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救治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体会

胡庆荣;唐志清;蒋永祥

关键词:颅脑损伤, 标准大骨瓣, 开颅减压术, 预后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和建筑、交通工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高,重型颅脑损伤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病死率高,如何降低病死率,大限度地恢复病人受损的神经功能,仍是神经外科医师关注的热点,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则是救治的关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四排螺旋CT及MRI诊断隐匿性骨折的临床价值

    近年来,隐匿性骨折(occult fracture)随骨科高能量创伤的增多,发生率呈升高趋势.此类骨折是指X线平片检查为阴性,但实际有骨折存在的骨创伤类型[1].临床早期若可明确诊断,积极行骨折固定、开展针对性治疗、减少运动量,可避免不良后果,为患者康复创造条件[2].

    作者:周庆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麦默通乳腺微创手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的应用,使乳腺病灶的治疗达到微创、准确、安全、美容的效果.从2009年12月至2012年10月,我科对128例共268处乳腺病灶行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切除术,疗效确切,创口微小不影响美观而深受欢迎,但它也有一些比较突出的并发症,现总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128例,均为女性病人,年龄17~65岁,中位年龄32岁.病程8~32个月,平均16个月.共计268个肿块.单侧80例,双侧48例,可触及病灶96个,不可触及病灶172个.病灶直径3~50mm,平均直径12mm.其中术前经B超及钼靶等影像学检查考虑为良性病灶的230个,可疑病灶的38个.

    作者:梁建雄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戊型病毒性肝炎17例诊治体会

    在临床诊疗活动中,黄疸并肝功能损害的病例是消化内科常见病症.由于对该病症认识不足,实验室条件的限制,在基层此类病人的病因往往不易明确.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5月对治疗中发现的黄疸并肝功能异常的患者,在排除了梗阻和药物因素以及甲、乙、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同时,通过同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技术合作,共诊治戊型病毒性肝炎17例,通过退黄、降酶、血浆置换等综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城达;赵洁红;冯健荣;黄杰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形势下优秀护士长高效管理10种能力的刍议

    护士长是护理管理中基层的领导者,一名优秀的护士长所领导的团队必定是一个护理安全文化氛围较好的团队,也是一个较少出差错的团队.在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医院整体发展已进入快车道,为顺应学科发展,大批中青年护理骨干迅速走上了护理管理岗位.但由于年轻化、管理经验不足、人力资源紧缺、医院系统环境的同步发展滞后等原因,大多护士长管理水平还处于较为粗犷的发展阶段.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总结了一名优秀护士长实现高效管理应具备的10种能力,旨在为新一代年轻护士长能快速顺应角色转换、适应改革需要、明确定位并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作者:周惠芳;陆晓珍;曾月莲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应用于产妇分娩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月~10月分娩的12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产妇入院后即开始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及产妇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住院天数为(3.47±1.26)天、住院费用为(2290.4±500.3)元、患者满意度为(99.84±1.3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75±3.14)天、(2578.2±447.1)元、(92.2±4.0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新型工作模式,在产妇分娩中体现出极大优势,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和意义,值得在妇产科其他疾病中推广应用.

    作者:常璐;黄连欣;冯玉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姜黄素的抗炎特性及其在肾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姜黄素(curcumin)是一种在传统医学中广泛应用的天然多酚,是从姜黄根茎中提取的姜黄磺胺类疏水多酚.姜黄根包含三种主要的姜黄素类:姜黄素、脱甲氧基姜黄素及双脱甲氧基姜黄素.姜黄中具有活性成分的姜黄素占77%,而另外二种成分分别占17%和3%.近年来,大量实验研究证明其还具有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研究结果提示,姜黄素的药理作用及其在肾脏疾病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姜黄素在肾脏疾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尤燕舞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电针加电磁波谱治疗踝关节扭伤150例体会

    外伤所致踝关节局部肿胀、疼痛、关节活动受限、行走不便等是踝关节扭伤的症状.踝关节扭伤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如只用药物治疗,因疗程较长,患者往往不能坚持用药,加上踝关节承受整个身体的重量,很容易形成创伤性关节炎,使扭伤的踝关节迁延不愈.

    作者:周坤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对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对产后晕厥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 将住院自然分娩后的260例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产妇产后4~6 h按传统的蹲式体位排尿,不给予体位干预.实验组产妇产后4~6 h排尿时给予体位干预,即采用半蹲半立式45°角体位排尿.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晕厥前兆、晕厥、尿潴留情况.结果 实验组发生晕厥前兆、晕厥及尿潴留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半蹲半立式45°角排尿体位在预防产后晕厥及尿潴留方面较传统蹲式排尿体位效果突出,是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提高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陆小曲;罗琳雪;陈丽芬;李雪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坚定内固定术治疗口腔颌面部创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口腔颌面部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头面部损伤,主要是指口腔、颌骨以及颌面部的创伤,占全部口腔颌面部创伤患者的34%,是口腔外科的常见疾病.由于口腔颌面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突出的生理位置,其损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外部形象及生理功能,严重者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对患者口腔颌面部创伤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和合理判断,抢救时应根据患者的生命指征,做出迅速而准确的判断,在有效抢救患者生命的基础上,又要考虑到损伤的颌面部的功能恢复及美容效果.及时而正确的处理对于减少面部畸形和治疗预后及恢复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黄少战;黎谨硕;农林;覃少克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336例0~12岁烧伤患儿发病率,并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和季节及城乡分布等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婴幼儿期发病率高,为76.19%,夏秋季发病率为65.77%,农村患儿占76.78%.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烧伤为主,占92.85%,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84.22%.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监管意识,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黄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抗精子抗体阳性的免疫性不孕症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醋酸泼尼松联合转移因子治疗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72例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加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36例患者采取醋酸泼尼松加用转移因子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面色潮红,1例发胖,1例面部痤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发胖,1例面部痤疮,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醋酸泼尼松加转移因子对抗精子抗体阳性导致的免疫性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唐洪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1943年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逐渐递增.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查韵[1]、袁梅[2]、张庆庆[3]等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现代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于无偿献血工作而言,了解献血者的各种需要,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是保留和招募无偿献血人群的至关重要的举措.现将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兆晴;曾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监测体液免疫功能的意义

    目的 探讨体液免疫功能在新生儿胆红素脑病形成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粤北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重症黄疸足月患儿52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MR结果分为胆红素脑病组(观察组)与非胆红素脑病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IgG、IgA、IgM补体C3、补体C4的水平.结果 两组比较,观察组IgA、IgM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IgG、补体C3、补体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A、IgM升高的重度黄疸新生儿更易患胆红素脑病,临床上要注意监测重度黄疸患儿的体液免疫功能.

    作者:邱建武;肖小兵;刘绍华;刁诗光;冯奔红;刘晓燕;马占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近半年出生的资料详实的足月新生儿207例,其中胎膜早破组28例,随机选取28例非胎膜早破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血常规和肝功能全套各项指标,对胎膜早破导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DBIL、TP、ALB、GLD、A/G、ADA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患儿中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PLT、TBIL、IBIL较高,与非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组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引起隐匿的新生儿感染及缺氧、肝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曹凤娥;曾华;刘姿;魏榕;吴曙粤;李素娥;甘娇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39例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全脑血管造影分析

    目的 探究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造影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收治的39例毛南族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资料,对患者主动脉弓、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椎动脉进行常规的造影检查.结果 本组39例患者中,未达到定义病变血管的3例(7.7%),发现动脉瘤2例(5.1%),动脉夹层2例(5.1%),脑异常血管网1例(2.6%),血管狭窄或闭塞31例(79.5%).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复杂,DSA能够对整个脑动脉网络中的每处动脉病变包括无症状的动脉病变都能有准确地了解,是青年缺血性卒中病因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

    作者:潘鹏克;杨正广;蒙仁玖;韦仕荣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报告

    为提高医师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笔者通过文献复习,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过进行分析.在治疗上有报道,如果诊断明确无需再继续输注血小板,以免加重病情的风险,对于无条件做血浆置换的基层医院,应及时诊断TTP,尽快将患者转送上级医院治疗.本院收治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例,现将病情及治疗情况报告如下.病例介绍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49岁.因全身皮肤紫癜2天于2012年11月29日入我院.患者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皮肤散在瘀点瘀斑,尿色稍深,当时无发热,无自觉不适,无精神异常,无肢体障碍,也无语言及意识障碍.

    作者:裴卫竑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颅内血管自发破裂而引起的疾病,作为中风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5%的中风患者死于脑出血,且导致大部分幸存者残疾[1].高血压是原发性脑出血重要的危险因素[2].近年来,高血压发生的群体不再局限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的青年及中年人也易患上高血压,加之我国老龄化的加速,促使脑出血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作者:陆美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62例艾滋病死亡病例分析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主要经性接触和体液传播,临床以免疫缺陷和机会性感染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传染病.本文总结2010年2月至2012年11月我院住院期间死亡62例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了解其死亡原因构成,以期改进防治措施,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念;温小凤;柯柳;蒋忠胜;覃川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纬度地区神经外科病人硬脑膜屏障重建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低纬度地区高湿度环境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硬脑膜重建对预防脑脊液切口漏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年以来神经外科开颅手术7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病人开关颅及脑内手术处置原则一致,但对硬脑膜的处理分为敞开及严密缝合两种,比较两种处置方法的脑脊液伤口漏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硬脑膜完整修补的45例病人除1例有引流管口脑脊液漏外,其余均无脑脊液漏导致的伤口愈合不良.而术后硬脑膜屏障不完整的31例病人中,6例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伤口愈合不良需采取术后附加引流或手术处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诊疗费用.结论 我国南方低纬度沿海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常年在80%以上,头皮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硬脑膜屏障对隔绝脑脊液促进头皮伤口愈合显得尤为重要,神经外科手术中注重硬脑膜屏障的重建对促进病人愈合有很高的性价比.

    作者:吴京展;吴明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5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5年间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275株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275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利福平、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高达100%、100%、100%、95.3%、92.0%、84.3%、97.8%.结论 该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积极联合使用抗生素,注重药物敏感性检测.

    作者:陆静兰;廖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