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重症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潘征;潘兴寿;黄显南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 充血性心力衰竭, 参脉注射液
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慢性重症心衰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方法 将心功能Ⅲ~IV级伴血压偏低的慢性重症心衰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6例)和观察组(n=40例),观察二组治疗前后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平均心率均减慢(P<0.01),HRV各项指标均增高(P<0.01或P<0.05),观察组治疗后心率较对照组明显减慢(P<0.01),但HRV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对慢性重症心衰伴血压偏低的患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可能有益.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的管理体会

    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由于病程长,心功能差,术中辅助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故对体外循环(CPB)的管理要求较高,我院自2002年11月~2004年12月共行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52例,现将CPB管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建华;陈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配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术配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8月至2005年12月经输卵管造影证实为峡部、间质部梗阻病例62例,96条输卵管(其中28条缺损),采用介入性输卵管再通配合腹腔镜治疗.结果 96条输卵管能再通87条占90.62%,再通成功58例占93.55% .随访6个月以上,其中宫内妊娠25例占40.32%,占再通成功病例43.10%.结论 介入性输卵管再通配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梗阻,有利于输卵管功能恢复,提高输卵管复通率.

    作者:雷志英;陆建勋;罗小琼;韦忠恒;卢彩合;黄泽汉;区凌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SABC法对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30例胃溃疡、30例胃癌标本进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GEFR)和转化生长因子Ⅱ型受体(TβRⅡ)检测.结果 EGFR和TβRⅡ在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癌胃组织中的表达不同,癌胃组明显高于胃溃疡组和慢性浅表性胃炎组(P<0.01);EGFR和TβRⅡ表达与胃癌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明显关系(P>0.05),两者均与临床分期有关,Ⅲ~Ⅳ期明显高于Ⅰ~Ⅱ期(P<0.05);同时TβRⅡ与EGFR在胃癌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者共同表达符合率为93.3%.结论 EGFR、TβRⅡ在胃癌中有过度表达,其表达与胃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与胃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的部位及大小无关;同时二者在胃癌组织中有协同表达.

    作者:何守搞;黄燕;王超;卢运龙;黄永秩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思密达与654-2联合应用减少红霉素静滴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红霉素无论口服或静脉给药,都易发生胃肠道反应,为克服红霉素静滴引起的胃肠道平滑肌及血管平滑肌痉挛,我院对120例患者联合应用思密达与654-2进行预防,效果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向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重度颅脑外伤100例疗效观察

    研究证据表明,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很有效[1],为进一步探讨早期高压氧综合治疗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1999年至2005年我科分别对重度颅脑外伤后<12 d与30~45 d的患者配合高压氧综合治疗,并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明伟;廖振南;陈梅艳;张业芬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重型肝炎并发医院感染的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对重型肝炎患者预后的影响,为防治医院感染,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重型肝炎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感染与未感染的病死率.结果 医院感染率为35.98%(59/164),病死率为61.02%(36/59).未感染者的病死率为27.62%(29/105),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医院感染的部位以腹腔、下呼吸道和胃肠道为主.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为住院时间长、接受侵袭性操作、低蛋白血症、抗生素使用种类多、合并其他并发症.结论 医院感染率高是导致病情加重引起死亡的重要因素.加强饮食护理和消毒隔离,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提高重型肝炎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刘素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气管切开患者高压氧治疗58例的护理体会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致残率,促进病人早醒,提高生存质量[1].我科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颅脑损伤引起昏迷而行气管切开的患者58例, 气管切开后经有效护理,未发生肺部感染、气管内血肿、皮下气肿、食管气管瘘、脱管拔管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笔者体会到,气管切开患者在高压氧治疗中能否做好舱内护理,关系到患者能否完成高压氧治疗和转危为安的一个重要因素.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樊秋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临床观察

    目前,计划生育技术常规中,中期妊娠引产主要还是采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但引产过程中,病人疼痛时间长;易致宫颈裂伤;产后宫腔残留物多需清宫等.为解决此类问题,我院采用米非司酮结合依沙吖啶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俊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的围术期抢救和护理

    异位妊娠未发生流产或破裂时,临床表现不明显.当发生流产或破裂时,患者突感一侧下腹撕裂样疼痛等症状.由于起病急,出血多,常有晕厥,严重可出现休克,若未能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5年5月共收治异位妊娠破裂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89例,现将其围术期抢救和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黄陈江;陆小萃;许建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BiPAP呼吸机联合硝普钠治疗高血压急性左心衰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在常规抗心衰基础上使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抢救突发性高血压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34例急诊及ICU住院期间突然发生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改善快,治疗后心率、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结论 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同时用硝普钠和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抢救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可以迅速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荷,有效纠正心衰.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进展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病,是一种进行性疾病[1].随着人口老龄化增多,发病率有所上升.国内有关资料统计,50岁男性的发病率超过50%,到80岁时可达90%[2].由于发病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严重,治疗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之一.近年在治疗BPH方面有新的进展,本文就BPH的发病原因及机理,药物治疗及外科干预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梁庆祖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3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65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用乌拉地尔50~100 mg加入5%GS 250~500 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31例,用硝酸甘油10~20 mg加入5%GS 250 ml静滴,每日1次,连用5~7天.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后心率的变化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心率变化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及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 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优于硝酸甘油.

    作者:周启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外伤性肠破裂80例诊治体会

    我院自1995年1月~2006年1月间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0例,现对其诊断及治疗分析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共80例,其中男66例,女14例;年龄7~56岁.撞击伤21例,坠跌伤10例,刀刺伤18例,车祸伤21例,枪伤2例,其它伤8例.其中闭合性损伤57例,开放性损伤23例,伤后1 h~3 d就诊.

    作者:马艾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100例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

    脑囊虫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即囊尾幼寄生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神经性疾病,占囊虫病的52%~85%[1].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因囊尾幼在脑内的寄生部位和范围不同而出现多种症状,可引起脑膜炎、颅内水肿、颅内高压、癫痫发作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100例脑囊虫病,进行杀虫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周金细;潘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鼻咽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在我国南方两广地区是高发区.患者初来院就诊主要是以鼻塞、涕血、耳鸣、头痛、面麻、复视症状及鼻咽部肿块、颈部肿块、颅神经麻痹体征为主.放疗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因鼻咽癌照射野多,疗程长,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放疗反应,形成放疗并发症,甚至中断放疗.因此,放疗患者需要承受癌症及放疗的双重打击,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有相当的挑战[1],加强对患者放疗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对症处理,保证放疗过程的顺利进行.现将我科2003年1月~2006年5月收治的160例鼻咽癌患者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韦艳华;毛丽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比较36例采用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与35例行内科保守治疗患者(对照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6个月,两组病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的血肿完全吸收清除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创伤小、疗效好、简便易行、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优于内科保守治疗.

    作者:邢九冬;陈莽;韩利军;朱延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室间隔缺损并声音嘶哑二例

    病例介绍患儿1,男,3个月.因声音嘶哑1月余于2002年2月入院.孕1产1,足月顺产,生后无窒息,哭声大,吸吮力好.1月后哭声渐小,声音嘶哑,进行性加重.无咳嗽及气促.父母体健.否认母孕期疾病史及用药史.查体:T 36.8℃,P 120次/分,R 36次/分,体重5 kg,营养中等,刺激哭闹时无声音,无紫绀.胸廓对称,无畸形,三凹征阴性.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罗音.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包括肺间质)的感染性炎症.我国估计每年CAP患者会在3000万例以上[1].抗菌药物是CAP临床应用广泛的药物之一, 正确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减缓细菌耐药性发生的关键.为了解我院住院CAP抗菌药物应用状况, 对我院2005年1~12月CAP住院病历进行调查分析.

    作者:李军;卢晔;陈冬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广西百色市直机关事业单位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及免疫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百色市城镇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及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以了解其乙肝免疫状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百色市直机关、银行、学校、事业单位等部分人群3642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 检测HBsAg、HBsAb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HBsAg携带率为11.8%,其中男性为12.4%,女性为10.5%,男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b阳性率为49.6%,其中男性为52.6%,女性为43.6%,男性阳性率明显高于女性阳性率(P<0.01).HBsAg随着年龄增高,感染率有增高趋势,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39.186,P<0.01);而HBsAb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阳性率反而降低,各年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57.661,P<0.01).结论 百色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人群乙肝感染模式已发生变化,18~40岁人群HBsAg携带率显著低于40岁以上人群,表明青年人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对控制乙肝病毒流行取得一定效果,而40岁以上成年人感染率较高,应制定乙肝免疫策略并对该人群实施预防性健康指导.

    作者:农乐根;黄宏全;杨发奋;黄炜;汤丽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恶性肿瘤ICD-10编码准确性的因素及对策

    在综合医院中,恶性肿瘤在住院病人疾病构成中呈历年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和健康的主要疾病[1].为了便于资料相互比较,我国于2001年起推广采用国际统一的ICD-10疾病分类方法,为避免编码错误,保证统计资料的准确性,现结合临床诊断探讨影响ICD-10恶性肿瘤编码准确性的常见因素及对策.

    作者:杨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