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百色市10年风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及控制对策

汤健闻

关键词:风疹, 流行病学, 控制对策
摘要:目的了解百色市1996~2005年风疹发病情况,以便采取防治措施.方法对风疹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报告风疹病例874例,全年均有报告,以4~6月为发病高峰.分布在百色市各县区,93.94%病例为<15岁儿童,男多于女,主要集中在学生、散居儿童.结论百色市风疹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与儿童风疹疫苗免疫接种率低、易感人群大量增多有关,应提高疫苗的接种覆盖率.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冲击剂量阿法D3治疗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冲击剂量阿法D3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的疗效.方法将31例血透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口服阿法D3 0.25 μg/d,观察组15例,口服阿法D3 2 μg /次,每周2次,两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治疗前后的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KP)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TH明显下降(P<0.01),血钙显著上升(P<0.01).结论常规和冲击剂量的阿法D3口服治疗均能有效的降低PTH,升高血钙,对血磷、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但冲击疗法优于常规疗法.

    作者:陆恩峰;方如美;罗仕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10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静脉滴注单硝酸异山梨酯25 mg,对照组20例,静脉滴注硝酸甘油10 mg,两组均每日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用药前后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2.0%;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82.0%,对照组心电图改善率6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UAP疗效优于硝酸甘油.

    作者:李耀华;黄祥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及抗精子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与女性不孕症相关性探讨

    目的研究支原体(UU) 、衣原体(CT) 感染与抗精子抗体(AsAb)、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对女性不孕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和金标法分别对219例不孕患者和100例健康已孕妇女的宫颈分泌物进行UU、CT和AsAb、EmAb检测.结果不孕组UU、CT感染率、AsAb和EmAb 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女性生殖道UU、CT感染和AsAb、EmAb与不孕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且AsAb、EmAb 的产生与UU、CT感染有关.

    作者:何印蕾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在诊断铁缺乏症的应用进展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Ceuular hemoglobin reticulocyte, CHr)是一项诊断铁缺乏的新的血液学指标,可以直接反映新生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合成水平[4].

    作者:陆小婵;卢冬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PTEN体外转染对乳腺癌细胞ZR-75-1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外源野生型PTEN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ZR-75-1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阐明PTEN基因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BP-wt-PTEN导入人乳腺癌细胞ZR-75-1中,嘌呤霉素筛选稳定表达细胞株并扩增培养;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肿瘤细胞增殖速度;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稳定表达细胞株;重组质粒pBP-wt-PTEN稳定转染可明显抑制ZR-75-1细胞的体外增殖,细胞周期明显改变,细胞从G1期到S期发生抑制,并在G1期峰前出现1个较为明显的凋亡峰. 结论转染外源性野生型PTEN基因可使ZR-75-1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作者:陈伟珠;李祥勇;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方法初探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180例静脉补钾致严重局部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60例,A组予新鲜芦荟湿敷疼痛部位,B组予生理盐水湿敷疼痛部位,C组不作处理.结果 A、B、C三组比较,A组疼痛缓解效果优于B组 (P<0.05),B组缓解效果优于C组 (P<0.01),A组起效时间早于B 组(P<0.01).结论芦荟及生理盐水湿敷均能使局部疼痛减轻或消失,但芦荟湿敷效果显著优于生理盐水.

    作者:王中洁;温桂华;苏毅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硬膜外血肿45例手术治疗体会

    硬膜外血肿比较常见,约占颅内血肿的30%,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2月开颅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45例,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梁文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频电刀在头皮切开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观察高频电刀切开头皮的安全性.方法将60例单发颅内血肿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高频电刀切开头皮施术,对照组30例以常规方法切开头皮施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明显减少((P均<0.01),两组患者切口愈合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在颅脑外科手术中,采用高频电刀切开头皮安全可行.

    作者:陈勇军;佘晓春;王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一例重型肝炎患者行人工肝治疗的护理

    人工肝支持治疗系统是治疗肝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是利用血液净化技术对重症肝炎患者的血浆进行交换或者处理,清除内毒素,胆红素等有毒物质,同时补充血浆中的各种凝血因子,以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患者的凝血机制.人工肝支持治疗能暂时替代肝脏的代谢、解毒和合成的功能,为严重病变的肝脏提供必要的体外功能支持,帮助病人渡过危险期,并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如肝移植等)赢得宝贵时间.

    作者:黄月春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胞二磷胆碱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0.3 g加入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每日2次,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针40 mg,1次/12 h,疗程4~8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6.7%(20/30),总有效率93.3%(28/30).对照组显效率为20.0%(6/30),总有效率为76.7%(23/30),两组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胞二磷胆碱治疗急性胰腺炎起效迅速,腹痛缓解快,总体疗效优于常规内科治疗.

    作者:裴泽飞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内部审计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刍议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以及世界经济一体进程的加快,作为经济社会中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将日趋明显.内部审计通过监督与评价,在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大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之一的医疗机构也应该建立和加强内部审计.本文就如何建立和加强医疗机构内部审计进行粗略探讨.

    作者:陈莉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测定血沉的方法学评价

    目的评价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血沉的可靠性,建立用该方法测定健康成人血沉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随机抽取55例门诊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同时测定.结果 Test1检测结果与魏氏法及ICSH参考方法检测结果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F=2.108,P>0.05),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与传统魏氏法相比相关性较好(r=0.874,P<0.05),与ICSH参考方法相比相关性也较好(r=0.886,P<0.05).结论 Test1全自动快速血沉仪检测快速,准确可靠,适合于临床急诊使用.

    作者:龙伟清;钟武平;崔颖鹏;王松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30例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外科治疗分析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日益受到外科医师的重视.及时合理的外科手术治疗局部复发是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率的主要途径.我院普外科2000年~2005年收治直肠癌保肛术后局部复发患者30例,均采取再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洪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1224例妇科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解本市女职工的妇科疾病状况,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我院于2005年4月~6月,对我市各地直机关、厂矿企业、学校等单位的女职工进行妇科疾病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杜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诊治不孕症的临床应用

    由于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粘连轻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女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中[1,2].在诊断的同时进行治疗,受孕率高.我院对55例不孕症患者进行腹腔镜诊治,效果良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燕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进展期胃癌外科术后辅助性治疗的进展

    胃癌(Gastric Cancer, G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综合治疗中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ner, EGC)治疗效果较好,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5%以上.而进展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疗效仍不理想,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30%~40%.影响GC尤其是AGC预后至关重要的因素是术后肿瘤的复发.现已明确单纯的外科手术无法达到生物学意义上的根治.为进一步提高AGC治疗的整体效果,国内外同行们在AGC的外科辅助治疗上做了许多对临床有重要影响的探索.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赵枫;李天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汤与西药合用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与甲硝唑、激素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对经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2例,用活血化瘀汤与甲硝唑、激素保留灌肠,每晚1次, 20 d为1疗程,重度患者急性期同时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5~7 d .结果 52例中,近期治愈41例(78.85%),有效8例(15.38%),无效3例(5.77%),总有效率94.23%,近期复发率3.8%.结论该灌肠液近期疗效好,尤其是对病变在左半结肠者疗效更佳,且副作用少、复发率低、价格便宜、安全有效,适合于门诊和家庭治疗,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黄赞松;周喜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贲门癌术后反流性疾病20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贲门癌术后并发反流性疾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40例反流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雷贝拉唑(瑞波特)20 mg/d, 莫沙比利(瑞琪)5 mg/次,3次/日.对照组20例口服雷尼替丁0.15 g/次,2次/日, 吗丁林10 mg/次,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一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雷贝拉唑抑酸作用强大而持久,可进一步推广用于贲门癌切除术后反流性疾病的治疗.

    作者:叶红;张永琪;张文晴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心理干预对降低断指再植术血管危象产生的效应

    血管危象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患肢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影响断指动脉血供或静脉回流,是断指再植术早期并发症,严重影响再植指成活.为探讨心理干预对断指再指术血管危象产生的效应,对我院自2002年3月~2005年5月对64例断指再植病人进行心理干预,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余丽华;罗红;李世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烧伤合并肺部真菌感染35例的临床分析

    大面积烧伤患者由于需要长期联合应用抗生素等原因,造成其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其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是引起其死亡的重要原因.为了更有效地预防其发生和降低死亡率,笔者总结了199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烧伤患者2675例,对其中35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作如下分析.

    作者:黄新;廖志武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