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62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陈上保;李国强;李玉春

关键词:脾破裂, 手术时机, 手术方式
摘要: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脏器,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而致大出血,危及生命.青壮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本院自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 幽门螺杆菌(HP)阴性的活动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5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联用组32例给予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单药组27例给予泮托拉唑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治疗过程中,在疼痛消失时间方面,联用组为2.4±2.2天,单药组为3.7±2.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溃疡愈合率方面,联用组为90.6%,单药组愈合率为81.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泮托拉唑联合法莫替丁口服治疗DU,缓解临床症状快速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溃疡愈合率,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潘其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实习护生管理应用研究

    目的 应用自我效能理论对临床护理实习生的认知行为进行干预,为临床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管理对策.方法 将2006~2007年临床护理实习的76名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自我效能理论进行干预.促使护生通过他助,提高自知,依靠自助,达到自觉培养、维护及不断提高自我效能感;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临床实习.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专科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基础护理操作技能、服务态度、学习态度、总评等五个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劳动纪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自我效能理论可增强实习护生的的自我效能感,临床带教老师在护生自我效能提高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黄秋环;赵小平;谭耀坤;何兰燕;黄艳青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体会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法(CSII)和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持续滴注法(CV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组(CSII)和B组(CVII),对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治疗前后CO2CP、治疗前后平均血糖、治疗后空腹血糖、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血酮体达标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及低血糖发生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均可使血糖明显下降.两组间平均血糖、CO2CP的变化、血糖达标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血酮及尿酮体转阴时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与CVII相比,CSII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更为安全、有效.

    作者:施亚男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锑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氧化能力相关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锑中毒患者细胞因子水平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对慢性锑中毒患者和对照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及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慢性锑中毒患者血清IL-2、IL-8和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而MDA水平增高(P<0.01).锑中毒患者IL-2、IL-8、TNF-α含量与SOD、GSH-Px活性呈负相关(P<0.01),与MDA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 慢性锑中毒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随抗氧化能力的降低而升高.

    作者:刘瑛;李溥;黄月娜;欧燕芳;胡瑾;樊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颈性眩晕34例的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综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2007年10月颈性眩晕患者6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及口服西比灵,观察组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颈椎牵引、手法治疗、颈部中药热熨疗,均治疗一个疗程,随访5个月.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和61.7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综合治疗颈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栋;陈海涛;韦庆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以无过量饮酒史(酒精摄入量<20 g/d)以及肝细胞脂肪变性、气球样变、弥散性肝小叶轻度炎症和(或)肝中央静脉、肝窦周围胶原沉积等为临床病理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1],它包括单纯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NAFL)、脂肪性肝炎(nonalcohlic steatohepatitis,NASH)、脂肪性肝硬化(fatty liver cirrhosis,FLC)三种类型.

    作者:农乐根;李天资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气管插管的比较

    目的 比较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与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的优缺点.方法 选择ICU需气管插管患者80例,随机分成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BC)组和喉镜直视下经口气管插管(KC)组,比较两组的插管用时、第一次插管成功率、平均每次口腔护理时间、鼻窦炎和院内获得性肺炎的例数、两周内的死亡例数.结果 BC组与KC组比较,插管用时短,平均每次口腔护理用时短,第一次插管成功率高,鼻窦炎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医院获得性肺炎和两周内的死亡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可能选择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

    作者:黄胜立;黄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单向负压引流与传统引流在临床的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单向负压引流与传统引流在普外科临床应用中效果,比较单向负压引流是否优于传统引流.方法 普外科多种手术后699例,根据引流方式分为单向负压球引流组与传统引流组,观察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引流时间、感染率及住院天数.结果 单向负压球引流组与传统引流组比较,疼痛程度轻,术后引流时间较短,感染率低,住院天数短.结论 单向负压球引流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应用范围广、引流效果确切、并发症少,效果优于传统引流.

    作者:吴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侧裂区胶质瘤的显微手术治疗(附17例报告)

    胶质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在国内占颅内肿瘤的35.26%~60.96%(平均44.69%)[1].侧裂区的胶质瘤由于周围有大脑中动脉等重要的血管及其分支和深部的重要神经组织,手术操作主要在血管主干间隙进行,要达到全切除肿瘤而不损伤侧裂血管及正常脑组织,手术难度大.2001年7月至2007年9月.我们应用显微手术方法治疗侧裂区胶质瘤17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民;吴雪松;潘荣南;李文;罗云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诊断方法和筛选步骤探讨

    目的 探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确诊方法与步骤.方法 对86例经阴茎海绵体内注射罂粟碱30 mg合并自慰未能诱发勃起的患者,依次进行夜间阴茎勃起测定、振动龟头试验、视听觉性刺激试验、增加罂粟碱剂量(45 mg)射等方法,观测阴茎勃起反应,逐一排除非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终可确诊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结果 对检测的86例患者中有夜间勃起的患者为72.1%(62/86);振动龟头勃起的患者为20.8%(5/24);视听觉性刺激有勃起的患者为21.1%(4/19);增加注射剂量有勃起的患者为13.3%(2/15).经以上多种筛选试验均无勃起的13例患者可确诊为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结论 通过依次筛选检查可以提高确诊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准确性.

    作者:邓小华;张滨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观察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EP)是一种妇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日趋上升,随着各种诊断技术的发展,早期诊断率不断提高,保守治疗日益得到重视.笔者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丘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葡萄球菌生物膜检测及与耐药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临床标本中葡萄球菌形成生物膜的状况,研究有无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差异,帮助临床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及时有效控制葡萄球菌医院感染.方法 采用刚果红,微量平板法检测生物膜形成,观察葡萄糖、乙醇、氯化钠对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对临床标本分离的葡萄球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 刚果红法检测腐生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分别为10.0%、16.7%、40.0%;生物膜半定量法: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阳性率TSB、TSB-0.25%Glu、TSB-2%Alc,TSB-4%Alc、TSB-2%NaCl、TSB-4%NaCl分别为13.5%、34.6%、33.3%、29.2%,19.4%、32.1%,其中0.25%Glu、TSB-2%Alc、TSB-4%NaCl为佳浓度;药敏结果,产生生物膜的葡萄球菌的耐药性对青霉素、红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有增加趋势,耐药率分别为:86.43%、82.44%、78.35%.结论 临床标本葡萄球菌绝大部分能产生生物膜、葡萄糖、乙醇、氯化钠能促进生物膜形成;葡萄球菌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对其引起的感染可用万古霉素.

    作者:张丽萍;李清;古丽娜依明;李玲玲;田刚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加强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培养的思考

    科学技术发展的进步,知识更新速度的日新月异,同时也促进了高校实验室建设的发展.实验技术人员是高校专业技术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为高校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者:张建和;李思;贾振斌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62例外伤性脾破裂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的探讨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脏器,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而致大出血,危及生命.青壮年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随时面对死亡的威胁.本院自1999年10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62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陈上保;李国强;李玉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455例临床分析

    本院自2004年10月开始采用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到2007年5月止共治疗患者455例,收到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作者:熊静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在就诊患者中发现心电图异常率较高,现对我院2001~2007年收治的18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吴光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1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七叶皂苷钠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2003年1月~2006年1月收治的82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七叶皂苷钠,比较治疗效果,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结果 七叶皂苷钠治疗组能明显减少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于治疗后15 d、25 dNDS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P<0.01).结论 七叶皂苷钠通过促进肾上腺皮质醇分泌而发挥激素样抗炎抗渗出消肿作用,可避免因大量应用激素所致不良反应,用以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且效果较好.

    作者:黄勤华;叶允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胎盘早剥48例临床分析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至胎儿分娩前,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为临床较少见的产科急症之一,它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1].本文对我院2005年5月至2007年5月间胎盘早剥48例进行分析,以期早期诊断和治疗,改善母婴结局.

    作者:潘海花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破伤风抗毒素皮试结果判断及注射方法的改进

    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和治疗破伤风重要措施.由于TAT是一种异体蛋白,易发生过敏反应,在注射前应做皮试,阳性者需作脱敏注射,按护理学基础判断标准[1],TAT皮试阳性率甚高,脱敏注射全程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增加患者的痛苦和负担,影响工作效率,为此我们探讨TAT皮试结果判断和脱敏注射的改进方法,经过三年多的临床试验观察,仅有2例轻微过敏反应,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比较,阳性率低,注射次数少,缩短总注射时间,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和降低材料的消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黎清;覃娅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周期素D1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周期素D1(CyclinD1)与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在糖尿病肾病发生、进展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注射链尿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yclinD1、CDK4的表达.结果 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表现为系膜细胞等中、重度增生,CyclinD1、CDK4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CyclinD1、CDK4参与了糖尿病肾病中肾固有细胞的增殖,是糖尿病肾病发生和进展的关键机制.

    作者:尤燕舞;林栩;杨发奋;王洁;郭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