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创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尼莫地平20 mg,3次/日,对照组用654-2,10 mg,3次/日,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治疗头痛发作的疗效和对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郭效仍;刘军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40例UC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IL-4和IL-17的含量.结果 40例UC患者和30例健康人血浆IL-4 (pg/ ml) 4.57±1.36 vs 18.67±4.22或IL-17浓度(pg/ ml) 29.4±2.8 vs 19.1±2.1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 < 0. 01) .活动期(29例)和静止期(11例) UC患者血浆IL-4 (pg/ ml) 9.4±1.6 vs 12.03±3.72或IL-17浓度(pg/ ml)32.63±3.58 vs 19.23±2.37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 0. 01).轻、中、重度活动期血浆IL-4 (pg/ ml) 分别为13.35±2.98,8.12±1.56,4.4±1.0或IL-17浓度(pg/ ml) 分别为13.36±1.15,19.31±1.78,32.6±3.01相互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 0.01).结论 IL-4和IL-17参与了UC的炎症过程.Th1/Th2细胞免疫的失衡与UC的肠道炎症启动和慢性化相关.
作者:梁雄均;马泽粦;曾雅静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雪上一枝蒿中毒者较少见.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收治2例,经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而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燕;王琼;黎金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原因及疗效.方法外周神经挫伤、卡压、粘连进行松解41例,神经断离或神经瘤切除,在显微镜下用7-0无创缝合线行神经外膜缝合26例,神经移植4例.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按国际统一标准评定:M4S4属优,M3S3为良,M2S2可,M1S1属差,其中优38例,良23例,可8 例,差2例,优良率为87.3%.结论外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应及早进行,好在3个月内,神经吻合和神经移植好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
作者:徐志强;戴国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对鉴别缺铁性贫血(IDA)与慢性病贫血(AC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和健康对照组sTfR的水平.结果治疗前IDA组sTfR明显高于ACD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DA组治疗后sTfR水平明显下降,与ACD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TfR水平的测定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少云;韦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病例介绍患儿,男,2个月,因反复尿黄,皮肤粘膜黄染1月余,惊厥、抽搐半小时入院.出生无窒息及分娩损伤史,无外伤史,一直纯母乳喂养.
作者:李培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心跳呼吸骤停是机体危急状态,是急诊科危重的病例,迅速准确判断且抓住心跳呼吸骤停5 min抢救的佳时间,是提高心肺复苏(CPR)成功的重要环节.如何在5 min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是CPR成功的护理关键[1],因此护士迅速、准确完成急救状态下各种治疗护理工作,紧密配合医生完成抢救工作,对提高CPR的成功率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我科4年来CPR成功57例患者的护理配合,现将CPR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苏伶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勃勃生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大教师能自行设计制作课件,标志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必须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院使用多媒体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润肠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和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国内报道占住院新生儿的首位,高达30%~50%[1].因胆红素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作用,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脑损伤,严重者可引起高胆红素性脑病,危及生命和造成伤残.近年来国内外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脑损伤的发病机理、检查方法、诊断和防治等进行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是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防治作一简述.
作者:潘红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 X线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肺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二年12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片、CT片、结核痰检,并证实经临床治疗好转.结果结核病灶在三个肺野以上的达64.8%(79/122)例.结核病变性质以浸润增殖为主60.7%(74例);有16.3%(20例)痰中找到抗酸杆菌.结论传统的 X线胸片是诊断老年肺结核的关键,结合痰菌检查,可提高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作者:黄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米索)对择期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46例择期剖宫产产妇在术前半小时予直肠内置米索200μɡ(米索组).50例同期产妇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肌注缩宫素20U(缩宫素组).观察两组产妇在术中,术后出血发生率、出血量的多少以及患者血压的变化,用药后的副反应.结果米索组在剖宫产术中、术后出血量,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缩宫素组(P<0.05或P<0.01);妊高征产妇用米索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产妇用药后副反应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在剖宫产术前30分钟肛门内给药能产生强有力的子宫收缩,可有效的预防择期剖宫产术中、术后的出血.
作者:施承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脐带绕颈(VCAN)是指脐带缠绕胎儿颈部,约占脐带缠绕的90%以上.脐带绕颈的常见原因是脐带过长和胎儿活动过于频繁,而绕颈的周数与脐带的长度密切相关[1].VCAN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迟入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对围产期健康和指导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晓君;郭永军;许鹏;杨立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缩宫素助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30例分娩条件相当的新生儿,根据孕母产前是否使用缩宫素分组,观察组(使用缩宫素)110例,对照组(未用缩宫素)320例,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8%(χ2=11.01 , P<0.01);观察组中,使用三种不同剂量缩宫素(2.5U、5U和10U)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0, P>0.05).结论缩宫素助产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早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并适当干预,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刘晗;李霞;唐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电子喉镜是一种新型的检查工具,我科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应用电子喉镜对1500例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涛;邓明朝;容庆丰;伍源壮;何双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凯西莱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肝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8例予凯西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予静滴肝安及口服护肝片治疗,观察两组改善肝功能及疗效情况.结果治疗组降ALT、AST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P<0.01).结论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好,适宜临床推广.
作者:李学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本病相关因素的报道较多,但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解颈椎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笔者对24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人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2例,按初始Hb水平分为A组(Hb≤70 g/L)和B组(Hb>70 g/L);又按病人年龄分为a组(<60岁)和b组(≥60岁).给予血透肾性贫血患者rHuEPO 1万U,qw,sc,当Hb迅速升至100 g/L时可酌情减量至每2周1次,甚至更少,观察16周.结果治疗后各观察指标较治疗前均有增加,A组和B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4%和80.0%,各年龄组的Hb也有增加趋势.rHuEPO使用过程中药物不良反应主要为高血压、头痛及高血钾.结论大剂量rHuEPO可有效纠正血透患者肾性贫血,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刘永军;祝立志;欧列斌;黄海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胺碘酮具有独特而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尤可用于治疗各种室上性及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而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等优点,逐渐被许多临床医生所采用[1].我科近2年来应用胺碘酮静脉注射加口服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4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孙克英;扈林;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