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瘫患儿父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黄宏亮

关键词:脑性瘫痪, 家长, 心理健康,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抑郁自评量表(SDS)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脑瘫患儿的父亲和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53个脑瘫患儿家庭的父亲和母亲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脑瘫患儿父亲和母亲在SDS的标准总分、抑郁症发生例数、发生率等方面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脑瘫患儿的母亲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均高于脑瘫患儿的父亲(P<0.05~ 0.01).结论:脑瘫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更容易受到影响.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第五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纪要

    第五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三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于2008年6月7~29日在呼和浩特召开.

    作者:马志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精神疾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结果:护理2个月后,两组患者BPRS和IPRO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是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命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锡英;王任昌;蒋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脑血栓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痰细菌培养和药敏分析

    目的:了解脑血栓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痰细菌菌譜的分布和体外药敏试验状况、耐药机制、合理指导应用抗生素.方法:脑血栓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痰液做细菌培养,按常规方法分离应用MICROSCAN -4半自动细菌鉴定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到种并作药敏试验采用产色素头孢菌素法检测β-内酰胺酶(ESBLS)和双纸片协同实验做超广谱β-内酰胺酶初筛.结果:319例痰中分离到238例阳性,其中细菌株208株,酵母样真菌47株,合并感染42例 ,157例革兰氏阴性菌中产β-内酰胺酶(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11株和产β-内酰胺酶的大肠杆菌5株,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耐苯唑青霉素(MRCNS)的6株,在42株凝固酶阴性的表皮葡萄球菌中检出耐苯唑青霉素的24株.结论:脑血栓合并肺部感染的细菌种类多,菌谱复杂菌株呈多重耐药性.以非发酵菌感染占多数,铜绿假单胞菌位居首位,二重感染以合并酵母样真菌多见,革兰氏阳性球菌中耐苯唑青霉素的菌株占58.3%.

    作者:王朝辉;张洁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人格特征与血清脂质相关性研究

    在冠心病预防试验中,由于暴力、意外事故、凶杀和自杀所致死亡人数逐年增多,使人们对降低血清胆固醇这一预防措施所带来的危害重新作了评价.本文为探讨血清脂质与人类行为之间的关系,作了相关性研究.

    作者:袁浩龙;谢文卫;万里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合并急性胰腺炎(A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DKA合并A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除DKA的临床特征外还有:6例患者均为中青年,以急性腹痛就诊,均有腹部压痛;AP发作期间6例患者血和(或)尿淀粉酶升高3倍以上,胰腺B超或CT均有AP改变;治愈的6例患者以及时有效地纠正DKA和禁食治疗为基本措施,治疗后腹痛消失,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结论:以腹痛就诊的DKA患者,应查血尿淀粉酶和腹部B超或CT以排除AP; 纠正DKA和禁食是治疗AP的关键.

    作者:杨素清;于海芸;马保成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29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氯吡格雷组149例)和常规组147例,氯吡格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75 mg,每日一次,连续观察4周.结果:治疗一周内,治疗组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周内心脏事件发生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明显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作者:林瑞芳;胡凤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分析

    目的:研究齐拉西酮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方法:将64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和利培酮治疗8周,采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韦氏记忆量表(WMS)、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于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进行认知功能评定,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的WAIS-RC、WMS、WCST及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齐拉西酮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利培酮.结论: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能有效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齐拉西酮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依从性好的特点.

    作者:高星海;万丽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丹参联合川芎嗪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的疗效.方法:对照组22例,仅给予常规降血糖、降血压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3周为1个疗程,观察患者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UAER无明显变化(P>0.05),而治疗组UAER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亦明显低于治疗后(P<0.05).结论:在控制好血糖及血压的基础上,使用丹参注射液联合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王卫民;曹萌;李拉克;海洁;张清贵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与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与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间关系.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A组,n=51)、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B组, n=45)及正常对照组(C组,n=40),检测各组甲状腺功能、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C)及三酰甘油(TG),并统计各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A组与C组相比TC、LDL-C及TG显著升高,但与B组相比TC、LDL-C则明显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情况则A组与C组无明显差异,但有升高趋势,而B组较C组则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明显升高患者TC、LDL-C、TG水平,应对此加强监测,以防发展为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从而增加冠心病发病率.

    作者:杨欣;刘丕卫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经腹管状吻合器在52例贲门癌根治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使用吻合器,在经腹切口贲门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了52例贲门癌患者在手术中选择经腹切口,并使用吻合器的效果.结果:52例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出血、幽门梗阻、胸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恢复顺利,平均住院时间14天.结论:在经腹切口行贲门癌手术中使用吻合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赵一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38例阿尔茨默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调查阿尔茨默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自编调查表对38例阿尔茨默病的住院前后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分析.结果:阿尔茨默病患者除了表现痴呆综合症,还具有明显的情感、思维、行为障碍,同时有较多的躯体疾病,存在许多不安全因素.结论:对阿尔茨默病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整体护理模式.

    作者:翟瑜;张颖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术后处理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 .方法:总结近年142例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临床资料.结果:142例中,137例存活,5例术后死亡,24例术后有早期并发症.结论:法乐氏四联症根治术的术后处理,补足容量、心功能维护及呼吸道管理.

    作者:董卫欣;姜妮;方爱玲;刘志红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抑郁症对冠心病的影响及治疗策略

    抑郁症和冠心病(CHD)作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两大疾病已引起全社会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目前已有很多文献报道了抑郁症作为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不但增加CHD的发病率,而且对CHD的预后产生不良影响[1,2],且与传统的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等对CHD的影响程度相同[3];

    作者:吕同华;金春霞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社区恢复期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原因及其防护

    精神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需要住院治疗,而更长期的康复期是处在家庭和社会当中.这类患者病情稳定后内心活动隐蔽复杂,而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过于乐观,疏于关心,估计不足.

    作者:孔惠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伤残军人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对伤残军人抑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50例伤残军人用自评抑郁量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50例伤残军人发生抑郁39例占78%,伤残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抑郁发生无统计学意义(0.25)P>0.01.结论: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能使临床护士较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伤残军人抑郁的发生率高(78%),主要有疾病长期折磨,社会及家庭角色的改变、经济影响、生活单调,求助自卑心理,针对抑郁发生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熊艳君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6例临床分析

    肺心病与冠心病并存的现象在老年患者中并不少见,文献报道两病同时存在的临床患病率约占肺心病的 4.3%~29.1%[1],二者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前区疼痛,心脏扩大及无明显杂音,临床表现更复杂,诊断更困难,现将我院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收治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目的旨在探讨慢性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合理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闵晓梅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新型抗抑郁药的机制与应用的临床分析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高患病率(约3%~5%)、高复发率(约70%~80%)、高致残率(约25%),有躯体功能和社会功能减退50%显慢性病程和高致死率(约15%~25%,终自杀成功),在全球疾病负担排序名列第5位,推测到2020年抑郁症将成为继冠心病后第2位疾病负担.抑郁症可分为三个类型:①忧郁型抑郁症;②非典型抑郁症;③混合型抑郁症[1].

    作者:陈丽娟;卓志明;庄华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躯体健康状况的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不同躯体疾患的发生率及有关因素的分析.方法:对我院住院3年以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住院期间出现的躯体疾病及异常的生物学指标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患的发生率是70.52%.排列前几位的是心电图的异常,白细胞下降,血脂升高,糖尿病,高血压病,胆结石,电解质异常.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与年龄及病程成正相关,其中心电图异常及白细胞下降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结论: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躯体疾病的风险很高,应定期检查,尤其对女性的心电图及血常规的检查,做到早诊早治,以减少不良后果.

    作者:黄堂辉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133例住院优抚精神病患者健康状况监测分析

    目的:监测优抚精神病患者在长期(住院)治疗中躯体健康变化情况为康复指导提供依据.方法: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心电图、三大常规等专项监测.结果:经4年的连续监测结果发现:患者在随着年龄增长、长期用药和长期住院生活中,易出现高血压(9.77%),心脑血管疾病(6.77%),糖尿病(4.51%),心电图异常(18.05%),高甘油三脂并胆固醇升高(17.29%),高血糖(7.52%),脂肪肝(6.72%),总患病率为42.10%.结论:患者的躯体异常变化除少数与年龄有关外,大部分与长期用抗精神病药物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长期住院生活相关.

    作者:田凤香 刊期: 2008年第15期

  • 72例脑出血患者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分析及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是高血压脑出血特别是病情较重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我科2006年10月至2007年11月对72例昏迷脑出血患者应用中心静脉置管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英杰;田风英;宋敏 刊期: 2008年第15期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中国民政医学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