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制疝环充填物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21例

曾卫平

关键词:腹股沟疝, 聚丙烯网片, 疝修补术
摘要:腹外疝是普外科常见疾病之一,手术是目前治愈腹股沟疝的唯一方法.传统的腹股沟疝手术修补方法,是将腹股沟管周围组织高张力缝合来修补薄弱或缺损的腹壁,术后病人会产生局部的牵扯感以及慢性疼痛等术后并发症.资料显示传统手术的复发率为10%~20%,而包括平片修补术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复发率为1%~3%.我院2005年10月~2006年12月施行局麻下自制疝环充填物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21例,随访6个月~2年,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社会对医院使用电子病案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分析

    电子病案(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的应用正在日趋普及,当今EMR与纸质病案并驾齐驱[1],然而,社会对医院使用EMR认知与心态如何,仍然不得而知,为此我们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李天资;林栩;韦忠恒;岑朝;黄海妮;潘兴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中药抗癌灵对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抗癌灵(Kangailing, Ka)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提取、配制不同抗癌灵生药浓度,作用于体外培养的人肝癌SMMC-7721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法检测凋亡率,二步法免疫组化检测野生型P53、NF-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Ka各浓度组细胞抑制率显著上升(P<0.001),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或P<0.001),P53蛋白表达显著上升(P<0.001),NF-кB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01).结论 Ka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野生型P53蛋白表达,下调NF-кB P65和Bcl-2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韦鹏涯;浦洪琴;韦星;李朝敢;农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胸部手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术后肺部感染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胸部(胸壁、胸内)手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方法 全组4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4例.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选择气管内插管全麻加胸段硬膜外阻滞方式,A组手术结束时采用负荷剂量+持续输注+病人自控模式(LCP),B组术后病人感疼痛时单次肌注哌替啶50 mg.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术前两组各项生命指征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手术前后六项指征的改变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R、V、FEV1.0、SpO2、HR的比较,差异显著或非常显著(P<0.05或<0.01);手术前后MAP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舒适状态及镇痛效果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两组术后肺部感染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胸部手术后病人PCEA优于临时注射哌替啶镇痛,能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作者:叶有国;黄映善;郑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联合检测心肌分子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索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有价值的组合,以提高AMI的早期诊断率.方法 将胸痛疑似急性心肌梗死者98例分为AMI组68例,非AMI组30例,检测两组患者的CK、CK-MB、MYO和cTnI.结果 AMI组MYO在AMI后1~2小时出现异常,5~12小时达高峰,明显早于其它三项指标;cTnI与CT-MB同步,但cTnI中升高幅度大,半衰期长,恢复在7~10天.结论 对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实验室指标应以特异性和敏感性两方面相结合,较为优化的组合应为cTnI和CK-MB,有条件的医院可将CK、CK-MB、MYO和cTnI进行联合检测,更利于AMI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林敏;陈贤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β2-微球蛋白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β2-微球蛋白(β2-MG)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46例不同病理类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尿β2-MG水平,同时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相关生化指标,在不同病理类型患者中比较以上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微小病变、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相比,膜增殖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患者的预后差,而后三者的血、尿β2-MG明显升高.结论 β2-MG可预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预后,应将β2-MG作为临床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常规检测项目.

    作者:尤燕舞;林栩;杨发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CO2激光烧灼治疗52例儿童寻常疣的临床体会

    寻常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起, 中医称千日疮,民间俗称刺瘊,可以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是皮肤科常见疾病之一.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部分中老年人.近年来儿童患者有增多趋势,且临床表现独特.笔者于2006年12月至2008年2月对52 例儿童寻常疣患者的进行CO2激光烧灼治疗,并进行疗效分析, 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瑞恩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等仍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致残率、死亡率高.近年来,研究发现标准外伤大骨瓣手术能够显著降低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死亡率.本科于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7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薛建荣;陈家康;文超勇;陆建吾;郑捷敏;刘桂彪;李学东;肖其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丝裂霉素定时灌注膀胱预防膀胱肿瘤复发的护理

    我院自2005年7月~2007年12月,开展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丝裂霉素定期灌注膀胱治疗表浅性膀胱癌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其中男50例,女10例,年龄21~86岁,平均年龄54岁,均为首发病例,术前经膀胱镜肿瘤组织活检,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G1~G2级,其中单发45例,多发15例,肿瘤直径0.5~3.0 cm,均采用TURBT术.

    作者:彭先美;卢云洁;徐东珍;林秋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电刺激小脑顶核结合药物治疗脑梗死33例

    目的 观察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3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均给予每天250 ml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组同时用脑循环功能治疗仪电刺激小脑顶核;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21 d后,治疗组的Fugl-Meyer(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电刺激小脑顶核是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有效方法.

    作者:陈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早期梅毒实验室检查的现状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全身性传染性传播疾病,对健康的危害程度仅次于艾滋病,几乎可以引起全身所有组织器官的损害和病变,导致功能障碍.近年来,梅毒在我国的再次流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梅毒早期主要侵犯皮肤黏膜,晚期可累及心血管及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器官[1],给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既严重危害了社会健康,又影响了家庭的安定.

    作者:韦莹慧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美施康定治疗晚期肿瘤重度疼痛65例临床分析

    至今,癌症仍是人类所未能攻克的一大难题.近资料显示,美国预计2007年将有1 444 920新癌症患者,并有559 650人死于癌症.自从1999年开始,在年龄小于85岁人群中,癌症已经取代心脏病成为死亡率高的疾病;在1~14岁儿童中,也紧随意外伤害排至第二.毫无疑问,在我国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将更多.癌症疼痛作为重要的一个症状,晚期癌症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美施康定(MST)(硫酸吗啡控释片,京萌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晚期肿瘤重度疼痛65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恽建波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派瑞松治疗特应性皮炎临床观察

    特应性皮炎(AD),原称异位性皮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全世界发病率在儿童为10%~20%,成人为1%~3%,好发于过敏性体质的婴幼儿及青少年.临床上以瘙痒、典型的皮疹与分布及慢性病程为特征,因其病因不明及发病机理复杂,目前尚缺乏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采用派瑞松(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AD,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诺和锐30治疗2型糖尿病23例临床观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 R每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6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30组和诺和灵30 R组,各23例,采用每日早、晚餐前(即刻、餐前30分钟)两次皮下注射方案.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5点(空腹,三餐后2 h及睡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事件的差异.结果 诺和锐30组早、晚餐后及睡前血糖明显低于诺和灵30 R组(P<0.05或0.01),低血糖发生率诺和锐30组少于诺和灵30 R组(P<0.05).结论 诺和锐30控制餐后血糖更为满意,且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更低.

    作者:吴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酒精性肝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78 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 例患者给予维生素C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2~3 周.结果 治疗结束时,两组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肝病的肝功能损害.

    作者:韦志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目前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常用术式,但术后再出血率为4.1%~17.3%[1].1997年以来我院对该术式进行了改进,即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的基础上结扎并切断胃左动脉和胃冠状静脉主干,由于根部离断,故我们也称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断根术.1997年3月至2007年3月临床应用于42例患者,经临床应用及护理观察,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护理体会

    急性左心衰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须紧急救治.以往,在常规治疗(吸氧、镇静、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基础上,结合由小型呼吸机提供的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wel PAP)模式治疗急性左心衰.近年来,随着多功能呼吸机的使用,为急性左心衰的抢救和康复创造了条件.2004年12月~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1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均使用多功能呼吸机无创通气模式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莉;宋绪梅;李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胎膜早破的预测与诊断研究进展

    临产前的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ture of fetal membrane,PROM),是产科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妊娠满37周后的胎膜早破发病率约为10%,妊娠不满37周的胎膜早破发病率约为2.0%~3.5%.PROM可并发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1].PROM一旦发生,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母儿生命.由于诊断方法不同,而使诊断率有较大的差异,在处理上给予假阳性病例不必要的干预,可导致早产;反之,让假阴性者盲目的等待,可引起严重感染.

    作者:黄海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80例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阿奇霉素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静滴阿奇霉素10 mg/(kg·d),连用5天,停药后根据病情需要改为阿奇霉素10 mg/(kg·d)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静滴红霉素15~30 mg/(kg·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退热时间、止咳时间、啰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静滴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红霉素,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韦洁钦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病人28例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5),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两组病人意识恢复时间,谷氨酸氨基酸转移酶的变化,呼吸平稳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呼吸平稳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出院时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伴呼吸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苏华丰;梁宇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护理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MPCNL)已经成为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主要方法[1],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取石成功率高、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5年6月~2007年12月我院采用超声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293例,通过护士积极地临床配合和观察,做好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钟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