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芝宝
目的 观察自动控制止痛泵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对482例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疼痛采用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并与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方法比较,分析两组的止痛效果.结果 自动控制止痛泵镇痛效果、睡眠时间均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优(P<0.01),副反应也较间断肌肉注射止痛法少.结论 自动控制止痛泵止痛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母婴的康复,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黄东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文章分析临床护理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及困难,如护理诊断教学实施困难,辅导教材缺乏,临床护理师资及知识结构未达标等.由此提出重点突出护理诊断教学,加强临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强化辅导教材的建设等对策,从实际出发,促进临床护理教学的改革与提高.
作者:史俊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回顾性分析1994~2003年35例重症药疹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共有20余类药物引起或可能引起重症药疹,其中位居前位为抗癫痫药.重型多形红斑是常见的重型药疹,其次为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和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的病死率高.
作者:李常兴;张锡宝;吴志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抗炎、支气管扩张剂平喘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氨溴索注射液7.5 mg,每天两次静注,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儿喘憋持续时间明显减少(P<0.01),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加快(P<0.01),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结论氨溴索注射液能刺激支气管粘液腺的分泌,使痰液稀释,粘稠降低,亦可通过激活肺泡上皮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从而促进排痰,缓解气道狭窄,降低气道阻力,迅速改善喘憋症状,缩短喘憋持续时间.
作者:熊迎春;熊胡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骨科术后尿潴留是患者于术后6~8小时不能顺利排尿,腹部可触及胀大的膀胱,压之有胀痛感,是骨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一般可通过改变体位、饮水利尿、流水声诱导、腹部按摩及热敷等方法促进排尿,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自2000年以来,我科采用开塞露塞肛法解除患者术后尿潴留,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英兰;邢素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例介绍例1 患者男性,5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短2年于2001年8月3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在行走中突发右前胸痛,疼痛较剧烈,无肩背放射痛,伴呼吸困难,无咯血,到当地医院就诊,做胸部X线检查及心电图均未发现异常.
作者:白显利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2型糖尿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及口服降血糖药物等常规治疗,并停用一切降脂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20 mg,每晚睡前口服.于治疗前,治疗后4、8周分别检测:三酰甘油(TG)、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肌酸激酶(CK)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等指标.结果治疗后4、8周辛伐他汀组TC、LDL-C、TG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均<0.01),HDL-C无显著变化(P均>0.05);对照组TC、TG均有所下降(P<0.01或P<0.05),LDL-C、HDL-C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均>0.05).综合比较,治疗组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所有患者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各项监测指标均未见异常.结论在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基础上使用降血糖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血脂水平,但血脂控制不良者仍需调脂药物干预治疗.辛伐他汀20 mg/d治疗效果确切,且未发现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作者:郭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6例,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2例,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纳洛酮治疗5~7 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6.67%,对照组显效率22.73%(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64%(P<0.05).结论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HIE疗效显著,未见副作用.
作者:许开祖;周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6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心功能Ⅲ级或Ⅳ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常规应用ACE抑制剂、利尿剂、地戈辛.心功能Ⅲ级病人从小剂量开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Ⅳ级病人加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病情稳定后谨慎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组(8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滴,每天1次,10天为一个疗程.10天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有效34例,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28例,有效40例,无效12例,两组比较,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作者:古广年;赵效华;张凤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1年间25例低位直肠癌经肛门局部切除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无一例围手术期死亡;术后特异性并发症有1例;2例局部复发;1例术后1年局部复发并因多发转移死亡,其余患者生存超过2年.结论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以取得比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但应严格选择病例.
作者:林放炎;谢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一般是指病原体对药物反应性降低的一种状态.细菌耐药性的问题已日益严重,从临床分离的志贺氏菌约98%是耐药的,而且常常是对多种抗生素有抗性[1].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误诊为肛门疾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5月~2003年10月126例大肠癌误诊病例的临床和结肠镜资料.结果 126例大肠癌被误诊为肛裂、痔、肛乳头状瘤等肛门疾病.结论对反复便血病例,强调直肠指诊和全结肠镜检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李荣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肺动脉栓塞(简称肺栓塞,PE)是静脉系统中或右心腔的栓子脱落流入肺动脉系统,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综合征.
作者:康桂艳;张久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本地区医院获得性感染(HAI)和社区获得性感染(CAI)患者中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方法对百色市妇幼保健院分离的897株致病菌中431株革兰阳性球菌进行体外敏感试验,按2001年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NCCSL)指导原则的标准,测得低抑菌浓度(MIC50)、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MIC90),计算出所测得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R%)、中介率(I%)、和敏感率(S%).并筛选主要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在HAI患者中MRSA、MRSE、PPSP、耐氨苄西林粪肠球菌、耐氨苄西林屎肠球菌的检出率都显著高于CAI患者中MRSA、MRSE、PPSP、耐氨苄西林粪肠球菌、耐氨苄西林屎肠球菌的检出率,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AI细菌分离株耐药率高于CAI分离株,多重耐药菌,如MRSA、PRSP、AREF等的耐药状况呈持续性升高.应引起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的注意.
作者:陆杰灵;苏国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临床护理特点.方法护理带锁髓内钉治疗钢板螺钉内固定失效的股骨干骨折不愈合共23例,其中男20例,女3例,平均年龄38岁.术后留置硬外管镇痛3 d,术后即开始应用CPM锻炼膝关节.结果 23例平均骨性愈合时间为46周,膝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无感染、无内固定断裂、无骨折发生,术后镇痛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护理,重点在术前心理、皮肤、术后功能锻炼、CPM的应用、术后镇痛、康复指导等的护理.
作者:黄汉英;蔡华琼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来,随着亚低温对脑缺血、脑损伤后分子生物学影响的研究不断深入,以及在临床运用亚低温救治颅脑损伤所显示出的阶段性成果[1-4].
作者:罗大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胺碘酮对于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3例心房纤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胺碘酮治疗组36例,对照组37例.治疗组口服胺碘酮200 mg,Tid,连服7 d,无效则电复律,维持量200~400 mg/d.对照组使用奎尼丁200 mg试服无不良反应,则200 mg/2 h,连服5次后,改200 mg,Tid,或直接200 mg,Tid,连服4 d,无效者电复律(100~200瓦秒)后,以200~600 mg/d维持.结果奎尼丁组14例4d内复律,占37.84%(14/37),胺碘酮组15例4 d内复律,占41.67%(15/36),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短期(10 d)维持窦律,奎尼丁组26例,占70.27%(26/37),胺碘酮组26例,占72.22%(26/36),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QT间期、QT离散度(QTD)比较 ,校正 QT 间期 (QTC) 、QTD 和校正 QT 离散度 (QTcD) 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P 均< 0.01),治疗组离散度较对照组小,而两组QT间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心房纤颤转复率、防止心房纤颤复发与奎尼丁均相近,且相对安全,可替代奎尼丁作为心房纤颤治疗及维持治疗首选药物.
作者:魏芝宝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8例患者共58颗纵折牙,经牙髓治疗后用结扎丝将纵折牙复位,冠外结扎,并备牙、取模、做全冠修复,随访2年.结果 58颗纵折牙保存治疗,优秀34颗,良好21颗,失败3颗,总有效率94.8%(55/58).结论正确选择适应证,对后牙纵折采用冠外结扎,全冠修复的保存治疗,疗效可靠.
作者:张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麻醉在直肠便秘治疗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结合局部麻醉及肛门扩张治疗210例直肠便秘致肛门堵塞的患者.结果本组210例中198例疗效良好,另12例症状缓解.结论结合局部麻醉治疗直肠便秘可快速解除肛门堵塞,并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痛苦.
作者:单长岭;杜菊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在检测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中的应用,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应用CDFI观察原发性肝癌47例,转移性肝癌32例,观察肿块及肝动脉、门静脉的血流情况,用脉冲多普勒测量肿块内动脉及肝动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之比及血流量、门静脉的收缩期大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两组病例中≤3 cm的肿块血流以0级和Ⅰ级为主;原发性肝癌中>3 cm的肿块血流以Ⅱ级和Ⅲ级为主;转移性肝癌中>3 cm的肿块血流以Ⅰ级和Ⅱ级为主,以瘤周供血为特点;原发性肝癌的血流呈高速高阻型.结论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有不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CDFI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李慧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