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宏立;潘惠颜;张建华;黄漫
目的 探讨改良成人扁桃体切除手术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68例扁桃体手术患者,将两侧扁桃体随机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进行扁桃体手术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咽部疼痛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术中出血量为(26.9 ±5.7)mL明显少于传统组的(28.9±5.7)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为(25.8±3.5) min明显短于传统组的(28.2±4.3)min;术后咽部疼痛评分少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扁桃体手术改良切口与传统切口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后咽部疼痛较轻.
作者:覃宏康;何中扬;零兴勤;班正锋;彭兖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在超声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拟接受超声胃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低剂量组给予地佐辛25 μg/kg;中剂量组给予地佐辛50 μg/kg;高剂量组给予地佐辛75 μ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0)、睫毛反射消失时(T1)、胃镜置人后1 min(T2)及苏醒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患者意识消失时间、苏醒时间及丙泊酚用量;术中呛咳、体动、呼吸抑制和呕吐误吸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T1时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的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时点,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两组与低剂量组组的SP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意识消失时间与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用量方面,中剂量组、高剂量组低于低剂量组(P<0.01),高剂量组低于中剂量组(P<0.01);三组患者术中呼吸抑制、呕吐误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术中呛咳、体动的发生率低于低剂量组(P<0.05).结论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地用于无痛超声胃镜检查,其中地佐辛75 μg/kg术中不良反应少,丙泊酚用量少,是无痛超声胃镜检查中较适合的药物剂量.
作者:陈虹光;周瑞仁;赵丽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提要]临床上股疝发病率占腹外疝病人的3%.0~5.0%,其特点为多发生在中老年的女性病人、嵌顿率高,约有60.0%的发病者即表现为嵌顿.目前耻骨肌孔的概念得到广泛认可,使得股疝和腹股沟疝的解剖薄弱或缺损区域都在耻骨肌孔范围,很多新的术式得到开发和应用,其可行性还需进一步验证.耻骨肌孔的提出及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开展使股疝修补手术得到很大的提高.
作者:庞凌坤;蒋志庆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开腹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效果.方法 腹腔镜手术治疗的49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组,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均明显短于或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创伤小、疼痛轻、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小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接受手术切除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及常温组,每组25例.温热组在手术结束后用含氟尿嘧啶(5-FU)0.5 g/L、丝裂霉素(MMC)8 mg/L、奥沙利铂25 mg/L的温热(43℃~45℃)蒸馏水4000 mL在腹腔灌洗1h.常温组灌洗药物与温热组相同,灌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给予腹腔灌洗1h.两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再次腹腔灌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应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2、TNF-α水平.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腹腔内复发率及肝转移发生率.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温热组IL-2、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生存率升高12.0%,而腹腔内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下降12.0%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可促进免疫指标(IL-2、TNF-α)水平升高,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治疗或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庞黎明;吴卫;李德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导航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胶质瘤的边界和所影响的功能区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肿瘤在切除手术前,准确获取神经导航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其中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4例,无改变者8例,病情加重者4例.结论 神经导航技术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能提高肿瘤和脑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提高功能区胶质瘤的全切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永生;田飞;杨少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IDCA)的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孤立性腹腔干动脉夹层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介入治疗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6例患者行腹腔干动脉CTA检查均显示主干管腔呈双腔样改变,腔内均可见内膜片,内膜片见大小不等的破口.其中可见腹腔千周围脂肪层模糊3例;夹层累及脾动脉1例,伴脾动脉假性动脉瘤及腹膜后血肿形成;夹层伴肠系膜上动脉分支动脉瘤及胰头下方血肿形成1例.6例患者均未见主动脉夹层及腹腔脏器缺血、坏死征象.行介入治疗5例,其中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3例,患者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100.0%,另外1例患者行内科保守治疗.治疗后腹痛消失5例,腹痛明显缓解1例,未见腹腔脏器缺血、坏死的表现,亦无明显腹膜炎体征.随访3~ 10个月复查CTA,支架置人的3例患者腹腔干管腔通畅,假腔血栓化;弹簧圈栓塞的2例患者腹腔干未见明显显示,远端血管通畅;保守治疗的1例患者见腹腔干夹层无明显变化及进展.结论 对于孤立性腹腔干夹层患者,CTA可明确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介入腔内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及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鹤;李焜;朱勇;董祥军;周国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袜套牵引结合可塑性夹板外固定与传统皮肤牵引治疗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40例,其中治疗组18例采用袜套牵引结合可塑性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22例采用传统的Bryant牵引或水平皮肤牵引治疗,观察两组平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功能康复、术后并发症等各项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 ~ 36个月,两组患肢骨折愈合时间、功能康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袜套牵引结合可塑性夹板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操作简单,安全无创,并发症少,疗效可靠.
作者:史明;梁毅;王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基础.医患沟通是医患之间不可缺少的交流,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提高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认识,采用以PBL教学法、模拟遗传咨询教学,增加学生临床实践机会方式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措施,提高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旨在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纠纷发生.
作者:庞丽红;陈军莹;杨文梅;王晨光;徐红;李柳铭;庞莉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促排卵药物的使用,多胎妊娠率逐年上升.由此而带来的母婴并发症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因此,选择性减胎术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经腹减胎手术是孕中期实施减胎术的方式之一,是每一名生殖医生均应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作者:袁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AC的8例患者,在手术室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其中第1例普通送气送水装置下操作,其余7例由CO2气泵辅助送气;术后给予禁食、补液、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等,必要时给予放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结果 8例患者POEM过程顺利,术中平均出血量<5 mL,无严重出血,手术时间150 ~ 300 min,平均(200.88±55.39) min;环形肌切开长度9~11 cm,平均(9.25 ±0.71)cm;住院时间12~24 d,平均(16.63±4.14)d;钛夹数量5~7枚,平均(5.88±0.64)枚.第1例无CO2气泵辅助送气患者术后出现颈部、胸部及腹部皮下气肿征象,1例术后出现颈部皮下气肿,其余6例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短期疗效肯定,手术成功率与术者POEM术掌握程度、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和经验及操作中CO2气泵的使用密切相关.
作者:胡芳齐;卢杰夫;彭卓嵛;刘熙荣;王兴丽;孔小菁;秦娟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中鼻甲完全或部分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70例鼻窦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行中鼻甲完全或部分切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35例中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随访观察组及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14.3%和28.6%,观察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治疗鼻窦炎的同时行中鼻甲完全或部分切除,可明显提高鼻内镜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冯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确保封管效果,简化封管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研制一种操作便捷,封管、留置效果良好的留置针.方法 该留置针的止水单元代替了原有留置针的片式止水夹,止水单元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并用于容纳延长管的一段延长管通道、梯形轮轴槽以及有齿滑轮,有齿滑轮在其圆周面上有多个齿以及沿其中轴线延伸的轮轴,有齿滑轮的轮轴安装在梯形轮轴槽内并能够沿梯形梯形轮轴槽前后移动.结果 封管操作时,只需将有齿滑轮往梯形轮轴槽细端移动,直至有齿滑轮的齿完全压紧在位于延长管通道内的延长管的截面上,即可达到有效正压封管的目的,此时,压紧在延长管上的齿轮与梯形轮轴槽的齿槽解密衔接,滑轮不会在计划外的情况下往后滑动而影响封管效果.结论 此专利技术达到操作便捷、封管效果良好以及安全的目的.
作者:张丽君;陈细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并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有引产指征的8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行Cook官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催产素干预,比较宫颈Bishop评分、引产结局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等.结果 两组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率和胎儿窘迫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引产失败率和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操作后2h、6h官颈Bishop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操作后12 h官颈Bishop评分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能有效地促宫颈成熟,引产成功率高,提高了阴道分娩率,安全可靠,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促宫颈成熟的方法.
作者:简丽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同伴教育的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在手术室护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名护理实习生分为6组,每组21人,每组分别进行两次护理教学查房,第1次采用传统的查房模式,第2次采用同伴教育护理教学查房模式.将护生对前后两次查房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护生对同伴教育模式下的护理教学查房在激发学习兴趣、开拓创新思维、巩固理论知识等方面的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查房.结论 同伴教育模式下的护理教学查房运用于手术室护理教学查房中有助于护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查阅文献资料能力及PPT制作能力.
作者:李延;陈云超;施春柳;王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例,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下肢曲张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8条患肢,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显效156条,有效62条,总有效率100.0%.治疗前218条患肢82条属于C1级,136条属于C2级,治疗后CO级172条,C1级46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出现静脉炎4例(2.56%),局部红肿3例(1.92%),发热1例(0.64%),头痛1例(0.64%),胸闷、咳嗽4例(2.56%),色素沉着5例(3.21%).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经济负担小、微创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醒怀;黄黎彦;张自旺;韦彩群;唐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7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7.14% (34/35),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1/35),住院时间为(9.3-2.8)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85.71%(30/35),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7/35),住院时间为(15.5±3.2)d.观察组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采用临床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智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穿刺引流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60例分为微创组和常规组,每组30例.微创组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保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组术后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为(7.5 0.3)d,常规组干预后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为(22.3 1.2)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日常生活功能恢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微创、见效快、恢复迅速的优势,不良发生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彭军;余超;王欢;徐其明;杨柏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放射科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放射科CT增强检查患者7 2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放射科CT增强检查患者13 078例作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在检查时发生的对比剂渗漏情况进行比较,分别从组中抽取100例患者,对比两组的检查等待时间与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在检查期间发生对比剂渗漏情况以及患者的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跟踪回访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品管圈手法融入到放射科CT增强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比剂渗漏的情况,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是一种新类型大肠肿瘤,因病变形态及发生、发展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一般的腺瘤不同,癌变率较高,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率并不低,近年来对其研究增多.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报道,就其诊断与内镜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林良兜;卢杰夫;李超芹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