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性病病原微生物结果分析

黄颢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法检测, 性病, 病原微生物, 合并感染, 性传播疾病, 现报道如下, 微生物检测, 生殖器溃疡, 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 随机连续, 模式分布, 检测技术, 检测方法, 阳性率, 淋球菌, 感染率, 妇产科, 病原体
摘要: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病例也不断地增加,但因病历分布及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使得阳性率及合并感染模式分布也有所不同,笔者筛选近年来报道的各种检测技术,对本院门诊妇产科生殖器溃疡病人324例,随机连续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等性病病原微生物检测,现报道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并支架术的护理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用经皮穿刺方法送入球囊导管,扩张狭窄冠状动脉,改善冠状动脉血流,达到治疗心肌梗塞和心绞痛的目的.PTCA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较高,约为10%~43%(1).而冠状动脉内支架(Stent)的机械支撑作用可防止内膜撕裂和即刻弹性收缩所致的急性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防止或减少PTCA术后的再狭窄,延长开放时间.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机械通气病人气道的护理

    由于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常伴有神志不清或昏迷,一般情况差,且大多为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不能自述病情和料理生活.因此精心的护理和细致的观察是机械通气患者抢救的关键措施之一,而气道的管理又是机械通气护理中重要的一环.我科从1998年12月~2000年10月共使用机械通气救治病人24例,均采用经口腔气管插管连接法,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梁慧;肖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机械通气治疗 (附38例临床分析)

    对38例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机械通气治疗在抢救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沈翠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心源性脑栓塞34例的观察与护理

    脑栓塞系指脑血液循环中的固体或液体等各种栓子阻塞脑血管,造成相应部位缺血性梗塞.而心源性脑栓塞系指栓子来自于心脏,是脑栓塞中常见的一种(1).本病起病急骤,既有神经系统病灶体征,又有循环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病情复杂,病残率高,而细心地观察和精心的护理能及早发现病情变化,降低病残率和病死率.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心源性脑栓塞病人3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卢碧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分析和急救护理

    某些化学物质、食物及有毒动植物等接触人体或进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与体液、组织相互作用,损害组织细胞,破坏神经及体液的调节机能,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严重障碍,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即为中毒(1).

    作者:黄金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带掌背动脉及神经逆行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部损伤

    目的:探讨用带掌背动脉及神经的逆行复合组织皮瓣修复手部损伤的效果.方法:设计切取带掌背动脉及神经的逆行岛状复合组织皮瓣,皮瓣内包括有神经、肌腱、骨质,甩来修复手部皮肤、肌腱及骨缺损,临床应用8例.结果:8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薄,外形美观,感觉良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此种方法效果可靠、满意,损伤小,手术简便易行,适于推广普及.

    作者:郑泽锋;蔡家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外伤性脾破裂10例的EC胶修补术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采用EC胶修补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清除失活脾组织并暴露其破裂创面,将粘有EC胶的明胶海棉片平整地填塞于创口,距创缘1cm左右行U形缝合,观察无继续出血后常规放置腹腔引流管.结果:均痊愈出院,1个月后B超复查均示脾形态良好,未发现并发症.结论:用EC胶行脾修补术止血可靠,可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宁球;蔡永利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应用简易鼻塞式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附38例分析)

    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2月,采用简易鼻塞式CPAP氧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抗生素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26例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急性白血病合并感染患者,足量、联合、合理配伍应用抗生素,能迅速缓解病情.结论:及时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的病死率,进行预防性抗霉菌治疗非常必要.

    作者:李青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胆石症的护理体会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为血糖增高,尿糖阳性,患者常表现出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无力等症状,发生高胆固醇血症时,患者易并发胆石症.现将我院1990~2000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胆石症26例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艳娟;彭桂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治疗,对照组用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活性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情况以评估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3%,对照组为62.5%,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葡甲胺环腺苷酸联合β-阻滞剂在控制心衰及稳定病情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杨武炳;蒲泉州;吴建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重度妊高征急救及护理体会

    重度妊高征(先兆子痫及子痫)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由于孕妇全身小动脉发生暂时性强烈痉挛,周围血管阻力明显上升,致使血压急骤上升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征象,如不严密观察,迅速控制血压,将会危害母婴的健康和生命.我院1990年1月1998年4月共收治重度妊高征11例,现将其急救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岑顺成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4例的护理

    妊娠合并重症肝炎病情凶险,预后恶劣,可继发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肺水肿、肾功能衰竭、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引起早产、死胎及孕妇死亡,对家庭和社会危害大.在护理工作中必须实施有效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抢救,降低死亡率.我科于1997~2000年共收治妊娠合并重症肝炎14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红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 TNF-α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胃癌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进行sIL-2R、TNF-α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胃癌组于术前1天、术后10天和术后20天的sIL-2R、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动态监测胃癌患者术前、术后sIL-2R和TNF-α水平,可作为判断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林放炎;马泽麟;敖晓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胎心率延长性减速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眙心率延长性减速(PD)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PD进行临床分析,取同期胎心监护正常者38例作为对照.结果:24例PD中常见的相关因素为脐带绕颈和羊水过少.PD组羊水污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PD合并其它异常图型其羊水重度污染率显著高于单纯PD组(P<0.01).结论:PD常提示脐带异常或羊水过少,PD合并其它异常图型者需尽快结束分娩.

    作者:周佳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护理

    白内障是我国致盲的主要疾病,也是我国治盲的重点对象.我院从1996年起开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使许多患者视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前术后护理在整个手术治疗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护理人员提高业务知识水平是避免因护理不当造成对患者不必要伤害的关键.我院1996~2000年实施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43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检测性病病原微生物结果分析

    近年来,我国性传播疾病的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同时多种病原体合并感染的病例也不断地增加,但因病历分布及检测方法的不同而使得阳性率及合并感染模式分布也有所不同,笔者筛选近年来报道的各种检测技术,对本院门诊妇产科生殖器溃疡病人324例,随机连续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等性病病原微生物检测,现报道如下,并就有关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黄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异丙酚用于门诊人工流产术,观察其效果及副作用.方法:200例早期妊娠妇女以2mg/kg静注,30~40秒内注完,观察其镇静镇痛效果、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及术后苏醒情况.结果:异丙酚起效快,效果好,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对呼吸、循环有轻度短暂抑制作用.结论:异丙酚适用于门诊无痛人工流产术,但要注意其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作者:彭俊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手法为主综合治疗颈源性头颈痛27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的机理和疗效.方法:为明确为颈源性头颈痛的278例患者采用分筋理筋、提拉牵引、旋转复位等以手法为主的综合疗法,随机抽查同期用其他方法治疗的同类病症158例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痊愈率78.78%,总有效率98.92%,对照组痊愈率53.79%,总有效率76.5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01).结论:手法治疗颈源性头颈痛疗效显著,手法设计和应用前景广阔.

    作者:黄荣武;黄孙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腹部横切口间断全层缝合193例的临床效果

    妇科腹部手术采取何种切口或缝合方式对切口愈合有利,是术者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于1998年11月至2000年6月对193例妇科、产科腹部手术采取横切口皮肤及皮下鼢肪贯穿间断全层缝合法,术后切口Ⅰ级愈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耀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