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青年人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尹勇;凌梅

关键词:青年人脑梗死, 危险因素, 病因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青年人脑梗死的病例资料.结果35例中,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5.6%.结论对青年人脑梗死及时有效地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病因治疗,可以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肛周脓肿预期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预期根治术-挂浮线的应用方法和价值.方法对120例患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治疗上采取一次切开和切开结合挂浮线法(肛周脓肿预期根治术)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单纯一次切开55例,切开和结合挂线疗法65例,术后酌情全身给予广谱抗生素,辅以清热利湿、润肠通便之中药,局部理疗及每日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一次,坐浴后填塞凡土林纱条或红粉玉红膏纱条,每大便一次(大便后先清洁肛门)增加一次.结果全部病例Ⅰ期治愈,随访3年无复发,无瘘管形成.结论此法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缩短疗程,经济实惠,疗效确切,不易复发,有效防止形成瘘管.

    作者:王三贵;田晓;胡世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肺癌并肾损害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年来52例肺癌并肾损害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癌并肾损害以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占57.7%,单纯性血尿占3.8%,肾病综合征占3.8%,氮质血症占32.8%.结论肾损害可为肺癌的早期表现,对中老年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作者:王静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肝的研究进展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十分常见,病死率高达70%~80%[1],肝细胞具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如果有某种辅助装置能维持肝衰竭病人存活,一直到组织再生及功能恢复,或进行肝脏移植,则对挽救病人的生命具有重大的意义[2].

    作者:卢平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各型宫颈糜烂适宜治疗方法的探讨

    目的探索不同类型宫颈糜烂适宜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20例宫颈糜烂患者按单纯型、颗粒型和乳头型随机分成三组,分别采用CO2激光、波姆光、CO2激光加波姆光进行治疗,观察和比较其疗效和副反应.结果CO2激光对单纯型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5.6%,显著优于颗粒型的87.1%,优于乳头型的65.0%,P<0.05、<0.01;波姆光对颗粒型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为90 0%,显著优于乳头型的73.5%,P<0.01;CO2激光加波姆光对颗粒型和乳头型宫颈糜烂均有较高的一次性治愈率,分别为92.0%、89.7%;三种疗法对颗粒型的一次性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CO2激光加波姆光对乳头型宫颈糜烂的一次性治愈率在三种疗法中高(P<0.001).副反应以CO2激光少,其次为CO2激光加波姆光.结论单纯型宫颈糜烂宜首选CO2激光治疗,颗粒型可选用三种疗法之一,乳头型以CO2激光加波姆光治疗好.

    作者:简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截肢手术的护理体会

    截肢术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我院自1997年~2002年共施行截肢术1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娥;覃丽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退热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常用的几种退热药物的疗效.方法对180例发热患儿进行年龄分组,分别记录用药后30min,60min,120min体温下降的人次数,降温后持续的时间,并计算其百分比,对3组患儿进行疗效评比.结果安乃近组退热起效快,80%~90%能在60min内退热,但降温后持续时间较短,需重复用药;而康司达组起效虽不及A、B组,但持续时间较长,且副作用较少;复方氨基比林组起效介于A、C两组之间,而且副作用较多.结论按年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应用退热药物,对患儿的依从性,退热疗效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鲍木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格列美脲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型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格列美脲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下降3.03mmol/L、6.57mmol/L、2.99%.格列美脲降低FBG、PBG、HbA1C的有效率分别为89.1%、87.8%、84.4%.结论格列美脲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磺酰类降糖药物.

    作者:孟信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华法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30例体会

    目的总结华法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疗效和应用体会.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左心房血栓的患者均使用华法令口服,治疗剂量个体化,使国际标准化比值(1NR)维持在2.0~3.0,分别于服药后1、3、6个月及1 年复查.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心房血栓消退情况.结果30例应用华法令治疗1年后,血栓消失22例,缩小4例,无变化4例.结论华法令治疗风湿性心脏病并左心房血栓有效,治疗剂量要个体化,INR维持在2.0~3.0为适合.

    作者:杨红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鼻饲观察及护理

    急性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吞咽困难、高热等,常需鼻饲,我院从2000年~2003年1月收治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1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和吞咽困难,经采取鼻饲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孙克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度的临床意义

    室性早搏(VPB),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也可见于正常人,但是正确鉴别对于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不同.本文对VPB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阐述VPB的QRS波群宽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为民;程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复方丹参液加神灯照射治疗褥疮及护理体会

    褥疮的发生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造成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组织溃烂,直接压迫是主要的诱因.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营养及支持疗法是治疗的根本措施.近年来,我们在此基础上采用复方丹参溶液湿外敷加神灯照射治疗褥疮10例,在护理过程中,着重解除压迫、保护创面;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珍;潘虹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纳络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纳络酮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方法对有感染性休克的50例危重儿应用纳络酮静滴观察休克纠正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0%,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休克纠正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缩短,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纳络酮能有效抗休克.

    作者:庄姞;原守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罗哌卡因在低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罗哌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80例ASA分级Ⅰ~Ⅱ级子宫肌瘤的患者行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随机分成二组,A组40例选用1%罗哌卡因;B组40例选用1.6%利多卡因加0.2%丁因混合液.比较两组病人在感觉、运动阻滞及恢复上的异同及术中镇痛效果.结果1%罗哌卡因作用时间长,阻滞感觉的运动神经,产生可靠的长时间的麻醉作用;而1.6%利丁混合液作用时间短,相对用药量较多.结论1%罗哌卡因用于低位硬膜外阻滞,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良好,作用时间长、能达到完善的麻醉效果.

    作者:杨冬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AF内固定系统治疗下腰椎爆裂性骨折

    目的探讨下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下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神经减压,AF系统内固定和植骨融合治疗.结果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者14例,基本恢复者12例,无改善者4例,术后无一例加重;腰椎解剖复位25例,功能复位14例,有1例复位较差.结论下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椎管减压、AF系统内固定和横突间植骨融合,骨折复位理想,脊柱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恢复满意.

    作者:唐接福;谷绍方;李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慢性乙肝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选择HBeAg及HBV-DNA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病人60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予单磷酸阿糖腺苷0.4g静滴,一日一次,连续28天,对照组不用任何抗病毒药物.结果治疗组HBeAg阳性、HBV-DNA均阳性的30例中各有15例转阴,对照组仅各有2例转阴,治疗组与对照组比P<0.01.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对乙肝病毒有抑制作用,治疗28天有半数患者HBeAg、HBV-DNA可转阴.

    作者:邰立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子宫颈癌307例发病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癌发病的有关因素,以防宫颈癌.方法对307例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发现20岁以前有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及性伴侣有婚外性行为共占28.65%;阴道滴虫病、HPV感染占12.38%;农民占47.56%,无业及个体占27.36%,在职干部职工占19.54%,离退休占5.54%;≥3次妊娠占83 3%;宫颈糜烂占26.06%.结论宫颈癌与性行为异常、性传播疾病增加、社会因素、饮食因素、多孕多产有关.

    作者:莫爱旭;陈心秋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血管损伤18例诊治分析

    目的为探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大血管损伤18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1例,入院时有休克13例,血管断裂2例,破裂16例,有动静脉瘘3例.大血管损伤多位于体腔或组织深部,损伤后多不易被察觉;颈部及肢体大血管损伤多伴有局部或肢体远端肿胀,搏动性肿块,缺血;腹腔内大血管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或后腹膜血肿.治愈16例,死亡2例.结论治疗上应早期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道,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血管.

    作者:唐安球;覃建论;莫武文;王敏;龙华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概况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国内统计资料表明,常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发病率约为36/10万,病死率高达8.0~13.7%.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量止血药物及新技术的应用,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病死率下降.

    作者:钟少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管切开护理中的小革新

    我科自1993~2002年对300余例病人行气管切开术,在术后气管切开护理操作中,摸索出了一点小技巧,现总结如下.

    作者:徐春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动脉栓塞32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

    目的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诊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肺动脉栓塞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病因,病死率34.4%;误诊率75%;误诊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结论医生的诊断意识不强和诊断水平不高有关,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小勇;夏明凯;邱汉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