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达均
脑动脉瘤常位于颅底经过蛛网膜下腔的主干动脉发出分支的部位.约80%的颅内动脉瘤分布于脑底动脉环的前半部.临床上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TCD监测,发现出血多为脑底动脉环前半部动脉瘤所致,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临床上很少见,本文报道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破裂出血病例,运用TCD动态观察该例病人术后不同脑底动脉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改变情况.
作者:韩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低温(27~28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具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且中低温下手术更有利于心内的操作.然而术后监护对保证病人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十分重要.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中低温室颤法心内直视手术61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术后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带兰;李慧敏;方海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输液并发症与静脉套管针留置时间及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择接受安全套管针留置的205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从卧床与非卧床、高渗与一般液体、不同封管液及其相关因素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非卧床组、一般液体组、肝素液封管组的输液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1),套管针留置时间则明显延长(P<0.01).结论 影响静脉留置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是输液并发症的发生,而输液并发症发生率的高低则与患者体位、输入液体的性质、封管液种类有关.
作者:韦佩松;钟超英;潘云英;罗凤娇;禤朝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巩膜瓣下埋线法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152例(189眼)原发性青光眼患者,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92眼),接受巩膜瓣下埋线法小梁切除术,对照组76例(97眼)接受标准小梁切除术.术后观察和随访前房、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第1天前房正常者:观察组73眼(79.35%),对照组79眼(81.4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个月~2年,观察组眼压正常率为92.39%,对照组眼压正常率82.47%,观察组眼压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巩膜瓣下理线法小梁切除术术式安全、有效,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抗青光眼滤过术.
作者:邬贤义;刘缅;谭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家将逐步向社会开放医疗服务市场[1].因而,医院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生存挑战与市场竞争.为了更好地提高医院的竞争力,客观上要求医院不但要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同时也要求医院通过提高其经济管理水平,以较低的消耗来获取大的收益[2].
作者:何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胸骨后甲状腺肿又称胸内甲状腺肿、纵隔甲状腺肿,指肿大的甲状腺部分或全部位于胸廓入口以下,多位于前纵隔,以右侧多见,为临床少见病例,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我院自1998~2006年共收治此类病人12例,均沿颈路手术切除,结合文献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张晓忠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有机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是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由于其基本理论抽象,反应机理、分子结构复杂等特点,学生普遍感到学习难度较大,难于理解和记忆.
作者:赵进;陆海峰;黄锁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且昏迷>6小时的颅脑损伤[1],是颅脑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致残率、病死率较高.只有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恰当的处理及精心的护理,才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卢清;农秀芳;邓艳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因其具有减少重复静脉穿刺、减轻病人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等优点,自1958年问世以来,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近年在我国临床也应用广泛,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不仅仅用于输液,还用于采血、换血等治疗.本文就新生儿留置针静脉输液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林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诊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06年11月间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输卵管妊娠病例76例临床资料.其中急诊行腹腔镜手术者35例为研究组,其余41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结果 研究组腹腔内出血量较对照组多,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的输卵管破裂率、术中出血量、输卵管开窗术的比例、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腹腔镜操作引起的并发症.结论 急诊腹腔镜手术行输卵管保守性手术是可行的,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但腹腔镜治疗休克型输卵管妊娠的经验还需总结及提高.
作者:曾宪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90分钟后COX-2的表达,探讨两者的关系.方法 构建I/R模型,取30只大鼠平均分为6组,分别于再灌注后0、1.5、3、5、12和24 h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分析分为0-4等级,计算COX-2的表达.结果 COX-2内皮细胞的表达在再灌注后3~5 h明显,12~24 h后逐渐减弱.COX-2的表达在再灌注后1.5、3、5、12和24 h均明显高于0 h(P<0.05).COX-2表达的高峰后几小时可发现肾(I/R)损伤明显.结论 COX-2表达和肾(I/R)损伤有关.
作者:农绍军;黄群;梁庆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锁骨中1/3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是常用方法,但有一定的骨不愈合率.本科自2001年1月~2006年10月对所有121例该病手术病例均采用克氏针内固定,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况光荣;龚彩云;朱志敏;卢渊铭;李振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长托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长托宁治疗组和阿托品对照组,将其疗效和中毒症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比对照组神志清醒时间、呼吸机治疗时间、ICU住院时间缩短(P<0.01),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少(P<0.05),中毒反应少而轻(P<0.001).结论 长托宁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吴先荣;罗云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食品贸易的全球化使广大消费者受益,大量高品质、价格合理、安全的食品应运而生,满足着广大消费者的需要.日趋加速的城市化状况导致食品的制作、运输、贮存、销售需求不断增加.
作者:陆兴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阿曲库铵持续静脉泵输注配合机械通气在抢救危重哮喘中的作用.方法 对经鼻或经口气管插管实行机械通气的危重哮喘患者采用咪唑安定针0.04~0.15 mg·kg-1·h-1(必要时加用异丙酚等其他镇静药物)充分镇静下,使用阿曲库铵5~10 μg·kg-1·min-1微量泵维持,配合内科综合治疗措施,待病情稳定后停机拔管.结果 12例危重哮喘患者经使用阿曲库铵微量泵维持后,人机对抗消失,机械通气后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明显纠正.结论 阿曲库铵配合机械通气是抢救危重哮喘的有效方法,且阿曲库铵使用微量泵,肌松作用稳定,剂量调节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徐子琴;徐敏;徐建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个月以内,临床并不少见,特征有别于其他类型,诊疗有一定困难和特殊性.我院自1993年9月以来共诊治36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钟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 将收治的58例原发性呼吸暂停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东莨菪碱+氨茶碱)和对照组30例(单用氨茶碱治疗),并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两组比较,χ2=4.92,P<0.05.结论 东莨菪碱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能明显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少,在临床上值得应用.
作者:韦芝群;韦晓玲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酚妥拉明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佐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78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对照组38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酚妥拉明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囊性颅咽管瘤囊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3例囊性或以囊性为主的颅咽管瘤,在CT介导立体定向下使用YL-1型微创针进行穿刺,排除部分囊液减压,反复冲洗抽吸囊液并注入小剂量博来霉素行瘤内化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治疗后视力、视野障碍和高颅压症状很快改善;CT显示瘤腔缩小,钙化部分吸收,无手术死亡,无严重并发症,术后视丘下部功能紊乱反应轻;12例获随访1~3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该疗法安全、简便、有效,是采用微侵袭神经外科手段治疗颅咽管瘤的有效方法之一.
作者:龚奎玉;文建平;关午 刊期: 2007年第03期
家居环境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重要环境,也是人们接触密切,频繁的环境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居民为追求舒适、优雅的居住环境,居室的装修日趋豪华.
作者:雷动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