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腹部手术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麻与单纯全麻效果比较

吴双平

关键词:胸段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上腹部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全身麻醉联合胸段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在上腹部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0例拟行择期上腹部手术的ASA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A组)和全麻联合胸段硬膜外麻组(B组).B组麻醉诱导前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两组麻醉诱导及气管内插管完成后,持续静脉泵注丙泊酚,间断给予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记录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气管插管时(T2)、切皮时(T3)、拔管时(T4)、拔管后10min(T5)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同时记录术中两组的麻醉用药量, 术毕拔管时间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与T0时点比较:A组在T2、T3、T4和T5时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有明显上升(P<0.05),而B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上述的四个时点无明显变化(P>0.05);A组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在上述的四个时点比B组明显上升(P<0.05),B组的全麻药用量,术毕至拔管时间和术后躁动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 联合麻醉较单纯全麻术中循环波动小,全麻用药量减少,患者术后苏醒迅速,拔管快,并可提供更完善的术后镇痛.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管理进展

    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导致严重健康问题的重要疾病,急性期有22%~65%的患者会发生吞咽障碍[1].吞咽障碍可增加窒息、肺部感染、营养不良等并发症的危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死率[2],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所以做好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护理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管理近况作一概述.

    作者:李佩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160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临床分型、病变程度、日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后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压力根据婴儿日龄的增长而作出调整,10 d为一个疗程.两组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定,并对两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例随访一年半,观察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及智力情况.结果 HBO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重度HIE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502,P<0.05),HBO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预后不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7.939,P<0.01).结论 HIE患儿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尽早HBO治疗,能够起到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的作用.

    作者:李玉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羊水栓塞三例诊治体会

    1994年1月至2008年9月我院共住院分娩7169例,其中发生羊水栓塞3例,发生率为4.18/万.现将该3例患者诊治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梁美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现状

    高血压脑出血(HICH)又称脑溢血或出血性脑中风,是指在高血压的情况下发生的脑实质内出血,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情重,病死率高(40%~60%),病残率也高(占生存者的50%~85%)[1].手术治疗能及时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使被挤压的脑组织及时复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继发性脑水肿及脑缺氧状况减轻,明显降低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2].随着外科技术的发展,中、重度脑出血采用手术治疗优于保守治疗已成定论,现就其治疗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韦立煌;邓元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两种方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两种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A组35例,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甲氨蝶呤(MTX)联合口服米非司酮100 mg,连服6 d;B组37例,在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无水乙醇联合口服米非司酮100 mg,连服6 d.监测患者的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临床症状、毒副反应,超声监测包块吸收及腹腔内出血等情况,3个月后行输卵管通畅试验.结果 血β-HCG转阴时间、附件包块消失时间、治愈率和术后输卵管畅通率比较,A组与B组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副反应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两种保守治疗方法均具有简便、成功率高、创伤小、输卵管通畅率高等优点,但局部注射无水乙醇联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未破裂性异位妊娠的副反应更少.

    作者:谭小梅;刘小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76例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环磷腺苷葡胺治疗76例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予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环磷腺苷葡胺18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滴,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痊愈28例(73.68%),好转7例(18.42%),无效3例(7.89%),总有效率为92.10%;对照组痊愈16例(42.10%),好转11例(28.95%),无效11例(28.95%),总有效率为71.05%;两组相比,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搏出量(SV)、每分钟输出量(CO)、心排血指数(CI)及射血分数(EF)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磷腺苷葡胺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

    作者:周卓东;唐秀革;谭宏儒;花冠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42例疗效观察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急诊之一,尤其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生命,此时终止心律失常为首要任务.胺碘酮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的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我院急诊科对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观察和护理

    带血管蒂皮瓣移植在手外科中应用较为广泛,它对恢复受区外形和手部生理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1].手部外伤后容易引起皮肤缺损,常伴肌腱、骨关节、神经及血管外露,如何正确修复皮肤缺损并大限度恢复手功能,如何根据不同的缺损部位选择合适的皮瓣,是手术成功的关键问题.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风险大,一旦失败将造成新的皮肤及软组织的畸形和缺损.2005年1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根据皮肤缺损部位的不同,采用多种带血管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吴桂林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丹参粉针佐治小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佐治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78例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止咳、平喘等治疗,治疗组加用丹参粉针0.2~0.4 g/d加入5%GS100 ml中静滴,每天一次,连续用药7~10 d.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啰音消失时间、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丹参粉针佐治小儿肺炎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螺旋CT三维重建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踝关节骨折在临床中常见,既往常以X线片或普通CT平扫作为确定其治疗原则的依据,但往往难于全面显示骨折块的大小和移位方向.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在影像学中的应用,三维CT重建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科于2004年2月~2007年5月对38例踝关节骨折常规进行术前螺旋CT三维重建,据此作为治疗的依据,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红锁;黄克;李林;孙达准;韦程寿;杜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策略探讨

    近年来,腹部闭合性损伤不断增多.由于腹部闭合性损伤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风险大,如早期诊断难以明确就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医护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对腹部闭合伤尽早做出诊断及处理.在此收集从1998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院诊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221例,现就其早期诊断要点讨论如下.

    作者:秦博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进展

    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部分或完全性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脑病[1~2].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继发脑瘫、智力障碍等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HIE发病率为(1~80)/1000;其中10%~20%在新生儿期死亡,存活者25%~30%可能留有远期神经发育后遗症,严重地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健康,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也使产科和儿科医师面临很大的压力[3].

    作者:陈琳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乌苯美司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苯美司联合OLF方案(奥沙利铂+甲酰四氢叶酸钙+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毒性反应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 将80例晚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9例)采用乌苯美司加化疗;对照组(31例)采用单纯化疗;两组化疗均采用OLF方案.每两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以化疗前、化疗后六个周期后KPS评分和体质量变化来综合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61.2%和54.8%,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对照组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高于治疗组;治疗组Karnofsky评分稳定率为63.0%,高于对照组的38.0%(P<0.05);治疗组体质量稳定率为69.0%,亦高于对照组的32.0%(P<0.05).结论 乌苯美司联合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肯定,提高了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了毒副反应,改善了生活质量.

    作者:吴雪元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影响的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影响,探讨中药复方活血通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预防组和治疗组,给予中药复方活血通灌胃,并以氨基胍作为对照,治疗12周,观察中药复方活血通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和肾组织AGEs的影响.结果 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和治疗组血糖、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治疗组和氨基胍组肾组织AGEs均较模型组为低(P<0.01);氨基胍组血糖高于中药复方活血通预防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复方活血通可能通过降低血糖,抑制终末期糖基化终产物在肾皮质中的形成,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熊变娥;李溥;刘瑛;邓祖国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支气管肺炎病例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予抗炎及对症处理,两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达到显效的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苏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肌钙蛋白I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测定,同时测定左心收缩功能: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心搏量(SV)、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并分析cTnI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以52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作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结果 高胆组患儿cTnI测定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黄疸患儿左心收缩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TnI与LVEF、LVFS、SV、PFVA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外周血cTnI含量及左心收缩功能检测能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了解心功能情况,从而可以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黄献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给氧疗法舒适度的观察

    氧疗能治疗血氧过低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保持患者的自我稳定.氧疗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对防止子宫过度收缩造成胎儿缺氧以及孕妇血管痉挛,血压过高等造成孕妇动脉血氧不足起着重要的作用.氧疗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氧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体感舒适度不同.舒适度的改变是患者出现不遵医吸氧行为的主要原因[1].为了提高患者体感舒适度,使之能遵医吸氧,2006年3月~2009年4月笔者对在我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68例进行了给氧疗法舒适度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龄化不断增加,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逐年上升.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终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多,致残致死率高,其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中常见的并发症,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1].如何积极有效地控制此类患者的血压成为临床医生重视的问题.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对86例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别采用了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与别的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的临床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健秀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曲马多缓释片应用于门诊手术后镇痛分析

    目的 观察口服曲马多缓释片与尼美舒利用于门诊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分析及其应用的合理性.方法 将96 例门诊手术的病人分为曲马多组(48例)与尼美舒利组(48例).术后曲马多组病人疼痛时服用曲马多缓释片100 mg/次,2次/d;尼美舒利组病人疼痛时服用尼美舒利片100 mg/次,3次/d.在服药后0.5 h、2 h、8 h和24 h用VAS评分法评定两组镇痛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服药后0.5 h两组镇痛效果相似(P>0.05),服药后2 h、8 h和24 h曲马多组的镇痛效果优于尼美舒利组(P<0.01).结论 曲马多缓释片用于门诊手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李顺利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RI分析

    目的 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MRI特征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7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MRI表现.结果 常见于胸腰椎,共95个椎体表现为压缩变形,其中凹陷形及楔形变多见,以压缩椎体后缘骨皮质向前折迭成角且骨片向椎管内突出为其特征性MRI表现,T1WI及T2WI椎体信号大多接近邻近正常椎体信号.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MRI表现较具特征性,是临床诊断的一种可靠的检查手段,能准确地与恶性肿瘤所致的椎体病理性骨折鉴别.

    作者:陈立坚;时忠先;陈广;莫定彪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