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疾病1350例外科治疗分析

黄小兵;刘贞荣;林放炎

关键词:甲状腺, 疾病构成, 手术方式
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治疗的甲状腺疾病的构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年间收治的1350例甲状腺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外科治疗以结节性甲状腺肿(59.95%)、甲状腺腺瘤(16.59%)为主,甲亢手术减少(P<0.01) ,桥本病有所增加(P<0.05);局限于一侧的良性疾病近来以单侧腺叶切除术(21.32 %) 为主,甲状腺癌主要行患侧腺叶、峡部联合对侧次全切除术;麻醉方式以全身麻醉为主;总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3.95% ,重视术后规范、系统的替代治疗;总体术后复发率2.01% .结论手术方式应根据病变性质、部位、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而采取个体化方案;专业化培训、细致操作以及全身麻醉等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术后复发率.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素肾动态显像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鉴别意义

    目的通过核素肾动态显像,观察肾脏的大小、显影,对示踪剂的摄取及功能参数,探讨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和鉴别意义.方法经临床及生化检测确诊急性肾功能衰竭1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15例,均做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分别测两组各病例的肾脏与腹主动脉的平均放射性计数比值(K/A)、功能相肾脏摄取高峰值(KP)、双肾的大小(Area)、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经统计学分析两组间的K/A、Area、GFR等各参数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核素肾动态显像在检测分肾功能的同时还能从肾脏的大小、形态、功能、血流灌注等方面的情况,能对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作出有意义的鉴别.

    作者:吴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内外康复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孙克英;扈林;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低温治疗中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预见性护理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顽固性高颅压、广泛脑水肿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高热等病人的治疗,疗效确切.亚低温使用得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治疗时间过长或直肠温度低于30℃时则易产生并发症[1].我院从2003年7月~2004年7月进行亚低温治疗共26例,其中引起各种并发症7例,通过加强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予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传染病住院患者对礼仪式护理的需求与对策

    我国加入WTO以后,医疗市场将更加开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还需要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礼仪式护理服务将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病人对美感的要求也更高.大量资料表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美感效应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2].而护士正是这美感效应的源动力.为了解传染病患者对礼仪式护理的需求程度以及如何开展礼仪式护理工作,我病区对12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娟;李小潘;黄桂香;梁君飞;黄月春;黄花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覆盖率不断提高,它是以医院病房为教育基地,以患者及家属为教育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过程,使患者增进了解有关此病的知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及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使患者的健康行为有利于向康复方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为了提高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2001年1月至2002年1月,我们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手术患者80例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玉环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缩宫素助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影响的观察

    目的观察缩宫素助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方法选择430例分娩条件相当的新生儿,根据孕母产前是否使用缩宫素分组,观察组(使用缩宫素)110例,对照组(未用缩宫素)320例,分别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观察组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为3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8%(χ2=11.01 , P<0.01);观察组中,使用三种不同剂量缩宫素(2.5U、5U和10U)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10, P>0.05).结论缩宫素助产增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早监测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浓度并适当干预,可预防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

    作者:刘晗;李霞;唐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的全身多脏器损伤性疾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经过了100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经过内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治愈率已达85%.个体化治疗方案已基本达成共识,早期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现就SAP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唐安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剥脱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剥脱性皮炎是一种累及全身或几乎全身皮肤的慢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主要致病因素大致可归纳为四类:药物过敏、继发于其他皮肤病、继发于恶性肿瘤及原因不明.药物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是药疹中严重的一种,该病急性期发病急骤,严重损伤皮肤及粘膜,创面似Ⅱ度烧伤,往往并发感染,继而损伤肝、肾及肺等脏器,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危及生命,病死率较高.近年来我科收治1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小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妊娠剧吐的序贯营养疗法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序贯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妊娠剧吐的效果.方法对31例妊娠剧吐患者采用序贯营养支持疗法治疗,并与28例未使用TPN治疗的28例妊娠剧吐患者比较,观察两组的尿酮体、血糖、体重、前白蛋白、血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335,P<0.01),治疗后治疗组体重、血糖、前白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尿酮体转阴的天数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序贯营养支持疗法对妊娠剧吐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大限度改善患者的营养和应激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燕;沈旸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勃勃生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大教师能自行设计制作课件,标志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必须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院使用多媒体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本病相关因素的报道较多,但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解颈椎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笔者对24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图雷特综合征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图雷特(Tourette)综合征(TS)的临床特点、病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对48例T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8例均有多发性运动抽动和(或)发声抽动,其中伴发注意力缺陷多动症19例,强迫性障碍5例.2例有精神诱因,围产期并发症者8例,7例有家族史.脑电图异常率31.2%,血清ASO阳性率达30.8%.结论 TS的病因不清,可能与遗传、精神刺激、围产期因素及感染等有关;存在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环路功能紊乱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张捷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研究进展

    骨折、脱位、先天畸形等许多情况都可以导致寰枢椎不稳定,使高位颈髓处于高危状态,有必要行寰枢椎的融合术,而植骨融合的成功有赖于坚强的内固定.以往常用的后路钢丝(Brooks技术和Gallie技术)或者椎板夹(Halifax技术)固定稳定性较差;经关节突螺钉固定(Magerl技术)虽然比较牢固,但是此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比较多,而且相当一部分寰枢椎不稳定病人不适用Magerl技术而不得不行枕颈融合术.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即经后路于寰椎侧块内打入螺钉通过与枢椎椎弓根螺钉以钉棒或钉板系统相连接固定寰枢椎[1~4].其中较为关键的是经后路于寰椎侧块内打入螺钉的技术.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何晓君;赵铁山;戴嘉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56例择期剖宫产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一种经济、方便、实用有效的剖宫产术抗生素用药方案.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终孕的产妇106人,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6人,对照组50人,研究组术前30 min静滴氨苄青霉素4g,甲硝唑1.5 g,术后第1、第2天再各用药1次,剂量同上,对照组术前不用药,术后用同等剂量同种药物静滴每天1次,共用5天.结果两组术后病率、发热发生率、术后感染发生率、术后WBC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一种经济、方便、实用有效的方法.

    作者:谢灵芝;梁莉萍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

    我们于1998年至2003年采用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28例,并用强力宁注射液治疗120例作为临床对照观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山水;康志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总结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36例,术后予抗炎、止血、中药等综合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操作时间50.3min,平均失血量89.3ml,平均切割前列腺组织重38.1g.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血钠与术后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均未输血.术后主观症状评分、大尿流率、剩余尿均比术前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经尿道电切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切除组织多,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理想的术式.

    作者:盛烨华;蒋袁磊;顾自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电子喉镜在耳鼻咽喉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体会

    电子喉镜是一种新型的检查工具,我科于2004年2月至2004年8月应用电子喉镜对1500例有耳鼻咽喉症状的患者进行诊治,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涛;邓明朝;容庆丰;伍源壮;何双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贫血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对鉴别缺铁性贫血(IDA)与慢性病贫血(ACD)的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和健康对照组sTfR的水平.结果治疗前IDA组sTfR明显高于ACD组及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IDA组治疗后sTfR水平明显下降,与ACD组和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sTfR水平的测定对鉴别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病贫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农少云;韦永强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布比卡因小剂量吗啡单次注入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业已证明其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术后病人循环、呼吸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治疗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因其费用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为此,我们选择60例硬膜外麻手术病人经硬膜外单次注入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进行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许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疏肝健脾润肠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的体会

    笔者自1995年以来,运用自拟疏肝健脾润肠汤治疗习惯性便秘9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和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