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齐见旭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完全性直肠脱垂的合理术式及临床效果.方法 13例完全性直肠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下手术,包括5例行“T”形补片腹膜后悬吊重建盆底;8例行直肠乙状结肠部分切除联合直肠悬吊固定重建盆底.5例伴有肛门括约肌松弛者同期行肛门环缩.结果 13例均手术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40±30)min;住院时间7~13d,平均(10.0±0.5)d.12例患者经12~36个月随访无复发,1例术后3个月轻度复发.复发者术后便秘仍较严重,其余排便正常.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成人直肠脱垂创伤小,治疗效果确切,但具体术式要具体分析.
作者:王庆涛;伍颖君;黄海洋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在复杂性肾结石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56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碎石时间、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碎石时间为(55.6 ±3.5)min、住院时间为(8.2±1.2)d,对照组碎石时间为(65.8 ±5.2)min、住院时间为(10.6±3.1)d,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6.43%(27/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20/2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487,P=0.029).结论 经皮肾镜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结石清除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固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微创腰麻在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术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的7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沿用原有的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麻醉,观察组保留原有硬膜外导管,并使用笔尖式腰穿针行腰麻.观察两组产妇生命体征、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麻醉前,两组SBP、DBP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麻醉后5 min,观察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P>0.05);麻醉后15min,两组SBP、DBP、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镇痛满意度、肌松满意率高于对照组;术中牵拉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1 min、5 min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硬膜外导管行硬膜外麻醉相比,采用笔尖式腰穿针行微创腰麻起效迅速,镇痛和肌松效果满意,母婴安全性高,更适合在分娩镇痛后转剖宫产术中应用.
作者:梁焕强;曾广贤;朱婉瑜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踝关节镜辅助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 18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年龄17 ~ 75岁,右踝伤11例,左踝伤7例,经螺旋CT等术前检查,明确关节、韧带受伤情况,行关节镜辅助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术.结果 18例患者手术成功,出院后全部随访,平均时间为4.6个月,18例均治愈,未出现伤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内固定螺钉松脱断裂失效、术后关节不稳定等并发症.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评分:优14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4.4%.结论 在踝关节镜辅助下实施踝关节骨折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手术,能更直观地探查损伤部位,手术创伤更小,操作方便,不需切开关节暴露断端,有利于踝关节的功能锻炼及恢复,缩短了住院时间,减轻了痛苦及经济负担,手术更具微创性,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震旺;冯华;王满宜;危杰;王金辉;米琨;都巍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大、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指骨外露,消灭伤口、保留患指末节外观与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1例手指末节外伤至皮肤软组织缺损、指骨外露病例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6例,对照组采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进行修复治疗;观察组采用鱼际皮瓣进行修复治疗;两组术后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手术2周后伤口拆线.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创面的愈合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伤口愈合后,皮瓣颜色、外观与患指无明显差别,患指外形优良,皮肤无破损、溃烂.经术后功能锻炼,患手抓握功能优良.其中观察组伤口愈合良好4例,优秀11例,另有1例皮瓣远端或浅表小面积坏死,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对照组伤口愈合优秀8例,良好1例,差6例.观察组优良率为93.8% (15/1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1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小鱼际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指骨外露创面手术简单、有效、安全,能保留患指末节的外形与功能.
作者:吴兴;王振;苏涛;吴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小切口手术治疗老年阑尾炎的疗效及患者耐受度.方法 64例老年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口阑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并结合术后随访结果分析两组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成功切除阑尾,观察组手术时间为(35.6±5.4) min、术中出血量为(28.7±4.8)mL,术后4 h VAS评分为(1.3±0.8)分、术后恢复时间为(4.6±1.7)d,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5.4±7.5) min、(57.2±6.3)mL、(3.2±1.1)分、(7.2±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 (2/3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0% (8/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手术能有效治疗阑尾炎,且手术风险较低,术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耐受度.
作者:杨思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颈动脉狭窄血管支架植入术(carotid angioplasty-stenting,CAS)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择期行CAS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护理前后行简明健康测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分别为(89.64 ±5.17)分、(86.37±6.30)分、(91.36 ±7.24)分、(87.22±6.9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0%(3/50),显著低于对照组20.0%(10/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S后给予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黄晓霞;刘蕾;沈倩;杨丽萍;杨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在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2例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技术进行探查、诊断,同时进行胸腔内血肿清除、胸腔镜下定位引导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等操作.结果 22例重型胸部外伤患者除进行胸腔内血肿清除、胸腔镜引导胸壁小切口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外,术中探查发现2例合并膈肌破裂,肺裂伤5例,肋间血管损伤8例,术中分别进行了胸腔镜下膈肌修补术、肺修补或肺叶楔形切除术及血管止血术,手术时间(125±18)min.术后复查胸片显示肺复张良好,胸腔无积液积气.结论 多发性肋骨骨折致重型胸部外伤应用电视胸腔镜诊治,可使诊断及时,避免胸腔内脏损伤和漏诊,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
作者:罗志强;黄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血管内介入与单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8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为介入组42例和药物组47例,介入组采用介入手术治疗,药物组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主要责任血管血流改善情况及随访期间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 治疗后3个月、12个月介入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组未见明显改善(P>0.05).介入组治疗后3个月、12个月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均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2个月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率均低于药物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3个月均无死亡病例,治疗后12个月药物组死亡2例(4.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单纯药物治疗而言,血管内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能获得更好的临床效果,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小切口微创治疗甲状腺腺瘤的临床效果及患者前白蛋白(PA)、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方法 甲状腺腺瘤患者96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46例,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甲状腺腺瘤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清PA、RBP和CRP水平变化.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35% (2/4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0%(9/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PA、RBP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清PA、RBP和CRP水平分别为(0.27±0.05) g/L、(27.42±3.72) mg/L和(7.73±1.23) mg/L;对照组分别为(0.23 ±0.03) g/L、(23.68±4.03) mg/L和(9.05±1.36) m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甲状腺腺瘤具有安全有效兼具美容的优点,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学刚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84例T1~2N0M0期乳腺癌患者于手术时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依据术前患者意愿分替代组和清扫组,替代组如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则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清扫组前哨淋巴结活检后直接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统计前哨淋巴结检出率、准确率、假阴性率等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腋窝复发的发生率.结果 ①检出率为90.4%;清扫组中准确率为96.7%,灵敏度为92.8%,特异性为100%,假阴性率为7.1%,假阳性率为0.②并发症:替代组术后上肢麻木、肿胀、僵硬、肌力减退、腋窝外形改变方面均明显较清扫组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复发情况:随访21.5个月,替代组出现腋窝复发2例,清扫组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亚甲蓝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早期乳腺癌患者腋淋巴结转移状况,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替代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基层医院仍可将其作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安全分期手术.
作者:李晨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沐舒坦在腹腔镜直肠癌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和B组各40例,A组术前5d起静滴沐舒坦(90 mg/次,1次/d,连续5 d)+雾化(30mg/次,3次/d,连续5d),术后应用同术前;B组术前不用,术后治疗方法与A组相同;比较两组在术后排痰情况、肺部并发症、PaCO2和PaO2及肺功能的差异.结果 A组术后临床排痰满意38例(95.0%),优于B组31例(77.5%);术后A组PaO2显著高于B组(F=77.44,P<0.001),PaCO2较B组明显降低(F=28.55,P<0.001),术前应用沐舒坦在改善排痰情况及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仅术后应用患者.A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1例;B组发生肺部感染4例,肺不张1例;A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低于B组(12.0%).结论 术前应用沐舒坦在改善肺通气及肺功能方面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继宗;尹瑾;张帅;魏亚元;张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单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接受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治疗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和去神经化治疗的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膝关节功能及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治疗前两组膝关节评分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微骨折技术结合去神经化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效果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贤钧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集束化综合护理(CCN)方案在支气管哮喘(BAA)患者护理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将156例BA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CNN组和RTN组各78例,两组均进行抗感染、平喘和解痉治疗,CCN组给予CCN护理,分为宣教、用药、氧疗和保暖四个方面,CCN护理方案四个方面的集束化干预措施必须持续的执行于该组所有患者,不能间断或选择性的应用其中的某一项或几项;RTN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结果 CCN组治疗依从性良好者66例(84.62%),一般11例(14.10%),差1例(1.3%);RTN组治疗依从性良好42例(53.85%),一般26例(33.33%),差10例(12.82%),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4.283,P<0.000 0).CCN组良好率为98.7%,高于RTN组的87.18%,两组良好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18,P=0.019);CNN组护理满意度调查显著高于RTN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8.493,P=0.025).结论 CCN护理方案能够显著提高BAA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卢南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相关问题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对970例阑尾炎患者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就阑尾切除术的手术人员站位、观察孔位置、主辅操作孔位置、trocar的直径等问题及临床体会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每个步骤都有特别注意的细节及技巧问题,如手术人员、观察孔等位置的选择,术中气腹压力、阑尾系膜及阑尾根部的处理及术后的其他注意事项等.结论 只有关注每个细节和技巧,手术才能做到更精准、更完美.
作者:彭文仪;杨金武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肾结石合并同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35例,均给予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术中发现2例合并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行球囊扩张术,术后放置“留置佳”双J管.术中出血量15 ~ 200 mL,平均48.6 mL;手术时间30~155 min,平均64.4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d.复查肾脏-输尿管-膀胱(KUB)平片无明显结石残留,结石清除率达100%;术后无明显大出血、感染、高热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 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是治疗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损伤小、恢复快、效果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魏汉平;莫乃新;吕忠;史红雷;吴斌;王旭刚;钟敏;冯伟;施云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骨关节损伤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9例骨关节损伤患者进行X线片及螺旋CT扫描,并采用VR、SSD、MPR等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分析.结果 X线平片检查时共检出有明确骨折者41例,可疑2例,6例显示阴性;经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及多平面重建后,49例均得以确诊,四肢关节创伤18例,脊柱骨折16例,颌面部骨折8例,骨盆骨折7例.结论 骨关节损伤患者行X线平片检查容易漏诊,而螺旋CT三维重建则能将漏诊或可疑病例清晰显示出来.
作者:陈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Barrett食管是公认的食管腺癌癌前病变.近年来,Barrett食管得到临床的普遍关注,但对Barrett食管的定义、诊断、治疗等仍存在诸多争议.国内、外均对Barrett食管的诊治指南有所更新,并随着内镜诊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使Barrett食管的诊治更科学,而内镜下治疗已成为其首选、安全、有效的方法.本文就Barrett食管新诊治指南及内镜下诊治技术等方面的新进展作一系统综述,旨在提高Barrett食管的诊治水平.
作者:黄德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同孔切除术对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慢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85例胆囊良性病变合并慢性阑尾炎患者按抽签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采用常规联合三孔切除术为对照组,43例采用联合同孔切除术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手术的临床综合效果.结果 两组手术均取得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63.7±9.6)min、术中出血量(25.8土8.2)mL、住院时间(4.0±2.1)d、术后VAS(1.8±0.9)分,较对照组的(78.4±12.4) min、(38.4±10.1)mL、(7.6±3.5)d、(3.0±1.1)分明显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不良反应率为0.00%,较对照组的9.52%显著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阑尾联合同孔切除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出血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综合疗效较好.
作者:高亚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的效果.方法 按手术方法不同将94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分为腹腔镜组51例与开腹组43例.开腹组施行开腹肿瘤剥除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肿瘤剥除手术,对比两组手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抗生素用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留院观察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开腹组手术时间为(60.74±26.82) min,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62.14±28.96)min,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7,P=0.91);腹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52±34.34) mL,低于开腹组(65.26±64.85) 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1,P=0.023).腹腔镜组患者术后抗生素用药时间为(3.33±1.25)d、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1.73±0.56)d、留院观察时间为(3.93±1.12)d,均短于开腹组(5.72±1.93)d、(2.15 ±0.43)d、(5.93±1.7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6%,少于开腹组(4.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10,P=0.71).结论 腹腔镜手术对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治疗效果确切,操作难度比开腹手术高,但具有微创性,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抗生素用药时间,促进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余冬梅;骆晓芳;罗思;陆乐文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