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林芝;郑云;林娴;江静;徐秀芳;陈秀榕

关键词: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安全管理
摘要: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 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 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林芝;郑云;林娴;江静;徐秀芳;陈秀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对照组服用辅酶Q和维生素E,观察组使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减少乳腺癌使用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脏毒性,减少心电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秋云;朱利明;李永宝;杨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手术室实施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运用于手术室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12月收治的符合手术指征的104例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号将其分成对照组(52例)与研究组(52例),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到手术通知单时的心率和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入手术室时,研究组心率比较平稳,血压略有增加,而对照组两者均波动较大,与研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接到手术时比较,术后研究组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压有所下降,而对照组心率仍保持进入手术时的水平,血压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患者对手术配合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对手术室管理、护理安全、消毒隔离、护士素质与护理质量总分等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较好地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韩雪琴;雷春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腹与阴式子宫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腹与阴式子宫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子宫手术患者选择适宜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妇科就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腹组47例采用开腹途径行子宫手术,阴式组45例经阴道途径行子宫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阴式组手术时间略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阴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术后3d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 d(P<0.01),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阴式组IL-6、TNF-α、CRP水平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0.01).开腹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CD3+、CD4+、CD8+在术后3d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而CD4+/CD8+术后2d明显下降(P<0.05),术后3d有所上升,与术前及术后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3d的CD3+、CD4+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CD4+/CD8+在术前、术后2d、术后3d无明显变化.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或0.01).结论 阴式手术由于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胡玉玲;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人群白细胞介素-31基因rs10847385A/C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31(IL-3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同时比较其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PCR-SBE),对来自广西各地区的197例健康人群的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同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等四个种族人群的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存在着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男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非洲和日本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和中国北京人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IL-31基因多态性,且与性别不存在相关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

    作者:吴成将;陈健明;王俊利;韦传东;韦叶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高龄非风湿性心房纤颤中的抗栓效果比较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脑栓塞及急性梗死会导致房颤患者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尤其是80岁以上患者的发生率甚至接近20%.目前针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地区仍主要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栓塞[2].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华法林则是香豆素类抗凝剂,后者亦作为临床预防血栓栓塞药物而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探讨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高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10~14周流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10~ 14周流产中的作用,为孕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选择合适剂量的米非司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 14周孕妇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日总剂量150 mg)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实验组采用大剂量(日总剂量300 mg)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胎儿或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实验组流产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8h内胎儿自行娩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00 mg米非司酮可提高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珍萍;胡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检测血清脑钠肽前体在肺心病诊疗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在肺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分析90例肺心病患者的NT-pro BNP与一般情况、检验结果、心脏彩超结果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程度的肺动脉收缩压(PASP,对照组22例,轻度肺动脉高压38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30例)、心功能状态(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22例,Ⅲ级47例,Ⅳ组21例)和治疗前后NT-pro BNP水平.结果 肺心病患者NT-pro BNP与体温、血白细胞(WBC)、肌钙蛋白-I(Tn-I)呈正相关(P<0.05或0.01),与体重指数(BMI)、红细胞压积(Hct)、肌酐清除率(CCr)呈负相关(P<0.05),与心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PASP呈正相关(P<0.01),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1);肺心病患者PASP越高NT-pro BNP水平越高,对照组、轻度肺动脉高压(PH)组、中重度PH组的NT-pro BNP水平分别为(568.5±64.6) μg/L、(1726.5±157.4) μ.g/L、(2796.6±264.8)μg/L;NT-pro 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Ⅳ级肺心病患者治疗前NT-pro BNP分别为(526.7±57.2)μg/L、(1528.5±159.6)μg/L、(3024.5±258.4) μg/L;治疗后的NT-pro 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NT-pro BNP可作为肺心病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对评估病情及疗效判断起一定指导作用.

    作者:李美凤;王子莲;马丽珍;林惠文;陈荣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检测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此外,根据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四分位数水平进行临床分组,可分为A1组(HbA1c≤6.5%)、A2组(6.6%~7.9%)、A3组(8.0%~9.9%)、A4组(HbA1c≥10.0%),同时将健康体检者列为A5组.分别统计对比各组患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hs-CRP水平有随HbA1c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A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中hs-CRP上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陈骏;蒋国樑;张蓉;吴宇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住院的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且愿意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选取同期住院的AECOPD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但拒绝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O2均显著升高,PCO2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PO2、PCO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明显,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改善氧合,改善患者血黏状态.

    作者:张明;曹子中;黄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窄带成像气管镜技术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包括自荧光支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eoscopy,AFB)、超声支气管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支气管镜、窄带成像支气管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等技术为气道黏膜早期病变的诊断带来了曙光.与白光支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相比,窄带成像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笔者总结113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君;崔会芳;吴粹华;黄文侨;吴奕群;卢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预冲管法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治疗通常使用普通肝素抗凝,以维持血液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中的流动状态,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完成,但对于有出血或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病人则需无肝素血液透析.无肝素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应用早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无肝素血液透析易引起体外循环凝血,因此,寻找一种尽可能减少体外凝血的方法极为重要.我们采用改良预冲管法可以达到此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黎利娟;李燕飞;林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值临床推广.

    作者:谭芊芊;周金细;黄雪芳;李秋;黄兰灵;冯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全程参与本研究且未失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 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青;岑杨成;吴飞燕;钟斌;李研;赵辉;李明明;李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使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12例使用经皮肾镜术(PCNL)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率、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3天下床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石成功,RLU组手术时间为(90.3±18.2)min,稍长于PCNL组的(85.2±19.6)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CNL组为(92.4±10.6) ml,高于RLU组的(48.6±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天采用“疼痛强度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RLU组为(3.0±0.6)分,显著低于PCNL组的(6.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下床率,RLU组为83.3%(10/12),PCNL组为25.0%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摄KUB片,了解结石的清除率,RLU组为100%(12/12),PCNL组为91.6%(1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和输尿管结石复发.结论 PCNL与RLU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术中出血较少,对肾无损伤,一次性结石的清除率高,术后恢复较PCNL快,在有条件的医院,医生技术成熟,RLU可适当开展,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华刚;陈长健;周建方;石敦成;唐楠;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麻醉过程中滴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平稳后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 ml/kg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手术结束前滴注完毕;B组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手术麻醉前一天(T0),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T1),术后24小时(T2)和72小时(T3)分别抽取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显示,T0时,A组与B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处于同一基线,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三个时间点,A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对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丁艺;粟胜勇;李永录;林雅丽;银世杰;章丽;武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的影响,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2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父母84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变化.结果 干预后家长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和精神病症等9个方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

    作者:农彩梅;韦桂源;徐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病案管理中患者隐私的保护

    医院病案记录的有关患者隐私的内容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等;其次是患者的健康医疗信息,包括就诊时间、疾病诊断、检验检查数据等[1].而今社会上出现故意或者意外泄露患者信息造成患者损失的案例越来越多,因医院造成患者信息泄露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也越来越频繁且复杂.笔者以如何加强医院患者信息保护为出发点,论述其中利害关系,提出了切实加强医院病案管理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刘芸;梁玉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命力干预措施对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命力干预措施对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施行Leep刀手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执行医嘱,观察组在常规的围手术护理和执行医嘱的基础上给予生命力干预措施.两组接受手术者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4周后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的S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命力干预措施不仅能明显缓解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促进宫颈愈合,提高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作者:夏爱玲;薛金玲;费嘉鸿;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 ~ 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皮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红梅;王爱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