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动
营养性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等原因,造成骨髓造血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合成障碍及复制速度减缓所致的疾病.本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由于细胞核的合成障碍,导致全身各系统细胞,特别是增殖较快的细胞如消化道粘膜、皮肤等也发生病变.
作者:李惠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心肌梗死疾病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病死率较高.我院成功抢救一例急性心肌梗死致反复心跳骤停患者,现将复苏成功的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陆柳雪;覃花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对于外伤或龋病及慢性根尖周病导致的前牙残根残冠临床上常见,当残根位于龈下0.3 mm左右时,常规作法是将残根、残冠拔除进行义齿修复.随着时间的推移,患处牙槽骨萎缩,可造成局部塌陷而影响面容.我们通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利用断面位于龈下的残根、残冠进行铸造桩冠加金属烤瓷冠修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前牙龈下残根预测修复效果提供临床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治国;焦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与肺结核发生、发展、转归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分为肺结核组(n=30)和健康对照组(n=30),检测治疗前、后肺结核组及对照组的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肺结核组于治疗前、后行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肺结核组治疗前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肺结核组治疗后血浆ET-1和血清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痰菌仍阳性者血ET-1和NO水平无明显下降(P>0.05),而痰菌转阴者其水平下降明显(P<0.01).结论肺结核患者血中ET-1、NO水平升高,其变化与肺结核发生、发展、转归有关,ET-1、NO水平可作为肺结核病情发展及预后的观察指标之一.
作者:周耀南;覃后继;黄重敏;何延专;黄其文;陆春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提高,各种交通工具增加,致使醉酒后发生颅脑损伤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颅脑损伤病情变化快,并发症多,做好醉酒后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现将我院2002年9月至2005年5月救治的62例醉酒后致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黎曼;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在腹部外科手术并发症中并不常见.它常常是因为短期内反复多次手术,术中广泛分离粘连等原因,造成小肠壁广泛炎症、水肿和粘连而引起的一种机械和动力相结合的肠梗阻.我院于1998年元月至2004年12月间采用以营养支持+激素为主的方案共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成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度子痫前期是妊娠期常见的重要的并发症,它严重威胁母儿生命.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静滴缩宫素引产时,腹部阵痛常使血压升高,可导致头痛、抽搐,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衰、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等并发症.我们对重度子痫前期26例患者静滴缩宫素同时行降压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凤妹;梁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1262例结核性浆膜腔积液,其中结核性多浆膜腔积液占60例(4.8%),现报道分析如下.
作者:蓝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分析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VAP45例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原菌谱及耐药性.结果 45例VAP患者共检出58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杆菌占70.69%,革兰阳性(G+)球菌占12.07%,真菌占17.24%;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20.69%)为多,G+球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5.17%),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10.34%).G-杆菌对阿米卡星、泰能较敏感;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NICU病房VAP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耐药率高,真菌感染居第二位,临床医师应根据病原菌以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作者:刘东;刘郴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α-干扰素、泛昔洛韦联合氧化苦参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α-干扰素、泛昔洛韦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化苦参碱,疗程6个月.治疗过程及治疗结束后检测患者ALT、AST、HBeAg、HBVDNA( PCR)变化.同时测肾功能、血糖和血常规以检测疗效和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ALT复常率差异无显著意义.HBeAg阴转率和HBVDNA阴转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加用氧化苦参碱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α-干扰素、泛昔洛韦联合氧化苦参碱对乙型肝炎疗效确切,无明显副反应.
作者:曾伟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的X线片,CT表现,并对本病的CT诊断价值作一讨论.方法 30例患者经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腰椎CT检查及后处理、腰椎、骨盆X线片检查,其中16例患者行骶髂关节CT检查,1例胸椎、颈椎X线片检查.结果 X线片诊断正确22例,CT诊断正确30例.30例均见骶髂关节及腰椎影像改变.病程及病情不同,病变范围及程度不同.结论 CT可明确诊断该病,能发现X线片不能发现的征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吴世行;粟永明;罗国英;陈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监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肌钙蛋白I(cTnI)水平,观察其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诊治中的意义.方法对35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及35例对照组CK-MB、Mb、cTnI进行测定,同时对其肝功能相关项目进行测定.结果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b、cTn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相关检查项目检测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Mb、cTnI在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引起心肌损伤时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指导临床诊断和用药.
作者:廖书鸿;唐任光;黄伟;黄江义;谭斯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随着人们爱牙意识的增强,预防工作取得的成效,疾病谱发生的变化,口腔护理管理者的任务亦更加重大[1].
作者:杨苏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探条扩张治疗是内镜治疗食管狭窄的方法之一,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5年6月间采用莎氏扩张探条在内镜直视下扩张治疗各种食管狭窄66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守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甲亢是引起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的常见原因,但是甲亢性低钾性周期性瘫痪(Thyrotoxic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THypoKPP)的发生机制至今仍然未完全明了,我们结合本院1999年10月至2003年11月收治的24例THypoKP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杨京平;孙雅静;袁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ProTaper手用镍钛锉预备根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486例患者,600颗患牙分成两组,实验组300颗患牙,采用ProTaper手用镍钛锉以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对照组300颗患牙,采用常规ISO手用不锈钢K型根管锉以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两组均以多次法完成根管治疗术,及时复诊以评估根管治疗期间急症情况,以侧向加压充填法充填根管,根充后即刻摄片观察根充效果.结果实验组根管适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根充术后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ProTaper手用镍钛锉根管预备技术具有良好的根管成形性能,根管预备快速,高效,根充效果好,根管治疗期间急症发生率低.
作者:邓文正;黎淑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重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病史长、病情变化复杂;突出物大、病情重;疼痛较重、常呈强迫体位等特点.
作者:韦佩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特征,心律失常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8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Ⅱ级组和心功能Ⅲ~Ⅳ级组,比较两组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按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分为无伴发复杂心律失常组和伴发复杂性心律失常组,比较两组间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住院中猝死患者心律失常情况.结果心功能Ⅲ~Ⅳ级组房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高于心功能Ⅰ~Ⅱ级组(P<0.05);在伴有复杂心律失常的DCM患者较无复杂心律失常者其心功能分级远重于后者(P<0.05),其LVEDd明显增大,LVEF也显著较低,均P<0.01;住院中猝死患者均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DCM患者心功能分级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有关,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DCM病人发生猝死的重要原因.
作者:杨肆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居各恶性肿瘤之首,极大危害了人民的健康.虽然胃癌通过手术、放疗和化疗等可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对于多数中、晚期患者来说,其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胃癌的治疗也已进入了基因水平.胃癌的基因治疗虽然目前多数仍处于体内研究的动物实验阶段,但取得的一些结果却是令人鼓舞的,本文对近年来胃癌的基因治疗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守搞;王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检查前按照0.05 mg/公斤体重使用咪唑安定静脉推注,对照组30例,检查前予生理盐水3 ml静脉推注.观察两组的镇静程度、满意度、记忆遗忘程度、紧张恐惧度、心率、血压和血气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理想镇静程度、遗忘程度、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紧张恐惧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心率、血压和血气变化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出现明显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副作用.结论胃镜术前使用低剂量咪唑安定,对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和不良记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依从性和适应性是有效和安全的.
作者:陈渝萍;黄唯;陈剑鸣;段小芳;杨小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