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云;石卫平;佘晓春;姚炳荣
目的 通过阴道超声对盆腔静脉曲张的超声图像分析,为临床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经阴道超声观察子宫,卵巢影像学表现.结果 对154例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可做出定性、定位及病变程度的诊断.结论 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具有安全、无创、经济、准确可靠等优点,是诊断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的首选方法.
作者:魏力勇;罗云英;陈凤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创伤修复的目标正逐渐从单纯追求愈合速度转变为重视愈合质量,尤其重视功能的恢复和组织的重建.而随着人们对脂肪组织的研究不断深入,脂肪组织在创面愈合方面所起的作用被不断地认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肪细胞能分泌数十种参与创面修复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能促进皮片存活和创面的修复[1].因此,以往认为脂肪组织植皮成活率低的观点随着医学的发展正逐渐被改变.实践证明,健康的脂肪组织削痂后及时植皮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还能起到保护脂肪组织、避免其继发性坏死或液化的作用[2],且植皮区外观丰满,弹性、伸展性好,功能恢复快.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脂肪上植皮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秦初明;林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选择3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30例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作对照组,分别采血测定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促甲状腺素(TSH)浓度及肝肾功能.结果 观察组T3、T4均比对照组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TSH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T3、T4分别与BUN、Cr呈负相关(P<0.01),TSH与BUN、Cr无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T3、T4变化对判断病情轻重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麻尔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特应性皮炎(AD),原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发病率在儿童为10%~20%,成人为1%~3%,好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临床上以瘙痒、典型的皮疹与分布及慢性病程为特征,因其病因不明及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AD,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更有效的异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方案.方法 将确诊为异位妊娠并有药物治疗指征的102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3天为一疗程;B组(34例)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C组(34例)米非司酮片每天空腹口服50 mg,2次/d,共3天,第四天行甲氨蝶呤50 mg/m2肌注,共一次.结果 C组治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0.05或0.01),而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C组(P<0.05或0.01),C组显著低于B组(P<0.05);血β-HCG一周下降>15%例数 C组明显高于A、B两组 (P<0.01).结论 甲氨喋呤、米非司酮两药联用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两药联用的副反应低于单用甲氨喋呤.
作者:张改琴;孟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症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它不仅是胰腺的局部发炎,而且是涉及多个脏器改变的全身疾病.胰性脑病是急性重症胰腺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以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为特点,如果进行早期预防和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以减低其发生率,现将其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旭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等仍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致残率、死亡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肖其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筋膜内子宫全切术可避免全子宫切除术及部分子宫切除术的弊端,且具有减少手术步骤,减少副损伤,对性机能影响减少等优点,我院自2005年1月开展了电动宫颈旋切器行筋膜内子宫全切术4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肖长凤;杨春燕;向红云;向晔;邹泉;王冉;鲁吉娟;彭小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 中医称千日疮,民间俗称刺瘊,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部分中老年人.近年来儿童患者有增多趋势,且临床表现独特.笔者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对52 例儿童寻常疣患者的进行CO2激光烧灼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瑞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头痛是内科常见症状之一,以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发病的机理复杂,治疗较困难,以往治疗多针对头痛发病的某一因素选用药物,虽然获暂时缓解,但复发率高,近年来我科用复方羊角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49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肝动脉时辰化疗组25例和常规化疗组2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LOHP(草酸铂)方案,动脉组病人采用经肝动脉按时辰程控输液泵给药,常规组按常规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 动脉组和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8.0%和29.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病人发生静脉炎、末梢神经炎明显多于动脉组,发生率分别是70.8%、62.5%和4%、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临床疗效高,毒副反应小,是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韦忠恒;毛桂珍;浦涧;韦邦宁;汪建初;马日海;陆涛;马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前些年笔者所在单位制剂中曾有甲硝唑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剂存在成品澄明度整批不合格的现象;经微孔滤膜收集其沉淀物后试验分析,主要成分呈铁离子样反应.当前国内大输液生产所使用的管道器具主要为不锈钢,而国产不锈钢因受生产工艺、表面刨光、高温高压以及酸、碱、盐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不锈蚀而脱铁[1],因而有必要探讨铁离子对输液制剂的影响,以期提高输液制剂质量的稳定性.
作者:黄正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带塑料插入件的栓道式精密附着体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带塑料插入件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修复双侧后牙游离缺失32例,观察附着体义齿的固位、稳定、功能等情况.结果 经过两年随访,患者对义齿的美观性、舒适性、固位、咀嚼及发音情况表示满意,对128颗基牙复查无叩痛、无松动,影像检查未见支持组织明显改变,其中15颗基牙牙龈边缘红肿经治疗后好转.结论 栓道式精密附着体用于游离缺损,修复效果良好.
作者:晏海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连用5天,停药后根据病情需要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红霉素15~30 mg/(k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洁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动态观察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规律及β-七叶皂甙钠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β-七叶皂甙钠,并测定发病后4天、10天、21天血清CRP和TNF-α含量.结果 发病后第4天,两组患者血清TNF-α、CRP水平和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程的第10天和第21天治疗组CRP、TNF-α水平和NHS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清中CRP、TNF-α水平增加,表明其参与了脑出血的病理生理过程.β-七叶皂甙钠通过调节血清CRP、TNF-α、水平而改善脑出血的预后.
作者:凌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伴随着高速高能量损伤增多及社会老年化,粗隆间及粗隆下粉碎性不稳定骨折也日渐增多,此类骨折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自2004年4月~2007年1月采用95°动力髁螺钉(DCS)治疗粗隆间及粗隆下骨折33例,通过临床观察,效果较好.
作者:张晓剑;金小平;徐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十年来,腹腔镜在外科的应用日益广泛,已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并取得惊人的进展,从单纯的胆囊切除发展到胰十二指肠切除等高尖手术,给外科领域带来了一次革命性的突破,逐步形成了微创外科这一发展的新模式.腹腔镜超声刀的使用促进了微创外科的发展,近几年其在腹部外科手术的微创意义愈加明显,表现在手术局部创伤小和全身应激反应轻.腹腔镜的临床应用研究作为21世纪外科领域的重点发展课题之一,研究成果对微创外科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逐步实现电子传递信息,推动远程学术交流.本文就腹腔镜在腹部外科应用的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忠才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常用术式,但术后再出血率为4.1%~17.3%[1].1997年以来我院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进,即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基础上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和胃冠状静脉主干,由于根部离断,故我们也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断根术.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临床应用于42例患者,经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妊娠期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妇女的各器官及组织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随妊娠进展,体内各种激素和酶类等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本研究对非孕健康育龄妇女及不同孕期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检测,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不同孕期孕妇和非孕健康育龄妇女之间存在的差异.
作者:黄明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锁骨骨折是常见的创伤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左右.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中药内服的方法治疗锁骨骨折37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小平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