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破伤风35例的临床治疗分析

古玉芳

关键词:新生儿破伤风, 临床表现, 综合治疗
摘要:新生儿破伤风是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死亡率极高.为探讨本病的临床特点,现对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35例新生儿破伤风患儿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99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新生儿破伤风35例,所有病例均符合新生儿破伤风诊断标准[1],病例来自边远农村山区,有在家中旧法接生史,有不洁断脐史.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除草剂百草枯的毒理作用及急救治疗进展

    百草枯(paraquat,PQ)为有机杂环类触杀、灭生性高毒性除草剂,因其良好的除草效果而被广泛应用,对人畜均有较强毒性,可引起皮肤、肝脏、肺脏、肾脏等全身多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伤,由于肺部细胞对其有主动摄取和蓄积作用,使得肺受损为严重,常导致肺间质水肿及肺纤维化.PQ中毒目前还没有特效解毒药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是PQ中毒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

    作者:廖树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47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7年1月至2010年2月我科收治CHF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抗心衰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8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心功能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DD、LVEF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明显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显著改善心功能,且安全可靠.

    作者:赖国勇;洪泽文;王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Cx43磷酸化及其与ZO-1、Src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沟通相邻细胞胞质的细胞间通道,介导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JIC),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是实现GJIC的结构基础,主要通过对细胞信号的传导来发挥作用.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有学者认为这种传导主要由Cx43完成[1].

    作者:黄建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甲状腺病变的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及其CT诊断误诊、漏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73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病变的CT表现,寻找CT误诊、漏诊的主、客观原因.结果 73例患者中,误诊12例,误诊率为16.4%,漏诊3例,漏诊率为4.1%.包括:①结节性甲状腺肿(32例)误诊6例,其中4例误诊为甲状腺癌.2例误诊为甲状腺腺瘤.漏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癌(隐灶癌)漏诊,1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腺瘤,合并灶腺瘤漏诊.②甲状腺腺瘤(22例)误诊2例,其中1例误诊为甲状腺癌,1例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⑦甲状腺癌(18例)误诊3例,其中2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为甲状腺腺瘤.④Graves病(1例)误诊为桥本病.结论 甲状腺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周围结构的关系,以及有无淋巴结肿大、转移是甲状腺病变定性诊断的依据.多源性结节并存、癌灶小、对临床资料缺乏了解以及经验不足是导致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

    作者:黄早胜;张进;黄云海;汪关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对常见小儿急腹症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对常见小儿急腹症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的辅助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03例小儿急腹症患儿的超声表现临床症状.结果 103例急腹症患儿中超声诊断为肠套叠45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0例、急性阑尾炎18例.结论 高频彩超检查是小儿常见急腹症肠套叠、急性阑尾炎、急性淋巴结炎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作者:徐丽芳;廖新红;韦宇翔;蔡昱;陈敏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躯体形式障碍精神科门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精神科门诊误诊躯体形式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 调查91例经我院精神科门诊确诊的躯体形式障碍患者按首次诊断分误诊组与确诊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诊治医师年资情况,分析影响诊断的主要因素.结果 91例患者中首次误诊者49例,占53.8%;抑郁、焦虑、强迫等精神症状与诊治医师年资误诊有关,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0.05).结论 精神症状与医师临床经验是影响精神科门诊确诊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主要因素.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正骨手法与中药内服治疗颈性眩晕50例

    眩晕是患者就诊时为常见的主诉与临床症状之一,可见于脑动脉硬化症、高血压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及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眩晕患者是由于颈椎病变所引起,我们称之为颈性眩晕,其突出临床表现是眩晕常因颈部活动而发作或加重.

    作者:韦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58例甲型H1N1流感爆发流行临床分析

    2009年3月以来在墨西哥、美国等相继爆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蔓延.我国也出现爆发流行疫情,尤其在年轻人集中的区域如社区、学校等易引起爆发.我科2009年10月15日~10月20日收治58例以流感样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聚集性病例,均为我县某高中同年级2个班的学生和老师.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

    作者:黄精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脑脊液置换与鞘内注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收治的95饲SAH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给予内科综合疗法,观察组(49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腰穿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并发症等作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头痛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入地塞米松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培衡;杨荣芳;陈有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67例的观察和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持久且严重的急性心肌缺血所引起的部分心肌坏死[1].临床应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可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实现梗死相关动脉的再通,恢复梗死心肌血流灌注,进而挽救濒死心肌,是目前作为临床治疗AMI的主要手段,但也存在着再灌注损伤等常见并发症,不可避免的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

    作者:王肖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便携式化疗泵输注氟尿嘧啶出现延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氟尿嘧啶为细胞周期特异性毒性药物,药物半衰期短,适合采用高浓度,小剂量,长时间静脉持续给药,通过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增加药物与肿瘤细胞的接触时间,从而增强抗癌的活性[1].便携式化疗泵携带方便,不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因此临床上应用广泛.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便携式化疗泵输注5-FU有药物延时的现象,对延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作者:韦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复用医疗器械润滑防锈的应用进展

    复用医疗器械因频繁使用和清洗、消毒与灭菌,极易使器械表面或器械轴节处磨损,如不进行有效的润滑保养,不仅可致磨损部位锈蚀而影响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效果,而且会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功能和缩短器械的使用寿命.

    作者:蒋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乡镇卫生院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调查

    临床上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影响疗效,而且会引起不良反应,并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1].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基层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可以为行政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南宁市邕宁区卫生局于2010年1月4日~11日组织包括临床药师在内的有关人员,对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的抗菌药物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德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的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倒.两组患者均服用强的松片(5 mg/片),1 mg/kg,每日早晨空腹顿服;治疗组加服血塞通软胶囊,2粒/次,2次/日,疗程8周.对比观察两组西医、中医症候疗效及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西医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脂等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降低尿蛋白的同时亦降低了血脂,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杨东参;罗成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低血压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腰硬联合麻醉是一种新式的麻醉方法,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双重优点,起效快,用药量小,阻滞完善并可用于术后止痛,能迅速缓解产妇宫缩疼痛,及早手术解决胎儿宫内窘迫的状况[1],但是腰硬联合麻醉所致的低血压发生率高,处理不当时对母婴安全不利.

    作者:许其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孕产期健康教育对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孕产期健康教育对产妇分娩结果的影响.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00例产妇进行调查,对照组仅做定期产前检查,观察组除定期检查外,还要在孕妇学校接受系统的孕期教育及产前培训,观察两组产妇的分娩情况,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显著提高,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明显降低,各产程时间显著缩短,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产妇接受健康教育,能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能较好地促进自然分娩,减少母要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确保母婴的安全及健康.

    作者:叶小丽;龚红燕;谭健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病变312例临床分析

    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由于人们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宫颈病变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宫颈病变是一个尚未限定的比较泛化的概念,是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它包括炎症、损伤、肿瘤(癌前病变)、畸形、子宫内膜异位症等[1].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宫颈病变对防治宫颈癌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冒福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热圈环切术联合活性乳酸杆菌治疗宫颈糜烂50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电热圈环切术(LEEP)配合活性乳酸杆菌阴道局部用药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LEEP术治疗,在行LEEP术治疗3日后,阴道内每晚睡前放置乳酸杆菌活菌胶囊至阴道深部,共16日;对照组46例仅采用LEEP术治疗,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复诊,并详细了解阴道流液、出血及创面愈合等情况.结果 术后治疗组阴道排液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EEP配合活性乳酸杆菌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治愈率高,疗程短,疗效可靠,可达到标本兼治之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丘春东;孔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价值

    目的 评估实时超声引导下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在超声实时引导下,对78例急、慢性肾衰竭患者行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超声组),并与60例按传统盲穿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 超声组的穿刺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1);穿刺时间为(5.0±1.8)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2.5±2.5)min(P<0.01);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P<0.05);超声组发现解剖变异1例(1.67%).结论 实时超声引导下行经皮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实用价值高.

    作者:王洁;钟秋红;邓高;李仕良;崔翠新;古贤君;林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超声诊断48例胎儿肾积水及预后评估

    随着产前超声技术的日渐成熟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先天畸形可以在产前检查中发现.肾积水是常见的先天畸形之一,一般在孕17~18周后可常规显示,其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如由后尿道瓣膜、输尿管囊肿、膀胱输尿管反流引起,常见的为无输尿管梗阻的肾盂肾盏扩张,原因不同其预后也各有不同.目前如何处理肾积水,是否应中止妊娠仍持有不同意见,但对于超声在胎儿肾积水诊断中所起的作用已达成共识.为此,笔者采用彩色B超对我院检出的48例胎儿肾积水进行定期随诊观察,旨在探讨胎儿肾积水的原因及转归.

    作者:黄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