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哲
腰椎滑脱失稳是骨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高发于中年女性人群,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骨性连接异常,从而导致患者腰椎上位椎体与下位椎体发生部分或完全性错位现象[1].其主要病理改变是腰椎各节段出现运动范围受限或关节变位,腰椎发生退变是该疾病的主要原因.患者临床常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牵涉至臀部及大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随着近年来外科手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手术在临床中应用广泛,有关研究报道[2],应用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隙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失稳疗效明显.笔者观察我院接受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隙融合器治疗的80例腰椎滑脱失稳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韦俊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环境的改变,使得冠脉疾病的一些相关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肥胖等的发病率与日俱增;伴随人口老龄化,冠状动脉疾病的患病率亦明显增加,这使得心肌缺血和梗死在临床围手术期中常见.因此,吸人性麻醉药心脏保护机制的研究倍受关注.七氟烷作为新型的吸人性麻醉药,有以下优点: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和复苏快,麻醉深度容易调节,对呼吸道刺激小,对循环的抑制轻等[1,2].在围术期有心肌梗死风险的患者行非心脏手术时,美国心脏病医师协会已将七氟烷作为全麻醉用药的推荐药物[3],因此受到临床麻醉医师的青睐.目前七氟烷已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笔者概述七氟烷在临床麻醉中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旨在为临床麻醉使用七氟烷提供参考.
作者:覃英;黄泽汉;黄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PG-SGA方法在同期放化疗前(治疗前)、治疗后第3周、第6周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 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中、重度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分别为38.4%、55.8%、76.7%.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86例患者的营养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营养状况逐步趋于恶化.头颈肿瘤同期放化疗患者临床营养支持应用率为47.7%,肠外和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比例为7.2∶1.结论 头颈部肿瘤患者同期放化疗期间营养不良和营养风险的发生率较高,营养状况逐步趋于恶化,营养支持应用率较低,应及时给予营养干预.
作者:唐爽;李素芳;文小芝;覃霞;潘志格;杜江;吴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我院是精神心理专科医疗机构,是集诊疗、预防、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广西首府规模大的精神心理专科医院,担负广西精神病防治康复技术指导和省内外专科人员的进修培训,承担各大中专院校的见习、实习任务,是广西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临床实习基地,每年均有护理带教实习生的任务.2012年以来,对如何提高精神科临床护理实习教学质量,我院通过深入一系列评学评教,总结归纳进行探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取得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喜英;雷黎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配对盒基因2(PAX2)和CD44基因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SP)检测25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51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AX2与CD44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PAX2在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显著少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其表达缺失与子宫内膜腺癌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CD44在子宫内膜癌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CD4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AX2和CD44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有望成为诊断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有用指标.
作者:王肃静;陆香凤;黄炳臣;陈慧峰;李建湘;蒋军松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运动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治疗的116例脑瘫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给予包括推拿、理疗、针灸、高压氧、药物等在内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儿运动康复训练,由康复治疗师依据患儿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运动康复训练计划.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智力及粗大运动功能发育状况.采取Gesell发展量表对患儿的神经智力发育水平进行评估,采取88项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88)对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 两组治疗后发育商(DQ)值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1).两组治疗后GMFM-88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或0.01),但观察组上升更为明显(P<0.05).结论 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脑瘫患儿运动康复训练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神经智力及运动功能发育水平.
作者:刘霞;杨再婷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2012年以来南宁市某社区免费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水平情况,为相关部门评估学前免费教育效果提供参考,亦为推进该区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该区2012~2015年学前教育机构在园儿童体检信息,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实施免费教育前后儿童发育状况和疾病指标的差异.结果 2012~2015年该区学前教育机构非户籍儿童人数逐年上升,发育异常和疾病检出率差异的总体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各指标项进行年间比较均未显示健康状况逐年改善的规律;不同性质教育机构呼吸道感染检出率均呈现上升趋势(P<0.01),民办教育机构生长迟缓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 该区教育机构学前儿童健康水平未得到逐年改善,可能的影响因素是儿童基础健康水平较低、卫生保健工作水平和非户籍流动儿童比例逐年升高等,需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机构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儿童卫生保健政策利用,理顺机制,提高儿童健康总体水平.
作者:凌丽菊;梁美锦;苏慧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IAD)的影响.方法 采用历史对照实验研究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3月符合标准的62例患者列为对照组,将2013年4月~2014年3月符合标准的67例患者列为实验组,对照组根据护士个人经验处理,实验组经系统化管理对失禁患者行IAD的预防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IAD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及发生IAD后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对照组IAD的发生率为58.1%,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19.4%、50%、30.6%,实验组IAD的发生率为14.9%,轻、中、重度的构成比分别为60.0%、30.0%、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伤口愈合时间为(6.18±3.30)d,实验组伤口愈合时间为(2.14±0.8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7,P<0.001).结论 对失禁患者行系统化管理,有利于降低IAD的发生率及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作者:王永娟;冯红燕;孙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血细胞单采术在高白细胞性白血症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对20例高白细胞性白血症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血细胞单采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凝血酶原功能和肝肾功能.结果 术后患者的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与术前比较,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红细胞压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尿素、肌酐和血尿酸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血细胞单采术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高白细胞性白血症患者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葛优;王小超;陈诗强;刘云;李天资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阳离子通道蛋白6(TRPC6)高表达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干预下体外培养小鼠肾足细胞nephrin、desmin、caspase9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用脂质体Lip2000将针对小鼠TRPC6的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EX-3-TRPC6转染体外培养的小鼠足细胞,48小时后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TRPC6蛋白表达变化.将足细胞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TGF-β1干预组,TGF-β1 +pEX-3-NC组(空载体组),TGF-β1 +pEX-3-TRPC6组(TRPC6高表达组),干预48小时后用western blot和real time PCR检测caspase9、desmin、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形态学变化.结果 转染48小时后TRPC6高表达组TRPC6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空载体组TRPC6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TGF-β1干预48小时后caspase9、desm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ephrin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使TRPC6高表达后上述变化更明显(P<0.05);TGF-β1干预后足细胞凋亡增多并出现典型凋亡细胞核形态学改变,TGF-β1干预组足细胞凋亡率为(12.30±0.81)%,TRPC6高表达组凋亡率为(21.26±1.16)%,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空载体组细胞凋亡率与TGF-β1干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TRPC6在TGF-β1诱导足细胞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机制之一可能通过线粒体凋亡途径诱导足细胞凋亡,减少nephrin表达,增加desmin表达来实现.
作者:黄海庭;林栩;尤燕舞;汤春荣;古贤君;黄美英;覃幼玲;谭军华;黄非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T2DM-DKD)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确诊的T2DM 60例,T2DM-DKDⅢ~Ⅳ期的患者120例,以及同期健康体检人群60例,检测各组IL-6、IL-18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T2DM组、T2DM-DKD组的IL-6、IL-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18均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或0.01).结论 T2DM-DKD患者的IL-6、IL-18水平升高,IL-6、IL-18可能参与了DKD的发生、发展.
作者:郭星荣;吴标良;王民登;黄庆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微小RNA (miRNA)是近年发现的一种小分子量、高度保守的非编码RNA,通常包含20~25个核苷酸,能够通过互补结合目的mRNA的3'UTRs参与基因表达的转录后的调控,导致转录抑制或mR-NA沉默[1].miRNA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miRNA-375是作为致病因素参与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其过高表达对高血压颈动脉斑块阳性患者可能有促进作用[2].
作者:韦秋业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闭合技术在医源性胃肠穿孔中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内镜室实施医源性穿孔修补的患者42例,总结手术完成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完成42例患者43个部位的穿孔修补,修补成功率为100%,术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病例,闭合术后无转外科手术治疗病例.结论 内镜下闭合技术能有效闭合胃肠道穿孔缺损创面,减少穿孔并发症所致的影响,降低外科手术率,为内镜诊疗提供技术支持和安全保障.
作者:陆晓珍;喻文强;周喜汉;何守搞;黄明宜;罗素桢;欧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癫痫是神经元异常过分放电引起短暂性脑功能失调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尽管近年来在癫痫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巨大进步,开发很多抗癫痫新药,绝大多数癫痫患者能够被治愈,但是还有约25%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物(antiepileptic drugs,AEDs)耐药,发展为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1].原因在于对RE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只是存在一些猜想或假说.由于其对药物反应性差,发病难以控制,常会对患者造成智能、神经功能的损害,对患者的生活、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困扰,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已经成为危害公共健康的一个主要疾病.
作者:钱哲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即过敏性鼻炎,是指接触过敏原后,由IgE介导产生的鼻黏膜炎症,从而表现出鼻部症状(鼻塞、流清水样涕、鼻痒、喷嚏等)的一种疾患[1].调查研究显示,我国AR患病率为11%[2].AR具有发作性、反复发作等特点,AR患者中哮喘发生率高达20%~ 38%[3],对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给社会、经济等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规范有效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现就AR的西医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龙增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肿瘤中一种重要的恶性肿瘤,目前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但随着人口老龄化、人们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等的改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增长的趋势明显[1~2].目前前列腺癌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手术去势及内分泌治疗、放射治疗等,其中内分泌治疗已经成为前列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几乎所有的前列腺癌经过内分泌治疗后终会发展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Androgen-independent prostate cancer,AIPC) [3].
作者:梁浩文;曾四平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支持(support)、技巧(skill)、自信(self-confidence)即3S理念教育模式在留置涤纶套双腔导管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施传统的健康教育,研究组60例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疾病相关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的掌握情况;比较两组干预后6个月内导管功能不良、导管感染、血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与 导管维护技能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疾病知识与技能得分均较前提高(P<0.01),研究组提高更明显(P<0.01).干预后6个月内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8.33% (17/60);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6.67% (28/60).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22,P=0.038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 3S理念教育模式能提高维持性血透患者疾病知识与导管维护技能水平,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花玉;陆柳雪;王洁;林栩;薛毅;黄色丹;何美娟;韦丽芳;韦梅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分析粤桂周边地区健康体检者骨密度的检查数据,了解该地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采用便捷型骨密度检测仪对接受健康体检的2132人进行非受力侧前臂桡骨远端骨超声检测,统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骨密度的检测结果.结果 受检者总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为16.74%.各个年龄段(20岁~、30岁~、40岁~、50岁~、60岁~、70岁~、≥80岁)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30~49岁年龄段骨密度高(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骨密度有逐渐降低趋势.男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29岁的正常骨密度低于30~59岁人群,在30~49岁达到峰值骨量,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降低(P<0.05).女性各个年龄段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20~29岁的正常骨量低于30~49岁人群,在30~49岁达到峰值骨量,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加,骨密度降低,50岁以后特别是绝经后骨密度降低更明显(P<0.05).2132例受检者中,60岁之前的骨密度高于60岁之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粤桂周边地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检出率相对较低,但20~ 29岁的年轻男、女性骨密度状况并不乐观,采用便捷骨密度检测仪对体检人群进行筛查,对早期发现并干预骨质疏松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婉芹;胡太兵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肿瘤微环境是在肿瘤生长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基质细胞(包括成肿瘤相关纤维细胞、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免疫细胞等)和细胞外基质等共同构成的局部动态环境[1].肿瘤微环境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是肿瘤的显著特征之一,与肿瘤细胞染色体不稳定性不同,肿瘤微环境中的基质细胞一般都比较稳定,因此成为肿瘤治疗的理想靶点.然而,限于对肿瘤微环境的了解,目前靶向肿瘤微环境成功治疗肿瘤的例子并不多.外泌体(Exosomes)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的发现,使人们对肿瘤微环境的调控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肿瘤来源的外泌体(TDEs)也成了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肿瘤研究的热点.笔者综述近年来TDEs在肿瘤-基质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为靶向肿瘤微环境治疗肿瘤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苏建伟;韦庆臣;周喜汉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内镜超声微探头对隆起性大肠病变的鉴别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经病理证实的隆起性大肠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常规肠镜、微探头超声内镜检查,观察微探头超声内镜图像特征.并以病理诊断为对照,比较常规肠镜、微探头超声内镜对隆起性大肠病变的诊断准确率.结果 超声内镜对隆起性大肠病变诊断总准确率为95.0%,常规肠镜的诊断总准确率为7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超声内镜对黏膜下肿瘤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常规肠镜(P<0.01).内镜超声微探头诊断图像特征:息肉显示黏膜层回声低,黏膜下层以下结构正常;肠癌内部低回声,管壁层次结构不同程度破损.结论 内镜超声微探头诊断隆起性大肠病变图像特征典型,其诊断准确率相比常规肠镜有明显优势.
作者:蒙钊;黄张华;胡艳芳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