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吴以龙;黄丽静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内镜治疗, 药物治疗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下治疗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0例,均为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急性出血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8例为内科药物治疗,B组为药物+内镜下治疗共17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急性止血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急性止血率为70.2% (132/188),再出血率为41.0% (77/188),死亡34例,其中再出血死亡15例,病死率为18.1% (34/188),再住院率为64.9%(122/188);B组急性止血率为89.0%(153/172),再出血率为25.0% (43/172),8例死亡,其中4例因再出血致死,病死率为4.7%(8/172),再住院率为43.6%(75/172).结论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在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减少住院次数等方面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经腹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硬化剂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硬化剂注射治疗半年以上,出现疝复发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行TAPP治疗,观察组在术中进行腹膜前间隙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无术中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 vs.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7例,慢性疼痛11例;观察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2例,慢性疼痛5例.两组急、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PP术中将甲钴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经腹壁注入腹膜前间隙,可有效减少硬化剂治疗失败腔镜疝修补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

    作者:史传文;梅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因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3D打印技术原理、发展概况及骨科临床教学现况出发,分析了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阴茎负压吸引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特殊的器质性病理改变,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疗效有待于提高.阴茎负压吸引作为非外科治疗方法,可以部分补充其治疗不足.近年来阴茎负压吸引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较为瞩目,其作用机理及疗效成为热点.

    作者:张迅;梁季鸿;申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经口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疗效因素的研究

    喉癌经口激光手术(TLM)是一种经口腔径路于显微镜辅助下使用激光切除肿瘤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径路的开放手术相比,TLM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LM治疗早期喉癌的效果与放疗、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在喉癌治疗上,TLM越来越为耳鼻喉科医生所重视.但TLM出现时间短,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未达成共识.本文就TLM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一阐述.

    作者:周剑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离体猪肾模型在B超经皮肾精准穿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离体猪肾经皮肾精准穿刺模型,掌握B超引导下经皮肾精准穿刺的技术特点,以缩短学习曲线.方法 用猪中躯部含1~2根肋骨全厚猪肉,包裹带有肾周脂肪的猪肾,肋骨位于肾上极,通过输尿管置入直径为10~ 20 mm的结石;输尿管残端与Fr 8连接管相连,以便注水制造人工肾积水,铁钉固定于木板上.选取在泌尿外科工作满两年且无独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经验的A、B、C、D4名专科医师为观察对象,共造模120个肾脏,每人穿刺30个,每个肾脏穿刺扩张上、中、下3个不同肾盏.从定位穿刺开始至扩张结束予以计时,每穿刺扩张15次为一个培训单元,分为a、b、c、d、e、f6个培训单元;扩张结束置入肾镜观察,术后沿冠状面剖开肾脏观察对侧肾盏及肾皮质损伤情况.结果 模型制作时间10~15 min.a、b、c、d、e、f培训单元耗时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各培训单元穿刺时间逐渐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同一培训单元的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下离体猪肾模型进行经皮肾精准穿刺练习,缩短了学习曲线,可作为教学及临床培训的简单易行的良好工具.

    作者:姜华;李淦洪;杨俊;李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个案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青光眼患者的发病人数多、致盲率高,且需终身随访,治疗上以大限度地维持眼压的稳定和保存现有的视功能为目的,故亟需专业人员进行个体化管理.国外的个案管理模式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和发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建立个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在青光眼患者的管理中还处于起步和初探阶段,缺乏统一工作模式的构建、相应资质的认证、独立岗位的设置等,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入探索.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后适应(IPC)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确诊为STEMI并在心导管室行直接PCI的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缺血后适应试验组(44例)和常规PCI组(48例),并分别对责任病变血管(IRA)行PCI术.试验组再灌注开始1 min内,给予30 s再灌注/30 s再闭塞(通过球囊反复低气压充气/放气实现)的3次循环,然后给予持续再灌注;常规PCI组按中国PCI指南常规操作.详细采集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及手术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以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作为终点.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两组研究对象MACE发生率进行探讨.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基线LVEF及FS水平、BMI、梗死部位、单支血管病变率、中位总缺血时间、中位D-to-B时间及术前术后TIMI血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失访8例,失访率为8.7%.随访期间共发生MACE事件21例,其中试验组发生MACE 8例(19.5%),常规PCI组发生13例(3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试验组MACE事件发生率与常规PCI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试验组与常规PCI组相比,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也并未降低(P>0.05).结论 缺血后适应并未能降低STEMI接受直接PCI患者1年MACE事件发生率.

    作者:甘剑挺;徐广马;陆政德;刘宇;薛焱;林英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腰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进展

    微创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效价比高、安全可靠的腰椎后路固定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融合率和临床效果与椎弓根螺钉系统相似.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导航技术的不断更新,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朝着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本文从解剖基础、力学性能、置钉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指征方面对腰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谭家昌;郑立;赵劲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文锋;周任;庞志东;冯礼雄;梁振娟;王君;刘克文;卢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住我院并行超声刀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为腹腔镜组,同期接受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者100例为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快捷,术后恢复快,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小梅;姚明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介入治疗支气管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认识支气管脂肪瘤的临床特征,评价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在支气管脂肪瘤的应用.方法 分析1例经病理确诊的支气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支气管脂肪瘤相关文献.结果 胸部CT和气管镜介入检查均为诊断支气管脂肪瘤的有效手段,首选经气管镜进行气管、支气管腔内治疗.结论 经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下电圈套器治疗,肿物顺利摘除,临床症状缓解,手术创伤小,预后良好,恢复快,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气道脂肪瘤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淑媚;黄超文;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阑尾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2天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焦虑视觉模拟评分(Avat)和SPIEGEL睡眠量表评估;记录患者术后6个月切口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时,观察组VAS、SPIEGEL睡眠量表和Avat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观察组切口满意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腹腔镜与三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均是治疗阑尾炎安全有效的术式,但前者在诊治过程中对改善患者综合身心健康状况更有益,能使术后康复期缩短,且对提高切口美观度的意义较大.

    作者:林智远;黄志勇;刘艺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组)和32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术后3个月时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CFCP、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促进了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恢复.

    作者:莫贻敏;王光绿;罗大山;潘明远;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肝癌肝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技术的成熟、器械的改进,腹腔镜肝切除的范围不断扩大,但腹腔镜肝切除缺乏标准术式、术中出血不易控制以及手术人员培养周期较长等问题,制约着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关键性技术、安全性、疗效、术后并发症等仍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总结经验和研究探讨.

    作者:蒋世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康复.

    作者:凌伟明;李鸿飞;黄庆录;莫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真空助产及胎头真空吸引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新产程标准专家共识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如何降低首次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成为我国产科医师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对产科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正确的阴道真空助产技术(vacuum assisted delivery,VAD)和技巧,可以提高其成功率和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在美国,真空助产的使用率超过了产钳助产的使用率,如果正确使用真空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都很安全.吸杯在胎儿头部的正确放置和明确何时需要放弃手术是确保真空助产手术安全和有效的关键因素.但是,之前对于产钳的关注和培训并未出现在真空助产手术中,导致了使用真空助产时并发症数量的增加,致使这项非常重要的阴道助产技巧难以应用推广.

    作者:刘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接受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关节囊积液、关节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疼痛程度[简明疼痛量表(BPI)]、心理状态[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P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WEMWB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PI、WEMW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PCL重建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正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下治疗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0例,均为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急性出血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8例为内科药物治疗,B组为药物+内镜下治疗共17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急性止血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急性止血率为70.2% (132/188),再出血率为41.0% (77/188),死亡34例,其中再出血死亡15例,病死率为18.1% (34/188),再住院率为64.9%(122/188);B组急性止血率为89.0%(153/172),再出血率为25.0% (43/172),8例死亡,其中4例因再出血致死,病死率为4.7%(8/172),再住院率为43.6%(75/172).结论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在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减少住院次数等方面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作者:吴以龙;黄丽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YD88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YD88(髓样分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63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头颅核磁影像检查采集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数目、对周围组织影响等信息,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对MYD8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7744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使用PLINK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①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发病部位在脑叶、放射冠、丘脑及小脑均无统计学关联(均P >0.05);与基底节区有统计学关联(均P<0.05);与脑干有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隐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P <0.05).②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发生大梗死、小梗死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与中梗死有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显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P<0.05).③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病灶多发以及病灶对周围组织影响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 MYD88基因位点rs774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相关,与MRI成像显示病灶发生在基底节区、脑干有统计学关联,与发生中梗死有统计学关联.

    作者:韦宝平;古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2例与同期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8±5.8)枚,多于对照组的(21.7±4.6)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组术后恢复更快于对照组,CME组能切除更大范围的结肠系膜组织,清扫更多的淋巴结,根治肿瘤更彻底,但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风险,腹腔镜下CME手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苏雪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