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

宁琼连;黄泽云;曾多多;苏雪梅;韦剑银

关键词:护理专案, 经脐, 腹腔镜, 手术, 皮肤准备, 清洁消毒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确立“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之改善方案”为主题,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前),2016年3~7月42例患者采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后);通过现状调查、遵循SMART目标设定原则、原因分析、柏拉图确定真因、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PDCA确立对策实效性、分期分阶段实施对策逐步开展完成.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术前脐部皮肤准备的效果.结果 护理专案实施后的脐部清洁消毒菌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菌落数达目标值:<5 CFU/cm2;脐部清洁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舒适度方面:实施前脐部皮肤发生触痒3例,触痛和发红各1例.出院随访发现实施后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为100%.结论 应用护理专案,术前0.5h选用医用液体石蜡油联合双胍消毒液对凹陷型脐部进行皮肤准备,达到无菌、无损、舒适及完美的美容效果,满足了经脐无疤痕手术要求,提高专案小组人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术前脐部准备流程标准化.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个案管理模式在青光眼患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我国青光眼患者的发病人数多、致盲率高,且需终身随访,治疗上以大限度地维持眼压的稳定和保存现有的视功能为目的,故亟需专业人员进行个体化管理.国外的个案管理模式已在多个领域成熟应用和发展,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我国大陆地区尚未建立个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在青光眼患者的管理中还处于起步和初探阶段,缺乏统一工作模式的构建、相应资质的认证、独立岗位的设置等,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深入探索.

    作者:罗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镜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比较内镜下治疗和药物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360例,均为首次出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的急性出血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B两组,其中A组188例为内科药物治疗,B组为药物+内镜下治疗共172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急性止血率、再出血率、病死率、再住院率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随访6个月,A组急性止血率为70.2% (132/188),再出血率为41.0% (77/188),死亡34例,其中再出血死亡15例,病死率为18.1% (34/188),再住院率为64.9%(122/188);B组急性止血率为89.0%(153/172),再出血率为25.0% (43/172),8例死亡,其中4例因再出血致死,病死率为4.7%(8/172),再住院率为43.6%(75/172).结论 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治疗在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死率、减少住院次数等方面均有较显著的优势.

    作者:吴以龙;黄丽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经腹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硬化剂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硬化剂注射治疗半年以上,出现疝复发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行TAPP治疗,观察组在术中进行腹膜前间隙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无术中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 vs.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7例,慢性疼痛11例;观察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2例,慢性疼痛5例.两组急、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PP术中将甲钴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经腹壁注入腹膜前间隙,可有效减少硬化剂治疗失败腔镜疝修补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

    作者:史传文;梅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胶原水凝胶与基质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表面涂层修饰效果的比较研究

    目的 对比研究胶原水凝胶和基质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表面涂层材料的效果.方法 本实验借助原代成骨细胞,通过对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组织学染色及成骨特异性mRNA水平的分析,研究胶原水凝胶和基质胶对成骨分化的影响.结果 胶原组与基质胶组细胞活力以及增殖能力均增强,并上调成骨相关基因及蛋白,包括碱性磷酸酶(ALP)、骨钙素(OCN)、骨桥蛋白(OPN)和I型胶原蛋白(COL1A1),尤其是胶原水凝胶涂层对细胞生长和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基质胶涂层.结论 胶原水凝胶涂层比基质胶涂层更有利于成骨分化,更适合作为细胞支架,推荐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常用表面涂层材料.

    作者:朱永佳;靳攀;何熠;缪志康;韦庆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腰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进展

    微创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效价比高、安全可靠的腰椎后路固定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融合率和临床效果与椎弓根螺钉系统相似.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导航技术的不断更新,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朝着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本文从解剖基础、力学性能、置钉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指征方面对腰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谭家昌;郑立;赵劲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内镜窄带成像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对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电子染色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诊断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在我院进行胃镜检查的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9例).对照组常规进镜后仔细观察,直视下取材活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靛胭脂染色后取材活检.观察两组胃小凹、病变轮廓、微血管形态清晰度及早期胃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观察组胃小凹、病变轮廓及微血管形态清晰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早期胃癌及癌前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子成像技术联合靛胭脂染色能明显提高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的检出率.

    作者:何咖鲒;庞美志;韦树理;饶官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3例报告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局部治疗情况.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其中2例单纯压迫后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15例则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使瘤腔闭塞.结果 23例均成功闭塞,无破裂出血、动脉栓塞、血栓形成等,术后24 h、1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郑波;李兆南;徐燕能;胡伟;马小燕;张向琼;斯光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叶酸代谢基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叶酸参与体内核酸、蛋白质及磷脂的代谢,是胚胎发育必需的物质.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 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人体内叶酸-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当编码MTHFR的基因发生突变时,MTHFR活性下降,使DNA甲基化不足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体内蓄积,导致自然流产、胚胎停育、胎儿异常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MTHFR基因有多种突变类型,本文对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研究进行阐述.

    作者:覃柳燕;庞丽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环保酵素稀释液配合紫花烧伤软膏治疗压疮的护理研究

    目的 探讨环保酵素稀释液联合紫花烧伤软膏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接受诊治的Ⅱ期、Ⅲ期压疮患者118例,其中对照组58例,给予局部换药、抗感染及紫花烧伤软膏外涂等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环保酵素稀释液冲洗压疮创面,然后给予紫花烧伤软膏外涂,并用环保酵索稀释液纱布湿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Ⅱ期、Ⅲ期压疮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分别为(9.95±1.29)d、(21.56±2.79)d,均短于对照组的(21.36 ±2.69)d、(37.63±5.9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Ⅱ期、Ⅲ期压疮,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环保酵素稀释液联合紫花烧伤软膏治疗Ⅱ期、Ⅲ期压疮疗效显著,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且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经济等特点.

    作者:青壹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消化专科研究生的消化内镜教学体会

    消化内镜是消化内科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消化专科研究生必须掌握的技术.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内镜的操作,并对内镜下常见疾病的初步诊断,成为内镜教学的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规范消化内镜的教学培训,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实践经验.

    作者:蒙华莹;黄杰安;吴长亮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住我院并行超声刀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为腹腔镜组,同期接受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者100例为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快捷,术后恢复快,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小梅;姚明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对工作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理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确定目标,改进手术室医疗用具五项,并运用于临床,检测和观察效果.结果 ①采用“安瓿固定装置”抽吸药液,可以减少巡回护士针刺伤发生率;②改良“锐器传递弯盘”可以降低手术人员锐器伤(包括手套破损和皮肤损伤)的发生率;③应用“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可一次完成手术患者体位的调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④自制“显微外科手术椅”可以有效地缓解手术医生腰背部肌肉劳损,提高医生舒适度和工作效率;⑤利用“可控性微创手术烟雾吸引管”可以减少术中有害气体排放至手术间,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手术人员的损害,增加手术安全性.结论 通过创新医疗用具的研制,能够达到改善手术室医务人员工作条件、降低职业危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李若琳;李建民;汪莉;谭云燕;莫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作者:李文锋;周任;庞志东;冯礼雄;梁振娟;王君;刘克文;卢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因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3D打印技术原理、发展概况及骨科临床教学现况出发,分析了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体血液回收在急诊大出血外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诊大出血行血液回收与回输的患者144例,其中回收血量超过400 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监测患者入室时(T0)、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尿量、血氧分压(PO2)、乳酸;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T0)、洗涤悬浮红细胞时(经过滤、清洗、离心等所得)、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红细胞(RBC)、HB、HCT、PT、APTT值、血培养情况;随机抽取其中20份洗涤悬浮红细胞(A组)与20份库存悬浮红细胞(B组)进行RBC、Hb、HCT、K+、Ca2+比较.结果 平均每例患者回收血量1766 m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561 mL,所有行自体血液回收的病例中,除5例出血患者因术野血液被粪便、胃内容物污染剔除本研究外,2例患者因下腔静脉破裂血管缝合困难造成短时间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他患者洗涤悬浮红细胞回输后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血红蛋白较入室时明显提高.所有抢救成功的患者均未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且未发生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 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的患者,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节约用血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尹丽;何雪明;何文评;阮华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纳入精索静脉曲张伴精子质量异常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行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照组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术后1年内患者阴囊水肿、附睾炎及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术后3、6、9、12个月精液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复发,对照组术后复发8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精子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精子质量随时间增加而不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精子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

    作者:张红森;郭国营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接受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关节囊积液、关节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疼痛程度[简明疼痛量表(BPI)]、心理状态[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P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WEMWB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PI、WEMW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PCL重建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正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活血接骨汤联合COX-2抑制剂对兔桡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活血接骨汤联合COX-2抑制剂对兔桡骨骨折早期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造模后的7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COX-2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联合组,每组24只.其中COX-2抑制剂组给予依托考昔片200 mg/kg灌胃,2次/d;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剂量蒸馏水灌胃,2次/d;联合组先给予依托考昔片200 mg/kg灌胃,1h后给予活血接骨汤浓缩口服液灌胃,给药剂量为家兔对人等效剂量的2倍,2次/d.采用自动血黏度测试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取材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折愈合的不同时间点外骨膜、内骨膜和骨髓腔骨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联合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低于COX-2抑制剂组、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上,联合组骨外膜TGF-β1表达的MOD值均高于COX-2抑制组、空白对照组(P<0.05).1w时,各组问内骨膜TGF-β1表达的M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w、3w、4w、6w时,联合组内骨膜TGF-β1表达的MOD值均高于COX-2抑制组、空白对照组(P<0.05).各时点上,联合组骨髓腔TGF-β1表达的MOD值均高于COX-2抑制组、空白对照组(P<0.05);且1w时COX-2抑制组高于空白对照组,其余时点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 活血接骨汤联合COX-2抑制剂能促进骨折愈合,其机制可能与增加了TGF-β1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改善骨折局部血循环有关.

    作者:陈海涛;安玉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经口激光手术治疗声门型喉癌疗效因素的研究

    喉癌经口激光手术(TLM)是一种经口腔径路于显微镜辅助下使用激光切除肿瘤的手术方式.与传统径路的开放手术相比,TLM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TLM治疗早期喉癌的效果与放疗、开放手术疗效相当.在喉癌治疗上,TLM越来越为耳鼻喉科医生所重视.但TLM出现时间短,对影响其疗效的因素未达成共识.本文就TLM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预后的可能影响因素作一阐述.

    作者:周剑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致耳蜗损伤的耐受阈值-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致耳蜗损伤耐受阈值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调强放疗及化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00例(192耳),经耳纯音测听、耳声导抗检查正常.调强放疗剂量GTVnx 2.25Gy/次,GTVnx平均剂量68~74.2 Gy;化疗方案:DDP 80 mg/m2,1次/3周,2~3周期.分别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接受耳纯音测听、耳声导抗检查,以高频听阈值提高≥15 dB为听力损伤标准.对确诊年龄、性别、TNM分期、耳蜗平均剂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耳的听力学测试结果与耳蜗平均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放化疗后耳听力损伤发生率为:放疗后3个月14.20% (25/176),6个月22.73% (40/176),1年达27.27%(48/176),2年达34.66%(61/176).患者听力下降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及耳蜗平均剂量与鼻咽癌放化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有关(P<0.05).放化疗后2年鼻咽癌患者发生高频听力阈值恶化的耳蜗平均剂量界值为40Gy(P<0.05).结论 将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耳蜗耐受阈值平均剂量限定在40 Gy以下,可以减少听力损伤发生.

    作者:唐爽;林灿洁;潘志格;文小芝;覃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