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宏圻;吉文忠;吉春仁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可见于无脑外伤的老年人,发病缓慢,其发作性头痛及意识改变与某些内科病相似较易误诊,我院内科几年收治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老年病人,先后以肺性脑病、散脑、高血压病收入内科.病例介绍例1,女,71岁.因反复咳嗽20余年,加重1周入院.入院诊断慢性支氧管炎、肺气肿、肺部感染.否认头部外伤史.经吸氧抗感染治疗热退,咳嗽及肺症状减轻.次日上午9时无诱因出现头痛并呕吐2次,对症治疗好转.
作者:赵萍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联用大黄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成Ⅰ(血透+大黄)组与Ⅱ(单纯血透)组,进行血透2~12h/w,3.5h/次,同时,Ⅰ组服用大黄制剂,日一剂,6个月后进行血BUN、Cr上升速率统计,并进行营养状况估计及血透次数比较.结果:Ⅰ组与Ⅱ组相比,血BUN、Cr上升速率及营养状况均有显著性差异,且透析次数显著减少.结论:大黄辅助治疗,可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并发症,迟缓病情发展,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圣桂;宋风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肾下垂是一种常见病,占成人10%~20%,大多数无临床表现(1),不引起人们重视,而该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易长期误诊,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9年6月至2000年12月门诊病例.男性25例,女性42例;30~40岁46例;农民45例、工人11例、驾驶员3例、职工5例、干部3例.2.症状体征上腹不适29例,腰痛11例,右上腹痛9例,伴有肋痛、腹胀、体重下降,血尿、失眠等,发病时间半个月~7年.瘦长型,体重达不到标准者60例;右侧肾可触及67例,双肾可触及者4例;Ⅰ度下垂24例,Ⅱ度下垂43例(3).
作者:陈知良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小剂量胺碘酮对顽固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通过对40例顽固性心律失常用药前后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小剂量胺碘酮治疗顽固性心律失常有效率为82.5%,尤其对心衰后心律失常以及预防和治疗房颤优于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确实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作者:孙飞龙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国内外学者对胆总管切开探查是否放置T管引流意见不一,不少学者主张胆总管一期缝合,以避免T管引流的诸多弊端;但多数认为T管可引流胆液、降低胆道内压、控制胆管感染,有利壶腹部和奥耿氏括约肌水肿消退及胆管愈合,防止术后胆漏或胆管狭窄.因而T管引流仍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成为胆道外科的一项基本技术.然而,胆总管切开探查和T管处理不当可致胆漏甚至严重胆汁性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本院自1991年至2000年因T管脱出或常规拔管而发生胆漏8例,就其原因、诊断和防治作一分析.
作者:吕雄根;许立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前列腺增生(BPH)是老年人常见病,开放手术切除前列腺疗效确切.但由于病人多为高龄,手术并发症有时较严重,其中以术后大出血常见,故手术方式及术中严密止血和术后防止出血一直是探讨的课题.本院自1992年元月~2000年元月共进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80例,均采用膀胱颈缝扎法或加膀胱颈悬吊术,远期疗效好.临床资料本组80例,年龄大78岁,小50岁.病程长10余年,短半年.临床表现均为进行性排尿困难,尿等,尿线变细,尿滴沥.肛检前列腺增大Ⅰ度15例,Ⅱ度55例,Ⅲ度10例,均B超检查证实.合并残余尿感染20例,膀胱结石7例,合并冠心病12例,1例急性阑尾炎入院,阑尾切除术后因排尿障碍第12天行前列腺摘除术.1例因尿潴留行膀胱造瘘术至膀胱腹腔瘘剖腹修补术后再行前列腺摘除术.病人均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确诊,20例行CT检查.
作者:曾伟雄;莫正雄;卢盛贵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急症之一,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易误诊为脑出血,及早行头颅CT检查可得确诊.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防治并发症可降低病死率.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30例大面积脑梗死,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30例,男20例,女10例.发病年龄26~84岁,平均58.4岁.发病人数占同期脑梗死住院总人数的12%,其中高血压病史者15例,脑动脉硬化病史17例,风湿性心脏病并房颤5例,冠心病伴房颤4例,肺心病伴房颤1例,甲亢伴房颤1例,糖尿病史5例,股骨骨折长期卧床1例.
作者:周学中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注射剂;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运用西咪替丁,比较两组病例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47%(P<0.01).结论:运用奥美拉唑注射剂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江洪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的临床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对合并软组织损伤的开放性粉碎性的复杂骨折有良好的疗效.我院从1997年6月起开展四肢骨折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至今已手术15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15例病人全部为男性,年龄24~68岁,平均36岁.胫腓骨骨折6例,股骨骨折3例,股骨颈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开放性骨折8例,闭合性骨折7例.
作者:杜丹阳;张劲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结肠损伤在腹部创伤外科中为常见疾病,手术治疗可采用一期或二期手术方式.文章从16例结肠损伤一期手术均获治愈的实践,总结了结肠损伤一期手术治疗的要求:①伤后至手术的时间在6小时内,腹腔污染轻,肠管炎症水肿轻;②病人全身情况好,年龄为青壮年,无多发且严重的合并伤及休克.同时,裂口大小在2cm内,裂口数目不超过2个,以及相应的肠系膜和血管弓无受损,则可行一期结肠修补术.
作者:刘凯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肺底积液系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的胸膜腔内.有包裹性与非包裹性之分,是胸腔积液的一种特殊形式.X线表现有其特异性,为减少对肺底积液的误、漏诊,本文收集了46例肺底积液就其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一般材料本文收集肺底积液46例,男34例,女12例,年龄14~72岁.右侧29例,左侧12例,双侧5例.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咳嗽、气促、胸闷和胸痛,部分有上腹痛等.所有病例均摄胸部X线片,并行多体位透视观察,4例行胃泡充气造影.部分病例同时做B超检查.
作者:黄忠和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我院1993~1999年共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例,治愈3例,自动出院2例(其中1例出院1天后死亡).现将有关抢救体会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5~7天,父母均为外地在本地打工的农民.感染途径均为旧法接生脐部感染,潜伏期4~6天.发病24小时出现痉挛者4例,另1例发病后立即入院治疗,当时尚无抽搐.病程中合并肺炎4例,硬肿3例,高胆红素血症1例.2.治疗措施①控制痉挛:根据病情选用鲁米那10mg/kg@次,达负荷量时改维持量.冬眠灵0.5~1mg/kg@次,安定0.3~0.5mg/kg@次,每隔4~6小时交替使用.本组选用3种药物2例,2种3例;②TAT的应用:TAT 2万u静滴,连用2天3例,用5天1例,用10天1例.
作者:李福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氯胺酮已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临床,然而近年来有关氯胺酮麻醉后呼吸并发症导致的不幸事件仍有发生.因此,本文分析我院1998~2000年间收集的18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后的呼吸并发症,并总结、探讨其呼吸管理及防治方法.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小儿氯胺酮麻醉共180例,男性140例,女性40例,年龄3个月~12岁.头面部手术10例,四肢手术60例,腹部手术32例,其他手术78例.手术时间30min~3h.2.方法及剂量本组病例全部予臀肌注射,氯胺酮首次剂量4.22±0.95mg/kg.术前用阿托品0.01~0.02mg/kg,年长儿童加用苯巴比妥钠1~2mg/kg,氯胺酮平均总剂量肌肉注射为91.6±47.8mg(5.7mg/kg).
作者:李庆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胸部前弓前后位对肺尖小病灶病变尤其是肺尖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抽查2000年我院的胸部前弓前后位胸片资料共68份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该位置在肺尖小病灶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68例胸部高千伏胸部正位片中疑有肺尖部病变的病例,经照胸部前弓前后位片,有58例为阳性X线表现,占85.3%,其中43例为肺尖结核小病灶,占63.2%.结论:胸部前弓前后位片对肺尖部小病灶病变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对胸部正位片上疑有肺尖部阴影者,应首选加照前弓前后位片.
作者:黄恒青 刊期: 2001年第04期
近年来,分娩镇痛术已经在不少医院开展应用,得到了广大孕妇的接受和欢迎.我院采用硬膜外麻镇痛分娩140例,获得良好的镇痛效果,现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 2000年5月~2000年10月对140例足月妊娠、头位,无产科、麻醉禁忌证,临产后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作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了同期条件相当、无实施分娩镇痛者14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2.麻醉方法在孕妇宫口开3cm时,取L2-L3间隙穿刺硬膜外腔,成功后置管于硬膜外腔,首次注入0.125%布比卡因10ml+2.5mg氟哌啶醇,接微量泵,疼痛完全消失维持在1.5~2小时;在镇痛作用减弱时,硬膜外腔给药,微量泵控制(PCA)持续滴注0.125%布比卡因,滴速4~6ml/min,锁定时间为30min,并同期开通静脉输液(1).
作者:潘秀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眼科专家的共识.为了降低复发率,专家们先后多次改进了治疗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一直在寻求一种佳治疗方案.作者采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辅以射频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自1997年~1999年共治疗翼状胬肉病人195例206眼,男108例115眼,女87例91眼,年龄23~74岁,平均41岁.原发性胬肉172例,复发性胬肉34眼,胬肉侵入角膜缘内3mm~5mm不等.2.手术方法从胬肉头部开始剥离至内直肌止端前,剪除胬肉及其下方肥厚增生的结膜下组织,暴露近角膜缘处巩膜4mm,用自制鼠尾线固定缝合球结膜两针.
作者:蔡盈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急性脑梗塞引起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导致内脏功能改变,对心脏的影响尤为显著,临床上称之为脑-心综合征.而急性脑梗塞并发急性心肌梗塞少见,预后差,病死率高.我科自1997~2001年共收治急性脑梗塞480例,并发急性心肌梗塞7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7例中男性6例,女性3例,年龄54~75岁,平均年龄64.5岁,经CT检查确诊脑梗塞,患者发病前均有冠心病史,2例有心房纤颤,5例有高血压病史,1例有糖尿病史.
作者:潘瑜;黄江祾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加用前列腺素E1静滴;对照组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静滴,观察两组腹水消长和肝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减少和消失时间,肝功能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肝硬化腹水具有见效快,肝功能改善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卢晔 刊期: 2001年第04期
在妊娠晚期,由于母体和胎儿的原因,常需人工诱发促进宫缩,加快产程,尽早结束分娩.催产素静脉点滴引产安全、有效,成功率高,是产科经常选用的引产方法,但若使用不当,可发生严重后果,如子宫破裂、胎儿宫内窘迫、产道严重损伤、产后出血等.我科自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使用催产素引产168例.165例引产成功,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168例均为我科住院孕妇,年龄20~39岁,孕周33~43周,初产妇159例,经产妇9例.其中胎膜早破58例,延期妊娠72例,过期妊娠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13例,计划分娩8例,胎儿畸形3例,死胎4例.静脉滴注催产素浓度高每500ml葡萄糖液体内加入催产素5u,低加入2u,滴速10~50滴/分.本组产妇中165例于3日内引产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吕玉红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转移性肝癌动脉灌注及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适应证病例进行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5-氟尿嘧啶、顺铂、足叶乙甙等抗癌药物,肝功能好,病灶小,可用适量明胶海绵栓塞.结果:治疗有效率达85.3%,6个月生存率为100%,1年生存率为67.6%,2年生存率为44.4%,3年生存率为11.7%.结论:超选择性肝动脉灌注抗癌药物及栓塞术可阻断肿瘤供血动脉,痛苦小,疗效好,并发症少,可作为肝转移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国标 刊期: 200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