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

韦利娥;黎喜

关键词:螺旋CT, 肠扭转, 卵巢扭转, 隐睾扭转
摘要:目的 分析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时期(180 s)三期扫描.结果 乙状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乙状结肠转位及“鸟嘴征”;回肠扭转伴肠坏死2例,可见“咖啡豆征”及肠壁积气;肠系膜上动脉扭转伴小肠缺血4例,或见“漩涡征”;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蒂扭转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见囊性肿块及分隔,分隔增厚,可见软组织样蒂,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蒂扭转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右侧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蒂扭转3例,可见不对称增厚囊壁,扭转轻囊壁轻度增厚,扭转重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右侧卵巢囊肿扭转5例,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短期复查见囊肿增大,密度增高,囊肿发生位置移位;右侧输卵管积水伴扭转2例,可见增厚囊壁伴高密度出血;左侧隐睾恶变伴扭转1例,病变未见明显强化,内见积气,同侧精索及睾丸消失;左侧精索扭转1例,见精索增粗、模糊,同侧睾丸强化减弱.结论 盆腔器官扭转的CT表现多样,“漩涡征”、“鸟嘴征”是肠扭转的特点;水肿增粗、强化减弱的“蒂”与原发肿瘤形成的囊实性“双肿块”提示卵巢囊腺瘤扭转;良性囊性畸胎瘤囊壁厚薄与扭转程度相关;同侧精索消失提示隐睾.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全程护理干预在CT增强检查不良反应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降低CT增强检查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进行CT增强检查的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100例(对照组)和全程护理干预组100例(干预组),比较两组患者在造影检查期间心率、血压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护理的满意度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中全程护理干预组患者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率异常率及血压异常率低于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图像质量优良.结论 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CT增强检查者发生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扫描图片质量与满意度.

    作者:冯冬梅;李耀波;张兆;粱慧明;杜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的近远期疗效

    目的 探讨改良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124例精索睾丸鞘膜积液患儿为受试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2例,均行腹腔镜鞘突高位结扎术,其中对照组采用经脐经腹侧双孔穿刺实施手术,观察组采用改良经脐单孔单通道进行手术.比较术前及术后1d时,两组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GT)、血清抑制素-B(INH-B)水平;对比术后1d及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患侧睾丸包膜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析术后6个月及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复发情况及术后6个月内并发症情况差异.结果 术后1d时,观察组TBIL、γ-GGT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均>0.05),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患儿INH-B水平均较术前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时,两组患儿患侧睾丸包膜动脉PI、RI水平均较术后1d时显著提升,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6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年内,两组患儿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单孔单通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精索睾丸鞘膜积液近远期疗效较为突出,对患儿生殖系统生长发育有利.

    作者:毛宗林;钟海虎;王宇;何汉忠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青少年鼻窦CT扫描的低剂量技术应用进展

    随着多排螺旋CT等技术的发展,CT检查已广泛运用于临床,由于人体各解剖部分具有不同的高度比,且辐射本身具有伤害性,在保证诊断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辐射剂量、缩短检查时间及设备消耗等.青少年患者身体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在进行CT检查时需注意辐射剂量,尤其是鼻窦CT检查,对周围脏器、组织损伤较大.在临床实践中,予以低剂量扫描时还需注意控制号管电流的下降程度,不应一味追求辐射剂量而忽略CT图像质量.有关青少年鼻窦CT低剂量扫描的适宜参数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马春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情景模拟教学在血液净化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方式在血液净化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入血液净化中心实习的28名护士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技能培训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培训基础上加以情景模拟培训,对比两组护士的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对带教方法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护理实习生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出科操作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应用于血液净化的临床护理实习带教,可明显提高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作者:王娟;黄爱芳;刘君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口腔专科医院感染防控策略研究进展

    口腔诊疗操作多为侵入性操作,常伴有唾液、飞沫和气溶胶的产生,极易将污物和口腔内原有细菌通过血液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造成患者和医务人员的感染,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医院感染管理已成为口腔专科医院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桂英;覃迪生;文学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接受封闭负压引流术,观察组接受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其他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抗生素应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严重感染病例,对照组发生严重感染4例(17.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21例(91.30%),对照组创面愈合17例(73.9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局部清创联合封闭负压引流用于治疗糖尿病足可以加快患者治愈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痛苦.

    作者:赖青孙;罗佐杰;王承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研究进展

    子宫内膜厚度是评价子宫内膜容受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月经中期的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子宫内膜的状态,而内膜由分泌期向增殖期转变是胚胎成功着床的关键.目前,薄型子宫内膜严重影响妊娠率.随着辅助生殖技术飞速发展,治疗方法被改善,新的治疗方法不断被尝试,通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容受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妊娠率、着床率、活产率,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薄型子宫内膜的发病机制、治疗进展等相关因素进行探讨,为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治疗思路.

    作者:黄伟媚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原代培养及生物学行为的研究

    目的 探讨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并比较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异位内膜间质细胞与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形态及生物学行为的差异,为EMS细胞模型的建立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改良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细胞类型,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差异,采用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及EMS异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离培养成功率分别为93.33%、86.67%.两种间质细胞在生长速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间质细胞(ESC)比正常子宫内膜间质细胞(NSC)增殖旺盛,增殖48 h、72 h时ESC的细胞相对增殖率明显高于N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48h<0.001;P72h<0.001).24h、48 h、96 h的NSC凋亡率明显高于ES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72 h时,NSC、ESC凋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原代培养方法,可以明显提高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培养成功率.体外细胞模型中异位内膜间质细胞的生长特性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疾病特点是一致的,可以成为疾病细胞机制研究的理想模型.

    作者:刘俐伶;庞丽红;植枝福;杨文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右美托咪定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进展

    右美托咪定是美托咪定的右旋异构体,主要作用于脑和脊髓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有镇静、镇痛、抗交感神经活性和器官保护等作用,目前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右美托咪定的历史、药理学特点、对主要组织器官的影响以及在心脏外科手术围术期的应用作一阐述,为右美托咪定在心脏外科手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陈燕桦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输卵管异位妊娠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的36例纳入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输卵管开窗取胚术的34例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2 h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及2年内妊娠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h、12 hβ-HCG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年内宫外孕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年内流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卵管开窗取胚术治疗输卵管异位妊娠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宫内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作者:周小玲;陈文慧;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分析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探讨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盆腔器官扭转的多排螺旋CT表现,所有病例均行动脉期(30 s)、静脉期(60 s)及延时期(180 s)三期扫描.结果 乙状结肠扭转1例,CT表现为乙状结肠转位及“鸟嘴征”;回肠扭转伴肠坏死2例,可见“咖啡豆征”及肠壁积气;肠系膜上动脉扭转伴小肠缺血4例,或见“漩涡征”;卵巢黏液性囊腺瘤蒂扭转3例,其中左侧2例,右侧1例,见囊性肿块及分隔,分隔增厚,可见软组织样蒂,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右侧卵巢颗粒细胞瘤蒂扭转2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右侧卵巢良性囊性畸胎瘤蒂扭转3例,可见不对称增厚囊壁,扭转轻囊壁轻度增厚,扭转重囊壁明显增厚,增强扫描未见明显强化;右侧卵巢囊肿扭转5例,其中右侧3例,左侧2例,短期复查见囊肿增大,密度增高,囊肿发生位置移位;右侧输卵管积水伴扭转2例,可见增厚囊壁伴高密度出血;左侧隐睾恶变伴扭转1例,病变未见明显强化,内见积气,同侧精索及睾丸消失;左侧精索扭转1例,见精索增粗、模糊,同侧睾丸强化减弱.结论 盆腔器官扭转的CT表现多样,“漩涡征”、“鸟嘴征”是肠扭转的特点;水肿增粗、强化减弱的“蒂”与原发肿瘤形成的囊实性“双肿块”提示卵巢囊腺瘤扭转;良性囊性畸胎瘤囊壁厚薄与扭转程度相关;同侧精索消失提示隐睾.多排螺旋CT对盆腔器官扭转的术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韦利娥;黎喜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的应用进展

    重症肺炎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感染性疾病之一,病死率较高.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导致耐药菌株增多,加大了重症肺炎的治疗难度,由此重症肺炎治疗中抗生素的局部应用再次受到重视.而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局部注药治疗重症肺炎以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等优点,对重症肺炎患者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故提出对确诊的重症肺炎患者,应尽早采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局部注药治疗,但应同时注意其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作者:刘波;陈栏心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高频彩超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彩超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125例疑为早期乳腺癌患者均行高频彩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比较不同检查方式的早期乳腺癌表现,并评估不同检查方式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阴性预测值差异.结果 高频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以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和高血流阻力为主,部分患者伴点状强回声;CT检查显示以肿块、钙化为主.高频彩超和CT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和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高频彩超或单独CT检查(P<0.05).结论 高频彩超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有效检查方法,联合CT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李乔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经椎弓根上缘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洗引流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经椎弓根上缘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洗引流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腰椎结核患者20例,在全身化疗基础上,采用经椎弓根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注引流术进行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记录随访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差异.结果 与术前比较,20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得随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事件.3例患者未完成全程化疗,其中1例自愈,1例于术后4个月复诊窦道形成经再次行椎间孔镜手术,并坚持全程化疗后治愈;1例于术后2个月后自行改服中药治疗,4个月复查时发现复发,经单纯置管给药及全程化疗后治愈.结论 经椎弓根上缘椎间孔镜下病灶灌注引流对腰椎结核有一定疗效,可作为急性期结核的治疗方法,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娄宇明;朱志安;黄齐雄;韦俊后;沈喜;欧懿记;黄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激光照射对糖尿病足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

    目的 观察超激光照射对糖尿病足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扩张血管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超激光照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收缩期峰值大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低血流速度(EDV)、血流量、阻力指数及狭窄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PSV、EDV、血流量、阻力指数及狭窄度各超声参数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激光照射可改善糖尿病足患者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血流参数和血流通畅度,改善患肢血运.

    作者:王庆生;蔡延深;张丹方;柯斌;陈殿伟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晚期肝癌患者,其中采用化疗栓塞治疗的39例为对照组,采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的3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生存率、甲胎蛋白、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NK细胞水平及CD4/CD8比例均高于对照组,甲胎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五种功能、三种症状及整体健康状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肝癌患者应用恩度肝动脉灌注联合化疗栓塞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既可改善甲胎蛋白、细胞免疫功能,又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强;杜英东;王营;张豪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超声造影引导下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CEUS)引导下肺活检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以及不同肺肿瘤增强模式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方法 以胸部CT检查且二维超声能清楚显示的42例(42个)肺周围型占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CEUS观察病变峰值强度、增强指数.随后在CEUS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病灶增强明显的部分,避开无增强坏死区域,全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并做微血管密度计数.结果 42例患者均接受经皮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22例(其中2例为黏液腺癌),中高分化鳞癌8例,低分化鳞癌6例,小细胞癌6例.肺腺癌MVD、CEUS峰值强度及增强指数均高于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鳞癌CEUS峰值强度及强度指数均与其MVD呈正相关(P<0.01).腺癌中12例(54.55%)出现瘤体内坏死区,鳞癌中9例出现瘤体内坏死区(64.29%),小细胞癌4例(66.67%)出现瘤体坏死区.结论 CEUS能够反映不同类型肺肿瘤的增强模式差异,有助于周围型肺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够准确指导穿刺活检取材,分析肿瘤MVD,作为抗血管治疗的依据.

    作者:吴鹏;张璇;肖海燕;唐楠;吴彤;刘国辉;盛明洪;况守凤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肿瘤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实践与策略

    医学实习阶段是五年制医学生初步建立临床思维,树立高尚医德医风,培养扎实临床技能,由理论知识走向临床实践的关键时期.近年来,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肿瘤内科病种繁多,病情复杂,同时专业性强,内容深奥,临床医学实习生不易掌握且兴趣不强.本文就目前肿瘤内科临床实习带教的现状,探讨临床带教的策略,以期为肿瘤内科临床教学与实习指导提供参考.

    作者:黄文锋;甘廷庆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血HCG降低至5 IU/L及以下的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情况.结果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HCG降低至5 IU/L及以下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双侧子宫动脉阻断联合宫腔镜妊娠病灶清除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丽珍;艾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脏肿瘤外科围术期护理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数字医学技术在肝肿瘤外科手术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40例肝脏肿瘤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数字医学技术辅助的围手术护理.统计两组患者对病情了解程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病情了解程度、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数字医学技术辅助肝肿瘤外科护理有助于患者了解病情,配合围手术期护理,缩短术后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程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庞珏;刘星星;黄海;阮婕;张智;方兆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