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

叶有国;黄映善;郑璇

关键词:胸部手术, 硬膜外自控镇痛, 肺部感染
摘要:目的 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 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病人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0、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部手术后病人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须紧急救治.以往,在常规治疗(吸氧、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基础上,结合由小型呼吸机提供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wel 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近年来,随着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为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条件.2004年12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宋绪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体会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是由胆石症引起,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起病急骤,病情变化快,病死率较高.2004年6月~2006年12月我院用腹腔镜对21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达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社会对医院使用电子病案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分析

    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的应用正在日趋普及,当今EMR与纸质病案并驾齐驱[1],然而,社会对医院使用EMR认知与心态如何,仍然不得而知,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天资;林栩;韦忠恒;岑朝;黄海妮;潘兴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组织胞浆菌病误诊黑热病一例报告

    1.病历介绍患者,男,32岁,司机.因不明原因反复发热20多天,于2006年3月2日到百色市人民医院治疗.入院体检:T 39~41℃,P 90次/min,R 20次/min,BP 100/60 mmHg.病人神清,慢性病容,营养差,皮肤黏膜无黄疸、出血点及皮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心脏正常,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肝脾未触及,病理反射未引出.胸部CT平扫:两肺纹理增粗,左肺下叶及上叶后段可见斑片、斑点状高密度影,右上肺前段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影,右中叶可见模糊影,显示左肺及右肺中叶炎症,左侧胸膜增厚.

    作者:江超穗;蒙礼坚;李锦辉;林珍;李公恒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早期规范的营养支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益处及安全性.方法 43例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为研究组,按照尽早开奶、微量喂养、提倡母乳喂养、非营养性吸吮,必需时尽早积极的肠外营养支持;既往收住院的43例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营养支持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达摄入标准及足量喂养所需的天数及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或0.01),两组间体重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研究组无NEC发生,对照组有2 例;研究组与对照组PNAC、败血症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规范的营养支持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有益且安全.

    作者:梁玉美;林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低分子肝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8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均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剂滞及阿司匹林等传统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观察14天.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疼痛持续时间,血脂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14天末治疗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TC、LDL-C、TG、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HDL-C水平显著升高,两组比较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低分子肝素及辛伐他汀治疗UA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江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对症等治疗,治疗组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入生理盐水电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刘广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抗肿瘤药效学研究

    目的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在卤代酸存在下一步法简便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并分别研究其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羧甲基茯苓多糖在抑制昆明种小鼠H22肝癌细胞及小鼠肿瘤U-14 细胞活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结论 通过简便方法制备得到了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力的羧甲基茯苓多糖,适当剂量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程金生;赵进;黄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腰-硬联合麻醉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 将50例需行剖宫产的临产妇,随机双盲分为两组,每组25例,A组为腰-硬联合麻醉(CSEA);B组为硬膜外麻醉(CEA);观察两组用药后的血压变化、诱导时间、麻醉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结果 两组术中MAP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压下降低值出现时间A组明显早于B组(P<0.01);恶心、呕吐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诱导时间及术中麻醉效果与B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CSEA和CEA均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的要求,但是腰-硬联合麻醉起效快,肌松完善,不良反应少,更适合急诊剖宫产手术,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作者:罗平;黄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的预测与诊断研究进展

    临产前的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PROM),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病率约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病率约为2.0%~3.5%.PROM可并发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PROM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由于诊断方法不同,而使诊断率有较大的差异,在处理上给予假阳性病例不必要的干预,可导致早产;反之,让假阴性者盲目的等待,可引起严重感染.

    作者:黄海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侧外固定架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的应用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在临床治疗中,部分学者主张一期清创加内固定,也有主张一期清创加跟骨牵引,再二期内固定.自2004年以来,我科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茂基;戴阿林;赖玲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42例小儿心内直视术的护理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缺陷的首位[1],随着社会经济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已被更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为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了矫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 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病人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0、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部手术后病人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叶有国;黄映善;郑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1208例危重患者ICU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营养支持途径的合理性.方法 对1208例危重患者的营养状况、科室分布、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使用情况、营养支持途径合理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入住ICU时存在营养不良的患者721例,占59.7%.其中外科系统发生率48.4%,内科系统发生率47.2%.存在营养不良风险患者1025例,占84.9%.营养支持中能耐受单纯EN途径占12.7%;EN联合补充的PN(EN+PN)占75.8%;全肠外营养(TPN)占11.4%.营养支持治疗1周后各组患者血清白蛋白(sALB)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EN与PN相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在ICU中占重要地位,再评价PN在营养支持中的作用是必要的.

    作者:胡桂芳;姚华国;张媛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重症监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特点与预防控制对策

    医院获得性肺炎(nosocomical pneumonia,NP),是指在医院特殊环境下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呼吸道感染.Lynch[1]的研究认为,NP是院内感染的重要形式,占全部院内感染的15%,影响着0.5%~2.0%的住院患者,病死率超过了30%,特别是发生在ICU内的NP,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解我院ICU内NP的临床特点,对2004年10月~2007年10月的116例N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探讨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作者:李永新;李军;覃晓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95°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33例

    伴随着高速高能量损伤增多及社会老年化,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也日渐增多,此类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2004年4月~2007年1月采用95°动力髁螺钉(DCS)治疗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33例,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作者:张晓剑;金小平;徐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合并胰性脑病15例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重症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发炎,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疾病.胰性脑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为特点,如果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低其发生率,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905例次气管切开痰菌培养结果分析

    气管切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其亦易继发呼吸道感染.笔者对自2001年2月至2008年1月我院905例次气管切开病例的痰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上升,真菌感染率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云;石卫平;佘晓春;姚炳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三种方法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方法 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药物治疗指征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3天为一疗程;B组(34例)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C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共3天,第四天行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结果 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或0.01),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或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5);血β-HCG一周下降>15%例数 C组明显高于A、B两组 (P<0.01).结论 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两药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两药联用的副反应低于单用甲氨喋呤.

    作者:张改琴;孟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壮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58例报告

    目的 观察壮医药综合疗法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采用壮医七星针、拔火罐、药线、外用自制鼻桑灵滴鼻、内服鼻炎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抗组胺药物、激素等.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壮医药综合疗法比常规西药治疗对过敏性鼻炎疗效好.

    作者:邓杰;赵作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