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动脉超选择栓塞治疗肺大咯血临床分析

林翔鹏

关键词: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摘要:肺咯血临床上并不少见,传统治疗主要采取保守疗法.对于大量咯血或短期反复咯血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咯血者因窒息或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例,过去常采用外科治疗,但是创伤大、风险高、并发症多,尤其遇到大咯血急性发作的病例,患者往往无法耐受手术.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embolization,BAE)治疗大咯血是近年来发展的新技术,治疗效果明显.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敏对雷米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术后苏醒期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盐酸曲马多注射液(舒敏)对雷米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术后苏醒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曲马多组、芬太尼组和对照组,对三组术后苏醒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曲马多组能明显减少术后苏醒期躁动、减轻疼痛及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 盐酸曲马多能抑制雷米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术后苏醒期的不良反应,效果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陈蕙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除草剂百草枯的毒理作用及急救治疗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为有机杂环类触杀、灭生性高毒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应用,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可引起皮肤、肝脏、肺脏、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肺部细胞对其有主动摄取和蓄积作用,使得肺受损为严重,常导致肺间质水肿及肺纤维化.PQ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是PQ中毒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廖树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CHF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赖国勇;洪泽文;王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热圈环切术联合活性乳酸杆菌治疗宫颈糜烂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热圈环切术(LEEP)配合活性乳酸杆菌阴道局部用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LEEP术治疗,在行LEEP术治疗3日后,阴道内每晚睡前放置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至阴道深部,共16日;对照组46例仅采用LEEP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诊,并详细了解阴道流液、出血及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阴道排液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配合活性乳酸杆菌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高,疗程短,疗效可靠,可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丘春东;孔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躯体形式障碍精神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门诊误诊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91例经我院精神科门诊确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首次诊断分误诊组与确诊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诊治医师年资情况,分析影响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 91例患者中首次误诊者49例,占53.8%;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症状与诊治医师年资误诊有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精神症状与医师临床经验是影响精神科门诊确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病理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探索

    临床思维能力是运用理论知识对患者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等资料进行综合的分析,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是医师的核心能力,是医学教育的重中之重[1].

    作者:黄炳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功能性便秘的预防和护理进展

    功能性便秘是指肠道蠕动功能不良导致食物残渣在肠内运行迟缓或停留过久导致大便干硬,3~4d甚至更长时间排便1次,无规律;表现为排便困难、腹胀、腹下坠感、痔疮、肛裂、食欲欠佳、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可引起心血管意外,甚至在直肠癌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便秘给患者带来许多痛苦和烦恼,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因此,早期预防和正确的护理会减轻便秘的严重后果.

    作者:张小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与展望

    我国属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流行区,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表明,1~59岁一般人群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为慢性乙型肝炎(CHB),每年有近30万患者死于HBV感染所致的相关疾病[1],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作者:陈南桂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11年3月经超声诊断的17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超声能直观显示剥脱的主动脉内膜及范围、内膜破口和血流改变,且无创、可重复、敏感性高.结论 超声检查为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首选方法.

    作者:梁燕玲;罗雪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球部穿孔修补术的治疗体会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十二指肠溃疡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常见的外科急症,因其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大多数需手术治疗[1].2008~2010年我科通过腹腔镜行穿孔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5例,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师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取口腔科进行固定矫正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固定矫正治疗,在院治疗期间,两组治疗方法,过程及护理方法均相同.对照组仅给予常规口腔护理,干预组对患者及家长进行进一步家庭护理干预培训.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12个月时,下颌中切牙及上颌第一磨牙口腔菌斑指效及牙龈指数.结果 矫正治疗后第3个月、第12个月,两组牙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第12个月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评分较第3个月显著回升(P<0.01),并且干预组第12个月的菌斑指数及牙龈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固定矫正治疗过程中正确的家庭护理干预对牙周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治疗过程中要发挥家长的积极干预作用,对患者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指导.

    作者:简林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106例严重多发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

    交通、工伤事故、高空坠落、严重挤压等可导致多发创伤病例的发生.多发性创伤是指在突发事故发生时,同一致伤因素可使人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发生较严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是致命的,致死率高.

    作者:黄惠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84例精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8%(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精液中的红细胞数量均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患者精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囊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铭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产妇进行调查,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要在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及产前培训,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要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的安全及健康.

    作者:叶小丽;龚红燕;谭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围产期前置胎盘的B超追踪价值

    目的 探讨孕早、中、晚期前置胎盘的超声诊断追踪价值.方法 对36例孕妇的胎盘前置状态分别经腹超声(TAS)和经会阴超声(TPS)检查进行定位产前追踪,并与产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结果 经TPS追踪评价前置胎盘符合率为88.9%,经TAS为61.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会阴检查的临床符合率高于经腹部.结论 TAS和TPS联合检查追踪孕期前置胎盘预测胎盘前置状态简便易行,但TPS优于TAS,两者结合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升;麻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及其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寻找CT误诊、漏诊的主、客观原因.结果 73例患者中,误诊12例,误诊率为16.4%,漏诊3例,漏诊率为4.1%.包括:①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漏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隐灶癌)漏诊,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合并灶腺瘤漏诊.②甲状腺腺瘤(22例)误诊2例,其中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⑦甲状腺癌(18例)误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腺瘤.④Graves病(1例)误诊为桥本病.结论 甲状腺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依据.多源性结节并存、癌灶小、对临床资料缺乏了解以及经验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早胜;张进;黄云海;汪关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弹性成像比值法对乳腺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比值法对乳腺实性肿块良恶性鉴别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常规超声和UE比值法对55例患者共62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检查,用病理诊断为标准.结果 常规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65.0%(13/20),特异性为71.4%(30/42),符合率为69.4%(43/62);U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5.0%(17/20),特异性为90.5%(38/42),符合率为88.7%(55/62).UE比值法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P<0.01).结论 UE比值法对乳腺实性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巧燕;蔡石兰;黄毅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倒.两组患者均服用强的松片(5 mg/片),1 mg/k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2粒/次,2次/日,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西医、中医症候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西医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亦降低了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参;罗成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依达拉奉对脑卒中患者血栓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栓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60例,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疗程14天,观察比较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小板的变化.结果 采用依达拉奉治疗后,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含量显著下降(P<0.01),总血小板以及巨大血小板数量显著降低(P<0.01),体积有所缩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达拉奉可能通过影响脑卒中患者体内血栓状态,进而发挥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作者:黎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卵巢囊肿的疗效分析

    卵巢囊肿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生育期多见,治疗方法主要有开腹手术及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可靠,但该方法创伤大,住院时间长,术后恢复慢,容易造成粘连等并发症,给患者尤其是未婚未育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和较重的经济负担;腹腔镜手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但对卵巢囊肿进行剥除,若剥离面出血需电凝止血,过度电凝止血,有可能影响卵巢血供,损伤卵巢功能[1].

    作者: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