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率及其变化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陈盛亮;林卓茂;黄文清;丁小明

关键词:心率,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 质量, 影响
摘要:目的 探讨心率及其变化对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接受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192例,按心率不同分成小于60次/min组、61~70次/min组及大于70次/min组三个组,并将右冠状动脉(RCA)图像质量作为参考,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3个等级,评价不同心率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心率在小于60次/nin、61~70次/min所得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但在扫描过程中心率变化幅度大者成像质量有所下降,以右冠状动脉明显,特别是中段为显著,其次是回旋支,前降支影响小.结论 128层螺旋CT能够很好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心率及其变化可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心率及维持心率的稳定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糖刺激对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TGF-β1和PDGF-BB的影响

    目的 探讨高糖刺激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HBZY-1)表达转化生子因子(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 BB)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传代后分为正常组(葡萄糖浓度为5.6 mmol/L)、高糖A组(葡萄糖浓度为15 mmol/L)、高糖B组(葡萄糖浓度为30 mmol/L),分别培养12h、24 h、48h后,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细胞TGF-β1和PDGF-BB mRNA的表达水平,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中TGF-β1和PDGF-BB蛋白的表达.结果 ①正常组细胞可表达TGF-β1及PDGF-BB;②与正常组相比,高糖各组细胞TGF-β1和PDGF-B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③与高糖A组比较,高糖B组系膜细胞中TGF-β1和PDGF-BB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结论 高糖刺激可以上调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TGF-β1和PDGF-BB的表达.

    作者:谭春兰;陆晓华;黎伟;杨桢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神经病学网络课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神经系统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医学生非常重要[1].然而,神经系统疾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表现多样,知识更新快.学生如何才能接受更多更新的专业知识,教师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这是目前神经病学教学急需解决的难题.

    作者:蒙兰青;尤燕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胱抑素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是半胱氨酸蛋白酶主要的抑制剂,是目前一种理想的早期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灵敏的内源性标志物[1].然而近些年来的研究提示Cys C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elerosis,AS)的发生、发展过程,现就Cys 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作者:黄照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三维重建技术在成年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在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成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患者共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薄层CT扫描获取二维图像数据,将二维图像数据导入医学图像处理软件Mimics进行三维重建,建立骨盆和股骨三维模型,了解发育异常的髋臼及股骨头的位置、形态、髋臼壁缺损的程度,并将其应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指导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病例均可以通过研究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得到患髋髋臼及股骨头的发育异常数据,与术中所见相符.所有病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获得了很好的手术效果.结论 计算机三维重建图像比传统的影像学检查更能直观、全面的显示患髋的解剖关系和空间结构,对于指导成人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手术治疗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建春;吕厚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龄外伤性颅内血肿30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高龄患者颅内损伤的早期症状常不典型,伤后48小时内应重点观察.伤前大部分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应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及心功能情况.昏迷病人应早期置胃管,防止消化道出血.我科自2008年1月~2011年9月共治疗高龄外伤性颅内血肿手术患者30例,现对术后出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盈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3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80例为观察组,2009年3月至2010年2月住院阴道分娩的产妇376例为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催产素,对照组单用催产素,观察两组第三产程、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第三产程、用药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0.01).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促进子宫收缩作用明显而缓慢,与催产素联合使用有协同、互补作用,更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量,且用药方便、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五藤三虫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拟五藤三虫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RA患者分为治疗组(五藤三虫方)60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60例,两组均治疗一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并对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时间等症状和体征以及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等实验室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关节疼痛、肿胀、压痛、晨僵时间等症状和体征及ESR、RF、CRP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拟五藤三虫方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有效控制炎性症状、改善病情,对活动性RA具有颇佳的近期疗效,效果优于甲氨蝶吟.

    作者:刘积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在脑卒中的应用效果与分析

    目的 分析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在治疗脑卒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6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2例脑卒中患者,其中60例(对照组)接受甘露醇等常规治疗,另外62例患者(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250 ml 0.9%NaCl+80 mg/2 ml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NDS)和日常活动量表(ADL)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 经过3周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S和ADL评分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总有效率为93.55%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牛血清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

    作者:张秀恩;汪洋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在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对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的作用.方法 将8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个人意愿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服用骨肽片、塞来昔布,实验组给予服用骨肽片,同时进行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评价两组腰背部疼痛程度及骨密度.结果 治疗后2个月两组腰背部疼痛均有改善,骨密度均有提高,但实验组腰背疼痛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骨密度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实验组临床试验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渐进性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改善患者的腰背疼痛及提高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腰背疼痛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周明英;黄芳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5例新发老年癫痫患者临床分析初探

    目的 探讨新发老年癫痫患者相关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新发老年癫痫患者人口学特点、疾病特征、辅助检查及诊治疗效.结果 本研究55例患者中男性居多,65~75岁者占65.5%,首次痫样发作大多以全面性发作为主(72.7%);少于半效纳入病例曾行脑电图( EEG)检查,而中度及中度以上异常者仅占25.5%,约81.8%经头颅CT及MRI扫描检查,而其中多发性脑梗死(27.3%)多见,尤其以脑叶梗死或脑叶软化灶(32.7%)为著;诊断后及时治疗者仅占54.5%,大多数使用卡马西平抗癫痫发作.结论 新发老年癫痫患者常见伴发疾病以多发脑梗死多见,首次发作以全面性发作类型为主,相关脑电生理及结构检查大多有阳性发现,临床以单药卡马西平治疗为主,疗效欠佳.

    作者:贾晓燕;周琴;郑金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52例鼻腔粘连处理的体会

    鼻腔由于种种原因出现粘连,给鼻的通气、术腔的清理及鼻窦的引流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2008年1月~2012年1月笔者共收诊住院鼻腔粘连患者52例,根据粘连的不同部位及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包括中鼻甲成形术、下鼻甲成形术及鼻中隔矫正术、电动吸引切割术、微波热凝粘连分离术及创面间可溶性止血纱布分隔等,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廖培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14例影像学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脊柱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4例脊柱嗜酸性肉芽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X线平片检查14例,CT检查11例,MRI检查10例.结果 单发共12例,颈椎3例,胸椎5例,腰椎4例;多发2例,1例累及颈椎、腰椎及骨盆,另1例累及胸椎、腰椎.共侵犯20个椎体,颈椎4个,胸椎9个,腰椎7个.X线及CT病灶表现为椎体不规则破坏和椎旁软组织肿块,MRI表现为椎体破坏信号异常和椎旁软组织肿块,椎间盘信号无改变.结论 脊柱嗜酸性肉芽肿各种影像学检查都有一定特征,但以MRI检查具价值,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影像学表现相结合,综合细致的分析才能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作者:林益良;李建全;陆玉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率及其变化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率及其变化对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搜集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接受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疑似冠心病患者192例,按心率不同分成小于60次/min组、61~70次/min组及大于70次/min组三个组,并将右冠状动脉(RCA)图像质量作为参考,根据冠状动脉伪影多少及血管连续性分为3个等级,评价不同心率对重建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心率在小于60次/nin、61~70次/min所得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较好,但在扫描过程中心率变化幅度大者成像质量有所下降,以右冠状动脉明显,特别是中段为显著,其次是回旋支,前降支影响小.结论 128层螺旋CT能够很好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心率及其变化可影响冠状动脉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心率及维持心率的稳定是保证图像质量的关键因素.

    作者:陈盛亮;林卓茂;黄文清;丁小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沟通技巧在消化性溃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给予常规护理同时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12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5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62例在此基础上运用沟通技巧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体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患者投诉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护理技巧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护理服务纠纷及投诉,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凤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39例,均使用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观察两组的CRP变化情况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NDS)评分情况.结果 依达拉奉可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CRP的水平(P<0.05).治疗后两组NDS评分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的评分等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CRP水平,改善其预后.

    作者:周杰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5例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2001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收治腹部术后并发DVT患者25例,采用以抗凝、溶栓为主的非手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47~78岁,平均59.3岁;其中胃癌5例,结肠癌2例,直肠癌6例,卵巢癌3例,后腹膜肿瘤2例,肝硬化、脾亢5例,胃穿孔1例,腹部外伤1例;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2例,浅静脉曲张2例.

    作者:陈培升;刘绍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10月在我院待产的910例无剖宫产指针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待产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460例和观察组4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进行产前产时健康指导及一对一的导乐分娩,观察两组待产孕妇的自然分娩率.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71.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8.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436,P<0.01.结论 对孕妇实施心理干预,可增强其对自然分娩的自信心,促进孕妇身心健康,提高顺产分娩率,提升产科质量.

    作者:李成菊;郑应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高危孕产妇心理健康及护理研究进展

    高危孕产妇是指妊娠、分娩期间伴有高危因素的孕产妇,高危因素包括妊娠高血压、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期糖尿病、高龄孕妇、前置胎盘、肾炎、肝炎、胎儿生长受限(IUGR)、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ABO或Rh血型不合、多胎等,这些因素均可能影响孕妇自身健康及胎儿或新生儿生长发育.高危妊娠是妇产科医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

    作者:苏春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脑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脑病的疗效,初步探讨糖尿病脑病的发病机理,方法 80例糖尿病脑病患者随机分为口服降糖药组和胰岛素治疗组,两组均予以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作为基础治疗,胰岛素治疗组皮下注射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组口服阿卡波糖和或二甲双胍,均以3个月为一疗程.结果 口服降糖药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胰岛素治疗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MMSE评分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仅能有效控制血糖,而且能明显改善糖尿病脑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提示胰岛素对改善患者神经细胞功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杨小华;韩晓骏;严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0例ITP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强的松1 mg/(kg·d),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组患者给予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进行对症治疗,阿莫西林1.0 g/次,克拉霉素0.5 g/次,奥美拉唑20mg/次,2次/d;持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0%(P<0.01),对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治疗组患者共复发7例,总复发率为1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0%(P<0.01);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激素联合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有效缓解ITP症状,临床疗效确切,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坚;曾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