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李文锋;周任;庞志东;冯礼雄;梁振娟;王君;刘克文;卢毅

关键词:肝癌, 肝切除术,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 单极电凝
摘要:目的 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确立“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之改善方案”为主题,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前),2016年3~7月42例患者采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后);通过现状调查、遵循SMART目标设定原则、原因分析、柏拉图确定真因、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PDCA确立对策实效性、分期分阶段实施对策逐步开展完成.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术前脐部皮肤准备的效果.结果 护理专案实施后的脐部清洁消毒菌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菌落数达目标值:<5 CFU/cm2;脐部清洁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舒适度方面:实施前脐部皮肤发生触痒3例,触痛和发红各1例.出院随访发现实施后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为100%.结论 应用护理专案,术前0.5h选用医用液体石蜡油联合双胍消毒液对凹陷型脐部进行皮肤准备,达到无菌、无损、舒适及完美的美容效果,满足了经脐无疤痕手术要求,提高专案小组人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术前脐部准备流程标准化.

    作者:宁琼连;黄泽云;曾多多;苏雪梅;韦剑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2例与同期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8±5.8)枚,多于对照组的(21.7±4.6)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组术后恢复更快于对照组,CME组能切除更大范围的结肠系膜组织,清扫更多的淋巴结,根治肿瘤更彻底,但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风险,腹腔镜下CME手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苏雪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及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TN)患者围术期应激状态及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TN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研究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切除术.于术前(T1)、术后2 d(T2)、术后3 d(T3)时检测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T)]及免疫功能指标(CD4+、CD4+/CD8+、CD3+)水平,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血浆CRP、CORT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RP、CORT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P<0.05).两组外周血CD4+、CD4 +/CD8+、CD3+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P<0.05);组间与时间有交互效应(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相对于传统手术可改善TN患者术后应激状态,减轻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高俊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经口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疗效因素的研究

    喉癌经口激光手术(TLM)是一种经口腔径路于显微镜辅助下使用激光切除肿瘤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径路的开放手术相比,TLM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LM治疗早期喉癌的效果与放疗、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在喉癌治疗上,TLM越来越为耳鼻喉科医生所重视.但TLM出现时间短,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未达成共识.本文就TLM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一阐述.

    作者:周剑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鼾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 (44/45),高于对照组的86.67% (39/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相比,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更佳,而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因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3D打印技术原理、发展概况及骨科临床教学现况出发,分析了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仿生物电技术应用于妇科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妇科术后康复中应用仿生物电技术对恶心、呕吐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传统治疗仪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仿生物电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疼痛程度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12 h、24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中的正性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仿生物电技术能对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并缓解术后疼痛程度,让患者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玉珊;刘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真空助产及胎头真空吸引术的临床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改变,二胎政策的放开以及新产程标准专家共识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如何降低首次剖宫产率、提高阴道分娩率成为我国产科医师面临的严峻问题,同时也对产科医师提出了新的挑战.而正确的阴道真空助产技术(vacuum assisted delivery,VAD)和技巧,可以提高其成功率和降低其并发症发病率.在美国,真空助产的使用率超过了产钳助产的使用率,如果正确使用真空助产对产妇和新生儿都很安全.吸杯在胎儿头部的正确放置和明确何时需要放弃手术是确保真空助产手术安全和有效的关键因素.但是,之前对于产钳的关注和培训并未出现在真空助产手术中,导致了使用真空助产时并发症数量的增加,致使这项非常重要的阴道助产技巧难以应用推广.

    作者:刘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人才成才规律的关键所在.心血管内科是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以提高住培医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刘莉;黄健军;周柳芳;莫健姣;黄照河;潘兴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叶酸代谢基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叶酸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及磷脂的代谢,是胚胎发育必需的物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人体内叶酸-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当编码MTHFR的基因发生突变时,MTHFR活性下降,使DNA甲基化不足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体内蓄积,导致自然流产、胚胎停育、胎儿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MTHFR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本文对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覃柳燕;庞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对工作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理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确定目标,改进手术室医疗用具五项,并运用于临床,检测和观察效果.结果 ①采用“安瓿固定装置”抽吸药液,可以减少巡回护士针刺伤发生率;②改良“锐器传递弯盘”可以降低手术人员锐器伤(包括手套破损和皮肤损伤)的发生率;③应用“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可一次完成手术患者体位的调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④自制“显微外科手术椅”可以有效地缓解手术医生腰背部肌肉劳损,提高医生舒适度和工作效率;⑤利用“可控性微创手术烟雾吸引管”可以减少术中有害气体排放至手术间,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手术人员的损害,增加手术安全性.结论 通过创新医疗用具的研制,能够达到改善手术室医务人员工作条件、降低职业危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李若琳;李建民;汪莉;谭云燕;莫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阴茎负压吸引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特殊的器质性病理改变,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疗效有待于提高.阴茎负压吸引作为非外科治疗方法,可以部分补充其治疗不足.近年来阴茎负压吸引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较为瞩目,其作用机理及疗效成为热点.

    作者:张迅;梁季鸿;申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布地奈德对鼻窦炎伴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嗜酸性粒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影响

    目的 观察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经鼻内镜手术后,应用布地奈德喷雾剂的疗效及对鼻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的15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术后应用布地奈德3个月;对照组术后不应用布地奈德.观察两组疗效,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内镜黏膜形态评分系统得分;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时采集鼻窦黏膜组织,检测嗜酸性粒细胞个数、MMP-9表达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und-Kenndey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呈持续下降趋势(P时点<0.05);观察组Lund-Kenndey评分、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别<0.05);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交互<0.05).两组鼻窦黏膜组织MMP-9表达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P时点<0.05);观察组MMP-9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组别<0.05);时间效应与分组效应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P交互<0.05).结论 对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鼻内镜术后加用布地奈德能够抑制鼻窦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及MMP-9的表达,这可能有助于提升患者疗效.

    作者:任朝康;黄献明;谭宇敏;周成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组)和32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术后3个月时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CFCP、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促进了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恢复.

    作者:莫贻敏;王光绿;罗大山;潘明远;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0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GnRHa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SH、E2、LH等血清相关性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与GnRHa联合使用有利于改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血清相关激素水平,治疗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庄元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文锋;周任;庞志东;冯礼雄;梁振娟;王君;刘克文;卢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除巨大声带息肉20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高频电切除治疗巨大声带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普通方法无法切除或因息肉血供丰富,估计术中出血较多,可能影响视野,或术中可能发生窒息风险的巨大声带息肉患者20例,局麻后于电子支气管镜下以高频电切除息肉,并评定术后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一次性完成切除,治愈18例(90.0%),好转2例(10.0%),总有效率100.0%,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电子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切除巨大声带息肉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手术方法.

    作者:王睿荣;杨岚;王伟毅;苏平;魏亚芝;巨永利;李媛;巨芳萍;王娟;邱保娣;刘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离体猪肾模型在B超经皮肾精准穿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离体猪肾经皮肾精准穿刺模型,掌握B超引导下经皮肾精准穿刺的技术特点,以缩短学习曲线.方法 用猪中躯部含1~2根肋骨全厚猪肉,包裹带有肾周脂肪的猪肾,肋骨位于肾上极,通过输尿管置入直径为10~ 20 mm的结石;输尿管残端与Fr 8连接管相连,以便注水制造人工肾积水,铁钉固定于木板上.选取在泌尿外科工作满两年且无独立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经验的A、B、C、D4名专科医师为观察对象,共造模120个肾脏,每人穿刺30个,每个肾脏穿刺扩张上、中、下3个不同肾盏.从定位穿刺开始至扩张结束予以计时,每穿刺扩张15次为一个培训单元,分为a、b、c、d、e、f6个培训单元;扩张结束置入肾镜观察,术后沿冠状面剖开肾脏观察对侧肾盏及肾皮质损伤情况.结果 模型制作时间10~15 min.a、b、c、d、e、f培训单元耗时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各培训单元穿刺时间逐渐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人同一培训单元的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B超引导下离体猪肾模型进行经皮肾精准穿刺练习,缩短了学习曲线,可作为教学及临床培训的简单易行的良好工具.

    作者:姜华;李淦洪;杨俊;李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在高血压颅内血肿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146例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如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3d恢复情况,如再出血率、水肿体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再出血率、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90% (6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 (46/68);研究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显微镜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总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韦云锐;韦承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联合介入治疗支气管脂肪瘤1例并文献复习

    目的 认识支气管脂肪瘤的临床特征,评价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在支气管脂肪瘤的应用.方法 分析1例经病理确诊的支气管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支气管脂肪瘤相关文献.结果 胸部CT和气管镜介入检查均为诊断支气管脂肪瘤的有效手段,首选经气管镜进行气管、支气管腔内治疗.结论 经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下电圈套器治疗,肿物顺利摘除,临床症状缓解,手术创伤小,预后良好,恢复快,硬质气管镜、电子支气管镜联合介入治疗气道脂肪瘤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淑媚;黄超文;周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