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滨;蒋玲玉;秦志强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 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林芝;郑云;林娴;江静;徐秀芳;陈秀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通常在2 ~ 24小时内消退,但反复发生新皮疹.若反复发作达每周至少2次并连续6周以上者称为慢性荨麻疹[1].我科2010年1月至2013年4月采用地氯雷他定联合荨麻疹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牛红梅;王爱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开腹与阴式子宫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为子宫手术患者选择适宜术式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3年8月在妇科就诊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良性疾病患者92例,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开腹组47例采用开腹途径行子宫手术,阴式组45例经阴道途径行子宫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阴式组手术时间略高于开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均显著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阴式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45),显著低于开腹组的17.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d、术后3d两组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3d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术后2 d(P<0.01),CRP水平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阴式组IL-6、TNF-α、CRP水平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或0.01).开腹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CD3+、CD4+、CD8+在术后3d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而CD4+/CD8+术后2d明显下降(P<0.05),术后3d有所上升,与术前及术后2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术后3d的CD3+、CD4+显著高于术后2 d(P<0.01),CD4+/CD8+在术前、术后2d、术后3d无明显变化.阴式组CD3+、CD4+、CD8+在术后2d、术后3d均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或0.01).结论 阴式手术由于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因此对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作为首选.
作者:胡玉玲;付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77例临床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再将患者分为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和对照组,比较各组Gensini积分.结果 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存在交互作用.H型高血压组、单纯高血压组、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H型高血压组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单纯高血压组和单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组Gensini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冠心病的发生有协同作用,H型高血压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凌政;吕海权;陆敏;翚崇柳;雷敏;谭子烈;陈丽芬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脑栓塞及急性梗死会导致房颤患者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尤其是80岁以上患者的发生率甚至接近20%.目前针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地区仍主要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栓塞[2].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华法林则是香豆素类抗凝剂,后者亦作为临床预防血栓栓塞药物而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探讨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高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档案信息数字化,就是指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档案材料进行收集、归档和加工,从而使档案信息转化为电子形式的二次文献,以供使用者利用的过程.档案信息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两项,一是对档案馆(室)现藏档案文件通过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后,使纸质档案文件转化为数字信息,从而在计算机系统上提供利用服务;二是将各种需要形成档案的活动进行数字信息如电子文档、数码照片拍摄等,并把形成的电子文件进行归档和收集,从而形成电子档案.虽然我国医院档案信息数字化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并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思考并加以解决.
作者:卢晓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普外科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一项基础的治疗措施[1].但长期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不适,主要表现有恶心、咽喉疼痛、痰多、异物感、呼吸困难等,导致有些患者由于无法忍受而自行拔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留置胃管患者予痰热清雾化吸入,改善患者咽喉部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自行拔管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海瑕;赵婵;周梅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乳腺癌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吡柔比星,对照组服用辅酶Q和维生素E,观察组使用参麦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心电图改变及心肌酶和心肌肌钙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窦性心动过速、室性或房性期前收缩、ST-T段改变以及室性心动过速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治疗后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减少乳腺癌使用吡柔比星化疗的心脏毒性,减少心电图异常表现,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李秋云;朱利明;李永宝;杨晓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桂西北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效果.方法 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温暖工程干预.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年后分别采用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患者进行测评,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状况.记录两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较干预前显著提高(P<0.01),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的服药依从性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DSS评分显著下降(P<0.01),干预1年后研究组的服药依从性和SDSS评分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12个月疾病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服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后给予温暖支持工程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疾病复发,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丽琴;韦月琴;班瑞益;韦卿;袁艺;吴彩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使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12例使用经皮肾镜术(PCNL)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率、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3天下床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石成功,RLU组手术时间为(90.3±18.2)min,稍长于PCNL组的(85.2±19.6)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CNL组为(92.4±10.6) ml,高于RLU组的(48.6±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天采用“疼痛强度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RLU组为(3.0±0.6)分,显著低于PCNL组的(6.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下床率,RLU组为83.3%(10/12),PCNL组为25.0%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摄KUB片,了解结石的清除率,RLU组为100%(12/12),PCNL组为91.6%(1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和输尿管结石复发.结论 PCNL与RLU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术中出血较少,对肾无损伤,一次性结石的清除率高,术后恢复较PCNL快,在有条件的医院,医生技术成熟,RLU可适当开展,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华刚;陈长健;周建方;石敦成;唐楠;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8岁,因“发热、干咳、气促10天”入院.患者在受凉感冒后出现发热、咳嗽、气喘,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咳嗽稍好转.但持续发热,高达39℃,气促加重,轻微活动后即出现气喘,不能平卧.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未规律服降压药及监测血压.体检:体温38.0℃,呼吸28次/分(面罩吸氧,10 L/分),脉搏99次/分,血压144/95 mmHg.口唇轻度发绀,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明显,双肺语颤对照,叩诊清音,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未闻及Velcro音及干啰音,心脏、腹部、四肢及神经系统查体未见异常.入院当日检查结果:血气分析:pH7.501,PO2 57.7 mmHg,PCO2 31.3 mmHg,ABE 1.5mmol/L,氧合指数94.6 mmHg;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3.64× 109/L,粒细胞比率82.5%,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39.16 mg/L;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肝功能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熊滨;蒋玲玉;秦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可引起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还可以导致注意力及记忆力减退、空间认知及执行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脑梗死复发率逐年增加,如何大限度地降低康复期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是当前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笔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韦小玉;韦世文;韦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31(IL-3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同时比较其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PCR-SBE),对来自广西各地区的197例健康人群的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同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等四个种族人群的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存在着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男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非洲和日本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和中国北京人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IL-31基因多态性,且与性别不存在相关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
作者:吴成将;陈健明;王俊利;韦传东;韦叶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12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能显著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并发症,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显著提高,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著减少,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提高,值临床推广.
作者:谭芊芊;周金细;黄雪芳;李秋;黄兰灵;冯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10~ 14周流产中的作用,为孕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选择合适剂量的米非司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 14周孕妇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日总剂量150 mg)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实验组采用大剂量(日总剂量300 mg)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胎儿或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实验组流产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8h内胎儿自行娩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00 mg米非司酮可提高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珍萍;胡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治疗通常使用普通肝素抗凝,以维持血液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中的流动状态,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完成,但对于有出血或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病人则需无肝素血液透析.无肝素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应用早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无肝素血液透析易引起体外循环凝血,因此,寻找一种尽可能减少体外凝血的方法极为重要.我们采用改良预冲管法可以达到此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黎利娟;李燕飞;林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临床上将难以通过胃镜、肠镜确诊的消化道出血,称之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传统的消化道钡餐,肠系膜动脉造影以及推进式小肠镜难以诊断此类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小肠由于盘曲迂回、解剖部位较深,常规的胃肠镜检难以到达,大大增加了消化道出血检查难度[1].胶囊内镜(capsule endoscope,CE)是一种无痛、可对整个小肠进行良好成像的检测方法,大大提高了临床检查诊断的人性化[2],其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检查所表现出的效果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笔者搜集68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冷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卫生服务应当由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这意味着医学发展必须由以单个病人为中心逐渐转换为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中心也应当逐渐转换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四位一体.这种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必须摆脱原有的以临床服务为主的模式,转而强调临床与预防、保健、康复等其他服务并举的服务模式,而这对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对预防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对课程改革重点问题实施定位,并明确改革过程中的改革方向.
作者:魏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对预防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48例行ERCP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进行ERCP手术,不采用硫酸镁处理,观察组于ERCP操作结束前采用33%的硫酸镁对十二指肠乳头局部进行喷洒处理,比较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h、术后12 h、术后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h、术后12 h及术后24h的血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观察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可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先秒;侯延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生命力干预措施对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施行Leep刀手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执行医嘱,观察组在常规的围手术护理和执行医嘱的基础上给予生命力干预措施.两组接受手术者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4周后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的S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命力干预措施不仅能明显缓解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促进宫颈愈合,提高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作者:夏爱玲;薛金玲;费嘉鸿;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