眺氨酸与叶酸水平的表达变化

黄小睿;赵晓月;李雪斌;王洁

关键词:卒中后抑郁, 大鼠, 同型半眺氨酸, 叶酸
摘要: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血清中同型半眺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叶酸(Folic acid,F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48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每组12只.卒中组应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抑郁组应用慢性不可测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法制成抑郁模型;PSD组先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后结合慢性不可测的温和刺激及孤养法制成PSD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Hcy与FA水平.结果 PSD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血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中F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组及卒中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较,血清中Hcy水平均明显升高,而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卒中组血清中FA水平明显低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组与卒中组血清中Hcy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血清Hcy水平升高以及FA水平降低,有可能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相关.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结肠癌细胞耐药的研究现状

    肿瘤细胞为了自我保护会改变质膜上、细胞质或细胞核内的功能结构及作用机制,降低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而产生耐药[ 1]. 结肠癌细胞化疗耐药是影响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也是化疗失败的重要因素,引起化疗药物耐药的主要原因是结肠癌细胞群为了在人体内长期生存而排斥化疗药物. 多药耐药性( MDR )是指癌症细胞对一种药物作用发生耐药反应后,对与其作用和结构类似的其他药物也产生耐药性的现象[2] ,它是结肠癌细胞耐药性常见的一种. 临床上,针对MDR及其逆转剂的研究是大多数肿瘤专家和学者关注的热点,关于MDR的产生机制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目前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机制:( 1)细胞调控基因的异常表达;(2)转运蛋白的异常;(3)耐药相关酶表达的改变. 人们根据结肠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多药耐药机制,先后应用多种化学药物作为结肠癌细胞耐药性的逆转剂,如嚏吩嚏类化合物、维拉帕米及其衍生物、黄体酮、甲地孕酮等,但是由于这些药物的毒副作用使得它们在临床上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3]. 中药与化学药物相比有价格低、毒副作用小的优点,在我国医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中药作为肿瘤药物耐药性的逆转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笔者就结肠癌细胞MDR的机制及其逆转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苏建伟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龙血竭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心功能的保护研究

    目的 探讨龙血竭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龙血竭干预组,每组10只.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观察HE染色的心肌组织结构变化,测量心率、左心室收缩末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心室内压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大下降速率(-dp/dtmax).结果 龙血竭干预组心肌组织结构明显好于心肌梗死组;心肌梗死组和龙血竭干预组其心率较假手术组明显减慢,龙血竭干预组心率减慢更明显(P<0.05或0.01).心肌梗死组、龙血竭干预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其LVSP均明显下降、LVEDP均明显升高,而心肌梗死组与龙血竭干预组比较,其LVSP下降更明显、LVEDP升高更明显(P<0.05或0.01).心肌梗死组和龙血竭干预组其+dp/dtmax和-dp/dtmax均较假手术组明显下降,巨心肌梗死组较龙血竭干预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龙血竭对急性心肌梗死家兔左心功能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程初勇;梁丽梅;刘燕;李志乐;李克拉;刘文静;张倬华;黄照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的研究进展

    目前,维持慢性肾衰竭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血液透析( MHD ). 但是在由于肾脏中毒素的大量积累、代谢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和频繁的有创治疗等多种因素影响下,肾病患者成了医院感染易感人群. 该类人群的感染率在 14. 2% ~45.9%[1]. 医院感染对MHD 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有着较大的影响. MHD是慢性肾衰竭患者重要治疗方法[2]. 但是MHD患者自身免疫功能较弱,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体外血液循环,每班医务人员需要同时护理和照看多个患者,此时患者就很有可能会接触到各种病毒感染和播散等,导致他们成为各种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笔者针对MHD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以及预防策略进行综述.

    作者:古贤君;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内科胸腔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内科胸腔镜对老年胸腔积液患者的诊断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90例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行内科胸腔镜检查,观察镜下病变形态和病理结果.结果 90例患者中有80例确诊,诊断总阳性率为88.9%,46例恶性胸腔积液,确诊45例,确诊率为97.8%.37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确诊35例,确诊率为94.6%.肿瘤患者45例,结核患者35例,两组患者的平均年龄、病程及吸烟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核患者的腺昔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显著高于肿瘤患者(P<0.001);而肿瘤患者血清及胸水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e antigen,CEA)显著高于结核患者(P<0.001).7例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改变.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胸腔镜检查,并发症少.结论 内科胸腔镜对于老年胸腔积液诊断阳性率高,安全性好.

    作者:覃淑娟;谭泰英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双联金标试剂在无偿献血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梅毒螺旋体抗体(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Treponema pallidum an-tibody,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的结果进行评价,探讨无偿献血者献血前进行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快速筛查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试纸条法、HBsAg-ELISA和TP-ELISA法对88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平行检测评估;对百色市中心血站2012~2015年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HBsAg/TP常规筛查记录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880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双联金标试纸条检测HBsAg/TP结果与ELISA法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9.77%;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进行血液初筛后TP复检阳性率为0.72%,TP复检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50,P<0.001).结论 采用HBsAg/TP双联金标试剂进行无偿献血前筛查,可有效减少不合格血液的采集以及降低血液报废率,节约血液资源,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陆杰灵;周正东;马海燕;唐毓胜;李莹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输尿管镜钛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输尿管镜钛激光碎石术后残留结石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接受输尿管钛激光碎石术治疗的输尿管结石患者361例,根据术后是否存在结石残留分为结石残留组(132例)和无结石残留组(229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等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61例患者结石残留率为36.6%;结石残留组患者的结石直径≥1 cm的比例、结石位置在上中段的比例、患侧肾功能受损的比例、术前有其他治疗史的比例明显高于无结石残留的患者(P<0.05或0.01),术后第2天尿量明显低于无结石残留患者(P<0.01).输尿管钛激光碎石术后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为结石位置、患侧肾功能、术前治疗情况(P<0.01),保护因素为术后第1天尿量(P<0.01).结论 结石位置、患侧肾功能、术前是否接受治疗是结石残留的危险因素,术后第1天尿量是结石残留的保护因素,故临床治疗此类结石时应重视这4个影响因素,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郭朝森;董阳阳;齐文卓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目的 探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尖结节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6个病灶中有32个肺癌,16个肺结核,8个炎性假瘤.发生率高的是肺癌,占57%(32/56),其次为肺结核,占29%(16/56).肺癌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集束征发生率较肺结核及炎性假瘤高.而肺结核空洞、钙化的发生率较肺癌及炎性假瘤高.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三者的各CT平扫征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提示肺癌及炎性假瘤以轻-中度强化为主,肺结核表现为轻度或无强化.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在CT增强扫描时,三者在CT增加值幅度<20 HU、21~40 HU、41~60 HU,>60 HU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63,P=0.002).结论 CT在肺尖孤立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黄恩善;陈鹏;李瑞雄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铁皮石斜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病理研究

    目的 探讨铁皮石斜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左室重量指数、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及在左室肥厚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对照组大鼠(WKY)作为研究对象,将32只12周龄SHR随机分成实验对照组(SD组)、铁皮石斜低剂量组(SL组)、铁皮石斜中剂量组(SM组)、铁皮石斜高剂量组(SH组),每组8只,另8只12周龄WKY为空白对照组,采用尾动脉血压仪测量大鼠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连续药物干预6周后,处死大鼠,称体重、心脏重量和左室重量,计算出心脏指数(CI)和左室重量指数(LVMI),取心肌组织做病理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第12周、14周及16周SHR大鼠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第16周SD组、SL组与SH组间的大鼠CI和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CI、LVMI、心肌细胞直径、周长及面积随剂量增加而减小(P<0.05).结论 铁皮石斜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扭转心室重构等病理改变.

    作者:王俊报;潘兴寿;黄照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一例

    2016年9月我院内分泌代谢内科收治1例家族性正常血钾型周期性瘫痪(normo KPP)的患者,查询现有的资料,这在我院及桂西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比较少见,与临床常见的周期性瘫痪类型—低钾周期性瘫痪(hypo KPP)相比,临床处理措施有完全相反之处,按照常见的类型hypo KPP来处理家族性Normo KPP会加重患者的病情,故有报道意义.

    作者:韦承杰;郭星荣;周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肺癌放化疗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研究进展

    2013年,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肺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 我国肺癌的死亡率为30.83/10 万,发生率和病死率高,发病率逐年增长,巨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已成为十大肿瘤之首[1~2]. 由于肺癌早期难以发现,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近2/3的患者已经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肺癌患者主要采取化疗和放疗,以及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 全身化疗仍然是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3~5]. 但放疗和化疗对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较大.

    作者:尹海鹰;覃后继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髓关节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髓关节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拟行髓关节手术的80例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均分为0.375%布比卡因2.0 ml轻比重组和0.375%布比卡因2.0 ml等比重组,每组40例.分别评定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均满意,感觉、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感觉、运动阻滞消退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比重组围手术期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等比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低浓度轻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硬联合阻滞在老年患者髓关节手术中麻醉效果满意,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围手术期麻醉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比较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

    作者:蒙绍广;莫少萍;卢美香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嚏托漠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嚏托漠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加用嚏托漠铰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肺功能变化及用药过程的不良反应,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经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观察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EV1、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1),对照组经治疗4周后、8周后FVC、FEV1/FVC均逐步升高(P<0.05或0.01).治疗4周后、8周后观察组的FEV1、FVC、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嚏托漠铰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巨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覃建民;唐艳媚;计贞;卢剑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卒中后抑郁大鼠血清同型半眺氨酸与叶酸水平的表达变化

    目的 观察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血清中同型半眺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叶酸(Folic acid,FA)水平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48只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抑郁组、卒中组、PSD组,每组12只.卒中组应用线栓法制成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抑郁组应用慢性不可测的温和刺激结合孤养法制成抑郁模型;PSD组先应用线栓法制备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后结合慢性不可测的温和刺激及孤养法制成PSD模型.ELISA法检测血清中Hcy与FA水平.结果 PSD组与其他各组相比较,血清中Hcy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中FA水平则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组及卒中组分别与正常组相比较,血清中Hcy水平均明显升高,而FA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卒中组血清中FA水平明显低于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组与卒中组血清中Hcy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卒中后抑郁大鼠模型的血清Hcy水平升高以及FA水平降低,有可能与卒中后抑郁的发病机制相关.

    作者:黄小睿;赵晓月;李雪斌;王洁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延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延续干预对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在德保县人民医院(70例)、田阳县人民医院(70例)、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40例)住院治疗的农村高血压患者,于干预前发放自制基本情况调查表、依从性问卷调查表,针对调查结果给予延续干预,干预3个月和6个月后,分别再次发放依从性问卷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依从性有无差异.结果 干预后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药物治疗等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F=82.61,176.03,113.95,96.04,150.24,P<0.001).经比较,干预后以上各维度得分由低到高依次为干预6个月后<干预3个月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吸烟得分低于干预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干预能提高农村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邓素轩;陆青梅;王玉梅;韦柳青;农金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硬脑膜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

    硬脑膜是位于脑组织表面起到保护脑组织作用的厚巨坚韧的双层膜性结构,颅内肿瘤侵蚀、手术、创伤等因素均可造成硬脑膜缺损,此时往往需要采用硬膜修补术来预防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粘连以及保护颅内组织,研究表明10%~30%的脑部手术需要行硬膜修补术处理[1]. 目前临床上用作硬脑膜替代重建材料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无机材料、人工合成有机材料、天然生物膜及半合成材料等4大类共四十余种,各种材料临床效果各异巨各具优缺点,选择较为理想的硬脑膜重建材料仍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近年来有关硬脑膜重建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梁斗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患者的尿蛋白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冠心病合并肾功能损害及蛋白尿患者68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予以冠心病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应用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治疗,对伴有内科合并症者给予相应的降压、降糖治疗);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20 mg qn.观察治疗前、治疗后12周及半年患者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MAU)、肌酥(Cr)、尿素氮(BUN)变化.结果 经过12周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MAU、Cr和BUN变化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治疗后,观察组24小时MAU、Cr和BUN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能够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尿白蛋白、肌酥和尿素氮,对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应亮;梁世文;周国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全于宫切除术后的应用

    目的 探究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在全于宫切除术后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桂平市人民医院盆底康复科就诊的全于宫切除术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后6个月观察两组问卷调查得分、盆底综合收缩力、盆腔器官脱垂分度、压力性尿失禁.结果 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111.4±9.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5±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尿失禁生活质量平均得分为(89.3±7.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6.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前两组盆底综合收缩力、盆腔器官脱垂程度、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盆底综合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盆腔器官脱垂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能够改善全于宫切除术后患者的盆底综合收缩力、压力性尿失禁情况,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陆兰英;马海兰;蓝雪琴;刘胡玲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超氧化物歧化酶联合细胞学检查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检测经临床确诊的200例胸腹水(其中恶性102例,结核性98例)的SOD含量,并与细胞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细胞学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腹水中的检查结果得出的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98.0%,准确度为83.0%;SOD法检测得出的敏感性为66.7%,特异度为59.2%,准确度为63.0%,这两种方法的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后经SOD联合细胞学检查分析得出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99.2%,准确度为94.0%.结论 SOD检测方法可作为细胞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临床上应用SOD联合细胞学方法可以提高鉴别结核性胸腹水和恶性胸腹水的准确度.

    作者:覃海媚;王荣;王春芳;韦叶生;王茂水;王新锋;王俊玲;王俊利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进展

    颅内动脉瘤是指异常原因导致脑动脉壁的瘤样膨出,是神经外科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病. 破裂动脉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原因[1] ,致死致残率很高. 过去20年来,开颅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显微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血管内介入材料及技术的飞速发展,血管内治疗以其微创的特点已成为大多数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主要手术方式. 在此两种手术方式的基础上又催生了以杂交复合手术治疗复杂动脉瘤的合作方式. 脑动脉瘤诊疗的不断发展,有效提高了临床治愈率,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颅内动脉瘤的这些手术进展阐述如下.

    作者:黄建荣;张高炼;黄毅 刊期: 2017年第01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骰尾部压疮的体会

    截瘫、帕金森病和脑血管意外后遗症等患者需要长期卧床,是引起压疮的常见原因. 压疮伤口常常会有反复渗液、感染、迁延难愈合等特点,属于难愈性创面,给压疮病人及其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和负担. 巨大压疮创面的修复也是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难题. 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技术自从 1994 年裘华德教授引进国内以来[1] ,该技术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部分医疗单位将该技术联合一些临床传统治疗方法(如骨质暴露骨面钻孔、邮票植皮术、皮瓣转移、肌皮瓣转移等)应用于难愈性创面的治疗,使得该技术得到延伸应用和发展. 2010年2月~2015年12月,我们应用VSD技术联合臀大肌下部肌皮瓣修复骰尾部压疮创面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书炎;林源;何中杰;庞靖 刊期: 2017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