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恶性淋巴瘤病人检出类B抗原一例报告

关小勇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 类B抗原, 血清学检查
摘要:一恶性淋巴瘤病人在我院门诊就诊时,血型定为AB型,入院后因贫血需要输血,在生理盐水交叉配血时,出现主侧凝集,次侧不凝集现象.复查血型,正定型为AB型,反定型为A型.后经一系列血型血清学试验证实为获得性类B抗原,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在胸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择期普胸手术病人,随机分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GA+EA组)和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复合组在全麻诱导前先行胸段T4~5或T5~6硬膜外穿刺置管,给药测定麻醉平面同控制在T2~4~T8~10并在术中定时追加局麻药,分别记录麻醉前(T0)、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手术探查时(T3)、气管拔管时(T4)的血液动力学指标,清醒、气管拔管时间及全麻药的用量.结果 GA+EA组各项指标各时间点变化不明显(P>0.05),而GA组则显著升高(P<0.01);术后清醒及气管拔管时间对照组明显长于GA+EA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GA组全麻药的用量明显多于GA+EA组(P<0.01).结论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术中应激反应明显减轻,循环功能相对稳定,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快,缩短苏醒、气管拔管时间,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元丽;代志刚;郭素香;姜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外周血Th1/Th2水平及意义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IRA)测定HFRS患者病程各期IL-2、IFN-γ、IL-4、IL-10的水平.结果 HFRS患者外周血IL-2、IFN-γ、IL-10均见升高(P<0.05或<0.01),以低血压少尿期为明显,IFN-γ增幅大,IL-4在轻症组低血压少尿期和重症组发热期稍低于正常水平(P<0.05),其他各期均在正常范围.低血压少尿期IFN-γ、IL-10水平轻症组高于重症组,病程前三期Th1/Th2比值均显著增高,以低血压少尿期增高为明显.结论 Th1/Th2平衡偏移引起免疫网络紊乱,免疫平衡偏向Th1类,细胞因子在HFRSV的致病与免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赵宏;马志俊;王玉华;张东军;王锁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法莫替丁注射液治疗多发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法英替丁注射液治疗多发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多发伤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用法莫替丁注射液,对照组用西米替丁注射液,两组均按常规剂量静滴,持续用3~8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4%,两组比较,χ2=4.98,P<0.05.结论 法莫替丁注射液治疗多发伤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可靠,无明显副作用,价格低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韦元飞;卢永彪;黄锦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微创术加尿激酶灌洗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

    外伤性硬膜外血肿传统治疗多采用骨瓣开颅术[1],目前微创手术加血肿腔尿激酶灌洗广泛应用于颅内血肿的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治疗亦是如此.笔者自2002~2005年选择性应用特制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穿刺清除血肿,治疗外伤性急性硬膜外血肿41例,占同期手术治疗外伤性硬膜外血肿的62%,效果满意,现分析如下.

    作者:陈宏璘;谢军;周华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特异性风险和前瞻性护理干预

    人工股骨头置换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手术,术中常使用低黏度骨水泥和加压技术,使假体和骨之间达到大稳定,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但骨水泥作为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其单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及毒性,术中应用骨水泥对血流动力学将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国内已有使用骨水泥致心跳骤停的报道[2].

    作者:罗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大黄治疗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大黄对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颅脑损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系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 治疗1~36 d呼吸和心律异常平均出现例次、平均颅内压(ICP)、血浆BUN平均水平和平均高水平、同为血透治疗时平均需要血透治疗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多尿期出现时间、尿常规正常(血尿、尿蛋白、尿红细胞及潜血消失)时间观察组早于对照组(P<0.001);血浆Cr平均水平、平均高水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5);应激性溃疡出现率、需要血透治疗例数、无效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显效率、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大黄治疗期间及停药后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大黄用于颅脑损伤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救治,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罗赛华;张超元;阮玉山;李展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93例报告

    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是上世纪90年代的新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于2001年5月~2005年12月采用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术治疗肾囊肿93例,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文斌;李刚;姚远;杨剑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3231例妇女病普查结果分析

    为了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率,保障妇女身体健康,提高妇女生存质量,我院于2005年4月~8月,在贵港市城区对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厂矿、服务行业的已婚育龄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杨云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DM)合并大血管及无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RP及脂联素水平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受试者血清超敏CRP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脂联素水平,同时测定体重指数(BMI)、血压、血脂等指标.结果 2型DM大血管病变组超敏CRP明显高于无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1),DM无大血管病变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DM大血管病变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DM无大血管病变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血清hs-CRP与脂联素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CRP可能是2型DM和2型DM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脂联素具有延缓和抑制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作用.

    作者:万惠;姚伟峰;钱铁镛;黄雌友;陈一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乌拉地尔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在常规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吸氧、强心、利尿、ACEI等)基础上应用乌拉地尔联合1、6-二磷酸果糖(Fructose-1,6-Diphosphate,FDP)与乌拉地尔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乌拉地尔50~100 mg加入5%葡萄糖液250 ml中以100~400μg/min的速度微泵静脉滴注与FDP 10 g/日静滴治疗,对照组只给予乌拉地尔静滴治疗,方法同治疗组,连续用药7天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和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0.7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68.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率明显减慢、血压明显下降(P均<0.01),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拉地尔与FDP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较单独应用乌拉地尔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更加迅速、有效,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是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较为理想的药物选择.

    作者:张成荣;陈基运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35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潘托拉唑对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出血67例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潘托拉唑治疗组35例,静滴潘托拉唑粉针剂40 mg,2次/d,疗程5天;法莫替丁对照组32例,静滴法莫替丁粉针剂40 mg,2次/d,疗程5天.两组治疗期间观察出血停止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呕血、解黑便停止疗效比较,潘托拉唑组总有效率100%,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8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疗效比较,潘托拉唑组总有效率94.3%,法莫替丁组总有效率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潘托拉唑组无不良反应.结论 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出血,预防失血性休克显著优于法莫替丁,疗效确切,短期内应用无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可作为治疗溃疡病并发症的首选药物.

    作者:禤建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清IL-8、前白蛋白测定在肾病综合征疗效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neghrotic syndrome,NS)治疗前后血清IL-8、前白蛋白(P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47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环磷酰胺、激素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清IL-8、PA的水平,并与38例随机健康者作对照.结果 NS患者激素冲击治疗前血清IL-8、PA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L-8、PA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清IL-8、PA水平变化对判断NS激素冲击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郁钢;周成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四例再手术体会

    我院自1998年开展疝环充填式网塞及网片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外疝以来,共收治4例术后复发病人,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廷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全髋置换术中的疗效.方法 全髋置换术择期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Ⅰ组为对照组,未行血液稀释和控制性降压,Ⅱ组为试验组,为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组.观察两组血压变化、出血量、手术时间、异体血输入量.分别于手术前、手术后、术后1日、术后7日监测Hb、Hct,观察疗效.结果 Ⅱ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Ⅰ组(P<0.01),术后及术后一周Ⅱ组Hb明显高于Ⅰ组,Hct则低于Ⅰ组(P<0.05),术中Ⅱ组输血例数、输血量、输液量、尿量均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 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控制性降压应用于全髋置换手术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尹永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莪术油佐治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疗效观察

    我院儿科自2004年元月~2006年元月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莪术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必政;韦宇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X线透视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周围性肿块中的应用

    肺周围性肿块常因病变未累及支气管系统,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结果常为阴性,对大部分肺周围性肿块诊断价值不大,而影像学难以定性诊断,细菌或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不高.我们采取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取得较高的诊断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日耀;蒙志好;曾国武;张泽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美多心安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29例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加服美多心安,从小剂量缓慢递增,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功能及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心脏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明显增加(P<0.01),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明显减小(P<0.05).结论 美多心安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收缩和舒张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作者:杜红坤;韦宗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α-2b干扰素、阿昔洛韦预防生殖器疱疹复发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α-2b干扰素、阿昔洛韦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RGH)的疗效.方法 A组予阿昔洛韦200 mg,每日3次口服;B组予α-2b干扰素300万U,每周2次肌肉注射.两组疗程为3个月,随后随访6个月.结果 A、B两组在第1、2、3个观察期内的复发率分别为19.6%、71.4%、83.9%和21.7%、18.3%、31.7%,结果显示A、B两组在用药期间第一个观察期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停药后的3个月与6个月内,A组的复发率明显高于B组.结论 α-2b干扰素预防RGH复发的疗效优于阿昔洛韦.

    作者:程小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58例临床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老年颅脑损伤的一种常见疾病,CT和MR的广泛应用使其确诊率明显提高,1999年1月~2006年3月,我科共收治60岁以上CSDH患者58例,均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鉴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外科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与耐药分析

    目的 了解近年来葡萄球菌在外科的感染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将在外科采集518株葡萄球菌采用常规方法分离,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 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287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31株;药敏试验显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66株(占57.8%),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35株(占58.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呈多重耐药特征,未发现耐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结论 葡萄球菌在外科的感染及耐药非常严重,必须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加以预防.

    作者:林常青;周仲志;林俊鸿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