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液灌流并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高岩红

关键词:血液灌流并透析, 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
摘要: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在我县农村应用较广泛,口服中毒屡有发生,尤其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常并发多脏器衰竭(MOF).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极差.血液灌流并透析是近年来我院抢救中毒的有效治疗手段.2003年1月起,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HP/HD)技术,救治11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显著,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保温措施在预防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低体温的应用

    目的 观察腹部手术患儿体温变化并探讨其保温措施.方法将60例经腹部手术患儿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不采用保温措施;观察组采用术中补液、冲洗液均加温至37℃,使用充气式保温毯等综合性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各时段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在手术开始前及术中、术后体温均较入室时明显下降(P<0.01),但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P<0.01),且观察组术中体温相对恒定(P>0.05),而对照组仍持续下降(P<0.01).结论腹部手术患儿术中体温会显著降低,采用相应的保温措施有利于保持体温正常水平,减少术中低体温状态对患儿的影响.

    作者:黄海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人员职业危害及自身防护

    消毒供应室去污区是担负着医院各种医疗污染器械的回收、分类、清洗和消毒工作的特殊场所,存在许多对人体有害的因素,如不清楚这些危害因素或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极易导致与工作相关的疾病发生.我科根据该区域的工作特点,通过职业安全防护知识的宣教及加强去污区工作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做好自我防护措施,从而达到保护自身健康,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危害的发生.

    作者:谭丽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综合方法治疗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13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在防治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对130例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的少年儿童应用0.S%消旋山莨菪碱滴眼液、近视眼治疗仪治疗、用眼卫生指导和饮食指导3个月后,观察疗效并进行随访.结果130例(260眼)经综合治疗后,视力均得到改善.静态检影屈光度数大部分降低,26例显示远视状态,25例呈正视,42例存在散光,37例(74眼)近视度数降低.其中近视度数降低少0.25D,多1.00D,平均降低0.75D.均未出现并发症.结论综合方法治疗和预防少年儿童假性及混合性近视眼疗效确切、安全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谭伟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2010年上海市某区世博园区外公共场所卫生监测分析

    公共场所由于人群聚集,流动量大,极易造成疾病的传播与流行,为了加强经营单位卫生行政管理,提高本地区公共场所卫生水平,掌握本地区公共场所的卫生状况,确保黄浦区公共场所在世博会期间不发生群体性健康损害事件,并预防控制疾病传播和群体性健康危害事件的发生,更好地保护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黄浦区疾控中心对辖区内60家公共场所进行了主动性卫生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郑利纬;杜向阳;李朋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36例老年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2010年在本院确诊为高血压并接受药物治疗的72例老年患者.口服氨氯地平片组为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十依那普利组为研究组,每组36例.服药4周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BP和SBP平均下降幅度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氨氯地平片治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黄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并透析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在我县农村应用较广泛,口服中毒屡有发生,尤其是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势凶险,病死率高,常并发多脏器衰竭(MOF).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单纯常规治疗效果极差.血液灌流并透析是近年来我院抢救中毒的有效治疗手段.2003年1月起,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联合透析(HP/HD)技术,救治11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疗效显著,提高了治愈率,现将救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高岩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围术期护理

    儿童鼾症即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S),是指由于睡眠时上呼吸道梗阻导致的反复呼吸暂停及因此带来的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等一系列并发症[1].引起儿童OSAS的主要原因是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手术切除被认为是目前治疗儿童OSAS的主要方法[2].我科自2006~2010年共收治儿童鼾症12例,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腺样体及扁桃体切除术,经治疗及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陆柳依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剖宫产术后肌注地佐辛与硬膜外腔吗啡镇痛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 比较等效镇痛剂量地佐辛与吗啡在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病人舒适度、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佳给药方案.方法选择60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于关腹时,I组(地佐辛组)上臂三角肌肌注地佐辛10 mg;Ⅱ组(吗啡组)将吗啡2 mg用0.9%NaCI稀释成10 ml硬膜外腔推注.分别于术毕1小时(h1)、6小时(h6)、12小时(h12)、18小时(h18)、24小时(h24)观察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舒适度评分(BCS),以及两组术毕24小时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各观察时间点的VAS、B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小时内不良反应发生率Ⅰ组明显低于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使用等效镇痛剂量的两种药,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相当,但地佐辛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吗啡.

    作者:史超;褚国强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应用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探讨

    目的 探讨抗抑郁药的应用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筛选出的60例冠心病合并抑郁情绪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进行冠心病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抗抑郁药,对照组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各进行一次心电图检查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定,两组于治疗4周后再行一次SDS的测定,将所有的检查、测定结果列表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心电图症状的改变、SDS的评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抗抑郁药配合常规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冠心病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中春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加味清解凉解汤治湿热症264例临床体会

    湿热病是为常见的一种病证,临床研究发现,湿热症在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为10.55%[1],症见头晕、头昏、头痛、胸闷心跳、四肢乏力、浑身肌肉灼热烦疼不适等,客于肾即见腰烦疼,客于关节即见关节疼痛等临床表现,治法以清热解毒,通利气机为主.笔者以张锡纯所创的清解汤和凉解汤为基本方,在临床上随症加味治疗264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作者简介>=黄茂隆(1956-),男,广西田阳县人,中医大夫.

    作者:黄茂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白癜风是一种皮肤后天性色素脱失的疾病,病因不明确,但有说法与遗传因素有关[1].此病为慢性疾病,疗程较长,虽然疾病本身对机体无致命损害,但由于多发生在面颈部,手背等暴露部位,影响美观.我科门诊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60例,虽有不同的不良反应出现,但由于能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效果肯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项技术操作,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溶液渗出到正常血管通路以外的周围组织称为静脉输液外渗.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但增加患儿痛苦和感染机会,而且增加科室的成本和护士工作量[1].因此,我院门诊部对2010年7月~2010年12月538例门诊患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温兰;陈妹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状况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桂西边远山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人力资源现况,为政府下一步加强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力资源调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百色市各县(区)上报的年报表的数据进行核实、汇总和分析.结果百色市共有结核病防治专职人员91人,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71人,有执业资格的67人,人员数量与质量比2005年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在关键的部门、环节人才流失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结论虽然人员的绝对数量有一定提高,但人员配置达到规范要求的机构少,高学历、高职称的人员相对缺乏,另外尚有一定比例的无执业资格人员.建议建立与完善人事法规制度,为结核病防治机构提供法制保障,同时实行有差异的人事管理方式,特别是对聘任的人员,要给予用人单位很大的自主权,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另外还要不断地创造有利于结核病防治工作人员成长的良好环境,提高结防岗位的吸引性.

    作者: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00%、8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4.00%,对照组复发率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下腹痛及腰骶酸痛症状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治疗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冯月儿;陈高燕;叶辉;刘益金;林美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宫颈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

    子宫颈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女性肿瘤中居第二位,占妇科癌症患者人数的15%,近年来有年轻化的趋势,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首选治疗手段,也是晚期宫颈癌不可缺少的治疗措施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健康意识的提高,其对生存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近年来,腹腔镜技术飞速发展,妇科手术适应证不断得到拓展,日渐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

    作者:杨桂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22例护理体会

    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严重疾病,也是造成围生期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常见.临床早期常表现为拒奶、嗜睡、反应低下、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等,晚期可出现惊厥及昏迷.检查常可见面色苍白、前囟膨隆、双跟凝视、瞳孔不等大或散大固定、光反射消失.缺氧和产伤是引起颅内出血主要的两个因素[1],少数病例是因维生素K缺乏、颅内血管瘤破裂和快速静注碳酸氢钠或扩容剂等的医源性出血所引起.

    作者:潘瑜;卢清;黄艳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贲门失驰缓症治疗新进展

    贲门失驰缓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食管原发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及病因都不是很明确;但目前认为可能跟病毒感染、神经、精神、免疫、遗传、酒精、咖啡等因素有关系,导致食管括约肌松弛障碍;临床主要表现为吞咽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由于病因还不明确,故无相关预防措施.随着对该病的不断深入研究,治疗的针对性及效果也有明显提高,治疗方法有药物、中医、肉毒素注射、探条或球囊扩张,支架放置,外科手术,内镜下括约肌切开等.

    作者:汤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预防(SCD)的关键环节.方法 回顾5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及随访资料,分析其原因或诱因、发病季节与发病时间、溶栓治疗与SCD的关系、致命性心律失常与SCD的相关性与预后等.结果严重心律失常为SCD的主要诱因,冬秋季多于春夏季,白天多于晚上,上午多于下午;住院治疗1周后、出院1周后为SCD的高发期,血钾偏低者多见,前壁多于下壁,未溶栓及溶栓未再通者SCD死亡率高.结论 综合分析患者病例资料,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对关键环节的管理,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李永新;黄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IL-6在多发性骨髓瘤肾损伤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中IL-6的表达水平,阐明其在MM肾损伤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对80例MM肾损伤患者(32例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28例肾功能不全可逆者和20例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的IL-6表达量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IL-6在肾功能不全不可逆者表达明显升高,与肾功能不全可逆者、MM肾功能正常者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IL-6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功能不全可逆者与MM肾功能正常者比较,MM肾功能正常者与正常对照组IL-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M患者不同分期IL-6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6检测可作为MM患者肾功能不全病变程度诊断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作者:吐尔逊江·司拉木;麦麦提热夏提·沙吾提;杜春辉;田刚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交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38例临床分析

    交叉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是在髌骨纵向和横向各钻入2根克氏针,在髌骨下极针端环绕钢丝后,交叉钢丝至对侧并固定于髌骨上极针端.本术式系AO派推荐的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的改进术式,适用于有大骨折片做支撑的粉碎性骨折.笔者自2005年7月至2007年4月,将其用于治疗38例该类骨折,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黄福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