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肺性脑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蔡学勤

关键词:肺性脑病, 病人, 治疗及护理, 死亡原因, 肺心病, 二氧化碳潴留, 临床资料, 中枢神经, 平均年龄, 护理工作, 呼吸内科, 功能衰竭, 死亡率, 并发症, 治愈, 征兆, 缺氧
摘要:肺性脑病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也是肺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肺性脑病的死亡率.现将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病人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7岁,经精心的护理及治疗后,治愈出院21例(40.38%),好转25例(48.08%),死亡6例(11.54%).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

    核酪注射液被广泛用于预防慢性反复呼吸道感染,本人试用核酪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1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2例均为我院1996年2月至2000年6月内科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5~52岁,平均35.24岁,平均病程4.3个月.以上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1,2):①无明显诱因下持续咳嗽2个月以上.②抗生素和止咳药物治疗无效,用支气管扩张剂或类固醇类药物治疗有效.③体格检查无阳性体征,胸片正常,肺通气功能正常.2.治疗方法给子核酪注射液(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有限公司产品)2ml肌注,每日1次,共7次,以后4ml肌注,每周2次,疗程为2个月,治疗前后观察病人症状、体征,用微型峰速仪每日早晚8小时各测一次呼气流量峰值(PEFR)及计算PEFR 24小时变异率(△PEFR).

    作者:王军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82.5%,尤其对心衰后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房颤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孙飞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新生儿破伤风五例抢救体会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出院1天后死亡).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天,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潜伏期4~6天.发病24小时出现痉挛者4例,另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4例,硬肿3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2.治疗措施①控制痉挛: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10mg/kg@次,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0.5~1mg/kg@次,安定0.3~0.5mg/kg@次,每隔4~6小时交替使用.本组选用3种药物2例,2种3例;②TAT的应用:TAT 2万u静滴,连用2天3例,用5天1例,用10天1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液透析联用大黄治疗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成Ⅰ(血透+大黄)组与Ⅱ(单纯血透)组,进行血透2~12h/w,3.5h/次,同时,Ⅰ组服用大黄制剂,日一剂,6个月后进行血BUN、Cr上升速率统计,并进行营养状况估计及血透次数比较.结果:Ⅰ组与Ⅱ组相比,血BUN、Cr上升速率及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大黄辅助治疗,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迟缓病情发展,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圣桂;宋风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底积液的X线表现(附46例分析)

    肺底积液系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有包裹性与非包裹性之分,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形式.X线表现有其特异性,为减少对肺底积液的误、漏诊,本文收集了46例肺底积液就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材料本文收集肺底积液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4~72岁.右侧29例,左侧12例,双侧5例.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胸闷和胸痛,部分有上腹痛等.所有病例均摄胸部X线片,并行多体位透视观察,4例行胃泡充气造影.部分病例同时做B超检查.

    作者:黄忠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球囊扩张术治疗食管-胃吻合狭窄

    食管-胃手术后吻合口狭窄是临床常遇到的问题.手术治疗后吻合口狭窄,除了采用再次手术外,传统方法是经口插入橡胶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扩张器进行治疗.该法具有易复发和穿孔的危险.本组对10例食管-胃吻合术后狭窄病人,采用电视导引下球囊扩张治疗.现作介绍如下.

    作者:张超杰;马连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微生物学检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随着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其耐药机制日益复杂,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疾病日趋增多.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目前几乎所有细菌或多或少都获得耐药性.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临床医生如何正确选择抗生素以对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这就显得加强微生物检测工作,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用药的重要性.然而基层医院由于历史的原因,对微生物学检验室的建设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病原菌检测及结果报告远未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为改变微生物学检验室的落后状况,笔者就基层微生物学检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几点措施.

    作者:赖奕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诊治体会(附46例临床分析)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临床上较为常见,多以自发性颅内出血为首发症状,起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后遗症多(1).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从而降低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儿科近10年来共收治本病46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将预防及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宋华;梁克强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置胎盘与胎盘植入的相关因素,减少产妇各种合并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胎盘中,中央性前置胎盘占92.3%,明显高于其他类型的前置胎盘;胎盘植入深度与产前有无出血及出血次数及出血量有关;粘连面积与植入的深度与产时出血量呈正比,引起内膜损伤的宫腔操作是造成前置胎盘、胎盘植入的主要原因之一.结论:胎盘植入与前置胎盘,特别是中央性前置胎盘有直接关系.

    作者:贾军恒;何秋艳;李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肺性脑病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肺性脑病是呼吸功能衰竭、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中枢神经紊乱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是肺心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也是肺心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通过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以降低肺性脑病的死亡率.现将呼吸内科的护理工作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2例病人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7岁,经精心的护理及治疗后,治愈出院21例(40.38%),好转25例(48.08%),死亡6例(11.54%).

    作者:蔡学勤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性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识别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是老年常见急诊之一.老年性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且无痛性的病例,往往误诊为其它疾病而贻误治疗,所以在急性及接诊工作中,护士对此病须有较深的认识和警觉,采取相应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现将我院2年来,对老年性无痛性心肌梗塞的识别及护理对策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2例,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60~70岁以上,85%的病例出现不典型的胸痛,68%有心悸、恶心和上腹部不适症状,均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进院后60分钟前得到救治,院前抢救及接诊抢救无效死亡占5%.

    作者:潘惠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胞二磷胆碱抢救安眠药中毒18例

    胞二磷胆碱多用于急性颅脑外伤,脑部手术后及脑中风所致的意识障碍等疾病,以及用于促使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但用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损伤所引起的功能和意识障碍尚少见报导.我院近几年来采用胞二磷胆碱静滴,静注抢救安眠药中毒18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治疗组18例中,女性14例,男性4例,年龄16~35岁,平均年龄29.6岁,其中安定中毒14例,氯氮中毒1例,氯丙嗪中毒3例,服药量30~300片,重度中毒10例,中度5例,轻度3例.对照组18例中,女性15例,男性3例,年龄17~33岁,平均年龄28岁,其中安定中毒12例,氯氮中毒4例,甲丙氨酯中毒2例,服药25~280片,重度中毒9例,中度6例,轻度3例,诊断与分型根据《实用内科学》制定的标准(1).

    作者:叶绿标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

    急性脑梗塞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功能改变,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临床上称之为脑-心综合征.而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少见,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急性脑梗塞480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7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5岁,经CT检查确诊脑梗塞,患者发病前均有冠心病史,2例有心房纤颤,5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

    作者:潘瑜;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小针刀加局封治疗重度哮喘30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针刀加局封治疗重度哮喘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小针刀术加局部药物的封闭治疗.结果: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临床控制率达80%,总有效率100%.结论:小针刀加局封疗法在难治性哮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罗慧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田阳县1991~2000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为了掌握田阳县麻疹的发病现状和流行特点,找出麻疹疫情的发展规律,为以后的麻疹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达到控制和消除麻疹,保护人群健康的目的,对1991~2000年我县麻疹发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资料来源麻疹疫情资料来自田阳县1991~2000年各年度的传染病疫情年报.人口资料来自田阳县统计局编制1991~2000年各年度的《统计年鉴》.

    作者:黄小梅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肾下垂67例临床分析

    肾下垂是一种常见病,占成人10%~20%,大多数无临床表现(1),不引起人们重视,而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长期误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门诊病例.男性25例,女性42例;30~40岁46例;农民45例、工人11例、驾驶员3例、职工5例、干部3例.2.症状体征上腹不适29例,腰痛11例,右上腹痛9例,伴有肋痛、腹胀、体重下降,血尿、失眠等,发病时间半个月~7年.瘦长型,体重达不到标准者60例;右侧肾可触及67例,双肾可触及者4例;Ⅰ度下垂24例,Ⅱ度下垂43例(3).

    作者:陈知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80例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人常见病,开放手术切除前列腺疗效确切.但由于病人多为高龄,手术并发症有时较严重,其中以术后大出血常见,故手术方式及术中严密止血和术后防止出血一直是探讨的课题.本院自1992年元月~2000年元月共进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80例,均采用膀胱颈缝扎法或加膀胱颈悬吊术,远期疗效好.临床资料本组80例,年龄大78岁,小50岁.病程长10余年,短半年.临床表现均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等,尿线变细,尿滴沥.肛检前列腺增大Ⅰ度15例,Ⅱ度55例,Ⅲ度10例,均B超检查证实.合并残余尿感染20例,膀胱结石7例,合并冠心病12例,1例急性阑尾炎入院,阑尾切除术后因排尿障碍第12天行前列腺摘除术.1例因尿潴留行膀胱造瘘术至膀胱腹腔瘘剖腹修补术后再行前列腺摘除术.病人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确诊,20例行CT检查.

    作者:曾伟雄;莫正雄;卢盛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重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针对护理专业的特点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非常必要,通过明确调查实验目的、加强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能力的训练及开展兴趣小组等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作者:章真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5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运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运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放疗前加诱导化疗治疗中晚期食首道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放疗前加化疗对中晚期食道癌的疗效观察.方法:64例中晚期食道癌随机分为两组,单放组32例,为单纯体外放疗,剂量60~70Gy/6~7周,综合组32例,按上述放疗外,在放疗前行2程诱导化疗(CF+5Fu+DDP).结果:综合组与单放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5.9%、46.9%、31.3%和40.6%、31.3%、12.5%,综合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且无严重毒副作用.综合组与单放组局控率分别是56.3%和62.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远处转移率综合组为6.3%,单放组为18.8%,综合组明显低于单放组(P<0.05).结论:放疗治疗中晚期食道癌前行化疗是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昱明;贾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