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性眩晕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谢克恭;唐毓金

关键词:颈性眩晕, 发病机制, 治疗原则
摘要: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系因颈椎退行性改变或外伤使颈椎内外平衡失调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其特点是眩晕发生于头颈部活动时.临床症状一般有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严重者可发生猝倒,但一般不伴有意识障碍.其发病主要以老年人为主,近年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转变,青壮年颈性眩晕的发病也逐年增高.目前对于颈性眩晕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既往文献亦鲜见关于本病病因和治疗的详细论述.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文献资料,就颈性眩晕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ras/MAPK通路的影响

    目的 研究健脾化瘀方对人肝癌细胞ras/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RT-PCR法,用凝胶电泳分析系统比较目的基因与β-actin基因的吸光度比值来反映基因的表达.结果 ERK、SOS1、c-fos基因表达降低(P<0.05), MEK、raf、ras、Grb2基因的表达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健脾化瘀方能通过抑制ras/MAPK信号通路的上ERK、SOS1、c-fos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邹玺;王瑞平;赵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伊托必利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伊托必利和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伊托必利50 mg口服,每日3次,雷贝拉唑10 mg 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予多潘立酮10 mg口服,每日3次,雷贝拉唑10 mg口服,每日2次.疗程均为 8 周.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内镜下改变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伊托必利与雷贝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疗效优于多潘立酮与雷贝拉唑组合,是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理想药物.

    作者:周喜汉;尹毅霞;黄赞松;喻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白三烯B4、C4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雷公藤甲素对哮喘小鼠哮喘小鼠白三烯B4、C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哮喘的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及不同剂量雷公藤甲素治疗组,用ELISA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肺组织匀浆中白三烯 B4、C4表达水平.结果 哮喘组白三烯 B4、C4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雷公藤甲素治疗组及地塞米松组明显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 雷公藤甲素抑制哮喘气道炎症的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白三烯B4、C4表达的表达活性有关.

    作者:刘清毅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52例的护理

    BiPAP呼吸机是一种无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利用面罩或鼻罩进行呼吸支持的机械通气技术,可使一部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免于气管插管[1].我科对52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V)治疗,配合精心护理,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作者:吴春贤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IMT)的关系.方法 采用无创动态血压仪对12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 24 h动态血压监测, 同时应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测量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据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分两组:CA-IMT≥0.9 mm为增厚组(n=53),CA- IMT<0.9 mm为正常组(n=74).结果 ①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的临床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②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 24 h平均收缩压(145.7±9.2)mmHg和(127.5±9.6)mmHg,24 h平均舒张压(83.5±5.1)mmHg和(76.7±5.6)mmHg,24 h脉压(62.3±10.1)mmHg和(47.8±9.5)mmHg;白天平均收缩压(148.6±6.3 mmHg)和(134.8±8.2)mmHg,白天平均舒张压(86.7±4.8) mmHg和(80.1±5.7)mmHg,白天脉压(63.5±10.9)mmHg和(51.4±9.1)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39.2±12.4)mmHg和(121.6±8.6)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79.3±9.0)mmHg和(70.3±5.2)mmHg,夜间脉压(60.1±11.7)mmHg和(50.4±7.1)mmHg,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A-IMT增厚组与CA-IMT正常组其动态血压呈非勺型节律为54.7%比35.1%,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结论 高血压病动态血压参数异常者颈动脉IMT增厚的发生率高,对靶器官损害有预测价值.

    作者:曹锐红;李献良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枕颌带牵引治疗颈源性听觉障碍61例

    颈椎病变引起的耳鸣、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称为颈源性听觉障碍,我院2004年3月~2007年12月间收治61例,用枕颌带牵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定凡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熟地提取液对小鼠游泳耐力和SOD含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熟地提取液对小鼠游泳能力和SOD含量的影响.方法 小白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0.1 ml/10g,实验组用熟地提取液(含生药0.1 ml/10g)灌胃,连续10 d,10 d后让小鼠负重游泳,观察负重游泳至力竭持续时间,游泳结束后,即刻颈椎脱臼法,取肝组织制备匀浆液,测定SOD含量.结果 熟地提取液灌胃10 d后明显延长小鼠游泳至力竭所需的时间(P<0.05),肝脏组织SOD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熟地提取液对小鼠游泳抗疲劳能力和清除自由基均有明显作用.

    作者:舒耀;张力;谭庆;潘东菁;赵善民;何显教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胺碘酮治疗急诊快速性心律失常42例疗效观察

    快速性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血管急诊之一,尤其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可造成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危及生命,此时终止心律失常为首要任务.胺碘酮具有广泛、多种而独特的电生理效应和药理作用,是目前临床应用广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我院急诊科对42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作者:张长江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尿毒症并发消化道出血17例护理体会

    消化道出血是尿毒症患者的重要合并症之一,常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及时积极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才有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002年8月至2008年8月我科收治了17例尿毒症并发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应用止血药、补充血容量,以及加强血液透析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精心护理,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小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是一类强效降胆固醇药物,具有安全性高,耐受性好等优点.他汀类药物自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类药物除能调节血脂外,还具有多向性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冠心病及卒中的发病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在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方面有着广泛的作用,其血管神经保护功能更是广大临床及实验研究工作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就他汀类药物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机制方面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袁胜山;余昌胤;张骏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痰液细胞学检查在肺癌筛查中的意义

    痰液细胞学检查因简便易行,患者无痛苦而成为筛查肺部恶性肿瘤常用的方法,笔者回顾性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旨在探讨其在诊查肺癌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格琛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神经节苷酯临床应用研究

    神经节苷脂(GMI)是一类含有唾液酸的糖神经鞘脂,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特别是神经元细胞的胞膜中含量高,是神经细胞膜的天然组成部分[1].外源性GMI能以稳定的方式与神经细胞膜结合,引起膜的功能变化.给药后2小时在脑和脊髓测得放射活性高峰.由于GMI是人体本身就有的物质,所以人体对于纯化的GMI耐受性良好,其确切的疗效以及良好的安全耐受性受到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我国1996年起开始应用GMI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包括脑脊髓创伤、脑血管意外等,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许多患者的神经功能有了很大程度地恢复.本文对GMI的近年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阳明;陈晓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配合自拟中药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支气管肺炎病例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给予抗菌药物(左氧氟沙星)+自拟中药方治疗,对照组单纯予抗炎及对症处理,两周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愈率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达到显效的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明显.

    作者:苏中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疗效观察

    绝经后妇女由于体内卵巢功能减退,雌激素水平下降,使阴道变短变窄,阴道壁变薄,宫颈变硬,颈管口紧闭,缺乏弹性,难以扩张,且钳夹困难,子宫萎缩又加重宫内节育器对子宫内膜和肌壁的损伤及嵌顿,给取环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我院门诊对70例绝经后自愿要求取环的妇女采用口服尼尔雌醇,一周后行取环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利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外科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方式有多种,目前仍以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应用多[1].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0月采用改良Sugiura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长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手法加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又称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或老年性膝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多见于中老年患者,是引起老年人残疾主要的原因,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治疗方法有多种,如理疗按摩、药物、手术治疗等,症状轻者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2005年3月~2007年9月,笔者采用手法加中药内服外用综合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5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锋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心肌肌钙蛋白I及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

    目的 探讨病理性黄疸心肌损伤的发生率及其左心收缩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9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测定,同时测定左心收缩功能: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LVFS)、心搏量(SV)、主动脉峰值流速(PFVA),并分析cTnI与左心收缩功能的关系.以52例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作为正常对照组(简称对照组).结果 高胆组患儿cTnI测定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重度黄疸患儿左心收缩功能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TnI与LVEF、LVFS、SV、PFVA呈直线负相关.结论 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进行外周血cTnI含量及左心收缩功能检测能早期诊断心肌损伤,了解心功能情况,从而可以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作者:黄献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前S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血清前S1抗原(Pre-S1Ag)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价值.方法 检测326例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Pre-S1Ag、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和乙肝核心抗体(抗-HBc)的血清标志物.结果 326例患者中存在两种模式,模式1:HBsAb(-)HBeAb(+)HBcAb(+)245例,模式2:HBsAb(-)HBeAb(-)HBcAb(+)81例,两种模式Pre-S1Ag阳性率分别为46.1%(113/245)、34.6%(28/81),经检验,χ2=2.8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re-S1Ag能敏感的反映其体内乙肝病毒复制情况,在基层医院缺乏HBVDNA检测条件,增加Pre-S1Ag检测是乙肝标志物的有益补充,对乙肝的诊断、监测疗效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罗斌;李北林;滕元姬;黄玮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复方黄芪、黄精、党参提取液抗衰老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黄芪、黄精、党参提取液的抗衰老作用.方法 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5%D-半乳糖0.5 ml/d建立衰老模型,用自制的复方黄芪、黄精、党参提取液以4 g·kg-1·d-1和8 g·kg-1·d-1连续给小鼠灌胃30 d,并用生理盐水灌胃做正常对照组.结果 复方黄芪、黄精、党参提取液能显著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1),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的活性(P<0.01),并能提高谷胱甘肽(PSH-PX)的活性.结论 复方黄芪、黄精、党参提取液对D-半乳糖致衰老的小鼠具有较好延缓衰老作用.

    作者:覃云海;孙婷;陈洪玉;李文静;黄万元;李朝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重度子痫前期孕妇给氧疗法舒适度的观察

    氧疗能治疗血氧过低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帮助保持患者的自我稳定.氧疗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对防止子宫过度收缩造成胎儿缺氧以及孕妇血管痉挛,血压过高等造成孕妇动脉血氧不足起着重要的作用.氧疗的方式有多种多样,不同的氧疗方式对患者造成的体感舒适度不同.舒适度的改变是患者出现不遵医吸氧行为的主要原因[1].为了提高患者体感舒适度,使之能遵医吸氧,2006年3月~2009年4月笔者对在我院住院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68例进行了给氧疗法舒适度的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秀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