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雪柳(综述);姚金光(审校)
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15年我国估计有4292000的新增癌症病例(平均每天新增12000例)和2814000的死亡病例(平均每天死亡7500例),其中口腔癌新增48100例,死亡22100例[1]。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成为全球致死的首要病因,而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理论的提出给肿瘤的治疗指引了新的方向。舌鳞状细胞癌(tongu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TSCC)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肿瘤恶性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 TSCC 中也存在具有干细胞特性的肿瘤细胞。
作者:韦雪柳(综述);姚金光(审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将66例糖尿病患者按时间点分组法分为干预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运用个案教育管理模式实施为期3个月的管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自我管理能力各项指标达标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个案教育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和自我管理水平,持续提高自我管理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有效提高疾病控制达标率。
作者:韦美娟;王彩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4年5月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79例(腹腔镜组)与小切口阑尾切除术63例(小切口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3天平均体温、术后1天疼痛率、切口感染率以及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BC)和 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通气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小切口组(P<0.001),术后疼痛率、切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5)。腹腔镜组术后3天平均体温显著低于小切口组(P<0.001),手术费用高于小切口组( 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 WBC 和 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P<0.001),腹腔镜组治疗后的 WBC 和 CRP 水平低于小切口组(P<0.001)。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切口感染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海鹏;庞春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2015年1月我院普通外科收治1例甲状舌骨囊肿合并右甲状腺结节的患者,我们按照腔镜甲状腺手术的经验适当改进,对该患者实施了腔镜下甲状舌骨囊肿切除联合右甲状腺部分切除手术,目前国内这方面的经验较少,故很有报道意义。
作者:汪建初;李浩航;高良奎;李文川;浦涧;路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信必可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4月重庆市璧山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98例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信必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噻托溴铵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 FVC)以及血气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 FEV1、FEV1/ FVC 以及血气分析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信必可联合噻托溴铵治疗重度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能够改善患者动脉血气和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丁飞;冉雪梅;刘兰芳;谭继玲;夏庆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导尿术是解除急性尿潴留( acute urine reten-tion,AUR)的主要疗法,但对于导尿失败的患者,为解除 AUR 需要行膀胱造瘘术。近年随着泌尿内镜技术的发展及治疗理念的改变,输尿管镜在泌尿外科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1~3],2013年1月~2015年6月,我科利用输尿管硬镜技术成功治疗导尿术失败的25例 AUR 男性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侃慧;覃志华;朱万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27(IL-27)、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意义。方法选取2005~2013年间收治的160例肢体骨肉瘤患者作为骨肉瘤组,健康体检人群250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集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血清中 IL-27、IL-10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骨肉瘤发病及进展关系。结果骨肉瘤组的 IL-27、IL-10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骨肉瘤患者中,IL-27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是否有转移明显相关,处于肿瘤发病Ⅲ~Ⅳ期的患者其血清 IL-27水平低于Ⅰ~Ⅱ期患者(P<0.01),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血清 IL-27水平低于无远处转移的患者(P<0.01)。但 IL-10与骨肉瘤的相关临床特征均无相关性,且血清 IL-27水平与 IL-10水平也无明显线性相关(r =0.076,P =0.594)。结论 IL-27、IL-10参与了骨肉瘤的免疫调节,IL-27的低表达可能与骨肉瘤的进展相关。
作者:卢贤哲;廖品琥;谢克恭;陆敏安;陆潞;黄可;王俊利;韦叶生;唐毓金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胫骨髁间棘骨折是临床上一种比较特殊的膝关节内骨折[1],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一种特殊类型,常见于8~14岁的儿童[2]。有学者认为其原因是儿童骨骺发育未成熟,前交叉韧带与关节软骨紧密结合所致[3];而成人骨骺发育成熟,前交叉韧带与软骨下骨紧密结合。所以在外力作用下,儿童容易发生髁间棘撕脱骨折,多因运动扭伤和交通事故所致。当膝关节活动时,上移的髁间棘骨折块会顶在髁间窝,引起髁间窝撞击,膝关节的伸直将受到影响甚至发生创伤性关节炎[4]。对于成人髁间棘骨折固定方式有很多,如:缝线、钢丝、螺钉、锚钉等等,然而对于儿童髁间棘骨折,由于骨骺尚未发育成熟,治疗时应予以考虑。本文就关节镜下儿童髁间棘骨折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陈戟霞;韦积华;罗群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D-二聚体(D-Dimer,D-D)来源于纤溶酶溶解的交联纤维蛋白特异降解产物,其增高或阳性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临床上常见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1]。近年来,随着对 D-二聚体生理、病理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D-二聚体对于高凝状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溶栓治疗、恶性肿瘤等临床应用新拓展被确认,为这些临床疾病的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预后评估提供重要的帮助,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就 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梁妙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临床上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在就医接受治疗后其行为(如服药、生活方式、饮食、复诊等)与临床医嘱的符合程度[1]。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寄生于人体胃黏膜的致病微生物,是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主要病因[2]。Hp 感染性疾病病情易反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 Hp 耐药菌株的产生,造成 Hp 根除率大大降低,而 Hp 根除率依赖于患者的依从性。Gisbert 等学者认为患者治疗依从性是影响 Hp 根除的首位因素[3]。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目前 Hp 感染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较差[4]。因此,如何提高 Hp 感染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治疗过程中来,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在提高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的文献进行综述,为临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韦素雨;陆柳雪;黄彩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比值(SR)对乳腺实性小肿物(≤20 mm)BI-RADS 分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8个乳腺实性小肿物进行超声 BI-RADS 分类和 SR 测定,并结合 SR 对常规 BI-RADS 分类情况重新进行分类,将上述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构建 ROC 曲线,比较 BI-RADS 分类和结合 SR 的 BI-RADS 分类对乳腺肿物恶性风险评估能力。结果常规 BI-RADS 分类与结合 SR 的 BI-RADS 分类诊断乳腺实性小肿物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分别是73.68%、71.79%、72.41%与89.47%、89.74%、89.66%。结合 SR 的 BI-RADS 分类诊断乳腺病变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81,明显高于 BI-RADS 分类的0.757(Z=2.650,P<0.01)。结论结合 SR 的 BI-RADS 分类能明显提高对乳腺实性小肿物诊断的准确性,并能提高对4类乳腺实性小肿物的诊断特异度,有效减少不必要的术前活检。
作者:黄巧燕;妙云;丰波;徐锦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36周及以上胎膜早破时使用抗生素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0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4例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给予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静脉滴注预防感染,观察组43例未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两组剖宫产、产褥感染、产妇绒毛膜炎、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等母婴结局。观察两组产妇产后体温、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会阴创口感染等常规指标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产褥感染、产妇绒毛膜炎、围产儿死亡的情况。观察组体温异常、CRP 异常、血常规异常、会阴创口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明确感染的情况下,对于妊娠36周及以上胎膜早破是否使用抗生素对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并无影响。
作者:谭雅青;覃慧瑛;蓝凤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早期母乳喂养对 NICU 住院早产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及喂养相关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按喂养方式分为母乳组和早产奶组,前者开奶后即予母乳喂养,母乳量达100 ml·kg-1·d-1时加早产奶喂养,后者开奶后至出院前均予早产奶喂养,监测两组住院期间体重、身长、头围等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速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奶量达100 ml·kg-1·d-1的时间、住院天数、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体重、身长、头围生长速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静脉营养应用时间、奶量达100 ml·kg-1·d-1的时间、出院时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组喂养相关不良事件即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及感染发生率较早产奶组低,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母乳喂养组与早产奶喂养组生长发育相似,母乳喂养组更安全。
作者:梁玉美;冯燕妮;杨松媚;林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颗粒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过程中促上皮生长因子(EGF)及促上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可能的干预作用。方法用 ELISA 法检测哮喘大鼠肺泡灌洗液中的 EGF 及 EGFR 水平,比较空白对照组、哮喘模型对照组、各用药组之间两种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哮喘模型对照组的肺泡灌洗液 EGFR 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增高(P<0.01);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空白对照组及布地奈德组之间 EGFR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的肺泡灌洗液中 EGFR 水平居于哮喘模型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之间。哮喘模型对照组 EGF 水平高,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空白对照组与六味地黄颗粒+布地奈德组 EGF 水平差异不大(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三组(P<0.01);六味地黄颗粒治疗组 EGF 水平明显高于布地奈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六味地黄颗粒能降低哮喘大鼠肺部促上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生成,但其降低作用不如布地奈德明显。
作者:陈晶;梁丽英;宋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月至2015年11月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治疗组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SGRQ)明显低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前后的 FEV1、FEV1/ pred(%)、FEV1/ FVC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加运动耐氧量,且未明显减低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森;苏怀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广西壮族人群中白细胞介素27(IL-27)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 rs4740和 rs181206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并对不同种族间的分布差异进行分析。方法利用 SNaPshot SNP 分型技术检测150名广西壮族人 IL-27基因 SNP 位点 rs4740和 rs181206的基因型,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倍型图谱计划(HapMap)上的四个人群(欧洲、非洲、日本和中国北京人群)的 SNP 分型数据做对比,分析 IL-27基因 SNP 位点 rs4740和 rs181206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以上五个人群之间的差异。结果在广西壮族人群中可发现白介素基因 rs4740和rs181206存在多态性,广西壮族人群白介素基因 rs4740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非洲人群、日本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人群、中国北京人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广西壮族人群白介素基因rs181206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欧洲人群、非洲人群、日本人群以及中国北京人群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广西壮族人群中白介素 SNP 位点 rs4740和 rs18120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其他地区人群相比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某些疾病在不同地区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差异。
作者:陈善萍;郭钊;韦宝斌;徐冲;韦贵将;唐毓金;王俊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运用超声检查的二维模式结合三维成像的骨骼模式、VCI 模式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位置及其形态对胎儿隐性脊柱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行产前系统筛查孕妇51896例,运用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分析产前超声提示隐性脊柱裂胎儿6例的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的变化声像图,且经产后高频超声检查或出生后 MRI 证实。结果6例隐性脊柱裂胎儿中产前超声均发现其脊髓圆锥位置明显低于肾盂水平,失去正常的“鼠尾状”形态,其中1例合并软腭裂(产前漏诊)。产前超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100%可以显示。结论产前多模式超声成像技术是观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及其形态的首选方法,它能够提供重要的有价值的信息。
作者:刘桃;李金英;王抒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为落实原卫生部2009年颁布的《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要求[1],降低患者医疗安全风险,提高效率,我国多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已从分散式向集中式管理转变。集中管理的模式下 CSSD 工作量增加,技术难度加大,使原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难以适应改革带来的新挑战。因此,CSSD 人力资源管理越来越成为护理管理者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我国 CSSD 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为今后同行进行 CSSD 相关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谭丽清;谭耀坤;杨再见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广西平果县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政府制定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平果县2009~2014年所有可疑肺结核患者开展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并对阳性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和基因分型鉴定。结果平果县结核病总耐药率19.18%、单耐药率12.29%、多耐药率2.61%、耐多药率4.28%,均低于2007年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的耐药水平。结论虽然平果县的结核病耐药率低于全国水平,但疫情仍然非常严重,必须尽快将耐药结核病的诊断、治疗和管理纳入到结核病防治规划中。
作者:陆壮志;廖景华;李慧雪;李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及传统医学模式的转变,药学工作模式也由单纯药物供应模式逐步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转变[1]。在新型的药学工作模式下,药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如填鸭式理论教学、“依葫芦画瓢”式实验教学及“一锤定音”式的终结性评价方式等已不能满足现代药师的培养需求。本文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调查分析不同药学工作模式对药学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剖析目前药学人才培养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提出对策。
作者:杨凤莲;徐灵源;王俊利;黄健;韦贤;薛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