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炎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

邓春江

关键词:肝炎, 健康教育, 对策
摘要: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整体护理中较重要的内容[1].对肝炎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对促进疗效,缩短治疗期,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是促进其康复的重要干预手段.2003年5月~2004年2月笔者对接受专科治疗的肝炎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以探索具有传染病护理特点的肝炎病人健康教育与临床护理一体化模式.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pH值的培养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pH值的低糖DMEM培养液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的影响,寻找适宜MSCs生长的培养液的pH值.方法采用常规的细胞培养传代技术以及光、电镜技术和细胞增殖活性的检查方法,观察不同pH值的低糖DMEM培养液对MSCs生长、增殖、形态的影响.结果培养液的pH值在7.2~7.4之间时,MSCs生长活跃,增殖速度极快,无接触抑制,镜下细胞呈单一梭形外观的成纤维细胞,形成成纤维细胞集落.pH值大于7.4时,MSCs逐渐停止增殖,镜下细胞膜贴壁展开、边缘卷曲,细胞面积变大为正常的数倍,形态极不规则.pH值在7.1~7.19之间时,变化不大,仅增殖速度稍减慢.pH值小于7.1时,MSCs生长增殖速度亦明显减慢,镜下细胞逐渐从培养瓶壁脱落,成为圆球形悬浮细胞.结论 MSCs对碱性的培养液较敏感,稍偏碱即影响生长增殖,对酸性的培养液则有一定的耐受.使用培养液前有条件也好用pH计测定pH值,同时注意观察细胞生长增殖情况及培养瓶中培养液的颜色,以便及时换液.

    作者:杨劲松;杨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治疗儿童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预防肘内翻畸形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的骨折,多发生在10岁以下,约占小儿全身骨折的26.7%,占儿童肘部损伤60%~70%[1],治疗不当容易发生肘内翻畸形.我院自1998年至2004年3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新鲜闭合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肝肾综合征23例临床分析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时发生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或无尿,血肌酐(CRE)、尿素氮(BUN)升高,病死率高,如治疗不及时或不合理,病人常在短期内死亡.我院自1997~2003年收治的肝病患者中出现肝肾综合征共23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保德;沈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子痫及其并发症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子痫处理原则及适时终止妊娠的时机与方式.方法对48例子痫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龄<35周及≥37周新生儿病死率较35~36+6周高.胎龄<35周新生儿病死率与35~36+6周及≥37周病死率比较,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子痫患者抽搐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适时剖宫产是抢救子痫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者:玉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硬膜外血肿52例颅骨钻孔引流临床疗效

    我院自1997年6月至2003年5月间,选择性对52例硬膜外血肿患者采用颅骨钻孔术抽吸血肿,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男38例,女14例,年龄2岁至72岁,平均34.7岁.52例均有明确头部外伤史.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打击伤12例,坠落伤8例.头颅CT检查示血肿部位:额部18例,颞顶部15例,额颞顶部9例,顶枕部6例,枕部4例.血肿量按多田氏公式计算在于20~50 ml不等,其中有1例60 ml.有45例显示颅骨骨折,2例为凹陷性粉碎性骨折, 凹陷深度小于 0.5 cm,有8例合并轻度脑挫裂伤.52例均表现有头痛,其中38例反复呕吐,9例出现对侧肢体瘫痪,6例伴有癫痫发作.意识状况(GCS评分):8~9分8例,10~12分32例,13~15分12例.

    作者:韦武腾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肺类风湿病误诊为肺结核七例的X线分析

    目的为了加深对肺类风湿病的X线表现,避免误诊.方法对7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类风湿病的临床和胸片作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均以呼吸系统症状在门诊就诊并首次作了胸片检查,其X线表现与肺结核有相似之处,误诊为肺结核而收感染科住院.期间经全面检查发现有肺外类风湿性关节炎典型表现和类风湿因子阳性,排除了肺结核及其它疾病后确诊.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肺部改变时,放射科医师必须仔细阅读胸片,认真研究其X线特点,结合询问病史及体检 ,可避免误诊发生.

    作者:李文强;马德智;李清锋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临床麻醉学教学的体会

    现代麻醉学始于1846年Morton成功地施行乙醚麻醉.随着医学其他学科的发展,作为边缘学科的麻醉学在短短160年中得到飞速发展,成为临床二级学科,但麻醉学一直被认为是临床教学中的一门辅助课程,不被学生所重视,作为一名麻醉科教师,如何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是笔者对临床麻醉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作者:黄泽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双向教学问卷在临床教学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临床教学管理全过程.两年来,我们在传统的评教评学的基础上,实行了双向教学问卷,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髌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一例

    骨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占原发性骨肿瘤的2%~3%,多发生于长骨,如下肢骨,其它为骨盆及上肢骨,亦见于胸骨、肋骨等.单独发生于一侧髌骨的恶性淋巴瘤极为少见,报告一例如下.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1岁,因右膝肿胀疼痛逐渐加重半年入院.查体:右膝关节前部肿胀,局部隆起,皮肤无红、热、溃烂等.髌骨有压痛,活动尚可,全身其他部位无结节及肿块,体表淋巴结无肿大.X线照片示右髌骨骨质破坏,无反应性成骨(见图1),心肺纵隔未见异常.拟诊淋巴瘤,予手术治疗.

    作者:黄成建;毛燕宁;黄海多;黎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开胸术后胸腔大出血23例分析

    开胸术后胸腔大出血(术后胸腔出血量>1000 ml)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严重并发症.我院胸外科自1984年1月至2003年12月开胸手术1252例,术后并发胸腔大出血23例,占1.84%.其中保守治疗6例,再剖胸止血17例,术后死亡1例,余均治愈.现就开胸术后并发胸腔大出血的治疗及预防处理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钱斌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硫普罗宁治疗抗痨引起肝功能异常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硫普罗宁治疗抗痨引起肝功能异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把适应证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肝泰乐等护肝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硫普罗宁0.3g/d,两组疗程均为15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肝功能均有改善作用(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仅有轻度皮肤反应2例.结论硫普罗宁对抗痨治疗所致肝功能损害有改善作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刘洪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及低分子肝素等常规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10 mg,Q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UVP,能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显著改善心绞痛的症状.

    作者:杜红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手术切口粘帖法400例临床体会

    目的探讨手术切口不用缝线缝合而用粘帖的可行性.方法将普外科各类手术病人4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0例手术切口缝合皮下组织后,不用缝线,而用3L医用胶贴剪成0.5 cm宽,长5cm,间断粘贴皮肤.对照组200例按传统方法缝合皮肤.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疼痛轻,200例患者中仅16例用强痛定,8例服止痛片,止痛剂使用率为12.0%,而对照组中84例使用强痛定,25例服止痛片,止痛剂使用率为54.5%,观察组止痛剂使用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81.38,P<0.01),住院日期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术切口皮肤缝合用3L医用胶贴来代替缝线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便而又能减少病人住院费用的方法.

    作者:郁林海;胡金花;徐一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充分发挥任课教师在护士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

    护理专业要求护士要有圣洁、仁爱的心灵,无私奉献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科学的学习方法,独立工作的能力,强烈的职业自豪感,相应的职业礼仪,良好的人际交往[1].作为培养护士的学校和老师,不是简单地教会学生打针发药,而是应该培养出由知识内化而形成的健康心理品质和外在的、具有各种突出能力的学生,使之毕业后才能胜任护理工作.教师的职责就是通过既教书又育人来促进和提高护士素质.在实际工作中,班主任管理学生被看作是份内事,任课老师是否也该参与授课班级学生的素质培养呢,答案是肯定的.十余年来,笔者先后担任过三种专业两个层次的班主任,承担<免疫学基础和病原生物学> <内科护理学>等课程教学任务,接触的班级和学生较多,接触的时间也较长,在促进护士素质的形成方面有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作者:陈路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亢患者的脑电图及经颅多谱勒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Hyperthyroidism)患者的脑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脑电图(EEG)及经颅多谱勒(TCD)技术检查30例甲亢患者并与35例健康体检者比较.结果甲亢患者EEG、TCD异常率分别为68%和100%,EEG表现为广泛轻度及中度异常,无重度及局限性异常.TCD表现多支或单支脑血管血流速度不同程度增快,频谱加快,收缩峰高尖锐利,有的伴有血管杂音.结论本病同时存在脑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改变,EEG、TCD检查对发现甲亢所致脑功能损害,脑血流速度增高有重要意义.

    作者:孙梅;杨梅英;吴碧丽;赵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四季豆中毒10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一起四季豆集体中毒的抢救经过和临床疗效.方法对四季豆集体中毒103例患者分别按轻、重施治,采取催吐、洗胃、输液等综合措施.结果全部病例经救治后均获愈出院近期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在抢救集体性中毒时,按中毒轻重采取抢救措施分别,可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蓝瑞琼;张永标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重症肺炎并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175例分析及护理

    重症肺炎是严重的呼吸系统病理损伤,可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合征(MODS),病死率高,是小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加强对小儿重症肺炎病理生理过程的监护,降低病死率,提高治愈率,现将我院儿科1983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并MODS 175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丽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重型病毒性肝炎代谢功能紊乱状况与营养治疗现状

    肝功能衰竭在国外多由酒精或中毒引起,在我国则几乎都是由嗜肝肝炎病毒引起.急、慢性病毒性肝炎都可发展为重型肝炎(重肝)[1].重肝虽然只占全部病毒性肝炎的0.2%~0.5%,但由于其病死率高而早已引起广泛重视[2].急性重肝多由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和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亚急性和慢性重肝92.8%是由HBV引起, HAV引起重肝较罕见[3~5].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或HBV/HCV重叠感染可使肝炎重症化[6].过去对重肝引起严重营养障碍并互为因果以及对重肝的营养治疗均重视不够,对重肝时枯否氏细胞功能障碍易合并严重感染致内毒素血症以及酗酒、过劳等诱因[7]参与或促进肝昏迷的发生等认识也不足.因此,弄清重肝时肝功能紊乱状况及重视营养治疗,对重肝的治疗预后和恢复都是至关重要的.

    作者:涂燕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48例临床分析

    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具有术中出血少,对盆腹脏器干扰小,术后恢复快、疼痛轻等优点.我院2001年7月至2004年4月共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良性肿瘤48例,结果成功切除肿瘤47例,现将手术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谷维素与普鲁苯辛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的疗效观察

    神经性尿频好发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尤以4~6岁的学龄前期儿童多见,主要表现为排尿次数从正常的每天6~7次增加至10多次以上,常于精神紧张,吃饭、上课时加重,入睡后症状消失,清醒后出现,呈反复发作,往往被误诊为尿路感染而长期多次使用多种抗生素.因此,小儿神经性尿频干扰了患儿正常的生活和学习,严重影响了患儿的身心健康.我院儿科应用谷维素加普鲁苯辛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