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虹光;周瑞仁;赵丽静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引导下聚桂醇注射治疗胰岛素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72岁胰岛素瘤患者1例,经实验室、影像学和超声内镜细针穿刺(EUS-FNA)确诊,患者存在反复低血糖发作症状,给予经超声内镜向瘤体内注射1OmL:100 mg聚桂醇0.9 mL进行干预.动态观察低血糖症状、血糖等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变化.结果 患者术后低血糖发作症状消失,血糖渐升高至正常,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证实其获得完全缓解,术后第5天出院.结论 聚桂醇可作为新的硬化剂安全地用于超声内镜引导注射治疗胰岛素瘤,值得扩大病例进一步研究.
作者:覃山羽;刘泳汝;胡榜利;卢东红;秦映芬;罗佐杰;周嘉;陈罡;陈俊强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接受手术切除的5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温热组及常温组,每组25例.温热组在手术结束后用含氟尿嘧啶(5-FU)0.5 g/L、丝裂霉素(MMC)8 mg/L、奥沙利铂25 mg/L的温热(43℃~45℃)蒸馏水4000 mL在腹腔灌洗1h.常温组灌洗药物与温热组相同,灌洗液温度控制在25℃~30℃,给予腹腔灌洗1h.两组分别于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再次腹腔灌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应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2、TNF-α水平.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腹腔内复发率及肝转移发生率.结果 与常温组相比,温热组IL-2、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生存率升高12.0%,而腹腔内转移率和肝转移发生率分别下降12.0%和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内温热灌注化疗可促进免疫指标(IL-2、TNF-α)水平升高,提高抗肿瘤免疫功能,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内复发的治疗或预防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庞黎明;吴卫;李德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外科急腹症诊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314例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诊疗的20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传统开腹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204例患者中,术中诊断率为96.22%,成功行腹腔镜手术186例,18例中转开腹手术治疗;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住院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15例,感染率7.35%,对照组术后切口感染16例,感染率14.55%.结论 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和治疗急腹症中确诊率高,术后切口感染率低,创伤小,具有较高的诊疗价值.
作者:谢德金;王小忠;彭云恒;孙晓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丁苯肽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颈动脉狭窄且伴有脑缺血症状的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患者在支架植入术前后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血流状态改变情况和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颈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丁苯肽软胶囊可以显著改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血流状态,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胡瑞婷;欧世宁;覃东华;秦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采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例关节镜治疗的ACL断裂患者,对治疗后膝关节的一般情况并进行判定.结果 总有效率为90.0%,40例患者中造成ACL断裂的主要原因是运动损伤、摔倒和高处坠落,分别占37.5%、27.5%、20.0%;1例因处理不当造成感染、滑膜炎,所有病例术后均无再次断裂风险.结论 多数患者经关节镜治疗得到了康复痊愈的机会,安全有效.
作者:李旭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神经导航下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导航方法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对胶质瘤的边界和所影响的功能区的空间关系进行研究,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结果 36例功能区胶质瘤患者肿瘤在切除手术前,准确获取神经导航影像资料,根据影像资料的信息进行肿瘤切除,其中全部切除25例,次全切除6例,大部分切除5例.术后患者病情明显改善24例,无改变者8例,病情加重者4例.结论 神经导航技术应用于功能区胶质瘤切除手术,能提高肿瘤和脑功能区定位的准确性,提高功能区胶质瘤的全切率,从而改善患者的术后康复.
作者:李永生;田飞;杨少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经口内镜下贲门括约肌切开术(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AC)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AC的8例患者,在手术室气管插管全麻下行POEM术,其中第1例普通送气送水装置下操作,其余7例由CO2气泵辅助送气;术后给予禁食、补液、静脉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等,必要时给予放置胃管行胃肠减压.结果 8例患者POEM过程顺利,术中平均出血量<5 mL,无严重出血,手术时间150 ~ 300 min,平均(200.88±55.39) min;环形肌切开长度9~11 cm,平均(9.25 ±0.71)cm;住院时间12~24 d,平均(16.63±4.14)d;钛夹数量5~7枚,平均(5.88±0.64)枚.第1例无CO2气泵辅助送气患者术后出现颈部、胸部及腹部皮下气肿征象,1例术后出现颈部皮下气肿,其余6例均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POEM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短期疗效肯定,手术成功率与术者POEM术掌握程度、处理并发症的能力和经验及操作中CO2气泵的使用密切相关.
作者:胡芳齐;卢杰夫;彭卓嵛;刘熙荣;王兴丽;孔小菁;秦娟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DSA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选择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56例,采用DSA引导下经皮穿刺下肢曲张静脉注射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218条患肢,采用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显效156条,有效62条,总有效率100.0%.治疗前218条患肢82条属于C1级,136条属于C2级,治疗后CO级172条,C1级46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6例患者出现静脉炎4例(2.56%),局部红肿3例(1.92%),发热1例(0.64%),头痛1例(0.64%),胸闷、咳嗽4例(2.56%),色素沉着5例(3.21%).结论 下肢静脉曲张采用DSA引导聚桂醇泡沫硬化剂的治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经济负担小、微创化、操作简单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钟醒怀;黄黎彦;张自旺;韦彩群;唐灿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联合CIK细胞免疫疗法预防肝癌切除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140例接受肝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术后2个月内是否行预防性TACE及CIK治疗分为三组:术后行预防性TACE术联合CIK免疫治疗者57例为联合预防组;术后行预防性TACE术者41例为TACE预防组;仅行支持对症治疗者42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术后1、2、3年的累积复发率及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联合预防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为39.9%、49.2%和57.3%;TACE预防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为43.5%、68.5%和81.5%;对照组1、2、3年的累积复发率为51.2%、61.3%和68.3%.联合预防组与TACE预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联合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46),单纯TACE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00).肿瘤个数是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补充TACE术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是降低患者复发率的有效手段,对于多发肿瘤尤为显著.
作者:陈示光;余文昌;张孔志;林海澜;周东;叶韵彬;郝明志;陈起忠;胡育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导致尿源性脓毒血症的防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皮肾镜取石术和输尿管镜取石术后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积极地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结果 经过积极的抗感染及抗休克治疗,所有患者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均治愈出院.结论 尿源性脓毒血症是上尿路腔内取石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早期预防、诊断及适当的干预可减少其发生率.
作者:关晓峰;黎承杨;邓耀良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放射科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前放射科CT增强检查患者7 2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放射科CT增强检查患者13 078例作为试验组.将两组患者在检查时发生的对比剂渗漏情况进行比较,分别从组中抽取100例患者,对比两组的检查等待时间与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在检查期间发生对比剂渗漏情况以及患者的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跟踪回访患者满意度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将品管圈手法融入到放射科CT增强护理质量管理中,可以有效地降低对比剂渗漏的情况,缩短患者检查等待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梁俊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韩世荣主任医师是陕西省著名中医,从事中医皮肤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四十余载,形成自己独特的诊疗体系,在诊治皮肤疑难病证方面疗效突出.笔者曾师从韩老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就韩老师诊治过敏性紫癜的经验进行整理、总结.
作者:申树林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 将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的70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干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7.14% (34/35),并发症发生率为2.86% (1/35),住院时间为(9.3-2.8)d;对照组结石清除率为85.71%(30/35),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7/35),住院时间为(15.5±3.2)d.观察组肾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通过采用临床干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智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1例(23髋),观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前、术后3d、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Harris评分.结果 行SuperPATH入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为6.73 cm,手术平均时间(102±11) min,术中平均失血量(274±53)mL,术后24h引流量平均(123 ±41)mL,平均住院时间为5.7d;术后Harri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逐渐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令人满意,无切口感染、假体脱位、骨折及双下肢长度不等长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SuperPATH人路微创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具有切口小、损伤小、失血量少、术后活动快、可快速康复等优点,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满意度高,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胡方煜;赖仁欢;梁木荣;安玉梅;胡田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微创手术是21世纪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微创外科手术方式正逐步取代传统的开放式外科手术,成为外科手术的主要潮流.本文通过总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围术期患者的护理经验,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分析各环节的护理重点与细节,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方法不断完善,为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合理应用提供更多证据,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作者:李兰;陈立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前庭神经炎(VN)为临床中常见的外周性眩晕疾病,典型临床症状表现为突发持续的重度旋转性眩晕,头动或体位改变时眩晕症状加重,伴有平衡障碍、自发性眼震等,无听力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较长的时间里,VN的诊断与治疗方法相对滞后,本文结合相关文献,整理近年对VN的研究,重点在诊断新方法、治疗新方案等方面.
作者:唐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也称为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严重影响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严重者会致残.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目前临床上往往采用多种方法结合治疗,其中临床报道较多的治疗方法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各种中西医疗法.本文就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中西医治疗KOA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作者:黄坚汉;蒙诗景;孟林;夏丽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留置针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为确保封管效果,简化封管操作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研制一种操作便捷,封管、留置效果良好的留置针.方法 该留置针的止水单元代替了原有留置针的片式止水夹,止水单元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内并用于容纳延长管的一段延长管通道、梯形轮轴槽以及有齿滑轮,有齿滑轮在其圆周面上有多个齿以及沿其中轴线延伸的轮轴,有齿滑轮的轮轴安装在梯形轮轴槽内并能够沿梯形梯形轮轴槽前后移动.结果 封管操作时,只需将有齿滑轮往梯形轮轴槽细端移动,直至有齿滑轮的齿完全压紧在位于延长管通道内的延长管的截面上,即可达到有效正压封管的目的,此时,压紧在延长管上的齿轮与梯形轮轴槽的齿槽解密衔接,滑轮不会在计划外的情况下往后滑动而影响封管效果.结论 此专利技术达到操作便捷、封管效果良好以及安全的目的.
作者:张丽君;陈细瑜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脑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脓肿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小骨窗开颅脓肿清除治疗,比较两组脓肿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分析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脓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arthel指数均升高,观察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引导下微创穿刺联合持续冲洗引流能有效提高脓肿清除率,减少创伤和并发症,对改善和提高患者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广果;高立志;高永军;王明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经皮肝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的镇痛效果.方法 90例肝肿瘤患者给予0.2%罗哌卡因硬外麻醉,首量10 mL,持续硬外泵注,随机分3组,每组30例.A组为4 mL· h-1;B组为6 mL· h-1;C组为8 mL· h-1.记录患者T0(术前)、T1(切皮)、T2(消融)、T3(术毕)时MAP、HR、SpO2、ADR和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与A组比较,B组、C组患者于T2、T3时MAP、HR、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心动过缓例数明显增多(P<0.05);与B组比较,C组患者T1、T2、T3时MAP、HR、ADR显著降低(P<0.05).结论 0.2%罗哌卡因4 mL· h-1,6mL·h-1,8 mL· h-1连续硬膜外注射改善射频消融患者镇痛效果,6mL· h-1的剂量镇痛更有效更安全.
作者:叶宏立;潘惠颜;张建华;黄漫 刊期: 2016年第03期