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镜联合在胃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韦向京;彭庆丰

关键词:腹腔镜, 胃镜, 双镜结合, 胃肿瘤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在胃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的41例胃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采用双镜联合手术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开腹手术法,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治疗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且手术创口小,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运用双镜联合下治疗胃小肿瘤手术创口小、机体功能恢复快,具有较好的疗效.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甲状腺手术患者焦虑及抑郁的影响

    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是目前治疗甲状腺疾病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疗法,而手术作为一种常见的心理应激源,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疾病的康复.我们对50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采取个体化心理干预,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艳湘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临床护理路径用于脑梗死康复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06年10月~2011年2月在我院家庭病床科住院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108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为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为观察组,两组各为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P<0.01),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工作满意程度和康复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加快患者的康复.

    作者:方志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视医护配合共同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医生、护士有责任去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改善服务质量,尽快地使病人能在短时间内得以康复,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医疗和护理工作是医院工作中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系统,服务对象虽然都是病人,但工作侧重点则有不同[1],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重视医护配合,是取得优质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医疗单位在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求得发展.

    作者:钟德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小切口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科采用小切口中空钛钉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25例患者,经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年龄17~69岁,平均(40±4.6)岁;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21例;骨折原因:跌伤14例,交通事故伤8例,坠落伤2例,被打伤1例;按Bromer和Ashurst分类标准[1],均为内翻(内收)型骨折Ⅰ度;手术距外伤时间5h~4d,平均1.9d.

    作者:黄翠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下肢静脉曲张是静脉系统重要的疾病,也是四肢血管疾患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外科治疗方法静脉结扎剥脱术切口多,影响美观,同时易出现术后疼痛、感觉异常等不适.超声引导是近年来采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1],近年我科在超声引导下应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春秋;韦彩捌;赵继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患者行颈内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减轻颈内静脉穿刺中疼痛的效果和对穿刺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84例直接颈内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实验组).对照组以常规方法进行穿刺;实验组在穿刺前以穿刺点为中心涂擦复方利多卡因乳膏,60 min后进行穿刺.记录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以及穿刺前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结果 实验组颈内静脉穿刺疼痛程度以及血压、心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擦可减轻颈内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全海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评价改良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采用分离腓动脉穿支低肌间隔穿支或外踝后血管穿支,跟外侧血管穿支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低点的血管穿支与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组成联合蒂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6例16处.修补足部较远软组织缺损的皮瓣远端做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结果 16例16处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39个月,无并发症,其中有3例外形臃肿,二期做了整形手术;其余外形满意,无溃疡发生;有痛触觉,两点辨别觉4~9 mm;患肢步行正常.结论 通过把穿支血管汇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低点作为皮瓣的联合蒂的皮瓣逆行转位,完成转移点下移,皮瓣仍能完好成活而且功能良好;同时满足了足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需要;术式简单易行,不需吻合血管,是修复足踝跟部软组织缺损比较理想的术式.

    作者:崔彩清;张海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锁定钢板配合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观察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各种创伤所致的股骨远端骨折愈来愈多发,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该类型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式[1].如何有效进行骨折复位并保留骨块完整,减少肢体短缩畸形,恢复膝关节面的完整性,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手术治疗的关键所在[2].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更新发展,手术的选择也多种多样,这些内固定材料各有优缺点.笔者自2009年5月1日至2012年4月30日期间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配合植骨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姚念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采用玻璃酸钠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4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玻璃酸钠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结果 对患者行平均24个月的随访,100例患者中,显效75例,进步15例,改善4例,无效6例,优良率为94 %.Lyshlon膝关节功能评分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具有操作简便的优点,利于开展,但患者膝关节炎为重度的患者,在采取保守治疗无效时,还需行手术的方法处理,以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洪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序贯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10天序贯疗法和7天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幽门螺杆菌(HP)阳性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105例经胃镜证实为胃溃疡活动期,且14C尿素呼气试验为HP阳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序贯疗法组前5天给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口服,后5天再给予奥美拉唑20 mg、克拉霉素500 mg、替硝唑500 m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10天.标准三联疗法组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g、克拉霉素500mg口服,均每日2次.疗程结束1个月后行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 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为92.45%(49/53).标准三联疗法组HP根除率为78.85%(41/52),序贯疗法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标准三联疗法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序贯疗法组5例出现不良反应,标准三联疗法组6例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序贯疗法比标准三联疗法有更高的HP清除率,安全性好,为一种较好的HP根除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和推广应用.

    作者:李洪涛;张志旺;朱明乐;曾明芳;徐立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白内障手术中小切口囊外摘出术与超声乳化术两种方法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术后视力、角膜内皮失去数量等相关情况,并分析两种方法的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1月行小切口囊外摘出术患者58例共82眼作为观察组;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行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患者56例共74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长远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眼角膜内皮失去率比较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可作为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方法,考虑患者经济压力及手术相关情况,小切口囊外摘出术可能更适合推荐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梁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产科护理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

    护理团队的稳定性关系着护理工作的质量,近年来,护理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强化,人事管理合同制的出现,护理团队中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护士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随着住院分娩的普及,产科工作量逐年增加,工作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提出离职的护士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护理团队的稳定性.作为护理管理者,如何维持产科护理团队的稳定性,提高产科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而提高产科护理工作质量,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现将我院产科护理团队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介绍如下.

    作者:李慧龄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在ICU中的应用分析

    ICU患者病情危重,常呈昏迷状态,因呼吸肌肌力的不足常需长时间的辅助呼吸支持通气[1].临床常用呼吸机帮助患者呼吸,但容易导致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感染等并发症,对需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的昏迷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术能有效减少呼吸系统的并发症.经皮扩张气管造口术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在ICU中的应用较为广泛.

    作者:何发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T诊断支气管内膜结核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EBTB)的CT诊断与临床价值,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经纤维支气管镜(FB)确诊的EBTB患者的CT表现.结果 36例EBTB患者中,单一受累32例,其中主支气管2例,叶支气管14例,段支气管16例;一侧多叶受累4例.有32例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26例,向心性狭窄20例,狭窄累及长度大于3 cm者19例.局部管腔扩张10例;肺不张11例.肺实质内见不同性质新旧结核灶,20例为活动性结核灶,27例胸膜有不同程度增厚粘连钙化,伴有胸腔积液4例,气胸5例.20例有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 EBTB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胸部X线不能明确,较均匀性增厚向心性狭窄是EBTB影像主要表现,结合肺实质和胸膜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CT对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有很高价值.

    作者:卓建平;嬴洁;葛德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31例临床分析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是颅脑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将大大增加患者的病死率或致残率,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院2003年2月至2011年7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31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唐志清;胡庆荣;宁荣群;胡黎明;胡继忠;廖世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双镜联合在胃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在胃肿瘤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自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入住的41例胃小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治疗组采用双镜联合手术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开腹手术法,治疗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41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治疗组在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均少于对照组,且手术创口小,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运用双镜联合下治疗胃小肿瘤手术创口小、机体功能恢复快,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韦向京;彭庆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肺上叶切除术后置双管引流的观察与护理

    肺上叶切除术后置双管引流,有利于术后残腔的及时消除,防止和减少术后发烧、肺闷、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残腔的闭合快与否,与有效的引流有直接的关系.双引流管的成功护理,为整个胸膜腔尤其是胸膜顶处脏、壁层胸膜的接触、粘连创造良好的条件,减少渗出的胸腔引流量和残腔的形成,起到尽快消除残腔,缩短带管时间,减少住院费用的效果[1].现将13例肺上叶切除术后置双管引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兰月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派丽奥与牙康治疗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84例牙周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牙康治疗;观察组采用派丽奥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牙周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前后PLI、GI、PD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牙龈附着菌的改善幅度也明显大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应用派丽奥治疗牙周炎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刘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危重新生儿中应用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的效果及优越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因各种疾病入住我院儿科的危重新生儿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头皮及四肢浅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观察组采用颈外静脉置留置针进行采血和输液,对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的时间、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两组患儿每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每次采血成功率、每次成功穿刺置管时间、留置针留置时间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将采血和输液两项操作融为一体,既缩短了操作时间,又增加了置管成功率,为抢救工作赢得了时间,减轻了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快速提供实验室检查数据,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作者:张堤;陈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 Cox比例风险模型在泌尿外科手术后感染研究中的应用

    目的 为了解我院泌尿外科术后切口感染相关因素,探讨Cox比例风险模型在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以面对面调查结合查看病例等方式,应用个体化问卷调查表收集泌尿外科术后患者年龄、性别、民族、疾病史、遗传史、病程、用药史、治疗史等资料,把多元相关感染因素进行评分量化,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泌尿外科手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 把可能相关感染因素带入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后,表明泌尿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包括泌尿外科手术持续时间、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使用种类等.结论 根据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的手术感染有关影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作者:郑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