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立冬
2002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患者27例,现对其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27例患者中男性18例,女性9例,年龄21~62岁,平均39岁;交通事故伤20例,高空坠落伤7例;GCS评分3~5分.其中21例为颅内血肿清除术后.
作者:刘春峰;姚炳荣;徐爱明;徐朝晖;施红伟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末节断指再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不短缩指骨及保留关节进行末节断指再植,血管分离、延长后,缝合血管周围筋膜组织,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吻合再植,随访成活率及指体功能.结果 180例210指末节断指再植,成活204指,成活率97.1%,术后随访3~12个月,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结论 不短缩骨、不移植血管,采用血管周分离延长,松解血管后,血管周筋膜组织缝合,使血管端减张后进行末节断指再植,方法可靠,手指外形及功能良好.
作者:银春景;王荣春;陈泽群;陈拓;石思雄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处理的方法多种多样.近年来随着外科微创技术的开展以及对桡骨远端骨折认识的提高,桡骨远端骨折在治疗技术上有了新的方法.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微创技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56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范宁;黄德征;罗一军;陈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先天性心脏病是小儿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占先天性缺陷的首位[1],随着社会经济及医疗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已被更多的患儿家长所接受.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共为4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施行了矫治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陆文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前些年笔者所在单位制剂中曾有甲硝唑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输液剂存在成品澄明度整批不合格的现象;经微孔滤膜收集其沉淀物后试验分析,主要成分呈铁离子样反应.当前国内大输液生产所使用的管道器具主要为不锈钢,而国产不锈钢因受生产工艺、表面刨光、高温高压以及酸、碱、盐的影响不是绝对的不锈蚀而脱铁[1],因而有必要探讨铁离子对输液制剂的影响,以期提高输液制剂质量的稳定性.
作者:黄正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方法及其抗肿瘤活性.方法 在卤代酸存在下一步法简便制备羧甲基茯苓多糖,并分别研究其体内、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羧甲基茯苓多糖在抑制昆明种小鼠H22肝癌细胞及小鼠肿瘤U-14 细胞活性方面具有显著效果.结论 通过简便方法制备得到了可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力的羧甲基茯苓多糖,适当剂量的羧甲基茯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程金生;赵进;黄徽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气管切开是临床救治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其亦易继发呼吸道感染.笔者对自2001年2月至2008年1月我院905例次气管切开病例的痰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革兰阳性菌感染率上升,真菌感染率下降,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建云;石卫平;佘晓春;姚炳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已经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取石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293例,通过护士积极地临床配合和观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目前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仍然是外科手术切除,但因原发性肝癌起病隐匿,早期无特殊的临床表现和体征,难以发现,发现时多属中晚期,已失去外科手术切除机会;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性介入治疗逐渐发展成为非手术治疗中较为成熟、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经肝动脉导管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公认的中晚期肝癌首选的介入手段,而血供研究则是肝癌介入治疗中至关重要的问题,介入术前明确了解肝癌的血供来源和特点,对介入治疗方案的制订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笔者运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48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血供进行综合研究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苏赞瑞;莫定彪;龙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将49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肝动脉时辰化疗组25例和常规化疗组24例,两组病人均采用5-FU(5氟尿嘧啶)+CF(亚叶酸钙)+LOHP(草酸铂)方案,动脉组病人采用经肝动脉按时辰程控输液泵给药,常规组按常规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结果 动脉组和常规组的总有效率分别是68.0%和29.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常规组病人发生静脉炎、末梢神经炎明显多于动脉组,发生率分别是70.8%、62.5%和4%、28%,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肝动脉时辰化疗临床疗效高,毒副反应小,是较好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韦忠恒;毛桂珍;浦涧;韦邦宁;汪建初;马日海;陆涛;马燕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病人28例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谷氨酸氨基酸转移酶的变化,呼吸平稳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平稳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华丰;梁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6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尿β2-MG水平,同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比较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比,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预后差,而后三者的血、尿β2-MG明显升高.结论 β2-MG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应将β2-MG作为临床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尤燕舞;林栩;杨发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痰菌阳性或发生在两肺上叶尖后段和下叶背段,有典型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的痰菌阴性肺结核易于确定诊断.肺下叶基底段结核较为少见,由于临床表现不够典型,X线影像也不典型,部分病灶较隐蔽,痰菌检查阳性率不高等原因,常导致误诊.笔者总结分析30例下叶基底段肺结核相关的临床X线资料,探讨误诊原因,总结经验与教训,以提高对下叶肺结核病X线诊断水平.
作者:李仕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 中医称千日疮,民间俗称刺瘊,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部分中老年人.近年来儿童患者有增多趋势,且临床表现独特.笔者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对52 例儿童寻常疣患者的进行CO2激光烧灼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瑞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对症等治疗,治疗组用沙丁胺醇溶液加入生理盐水电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为93.3%,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53.3%,总有效率为86.6%.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组喘憋症状缓解、哮鸣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 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能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
作者:刘广俊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抗癌灵(Kangailing, K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配制不同抗癌灵生药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率,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野生型P53、NF-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Ka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01),P5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01),NF-кB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 Ka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野生型P53蛋白表达,下调NF-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韦鹏涯;浦洪琴;韦星;李朝敢;农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妊娠期为适应胎儿的生长发育,妊娠妇女的各器官及组织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随妊娠进展,体内各种激素和酶类等也相应地发生了一系列的生理变化.本研究对非孕健康育龄妇女及不同孕期孕妇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进行检测,探讨血清碱性磷酸酶在不同孕期孕妇和非孕健康育龄妇女之间存在的差异.
作者:黄明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头痛是内科常见症状之一,以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为多见.引起头痛的原因很多,发病的机理复杂,治疗较困难,以往治疗多针对头痛发病的某一因素选用药物,虽然获暂时缓解,但复发率高,近年来我科用复方羊角胶囊治疗血管性头痛50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日材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三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发病率高,致残严重.脑卒中后脑损伤涉及多种机制,某些中药因具有多治疗靶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ginseng saponins,PNS)是从著名中药三七中提纯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近年来在脑卒中的研究和治疗方面取得令人鼓舞的成果.本文就三七总皂苷治疗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旨在为临床三七总皂苷治疗脑卒中提供依据.
作者:蒙兰青;黄瑞雅;韦世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人工流产术是妊娠早期用手术器械把胚胎组织或胎儿吸引或钳刮出来,使妊娠终止的手术,是避孕失败的一种补救措施,人工流产手术方法通常有吸宫术、钳刮术[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无痛人流在大中型医院中已广泛开展,但由于地域不同,受经济水平、消费观念的限制,本地区有多数仍选择普通人工流产.人工流产手术难度不大,但由于手术是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进行的,受术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反应,加上手术操作疼痛的刺激,术中极易出现心律加快、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汗、胸闷等躯体症状,即人工流产综合征(RAAS)[2].为了减少RAAS的发生,我们对人流术者施行心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雪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