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公共卫生形势下预防医学课程内容与教学管理改革分析

魏芳

关键词:预防医学, 教学改革, 管理
摘要:现代医学模式强调卫生服务应当由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这意味着医学发展必须由以单个病人为中心逐渐转换为以人群为中心,以医疗为中心也应当逐渐转换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四位一体.这种转变要求医务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必须摆脱原有的以临床服务为主的模式,转而强调临床与预防、保健、康复等其他服务并举的服务模式,而这对医学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对预防医学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对课程改革重点问题实施定位,并明确改革过程中的改革方向.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手术麻醉过程中滴注参麦注射液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ASAⅡ~Ⅲ级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各30例.A组于麻醉平稳后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1 ml/kg加至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手术结束前滴注完毕;B组只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于手术麻醉前一天(T0),手术结束出麻醉恢复室(T1),术后24小时(T2)和72小时(T3)分别抽取血样,测定血清S-100β蛋白浓度.结果 两组各时间点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比较显示,T0时,A组与B组血清S-100β蛋白水平处于同一基线,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三个时间点,A组血清S-100β蛋白浓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血清S-100β蛋白浓度,对老年手术麻醉患者具有一定脑保护作用.

    作者:丁艺;粟胜勇;李永录;林雅丽;银世杰;章丽;武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老年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目的 探讨加强老年心血管病患者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护理安全管理,即全面安全风险评估,加强护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针对性指导患者,重视重点时段、重要环节管理,密切观察临床指标,落实护理安全管理.选取2013年1~6月100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满意、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配合情况及护理人员(n=32)对自身工作情况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配合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实施时期护理人员对自身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实施时期(P<0.05).结论 全面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有利于提升护理质量及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作者:林芝;郑云;林娴;江静;徐秀芳;陈秀榕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前交叉韧带损伤MRI诊断与临床诊断对比分析

    目的 对比分析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断及MRI诊断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8例急性、创伤性膝关节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入院后均接受Lachman试验、前抽屉试验、MRI检查及关节镜手术检查.以关节镜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检查诊断及MRI诊断情况.结果 与临床检查诊断相比,MRI假阴性数更低,真阳性数、准确度、敏感度更高(P<0.01).结论 采用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具有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铭;屠建春;曹俊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广西人群白细胞介素-31基因rs10847385A/C遗传多态性研究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31(IL-3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在广西地区人群中的分布频率,同时比较其在不同种族人群之间分布的差异.方法 采用单碱基延伸的PCR技术(PCR-SBE),对来自广西各地区的197例健康人群的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将结果同人类基因组计划公布的欧洲人、非洲人、日本人和中国北京人等四个种族人群的SNP分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种族人群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在中国广西地区人群中存在着IL-31基因rs10847385A/C多态性.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男女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该多态性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的分布频率与非洲和日本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欧洲和中国北京人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中国广西人群中存在IL-31基因多态性,且与性别不存在相关性,但与其他种族人群比较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可能导致一些疾病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病率和临床表现存在显著不同.

    作者:吴成将;陈健明;王俊利;韦传东;韦叶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高浓度硫酸镁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

    目的 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对预防术后胰腺炎(PEP)和高淀粉酶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148例行ERCP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进行ERCP手术,不采用硫酸镁处理,观察组于ERCP操作结束前采用33%的硫酸镁对十二指肠乳头局部进行喷洒处理,比较两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4h、术后12 h、术后24 h的血淀粉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4h、术后12 h及术后24h的血淀粉酶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观察组高淀粉酶血症及PEP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ERCP操作结束前喷洒高浓度硫酸镁可有效降低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血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先秒;侯延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改良预冲管法在无肝素透析中的应用效果

    血液透析治疗通常使用普通肝素抗凝,以维持血液在透析器和透析管路中的流动状态,保证血液净化治疗顺利完成,但对于有出血或出血倾向、围手术期病人则需无肝素血液透析.无肝素血液透析是临床上应用早广泛的一种方法,但无肝素血液透析易引起体外循环凝血,因此,寻找一种尽可能减少体外凝血的方法极为重要.我们采用改良预冲管法可以达到此目的,报告如下.

    作者:黎利娟;李燕飞;林小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8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8(IL-8)对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患者216例,将其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三组,SAP组39例、UAP组109例、AMI组68例,另选40例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TNF-α及IL-8等,同时检测并比较各组PCI术前、术后TNF-α和IL-8表达水平,并分析TNF-α和IL-8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三组冠心病中TNF-α和IL-8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而冠心病三组间TNF-α和IL-8水平比较,AMI组明显高于UAP组(P<0.01),UAP组明显高于SAP组(P<0.01),三组冠心病中PCI术后TNF-α和IL-8水平明显高于PCI术前(P<0.01),且PCI术前、术后IL-8和TNF-α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关系.结论 冠心病患者TNF-α和IL-8水平明显增高,接受PCI术后其增高更明显,且两者之间有密切相关,TNF-α和IL-8可作为预测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炎性标记物.

    作者:梁丽梅;黄照河;黄达;韦宝敏;刘燕;李志乐;李克拉;周柳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10~14周流产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妊娠10~ 14周流产中的作用,为孕10~14周要求终止妊娠者选择合适剂量的米非司酮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收集要求终止妊娠的孕10~ 14周孕妇7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剂量(日总剂量150 mg)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实验组采用大剂量(日总剂量300 mg)联合米索前列醇.比较两组流产的有效性、不良反应及胎儿或胎盘娩出时间.结果 实验组流产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8h内胎儿自行娩出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300 mg米非司酮可提高终止10~14周妊娠的疗效,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梁珍萍;胡玉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病案管理中患者隐私的保护

    医院病案记录的有关患者隐私的内容大致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码等;其次是患者的健康医疗信息,包括就诊时间、疾病诊断、检验检查数据等[1].而今社会上出现故意或者意外泄露患者信息造成患者损失的案例越来越多,因医院造成患者信息泄露而引发的医患纠纷也越来越频繁且复杂.笔者以如何加强医院患者信息保护为出发点,论述其中利害关系,提出了切实加强医院病案管理中患者隐私保护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刘芸;梁玉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窄带成像气管镜技术临床应用体会

    随着支气管镜技术的发展,包括自荧光支气管镜(autofluorescence bronceoscopy,AFB)、超声支气管镜、激光共聚焦显微支气管镜、窄带成像支气管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等技术为气道黏膜早期病变的诊断带来了曙光.与白光支气管镜(White light bronchoscopy,WLB)相比,窄带成像支气管镜可显著提高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1].笔者总结113例窄带成像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旭君;崔会芳;吴粹华;黄文侨;吴奕群;卢晔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住院的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且愿意接受机械通气的AECOPD患者30例,在常规治疗(氧疗、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选取同期住院的AECOPD符合无创机械通气但拒绝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30例,仅给予常规治疗措施,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平均住院时间、血气分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机械通气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PO2均显著升高,PCO2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PO2、PCO2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通气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明显,能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改善氧合,改善患者血黏状态.

    作者:张明;曹子中;黄大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的心理状况及干预研究

    目的 探讨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对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的影响,为临床医疗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42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父母84人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后,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心理健康教育前后患儿家长的心理反应变化.结果 干预后家长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性、抑郁、焦虑、恐怖、偏执、敌对和精神病症等9个方面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系统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地中海贫血患儿家长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更好地对患儿进行治疗和护理.

    作者:农彩梅;韦桂源;徐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痰热清雾化吸入防治胃肠减压患者咽喉不适的效果

    普外科术后患者留置胃管行胃肠减压是普外科一项基础的治疗措施[1].但长期留置胃管给患者带来不适,主要表现有恶心、咽喉疼痛、痰多、异物感、呼吸困难等,导致有些患者由于无法忍受而自行拔管,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通过对留置胃管患者予痰热清雾化吸入,改善患者咽喉部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度,降低患者的自行拔管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海瑕;赵婵;周梅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华法林与阿司匹林在高龄非风湿性心房纤颤中的抗栓效果比较

    心房颤动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栓塞是慢性心房颤动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其中脑栓塞及急性梗死会导致房颤患者出现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1].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也会逐渐升高,尤其是80岁以上患者的发生率甚至接近20%.目前针对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大部分地区仍主要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栓塞[2].阿司匹林是临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而华法林则是香豆素类抗凝剂,后者亦作为临床预防血栓栓塞药物而得到广泛应用.本研究主要探讨阿司匹林与华法林在高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洪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方法 检测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同时选取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此外,根据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四分位数水平进行临床分组,可分为A1组(HbA1c≤6.5%)、A2组(6.6%~7.9%)、A3组(8.0%~9.9%)、A4组(HbA1c≥10.0%),同时将健康体检者列为A5组.分别统计对比各组患者hs-CRP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bA1c、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五组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发现,hs-CRP水平有随HbA1c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A4组患者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四组(P<0.01).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中hs-CRP上升与HbA1c水平密切相关.

    作者:陈骏;蒋国樑;张蓉;吴宇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骨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牙周炎患者牙周骨组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牙周炎西医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6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和牙菌斑指数的变化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成骨细胞数和破骨细胞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7% (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牙槽骨嵴高度丧失量、结缔组织附着丧失量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成骨细胞数显著多于对照组,而破骨细胞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牙周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牙周组织的损伤,促进牙周骨组织的修复,提高本病的临床疗效.

    作者:温璞;陈传耀;孔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生命力干预措施对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生命力干预措施对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施行Leep刀手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和执行医嘱,观察组在常规的围手术护理和执行医嘱的基础上给予生命力干预措施.两组接受手术者分别于手术前后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各进行一次心理测试,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4周后宫颈愈合情况.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的SA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生命力干预措施不仅能明显缓解慢性宫颈炎施行Leep刀手术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促进宫颈愈合,提高慢性宫颈炎的疗效.

    作者:夏爱玲;薛金玲;费嘉鸿;张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甲氨喋呤联合米非司酮结合杀胚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观察

    异位妊娠乃妇科较为常见疾病之一,近年随着性观念的改变,实施医学手段干预进行人工流产的比例显著升高,随之而来的未生育者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而保留此类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1].目前通过血HCG检测和阴道超声能够确诊80%的异位妊娠,早期确诊有利于及早采取保守治疗[2].祖国医学认为此病是由气滞血瘀所致,气血不畅、阻滞胞水导致胞外成胎,长即损伤胞脉,出现小腹瘀血作痛.现代医学认为,服用活血化瘀类中药有助于血流动力学改善,并能够抗血栓、消除瘀血、缩减包块大小、抗炎症和组织增生及调节免疫力[3].手术治疗是直接有效的方法,对于拒绝手术治疗者,西医西药保守治疗大多选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等,但是临床效果有限,本研究主要探讨MTX联合米非司酮结合杀胚中药治疗不同意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粟月娥;苏梅红;李静茸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疗效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发病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不仅可引起运动、感觉功能障碍,还可以导致注意力及记忆力减退、空间认知及执行功能障碍[1],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来,脑梗死复发率逐年增加,如何大限度地降低康复期患者再次发生脑梗死是当前医务人员研究的热点.笔者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脑梗死再发的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韦小玉;韦世文;韦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后腹腔镜与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经皮肾镜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手术疗效.方法 将2012年10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24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2例使用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12例使用经皮肾镜术(PCNL)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石率、术后2天疼痛评分、术后3天下床率.结果 所有患者均取石成功,RLU组手术时间为(90.3±18.2)min,稍长于PCNL组的(85.2±19.6)min,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PCNL组为(92.4±10.6) ml,高于RLU组的(48.6±9.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天采用“疼痛强度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分,RLU组为(3.0±0.6)分,显著低于PCNL组的(6.0±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天下床率,RLU组为83.3%(10/12),PCNL组为25.0% (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摄KUB片,了解结石的清除率,RLU组为100%(12/12),PCNL组为91.6%(1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未见输尿管狭窄和输尿管结石复发.结论 PCNL与RLU在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上都具有满意的疗效与安全性,RLU术中出血较少,对肾无损伤,一次性结石的清除率高,术后恢复较PCNL快,在有条件的医院,医生技术成熟,RLU可适当开展,可作为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华刚;陈长健;周建方;石敦成;唐楠;张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