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牛红梅;王爱东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 地氯雷他定, 荨麻疹丸
摘要: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 ~ 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皮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骨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成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成骨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破骨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牙周组织的损伤,促进牙周骨组织的修复,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温璞;陈传耀;孔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 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林芝;郑云;林娴;江静;徐秀芳;陈秀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观察

    临床上将难以通过胃镜、肠镜确诊的消化道出血,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传统的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以及推进式小肠镜难以诊断此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由于盘曲迂回、解剖部位较深,常规的胃肠镜检难以到达,大大增加了消化道出血检查难度[1].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CE)是一种无痛、可对整个小肠进行良好成像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查诊断的人性化[2],其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所表现出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笔者搜集6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两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全程参与本研究且未失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 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药浴加抚触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青;岑杨成;吴飞燕;钟斌;李研;赵辉;李明明;李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开腹与阴式子宫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开腹与阴式子宫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子宫手术患者选择适宜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妇科就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腹组47例采用开腹途径行子宫手术,阴式组45例经阴道途径行子宫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阴式组手术时间略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阴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术后3d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 d(P<0.01),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阴式组IL-6、TNF-α、CRP水平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0.01).开腹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CD3+、CD4+、CD8+在术后3d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而CD4+/CD8+术后2d明显下降(P<0.05),术后3d有所上升,与术前及术后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3d的CD3+、CD4+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CD4+/CD8+在术前、术后2d、术后3d无明显变化.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或0.01).结论 阴式手术由于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胡玉玲;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开展医学伦理查房的实践与体会

    医学伦理查房是医院伦理委员会介入医疗过程,通过其监督、指导、协调、审查等功能,以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保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协调医患关系的活动[1].2010年7月开始,我院党委开始推行伦理查房活动,经过四年的不懈努力,临床医务人员的伦理意识、服务意识和病人满意度都得到了较大提升.现将我们的做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何志川;李雪斌;唐毓金;杨发奋;王俊利;陈文成;蓝常贡;王东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相关药物治疗进展

    患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病人逐年增多,DM患者发生各种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其中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M、DN成为日益被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DN严重影响患者寿命,给个人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DN是欧美国家终末期肾病(ESRD)的首位原因,而在我们国家由DN所导致的ESRD患者以每年8% ~ 10%的速度递增,但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具体机制至今仍未阐明,且DN治疗难度大、效果不佳,笔者拟对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及其相关治疗药物进行综述.

    作者:郭星荣;吴标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住院的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且愿意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选取同期住院的AECOPD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但拒绝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O2均显著升高,PCO2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PO2、PCO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明显,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改善氧合,改善患者血黏状态.

    作者:张明;曹子中;黄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对提高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的效果.方法 2013年6~7月品管圈管理前共收治危重患者316例次;2013年8~9月,品管圈管理后收治患者307例次.在成立品管圈小组后,通过大家投票确定提高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为活动主题,对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准确率进行深入调查,找出抬高床头准确率低的原因,采取措施引用简易床头测量锤持续质量改进.比较实施品管圈管理前后护士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的情况.结果 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低的原因是:医护人员对床头抬高的作用不了解,缺少客观简便的测量工具,不能准确知道抬高床头的高度,床头太高可能增加患者剪切力易有压疮的风险等.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抬高30°~45°准确率为27.53%,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抬高30°~ 45°准确为94.7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抬高30°~45°准确率明显高于品管圈管理前.结论 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抬高床头30°~45°准确率,同时培养了科室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掌握品管圈手法应用,增强科室人员团体精神和团体凝聚力.

    作者:张爱阳;石崛;林青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肌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对照组服用辅酶Q和维生素E,观察组使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减少乳腺癌使用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脏毒性,减少心电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秋云;朱利明;李永宝;杨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防治胃肠减压患者咽喉不适的效果

    普外科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一项基础的治疗措施[1].但长期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不适,主要表现有恶心、咽喉疼痛、痰多、异物感、呼吸困难等,导致有些患者由于无法忍受而自行拔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留置胃管患者予痰热清雾化吸入,改善患者咽喉部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自行拔管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海瑕;赵婵;周梅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中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值临床推广.

    作者:谭芊芊;周金细;黄雪芳;李秋;黄兰灵;冯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新公共卫生形势下预防医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管理改革分析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卫生服务应当由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这意味着医学发展必须由以单个病人为中心逐渐转换为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中心也应当逐渐转换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四位一体.这种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必须摆脱原有的以临床服务为主的模式,转而强调临床与预防、保健、康复等其他服务并举的服务模式,而这对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对预防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对课程改革重点问题实施定位,并明确改革过程中的改革方向.

    作者:魏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 ~ 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皮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红梅;王爱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关系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DN)的发病机制复杂,其中涉及多种因素环节,如炎症介质、遗传性因素、糖脂代谢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等[1].近年研究显示DN的发病与单核巨噬细胞广泛浸润在肾组织中有关,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作为聚集和活化单核巨噬细胞的主要因子,可作为一种标志物来检测DN的进展[2].在糖尿病状态下,伴随着单MCP-1表达的明显增加,肾脏功能也出现明显减退.DN患者存在明显应激反应,可致MCP-1表达显著升高,肾功能出现急剧恶化[3].大鼠实验显示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2型DN大鼠肾组织中,MCP-1表达增强且可导致肾损伤,参与DN早期的发展[4],虽然Leprdb/db小鼠的2型糖尿病发展、胰岛素抵抗、肥胖等情况并没有受MCP-1低水平影响,但是却减少了单核/巨噬细胞在肾组织中的募集和延缓了DN肾损伤的进展[5,6].由此可见,MCP-1在DN肾脏损害中起重要作用.现就MCP-1与DN关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甘媛;吴标良;钟国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人群白细胞介素-31基因rs10847385A/C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31(IL-3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同时比较其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PCR-SBE),对来自广西各地区的197例健康人群的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同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等四个种族人群的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存在着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男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非洲和日本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和中国北京人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IL-31基因多态性,且与性别不存在相关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

    作者:吴成将;陈健明;王俊利;韦传东;韦叶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麻醉过程中滴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平稳后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 ml/kg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手术结束前滴注完毕;B组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手术麻醉前一天(T0),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T1),术后24小时(T2)和72小时(T3)分别抽取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显示,T0时,A组与B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处于同一基线,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三个时间点,A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对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丁艺;粟胜勇;李永录;林雅丽;银世杰;章丽;武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急性间质性肺炎一例治愈并文献复习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8岁,因“发热、干咳、气促10天”入院.患者在受凉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咳嗽稍好转.但持续发热,高达39℃,气促加重,轻微活动后即出现气喘,不能平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降压药及监测血压.体检:体温38.0℃,呼吸28次/分(面罩吸氧,10 L/分),脉搏99次/分,血压144/95 mmHg.口唇轻度发绀,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明显,双肺语颤对照,叩诊清音,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Velcro音及干啰音,心脏、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当日检查结果:血气分析:pH7.501,PO2 57.7 mmHg,PCO2 31.3 mmHg,ABE 1.5mmol/L,氧合指数94.6 mmH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64× 109/L,粒细胞比率82.5%,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39.16 mg/L;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熊滨;蒋玲玉;秦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结合杀胚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异位妊娠乃妇科较为常见疾病之一,近年随着性观念的改变,实施医学手段干预进行人工流产的比例显著升高,随之而来的未生育者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而保留此类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通过血HCG检测和阴道超声能够确诊80%的异位妊娠,早期确诊有利于及早采取保守治疗[2].祖国医学认为此病是由气滞血瘀所致,气血不畅、阻滞胞水导致胞外成胎,长即损伤胞脉,出现小腹瘀血作痛.现代医学认为,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改善,并能够抗血栓、消除瘀血、缩减包块大小、抗炎症和组织增生及调节免疫力[3].手术治疗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对于拒绝手术治疗者,西医西药保守治疗大多选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等,但是临床效果有限,本研究主要探讨MTX联合米非司酮结合杀胚中药治疗不同意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粟月娥;苏梅红;李静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H型高血压与冠心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研究

    目的 研究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7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结果 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存在交互作用.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凌政;吕海权;陆敏;翚崇柳;雷敏;谭子烈;陈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