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花桃
小儿输尿管损伤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医源性损伤是主要的原因.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症状,常被误诊或漏诊而引起尿外渗、腹腔感染、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故早期发现并及时恰当处理是治疗本病的关键.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了14例小儿医源性输尿管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电话回访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96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回访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系统的髋关节置换术相关知识宣教,回访组患者出院后给予电话回访,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结果 回访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电话回访,提供知识和心理援助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遵医行为.
作者:周明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温馨提示牌的应用对静脉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7~9月12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简单的输液常规护理,10~12月份的11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悬挂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患者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患者或家属对留置针使用满意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应用留置针温馨提示牌并进行系统健康教育能减少留置针使用的并发症,有效防止留置针意外脱出,保证留置针留置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李欢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普知识的普及,孕产期保健备受人们的重视,如何落实<全国城乡孕产期保健质量标准和要求>,做好卫生保健服务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课题.但在具体实践中,由于各地的经济文化状况、卫生保健能力及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的程度不同,育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的差异.
作者:罗琳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200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应用输尿管镜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对照组100例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手术时间、碎石成功率.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间、下段碎石成功率和总碎石成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中段成功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段碎石成功率对照组低于观察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为3例,占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2例,占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镜下结合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时间短、高效、微创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覃永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B超引导下穿刺建立微创经皮肾单通道,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105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期成功建立经皮肾单通道及碎石,手术时间20~180 min,平均70 min.1例患者术后第5天继发出血,经更换肾造瘘管及应用止血药后出血停止,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周复查,92例排净结石,6例术后1周经肾造瘘管行二期碎石取石术,7例1个月后行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而治愈,一次结石清除率为87.6%(92/105).结论 采用B超引导下微创单通道经皮肾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复杂性上尿路结石方法简单、安全,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黄勇平;黄群;梁庆祖;黄华武;吴军;韦高猛;黄敏玉;吴诗章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临床上常见腹腔内感染较严重的术后病人,如阑尾穿孔手术病人,或肠梗阻引起的肠道扩张的腹部手术病人,术后常出现腹胀、恶心等到现象,影响患者术后恢复.临床上常采用胃肠减压、肛门排气、禁食,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强调早期活动等常规治疗及护理.
作者:周师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HDP)是目前导致孕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发病率为9.1%~10.4%,约15%妊娠期相关死亡是该病所致,已成为产科研究的重要课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黏度增高及组织缺血、缺氧等,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等,严重影响母体健康及胎儿正常发育.
作者:刘爱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肱骨干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3%,传统的钢板内固定治疗存在手术创伤大、二次取出困难等缺点.本科于2006年5月至2009年1月,采用有限切口复位自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23例,获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董万民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癫痫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 对我科35例确诊为癫痫的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症状测定,并与正常人SCL-90常模进行对照.结果 癫痫患者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或<0.01);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以及阳性项目的平均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癫痫患者的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全方位的心理关照,采用心理干预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治疗能促进癫痫患者心理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兰宁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据统计,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从1959年的5.1%上升到2002年的18.8%,呈明显升高的趋势.积极合理的降压是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临床转归终点事件的主要手段.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是高血压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循证医学证据表明β受体阻滞剂具有明确的降压疗效和心血管保护作用[1].我院将美托洛尔用于高血压病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爱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binding protein,RBP)是一类相对分子质量为21Ku的维生素A运载蛋白,RBP4是新近发现的脂肪细胞因子之一.多项研究表明,其水平升高和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脂谱的改变)有关.
作者:丁云川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神经胶质瘤的疗效.方法 对58例脑神经胶质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切除51例,次全切除5例,大部分切除2例,除2例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外,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改善23例,较术前加重4例,无明显变化31例.随访存活1年以上、且影像学明显改善37例,长生存期69个月,术后1年内死亡6例,16例患者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良好.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神经胶质瘤效果满意,显微手术以其损伤小,适应证宽,全切除率高等优点,可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王文波;杜贻庆;莫万彬;李普阳;夏学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观念的改变,保健意识及对医疗护理的需求日益增长,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护理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由于重症ICU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治疗的场所,是医疗风险高的科室.
作者:覃花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H)是影响糖尿病患者健康常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病理基础是代谢异常和循环障碍,发生率高达50%~80%,病变发生时可造成运动、感觉神经损伤,多合并有内脏神经损害和微血管病变,严重时导致糖尿病肢体坏疽甚至截肢.
作者:刘亚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生物标志物是指可客观评估或评价一个生理或病理或治疗过程中的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对它的测定可以获知机体当前所处的生物学进程[1].检测某种疾病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可以对该疾病的鉴定、早期诊断及预防、治疗过程的监控起到帮助作用.因此,寻找和发现有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已经成为目前研究某种疾病的一个重要热点.
作者:刘忠仁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急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186例急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于转科入院或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以改善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了追求自身完美而选择隆乳手术,但术后的产后哺乳问题应引起产科医师的重视.2009年至今我院收治2例隆乳术后产褥期急性乳腺炎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社区儿童乙肝六项检查结果的动态变化,为社区儿童的预防免疫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凤岗镇社区2001~2009年儿童乙肝六项检查结果,判定不同检测指标组合结果,比较不同年份社区儿童乙肝免疫状态的变化.结果 2001~2009年社区儿童乙肝病毒感染人群比例下降,非免疫人群比例上升.结论 社区儿童近年来非免疫人群比例上升,儿童乙肝预防免疫仍存在盲区,应采取必要措施,加强社区儿童乙肝预防免疫工作.
作者:谭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中暑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发生率、影响因素、合并症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7例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救治经验.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重症中暑患者并发DIC与高温暴露时间、体温、休克关系密切,与性别、年龄无关,且发生DIC的重症中暑患者合并肝功能异常、横纹肌溶解发生率明显升高.经降温、抗休克、脏器支持等综合治疗,有5例患者死亡,治疗有效率为91.2%,其中合并DIC的患者病死率为18.2%.结论 重症中暑患者合并DIC病死率高,采取集束化救治技术,控制性降温、积极抗休克和脏器保护,可有效提高抢救重症中暑患者的成功率,在DIC抗凝治疗同时需注意保护肝肾功能.
作者:周杰;刘文明;蒋建红;杨巧云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