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燕玲;罗雪清
我科自2005年1月~2010年12月对17例海洛因依赖者进行院前急救,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20~41岁,平均33.4岁,吸毒史2~15年;文化程度:初中以上6例,初中以下11例;职业:个体经商10例,待业7例;假性动脉瘤破溃大出血4例,吸毒过量中毒9例,大咯血1例,气胸1例,腹水1例,急性腹泻1例.
作者:韦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低分子肝素钙(LMWH)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肝素,由普通肝素解聚而成,是一种抗凝、抗栓塞药物,其分子量小,皮下注射生物利用度接近100%,药效持续时间长、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应用很广泛,常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血栓性疾病.但是,在用药过程中如操作不当,易引起皮下出血,甚至皮下血肿[1].
作者:陈镜梅;汪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对常见小儿急腹症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03例小儿急腹症患儿的超声表现临床症状.结果 103例急腹症患儿中超声诊断为肠套叠4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急性阑尾炎18例.结论 高频彩超检查是小儿常见急腹症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徐丽芳;廖新红;韦宇翔;蔡昱;陈敏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注给药与常规皮下注射两种给药方式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48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注给药组和皮下注射组各24例,胰岛素泵组用诺和灵R,以每日胰岛素总需量的50%为基础率(由泵持续24 h输入皮下,可据具体情况将基础率分段,常用六段值),基础率在0.3~2.0 u/h.剩余的50%一般按早餐前20%,午餐前15%,晚餐前15%由泵直接泵入皮下,同时三餐前的胰岛素量可根据餐前、餐后血糖调整.对照组用胰岛素皮下注射诺和灵R三餐前15 min,诺和灵N晚10点皮下注射.进行两组疗效比较.结果 胰岛素泵注给药组在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至理想水平的控制天数、血酮体转阴时间和每日维持胰岛素量都较常规皮下注射组少,两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胰岛素泵注给药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皮下注射.
作者:周建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治疗痔病症状临床疗效.方法 将确诊内痔、外痔或混合痔且有痔病症状的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地奥司明口服,每次3片,一天二次,连续4天后改每次2片,一天二次,连服3天;分别在午餐和晚餐时服用.对照组46例给予化痔胶囊口服,每次4片,一天三次,连续用药7天.分别在治疗后第4 d,第7 d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在治疗4 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36%,对照组为65.22%;治疗7d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为71.74%.两组两个时段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并且无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治疗痔病症状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郭俊宇;覃安强;杨昌谋;黄甫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倒.两组患者均服用强的松片(5 mg/片),1 mg/k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2粒/次,2次/日,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西医、中医症候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西医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亦降低了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参;罗成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每年有近30万患者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1],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南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外科医生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和精细,肝胆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病例增多,尤其是腹腔镜手术的普遍开展,胆囊切除术数量的增加,胆漏并发症时有发生.胆漏是指胆汁或含有胆汁的液体持续通过非正常途径流出的状况[1].
作者:李向华;张丽君;彭先美;谭友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11年3月经超声诊断的1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能直观显示剥脱的主动脉内膜及范围、内膜破口和血流改变,且无创、可重复、敏感性高.结论 超声检查为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燕玲;罗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毒性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适合采用高浓度,小剂量,长时间静脉持续给药,通过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强抗癌的活性[1].便携式化疗泵携带方便,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便携式化疗泵输注5-FU有药物延时的现象,对延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韦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临床思维能力是运用理论知识对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师的核心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1].
作者:黄炳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能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前列腺术后康复的牵拉尿管压迫止血方法.方法 将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尿管沿着耻骨前弯方向,向腹侧牵拉压迫止血,牵拉时间为12 h;对照组患者术后尿管向大腿内侧方向牵拉压迫止血,牵拉时间为12 h.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7.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术后将尿管向腹侧牵拉12 h能有效压迫前列腺术后腺窝止血,是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的有效措施.
作者:王菊廷;何淑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胫骨开放性骨折为临床上常见的骨创伤,由于胫骨前内侧无肌肉覆盖,当骨折发生时断端容易穿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给临床治疗造成一定的困难.我院自2000年9月~2010年10月间,应用多种方法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55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肺咯血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治疗主要采取保守疗法.对于大量咯血或短期反复咯血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咯血者因窒息或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过去常采用外科治疗,但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尤其遇到大咯血急性发作的病例,患者往往无法耐受手术.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治疗效果明显.
作者:林翔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临床上,部分前牙有散在间隙的成年人患者,就诊时要求补牙或镶牙封闭间隙.其第一诊治要求并不是正畸,考虑到直接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或烤瓷修复,美观和功能上并不理想,笔者对患者先进行正畸治疗,在排齐牙齿、调整间隙后,再进行烤瓷修复,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成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口腔科进行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固定矫正治疗,在院治疗期间,两组治疗方法,过程及护理方法均相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及家长进行进一步家庭护理干预培训.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下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口腔菌斑指效及牙龈指数.结果 矫正治疗后第3个月、第12个月,两组牙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第12个月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评分较第3个月显著回升(P<0.01),并且干预组第12个月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发挥家长的积极干预作用,对患者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指导.
作者:简林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1],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神经节细胞缺如、肠管持续痉挛造成不完全性肠梗阻,粪便淤滞于近端结肠内,使近端结肠代偿性扩张、肥厚、肠壁水肿,失去正常功能.发病率约为1:5000,以男性多见,男:女为4:1.
作者:黄锦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具有降脂之外的多效性,其主要通过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心肌重塑、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炎症反应、抑制血栓形成、稳定粥样动脉硬化斑块等多效性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地防止心血管疾病,可作为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线及二线药物[1].
作者:潘有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肾病(T2DM)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T2DM患者分为DN组(55例)与DN-HUA组(45例).另择5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检测三组的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lc)、肌酐(Cr)、尿素氮(BUN)、血尿酸(UA),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三组HbAlc、Cr、BUN、UAER、UA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N组和DN-HUA组的Cr、BUN、UAER,UA和HbAlc值分别高于NC组(P<0.01),DN-HUA组的Cr、BUN、UAER、UA值均高于DN组(P<0.01),DN-HUA组和DN组的HbA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糖尿病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热孜万古力·阿帕儿;再吐娜·沙吾提;刘雪峰;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栓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14天,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下降(P<0.01),总血小板以及巨大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P<0.01),体积有所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影响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栓状态,进而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作者:黎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