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比较

张红森;郭国营

关键词:精索静脉曲张, 放大镜, 腹腔镜, 精索静脉结扎, 精子质量, 复发
摘要:目的 探讨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与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纳入精索静脉曲张伴精子质量异常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行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对照组行腹腔镜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观察术后1年内患者阴囊水肿、附睾炎及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率及术后复发率;比较术后3、6、9、12个月精液常规检测结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无复发,对照组术后复发8例(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精子质量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精子质量随时间增加而不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期组间精子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大镜辅助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效果优于腹腔镜手术,且具有更低的复发率.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鼻内镜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儿童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鼾症患儿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腺样体刮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腺样体刮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都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 (44/45),高于对照组的86.67% (39/4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2.22%(1/45),低于对照组的15.56%(7/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腺样体刮除术相比,鼻内镜手术治疗儿童鼾症效果更佳,而且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建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行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观察组)和32例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的基底节区HICH患者(对照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疗效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应激性溃疡)以及术后3个月时功能性语言沟通能力量表(CFCP)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时CFCP、M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侧裂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HICH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促进了患者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及语言能力的恢复.

    作者:莫贻敏;王光绿;罗大山;潘明远;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股沟疝经腹腹腔镜腹膜前补片修补术(TAPP)术中封闭对腹股沟疝硬化剂治疗失败后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硬化剂治疗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方式的不同,将硬化剂注射治疗半年以上,出现疝复发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行TAPP治疗,观察组在术中进行腹膜前间隙封闭治疗.对比两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分析两组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率.结果 所有患者无术中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0% vs.1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气腹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7例,慢性疼痛11例;观察组术后急性局部疼痛2例,慢性疼痛5例.两组急、慢性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TAPP术中将甲钴胺、曲安奈德与利多卡因注射液混合经腹壁注入腹膜前间隙,可有效减少硬化剂治疗失败腔镜疝修补术后急慢性疼痛的发生.

    作者:史传文;梅雪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MYD88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MYD88(髓样分化因子)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MRI表现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患者631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头颅核磁影像检查采集病变部位、病灶大小、数目、对周围组织影响等信息,采用Sequenom MassARRAY技术对MYD88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rs7744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使用PLINK软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①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发病部位在脑叶、放射冠、丘脑及小脑均无统计学关联(均P >0.05);与基底节区有统计学关联(均P<0.05);与脑干有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隐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P <0.05).②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发生大梗死、小梗死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与中梗死有统计学关联(加性模型、显性模型、等位基因模型均P<0.05).③MYD88基因多态性位点rs7744不同基因型携带者与病灶多发以及病灶对周围组织影响无统计学关联(均P>0.05).结论 MYD88基因位点rs7744多态性与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证的发生相关,与MRI成像显示病灶发生在基底节区、脑干有统计学关联,与发生中梗死有统计学关联.

    作者:韦宝平;古联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收住我院并行超声刀辅助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60例为腹腔镜组,同期接受开腹全子宫切除术者100例为开腹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术期无死亡病例.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超声刀全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快捷,术后恢复快,可显著降低手术创伤,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小梅;姚明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23例报告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接受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局部治疗情况.8例患者行超声引导下单纯压迫治疗,其中2例单纯压迫后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15例则行超声引导下瘤腔内凝血酶注射治疗,使瘤腔闭塞.结果 23例均成功闭塞,无破裂出血、动脉栓塞、血栓形成等,术后24 h、1个月随访,未见复发.结论 超声引导下压迫和凝血酶注射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简便、安全、有效.

    作者:郑波;李兆南;徐燕能;胡伟;马小燕;张向琼;斯光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创新医疗用具在手术室职业卫生防护中的研究和应用.方法 通过头脑风暴对工作现状和环境进行分析,理出医务人员工作中的主要危害因素,确定目标,改进手术室医疗用具五项,并运用于临床,检测和观察效果.结果 ①采用“安瓿固定装置”抽吸药液,可以减少巡回护士针刺伤发生率;②改良“锐器传递弯盘”可以降低手术人员锐器伤(包括手套破损和皮肤损伤)的发生率;③应用“移动式水平量角器”可一次完成手术患者体位的调节,提高护士工作效率;④自制“显微外科手术椅”可以有效地缓解手术医生腰背部肌肉劳损,提高医生舒适度和工作效率;⑤利用“可控性微创手术烟雾吸引管”可以减少术中有害气体排放至手术间,避免了有害气体对手术人员的损害,增加手术安全性.结论 通过创新医疗用具的研制,能够达到改善手术室医务人员工作条件、降低职业危害、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作者:李若琳;李建民;汪莉;谭云燕;莫丽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仿生物电技术应用于妇科术后康复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妇科术后康复中应用仿生物电技术对恶心、呕吐和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60例妇科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传统治疗仪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选择仿生物电技术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恶心、呕吐发生情况;评估患者治疗后12 h、24 h的疼痛程度以及主观幸福感.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12 h、24 h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主观幸福感评分中的正性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术后的康复治疗中,应用仿生物电技术能对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并缓解术后疼痛程度,让患者主观幸福感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周玉珊;刘桂荣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认知行为干预对口咽癌患者之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口咽癌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口咽癌患者主要照顾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干预.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各维度评分、总分、应对方式的面对及回避维度、生活质量各领域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屈服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实施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提高口咽癌患者照顾者创伤后成长及生活质量水平,更有效地发挥照顾者的职能,提高照顾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覃月彩;罗春清;梁金梅;梁贻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阴茎负压吸引在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中的应用研究

    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是临床常见的器质性勃起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由于特殊的器质性病理改变,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疗效有待于提高.阴茎负压吸引作为非外科治疗方法,可以部分补充其治疗不足.近年来阴茎负压吸引在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和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较为瞩目,其作用机理及疗效成为热点.

    作者:张迅;梁季鸿;申树林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改善在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护理专案改善活动,确立“经脐无疤痕腹腔镜手术术前脐部皮肤清洁之改善方案”为主题,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40例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前),2016年3~7月42例患者采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进行脐部准备(实施后);通过现状调查、遵循SMART目标设定原则、原因分析、柏拉图确定真因、5W1H原则制定对策表、PDCA确立对策实效性、分期分阶段实施对策逐步开展完成.比较护理专案实施前后术前脐部皮肤准备的效果.结果 护理专案实施后的脐部清洁消毒菌数均值明显小于实施前,菌落数达目标值:<5 CFU/cm2;脐部清洁消毒合格率显著高于实施前.舒适度方面:实施前脐部皮肤发生触痒3例,触痛和发红各1例.出院随访发现实施后患者术后瘢痕满意度为100%.结论 应用护理专案,术前0.5h选用医用液体石蜡油联合双胍消毒液对凹陷型脐部进行皮肤准备,达到无菌、无损、舒适及完美的美容效果,满足了经脐无疤痕手术要求,提高专案小组人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术前脐部准备流程标准化.

    作者:宁琼连;黄泽云;曾多多;苏雪梅;韦剑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腰椎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进展

    微创经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术是一种操作简便、效价比高、安全可靠的腰椎后路固定方式,具有手术时间短、费用低、并发症少等优点,其融合率和临床效果与椎弓根螺钉系统相似.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和导航技术的不断更新,椎板关节突螺钉固定技术朝着微创化、精准化方向快速发展.本文从解剖基础、力学性能、置钉方法、临床效果及手术指征方面对腰椎板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术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作者:谭家昌;郑立;赵劲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医学人才成才规律的关键所在.心血管内科是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防治心血管病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探讨PBL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以提高住培医师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加强住培医师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提升教学质量及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

    作者:刘莉;黄健军;周柳芳;莫健姣;黄照河;潘兴寿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致耳蜗损伤的耐受阈值-剂量研究

    目的 探讨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致耳蜗损伤耐受阈值与剂量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接受调强放疗及化疗的初治鼻咽癌患者100例(192耳),经耳纯音测听、耳声导抗检查正常.调强放疗剂量GTVnx 2.25Gy/次,GTVnx平均剂量68~74.2 Gy;化疗方案:DDP 80 mg/m2,1次/3周,2~3周期.分别在放化疗前和放化疗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时接受耳纯音测听、耳声导抗检查,以高频听阈值提高≥15 dB为听力损伤标准.对确诊年龄、性别、TNM分期、耳蜗平均剂量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对耳的听力学测试结果与耳蜗平均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 放化疗后耳听力损伤发生率为:放疗后3个月14.20% (25/176),6个月22.73% (40/176),1年达27.27%(48/176),2年达34.66%(61/176).患者听力下降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年龄及耳蜗平均剂量与鼻咽癌放化疗后感音神经性耳聋发生有关(P<0.05).放化疗后2年鼻咽癌患者发生高频听力阈值恶化的耳蜗平均剂量界值为40Gy(P<0.05).结论 将鼻咽癌调强放化疗耳蜗耐受阈值平均剂量限定在40 Gy以下,可以减少听力损伤发生.

    作者:唐爽;林灿洁;潘志格;文小芝;覃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神经内镜与显微镜在高血压颅内血肿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我院146例高血压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组;接受显微镜血肿清除术的68例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如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3d恢复情况,如再出血率、水肿体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3个月后随访评估疗效.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3d再出血率、GCS评分低于对照组,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5.90% (6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65% (46/68);研究组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显微镜手术相比,神经内镜手术治疗高血压颅内血肿可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及总有效率,有利于促进患者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韦云锐;韦承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快速成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教学中,因其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可操作性等优势,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3D打印技术原理、发展概况及骨科临床教学现况出发,分析了该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优势.

    作者:李晓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PCL)重建术围术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84例接受膝关节镜下PCL重建术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传统围术期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情况,如感染、关节囊积液、关节粘连、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并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3d疼痛程度[简明疼痛量表(BPI)]、心理状态[沃里克-爱丁堡积极心理健康量表(WEMWBS)].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BP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WEMWBS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BPI、WEMW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BPI评分低于对照组,WEMWB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PCL重建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其正性情绪,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李玉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切口感染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康复及切口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疼痛评分(VAS)并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低于对照组的25.58%(1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肠梗阻、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缓解其疼痛感,促进其术后康复.

    作者:凌伟明;李鸿飞;黄庆录;莫毓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自体血液回收在急诊大出血外科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自体血液回收与回输技术在急诊大出血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急诊大出血行血液回收与回输的患者144例,其中回收血量超过400 mL的患者进行血液清洗,监测患者入室时(T0)、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尿量、血氧分压(PO2)、乳酸;同时监测患者入室时(T0)、洗涤悬浮红细胞时(经过滤、清洗、离心等所得)、回收血液回输后出室时(T1)的红细胞(RBC)、HB、HCT、PT、APTT值、血培养情况;随机抽取其中20份洗涤悬浮红细胞(A组)与20份库存悬浮红细胞(B组)进行RBC、Hb、HCT、K+、Ca2+比较.结果 平均每例患者回收血量1766 mL,平均每例回输血量为561 mL,所有行自体血液回收的病例中,除5例出血患者因术野血液被粪便、胃内容物污染剔除本研究外,2例患者因下腔静脉破裂血管缝合困难造成短时间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其他患者洗涤悬浮红细胞回输后生命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术后血红蛋白较入室时明显提高.所有抢救成功的患者均未发生多脏器功能障碍,且未发生输血相关并发症.结论 BW-8100A型血液回收机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急诊大出血手术的患者,并且显著减少术中血液的丢失,节约用血以及降低输血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许尹丽;何雪明;何文评;阮华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与传统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传统开腹结肠癌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接受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2例与同期接受传统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的右半结肠癌患者30例的临床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等);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CME组淋巴结清扫数量为(24.8±5.8)枚,多于对照组的(21.7±4.6)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E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E组术后恢复更快于对照组,CME组能切除更大范围的结肠系膜组织,清扫更多的淋巴结,根治肿瘤更彻底,但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风险,腹腔镜下CME手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

    作者:苏雪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