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SGF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韦振空;马吉联

关键词:胸腹腔积液, TSGF, 诊断
摘要:浆膜腔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判断其性质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检测胸腹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对鉴别其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为此,我们对TSGF(肿瘤相关物质)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75例分析及护理

    重症肺炎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病理损伤,可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是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加强对小儿重症肺炎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儿科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并MODS 17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儿童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用胶体金双抗体夹心法检测62例细菌感染患儿(观察组)及20例健康儿(对照组)的血清CRP含量,同时进行白细胞计数测定.结果观察组各种疾病的CRP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2例患儿中,CRP阳性59例,阳性率95.2%;白细胞水平升高51例,阳性率82.3%.两种检测阳性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RP检测对儿科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曾庆红;华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金钠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30例观察

    目的评价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用金纳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金纳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

    作者:韦晓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哮喘患儿吸药技术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不同年龄儿童不同剂型哮喘药物吸入技术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帮助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方法对112例哮喘患儿按年龄及病情,分别使定量手控气雾剂(PMDI)、准纳器(diskus),定量手控气雾剂+储雾罐(PMDI+Spacer)进行长期吸入治疗,在指导吸药方法后检查其吸药方法及错误所在,总结3种方法的错误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第一次检查时的错误率PMDI组78.26%.diskus组为47.06%,PMDI+Spacer组为25.00%.3月后复诊检查PMDI组降为13.04%,diskus组降为5.88%,PMDI+Spacer组降为0%.影响因素中,医护人员的指导对患儿吸药方法影响大.结论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对减少患儿错误的吸药技术起关键作用;根据年龄及病情选择适宜的药物剂型,可减少患儿吸药方法的错误,从而保证疗效.

    作者:陈惠文;陈新华;潘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后气管切开病人的高压氧治疗护理

    颅脑损伤病人,由于昏迷时间长,常伴有肺部感染,为抢救病人生命而行气管切开,但气管切开又无法按常规戴面罩行高压氧治疗.为此,我科用改装后的呼吸机接头吸氧三通管相连接,装改装后的呼吸接头插入气管套管内,采用二级减压阀开放式持续供氧的方式,实施高压氧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覃少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妥泰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观察

    妥泰(托吡酯,TPM)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癫痫药物,国内外已先后对其进行了临床治疗对比研究[1,2],证明TPM对多种发作类型均有效.现将我院从2002年2月~2004年6月对11例癫痫患者给予TPM治疗,其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农杭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向教学问卷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临床教学管理全过程.两年来,我们在传统的评教评学的基础上,实行了双向教学问卷,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真菌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进展

    真菌感染尤其是深都真菌感染者血中难以培养出菌体.丝状真菌菌体常粘附、缠绕于组织、血中不易出现,给临床早期诊断带来困难.但组织中菌体可溶性抗原可吸收入血中,并经尿排出体外.临床上可自血、尿或感染组织液中检查出真菌抗原[1],成为快速诊断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对真菌感染血清抗原检查主要有甘露糖、beta-葡聚糖、Cond-Tec抗原和烯醇化酶等抗原.现就各种检测方法综述如下.

    作者:廖燕珍;李天资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心包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尿毒症心包炎在常规血液透析(HD)治疗效果不好的情况下,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H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每周常规血液透析2次的情况下,每周加用1次透析器与灌流器串联治疗.先行血液灌流2 h,后继续常规血液透析2~3 h.结果 12例尿毒症心包炎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血尿素氮和肌酐下降.结论血液透析加血液灌流治疗可减轻尿毒症心包炎的临床症状.

    作者:王军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细胞凋亡在肝炎发病中的意义及治疗对策

    既往认为肝细胞凋亡是一种生理现象,同肝脏大小、结构及功能的调节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肝细胞的异常凋亡(增强或减弱)与许多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1、2],包括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等.在各种急慢性肝损伤中也可观察到异常的细胞凋亡现象,如嗜酸性小体即肝细胞凋亡小体.目前已证明病毒感染、毒性物质、酒精和辐射等均可诱发肝细胞凋亡.特别是在病毒感染所造成的肝损害机制中,肝细胞的异常凋亡是主要机制之一,是肝细胞损伤的早期改变.下面就肝细胞异常凋亡及其治疗措施作一综述.

    作者:覃后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不同剂量造影剂在螺旋CT肝脏扫描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造影剂在螺旋CT肝脏扫描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CT扫描两组健康人员的肝脏,注射造影剂的剂量分别为75 ml及100 ml.结果造影剂剂量的增加,对肝脏的峰值及肝脏峰值出现的时间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应用小剂量造影剂是螺旋CT肝脏扫描检查的佳选择.

    作者:谢雪芬;陈双庆;吴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健康教育对病人生存质量影响

    为了探讨健康教育对心脏瓣膜置换术生存质量的影响,对2000年3月~2001年8月在我院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术病人进行一系列的全面健康教育,并对实施健康教育前后生存质量进行评估比较.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 2000年3月~2001年8月在我院心胸外科进行二尖瓣置换术(mitral valve replacement, MVR)的病人.本组25例均为风湿性心瓣膜病进行MVR的病人,其中女性15例,男10例,年龄18~45岁,病程1年~10年.按NYHA分级心功能Ⅱ级2例,Ⅲ级10例,Ⅳ级13例,2例有脑梗死史.

    作者:林明环;石菊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TSGF检测对恶性胸腹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浆膜腔积液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判断其性质对临床治疗和预后的评估有重要意义.检测胸腹腔积液中的肿瘤标志物,对鉴别其良恶性有一定的帮助.为此,我们对TSGF(肿瘤相关物质)鉴别良恶性胸腹腔积液的价值进行了初步探讨.

    作者:韦振空;马吉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

    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需终身抗凝治疗,以防血栓形成和体循环栓塞的发生.据报道与抗凝有关的出血及栓塞是换瓣术后常见的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占所有换瓣术后并发症的75%[1].因此,正确地进行抗凝治疗是决定换瓣术后生存率的重要因素.为此,对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病人进行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使其主动配合治疗护理,学会自我医疗监护,做到正确地进行抗凝治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4年5月收治的113例人工机械瓣置换术病人进行抗凝治疗的健康教育报告如下.

    作者:姚锦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上肢断肢再植12例的观察与护理

    社会的进步、机械的发展,使创伤所致的肢体断离伤有所增加.随着人类社会竞争的增强,个人对自己的形体完整要求增加,恢复缺失肢体变得更加重要.医学发展为此奠定基础,完成再植手术只是成功的第一步,术后患者全身和再植的肢体随时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稍有疏忽即可丧失肢体,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术后的精心护理更显重要.1999年至2003年我科收治12例患者,通过术后精心观察及护理,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苏小梅;蒙秀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应用维生素D治疗儿童佝偻病的合理性分析

    目的评价应用维生素D治疗小儿佝偻病三种给药方法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选取应用维生素D治疗的儿童佝偻病156例,根据不同的用药方法进行分组、统计,分析各组的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以口服鱼肝油+钙剂的给药方法治疗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率低,较其它给药方法无论在治疗效果还是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均有明显差异.结论临床上应用维生素D治疗小儿佝偻病时,应予短期补钙,以提高缓解率,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张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预防肘内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10岁以下,约占小儿全身骨折的26.7%,占儿童肘部损伤60%~70%[1],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新鲜闭合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痫及其并发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处理原则及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48例子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龄<35周及≥37周新生儿病死率较35~36+6周高.胎龄<35周新生儿病死率与35~36+6周及≥37周病死率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痫患者抽搐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适时剖宫产是抢救子痫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玉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颅脑损伤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

    颅脑损伤后患者易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笔者回顾性调查145例颅脑损伤病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6例(31.7%).现将护理对策介绍如下.临床资料145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20~65岁;呕血15例,黑便23例,大便潜血试验阳性8例.临床诊断:脑干损伤41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28例(68.3%);脑内血肿24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8例(33.3%);硬膜下血肿4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7例(16.3%);硬膜外血肿37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3例(8.1%).本组病例显示:原发性脑损伤愈重,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几率越高.

    作者:庞则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腋路胸大肌下硅胶囊假体隆乳术围手术期护理

    女性乳房是两个半球形的性征器官,由脂肪组织、腺体组织、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组成.表面覆有皮肤、其基底贴附于胸大肌筋膜的浅面.年轻时乳房主要由大量腺体组织和少量脂肪组织组成,所以质地坚韧.随着年龄增长,腺体组织逐渐被脂肪替代而变得松弛下垂.也有的是哺乳后乳房萎缩或因发育问题外形不尽完美.近年来随着隆乳手术在技术上的进展,要求整形美容的人日渐增多.硅胶囊假体植入隆乳术是当今能取得良好美学效果的有效方法.江苏省施尔美整形美容医院自2001年6月~2004年5月3年中,共做假体隆乳术834例,其中仅有2例因术后按摩不当,形成乳房纤维囊挛缩而行挛缩松解术外,其余均获成功,手术效果十分满意.本文就硅胶囊假体隆乳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徐国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